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伴分泌性中耳炎的感音神经性聋患儿同期植入人工耳蜗术后的听觉言语康复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5年1月到2017年12月期间伴分泌性中耳炎同期植入人工耳蜗的感音神经性聋患儿30例(A组)的临床资料,并与同期不伴分泌性中耳炎的感音神经性聋患儿30例(B组)比较。所有患儿均采用面隐窝入路植入人工耳蜗,术后随访24个月,采用听觉行为分级(categories of auditory performauce-Ⅱ,CAP-Ⅱ)和言语可懂度分级(speech intelligibility rating,SIR)评估并比较两组患儿的听觉言语康复效果。结果 A组患儿同期植入人工耳蜗后均未出现术后并发症,术前A组CAP-II评分为0.87±1.07分,SIR评分为1.07±0.37分,术后分别为5.07±0.91和3.73±0.87分,术后较术前明显提高(P<0.01)。B组术前CAP-II评分为0.93±1.17分,SIR评分为1.10±0.40分,术后分别为5.23±0.77和3.77±0.73分,术后较术前明显提高(P<0.01)。A组与B组之间术前、术后CAP-II和SIR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感音神经聋患儿伴分泌性中耳炎患儿同期人工耳蜗植入安全可行,且分泌性中耳炎对术后听觉言语康复效果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2.
人工耳蜗在前庭水管扩大患者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前庭水管扩大患者人工耳蜗植入手术的经验。方法 对 15例 (15耳 )双侧前庭水管扩大伴重度感音神经性聋的患者行多导人工耳蜗植入术 ,并对术后结果进行随访。经面隐窝径路行人工耳蜗植入术 ,在圆窗龛前下方行鼓岬钻孔 ,植入多导人工耳蜗电极。结果 ①术中电极完全插入耳蜗 ,其中 6耳出现轻微井喷 ;②术后无面瘫、脑脊液耳漏等并发症 ;③所有患者人工耳蜗植入术后都有听觉 ;④术后听阈与耳蜗结构正常植入患者无明显区别 (自由声场平均听阈 30dBHL) ;⑤术后语训在北京同仁医院或中国聋儿康复中心进行 ,听力及言语能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 ,其中 2例患者已经进入正常学校就读。结论 前庭水管扩大伴重度感音神经性聋的人工耳蜗植入与耳蜗结构正常患者植入术后效果基本一致 ,人工耳蜗植入可以作为前庭水管扩大伴有重度感音神经性聋的治疗和康复手段  相似文献   

3.
人工耳蜗在前庭水管扩大患者中的应用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7  
目的 研究前庭水管扩大患者人工耳蜗植入手术的经验。方法 对15例(15耳)双侧前庭水管扩大伴重度感音神经性聋的患者行多导人工耳蜗植入术,并对术后结果进行随访。经面隐窝径路行人工耳蜗植入术,在圆窗龛前下方行鼓岬钻孔,植入多导人工耳蜗电极。结果 ①术中电极完全插入耳蜗,其中6耳出现轻微井喷;②术后无面瘫、脑脊液耳漏等并发症;③所有患者人工耳蜗植入术后都有听觉;④术后听阈与耳蜗结构正常植入患者无明显区别(自由声场平均听阈30dBHL);⑤术后语训在北京同仁医院或中国聋儿康复中心进行,听力及言语能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其中2例患者已经进人正常学校就读。结论 前庭水管扩大伴重度感音神经性聋的人工耳蜗植入与耳蜗结构正常患者植入术后效果基本一致,人工耳蜗植入可以作为前庭水管扩大伴有重度感音神经性聋的治疗和康复手段。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双侧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伴分泌性中耳炎(secretory otitis media,SOM)患者行人工耳蜗植入术的术中、术后安全性及术后听觉言语康复效果.方法 对术侧伴分泌性中耳炎(SOM组)和不伴分泌性中耳炎(对照组)的极重度聋患者各36例行人工耳蜗植入术,SOM组术中彻底清除中耳及乳突粘液,保证上鼓室引流...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对脑白质异常的重度感音神经性聋患儿,人工耳蜗植入手术的可行性及听力言语康复效果分析。方法自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行人工耳蜗植入术的120例(120耳)重度感音神经性聋患儿中,有脑白质异常的患儿15例。随机抽取15例脑白质无异常的聋儿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儿植入人工耳蜗后手术效果、开机调试结果及听力言语康复效果。结果 130例(30耳)电极全部植入耳蜗内;2所有患者术后无脑膜炎、面瘫、脑脊液漏等并发症;3所有脑白质异常患儿在人工耳蜗植入术后都有听觉;4脑白质异常儿童术后平均听阈与对照组无明显区别;5随访6至24月后,脑白质异常患儿的听觉行为分级标准(categories of auditory performance,CAP)和言语可懂度分级标准(speech intelligibility rating,SIR)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经过严格术前评估后,人工耳蜗植入可应用于脑白质异常伴重度感音神经性聋的患儿,其术后效果与脑白质无异常的聋儿植入效果基本一致,术后的听力言语康复效果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6.
人工耳蜗植入前、后中耳炎性病变的处理--附6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人工耳蜗植入前中耳炎性病变,以及植入后中耳、内耳感染的治疗经验.方法术前2例分泌性中耳炎伴乳突粘膜病变和1例慢性中耳炎选择一期手术;1例中耳乳突炎,1例胆脂瘤行分期手术.5例患者耳后切口经面神经隐窝入路植入电极,1例乳突根治术后术中借卵圆窗和鼓岬定位耳蜗钻孔部位植入电极,术中均进行电极阻抗测试和听神经遥测反应测试.结果1例术后中耳炎伴迷路炎经保守治疗痊愈.所有患者植入耳蜗工作正常,随访10-40月未见与中耳炎相关的并发症.结论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伴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原则上应分期手术;合并中耳乳突炎者,也应分期手术,完壁式和经典式乳突根治,根据病情均可选用.但中耳炎静止期鼓膜小穿孔者,可考虑一期手术.  相似文献   

