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影响突发性聋患者耳鸣程度的相关因素,为突发性聋患者耳鸣的临床诊治及预后判断提供依据。方法:前瞻性分析比较70例(74耳)突发性聋伴耳鸣患者的耳鸣程度与性别、耳侧、年龄、听力损失程度、听力曲线类型、耳鸣疗效、突发性聋疗效的关系。结果:突发性聋患者耳鸣的发生率为87.2%,其中耳鸣响度为3级者最多(32.9%),5、6级最少(0)。突发性聋的总有效率为66.2%,耳鸣的总有效率为74.3%。耳鸣程度与性别、耳侧、年龄、听力损失程度、听力曲线类型、耳鸣疗效、突发性聋疗效的关系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突发性聋患者的耳鸣发生率较高,耳鸣以中等程度为主,耳鸣疗效略好于突发性聋疗效,耳鸣程度与性别、耳侧、年龄、听力损失程度、听力曲线类型、耳鸣疗效、突发性聋疗效均无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影响突发性聋伴耳鸣患者耳鸣严重程度及远期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2019年5月荆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06例单侧突发性聋伴耳鸣患者随访半年临床资料.观察耳鸣严重程度及耳鸣疗效与性别、年龄、侧别、初始听力损失程度、听力曲线类型、初诊时间、耳聋疗效的关系.结果 耳鸣严重程度与不同性别、年龄、...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分析儿童青少年突发性聋患者住院资料,总结儿童青少年突发性聋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方式,为临床工作提供指导;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7年7月住院治疗并有完整资料的5~18岁的突发性聋患者46例(48耳),按年龄及体重给予糖皮质激素、改善内耳微循环药物、营养神经药物等综合治疗,评价治疗后第7天、14天及30天效果;按听力损失程度、年龄、性别、就诊时间、伴发症状(眩晕/耳鸣)等影响因素进行分组并对组间疗效进行比较。结果 46例(48耳)患者中,男21例(22耳),女25例(26耳),年龄5~18岁,单耳发病44例,双耳发病2例,4耳(8.3%)例为轻度听力损失,9耳(18.8%)为中度听力损失,15耳(31.3%)为重度听力损失,20耳(41.7%)为极重度听力损失,伴发眩晕症状1例(29.2%),伴发耳鸣症状21耳(43.8%);综合治疗后痊愈5耳(10.4%),总有效率(37.5%);就诊时间小于1周、年龄小于12岁、听力损失程度轻、伴有耳鸣症状者治疗效果较好(P<0.05);结论儿童青少年突发性聋多为一侧重度以上听力损失,及早给予系统综合的治疗能提高该病的近期治愈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突发性耳聋患者的临床疗效及预后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51例(261耳)突发性耳聋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统计学方法对患者的性别、年龄、发病至就诊时间、耳鸣、眩晕、听力损失程度及听力损失曲线类型进行分析,观察其各因素与突发性耳聋近期疗效的相关性。结果 251例(261耳)突发性耳聋患者中,痊愈53耳(20.31%),显效27耳(10.34%),有效82耳(31.42%),无效99耳(37.93%),总有效率为62.07%.突发性耳聋的疗效与患者性别、耳鸣无关(P>0.05),与患者就诊时间,听力损失程度及听力损失曲线类型、年龄、伴发眩晕有关;在发病7d内就诊、听力损失轻中度、听力损失曲线类型为上升型、凹陷型及不伴眩晕的患者预后较好。结论发病至就诊时间、听力损失曲线类型及损失程度、患者年龄、伴发眩晕与突发性耳聋的预后有一定的相关性,而性别、伴发耳鸣与预后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影响突发性聋(突聋)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17例(117耳)突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总有效率69.23%(81/117),不同性别、年龄、病程、听力曲线类型及是否伴眩晕、耳鸣、心脑血管病患者的有效率分别为男性78.26%,女性56.25%;12~40岁者84.75%,41~70岁者53.45%;发病1周内就诊者82.35%,1周后就诊者51.02%;伴眩晕者59.62%,不伴眩晕者76.92%;伴耳鸣者70.93%,不伴耳鸣者64.52%;合并心脑血管疾病者54.05%,无心脑血管疾病者76.25%;不同纯音听阈曲线类型中,上升型92.31%,平坦型76.47%,凹槽型83.33%,下降型64.00%,全聋型56.25%。不同性别、年龄、病程、、是否伴眩晕及心脑血管病患者的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听力曲线类型者之间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性别、年龄、病程、是否伴眩晕、是否合并心脑血管疾病、精神心理因素及听力曲线类型均影响突聋预后,是否伴耳鸣与突聋预后无直接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小儿突发性聋临床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小儿突发性聋(突聋)的临床特点、疗效以及预后影响因素,指导临床治疗。方法回顾分析21例(24耳)儿童突聋患者临床资料,并与同期37例(39耳)成人突聋患者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小儿组7例有明确上呼吸道感染史,发病时伴耳鸣17耳(70.8%),伴眩晕9耳(37.5%),初诊时0.25~4kHz平均听力损失重度聋以上者23耳,占95.8%;治疗后痊愈5耳(20.8%),总有效率29.2%。成人组有上呼吸道感染史5例,占13.5%,初诊时0.25~4kHz平均听力损失重度聋以上23耳(59%),治疗后痊愈6耳(15.4%),总有效率41%。结论小儿突发性聋听力损失较成人重,预后较成人差。病毒感染可能是小儿突发性聋主要病因,初诊时听力损失水平、初诊时间与预后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影响突发性聋近期疗效的相关因素,为该病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住院治疗的478例(478耳)突发性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不同性别、年龄、患侧、是否伴眩晕及耳鸣、病程、是否伴高血压及糖尿病、听阈曲线类型、听力损失程度对其近期疗效的影响.结果 478例患者中,痊愈95例,显...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相关因素对低频下降型突发性聋不伴眩晕预后的影响。 方法 共搜集符合纳入标准的低频下降型突发性聋106例的临床资料,分析性别、年龄、侧别、病程、伴随症状、听力损失程度与治疗效果之间的相关性。 结果 低频下降型突发性聋的总有效率79%,年龄≤30岁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最高(91%,31/34),高于31~45岁组(80%,37/46)和46~68岁组(61%,16/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程≤7 d者(95%,52/55)预后要好于病程>7 d者(63%,32/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伴有耳闷者治疗效果(88%,53/60)优于不伴有耳闷者(37%,31/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性别、发病侧别、是否伴有耳鸣、听力损失为轻度或中度,各组之间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不伴眩晕的低频下降型突发性聋的预后与年龄、病程、是否耳闷及初始听力水平有关,与性别、侧别、是否伴耳鸣无关;年龄小、病程短、伴耳闷是不伴眩晕的低频下降型突发性聋预后良好的正性因素。  相似文献   

9.
突发性聋伴耳鸣患者治疗前耳鸣性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突发性聋伴耳鸣患者的耳鸣性状及其与听力损失之间的关系,探讨耳鸣对患者影响的评估方法.方法 对56例(56耳)突发性聋伴耳鸣患者行听力检测和耳鸣主观分级(评估)及耳鸣匹配检查.结果 ①耳鸣匹配的频率集中于听力损失的频率范围,耳鸣匹配的类型主要为窄带噪声,匹配响度分布较为广泛;②耳鸣主观分级与匹配类型,响度、听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突发性聋预后的影响因素,为临床治疗及预后判断提供依据。方法对我科收治的1196例(1247耳)突发性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性别、年龄、耳侧、伴发症状、就诊时间、听力损失程度、伴有的基础疾病各因素进行分组,均与预后行χ2检验或Spearman秩相关,将对预后有影响的的因素引入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影响突发性聋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性别、耳侧、耳鸣、耳闷、高血压病、糖尿病、脑梗,各组内预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就诊时间、听力损失程度,是否伴有眩晕、颈椎病、血脂异常,其预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年龄、就诊时间、听力损失程度、眩晕与预后有相关性(p<0.05)结论就诊时间越短,听力损失程度越轻,不伴眩晕,突聋预后越好,年龄对预后的影响有明显的阶段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