7.
目前,人工耳蜗植入是能使重度、极重度感音性聋患者获得听力重建的唯一有效方法。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早期人工耳蜗植入能使先天性极重度感音性聋患者获得更好的听力言语康复效果。1岁以内患儿人工耳蜗植入在国内尚未见报道,我科最近诊治1例9月龄先天性重度感音性聋患儿,并行人工耳蜗植入,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HTK〗探讨影响人工耳蜗植入术后听觉言语恢复效果的相关因素。〖HTW〗方法〓〖HTK〗对24例双耳重度或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耳聋患者,术前进行智力、听力学、影像学检查,配带助听器评估,并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经乳突-面隐窝进路行人工耳蜗植入术,记载术中情况,术终测电极电阻,术后1个月开机调试,语前聋者进行听觉语言培训,术后追踪随访疗效满意度和言语可懂度,对所得临床资料进行分析。〖HTW〗结果〓〖HTK〗23例耳蜗植入手术一次成功,1例电极移位二次手术成功,术后暂时性面瘫2例、眩晕1例,两周X线颞骨拍片证实耳蜗电极位于耳蜗内,1个月开机调试,全部病例获取听力。3例语后聋患者听觉言语恢复,其他语前聋患者均行半年以上的听觉语言培训,随访4~6年,半开放式言语识别率>80%,全部患者及家属达到术前的期望值。〖HTW〗结论〓〖HTK〗人工耳蜗是治疗重度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耳聋及全聋的有效方法,术后效果主要与人工耳蜗植入时的年龄、术前听力与言语基础、听神经及其传导功能、智力、植入电极在规定的部位、术后调机与康复的有效性等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Mondini畸形患者人工耳蜗植入术特点及术后言语康复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2008年于我科确诊的12例Mondini畸形行人工耳蜗植入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经乳突面隐窝进路行人工耳蜗植入术,并将此12例患者植入后听力情况与另12例耳蜗发育正常的人工耳蜗植入者进行比较。结果 12例Mondini畸形患者中10例术中出现井喷,2例术中耳蜗钻孔后见外淋巴液出现不同程度的搏动,但术中电极植入顺利,术后无面瘫及脑脊液漏现象发生,术后听阈与耳蜗结构正常植入患者无明显区别。经过1年以上的言语康复训练,所有患者的听力及言语能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结论人工耳蜗植入可以作为伴有Mondini畸形的双侧极重度感音性聋患者恢复听觉功能的手段。  相似文献   

10.
突发性聋致双耳重度聋的人工耳蜗植入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突聋致全聋患者植入人工耳蜗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解放军总医院1998年6月~2006年8月6例不明原因的突发性聋所致双耳语后重度感音神经性聋接受人工耳蜗植入术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了电话问卷调查,包括术后开机听力、耳鸣、语言情况等,综合比较术前、术后各项指标.结果 6例患者术中均成功植入人工耳蜗,术后均无感染、面瘫、电极脱出.术后全部患者进行了开机调试,5例患者进行了语言康复训练.术后言语分辨率和听力情况:除1例恢复较差外,其余5例都达到了满意的效果;5例患者术后耳鸣减轻或消失;言语交流及社会满意度都达到了术前预期的程度.综合各项效果评价,患者及患者家属表示满意的4例,表示基本满意的1例,表示不满意的1例.结论 突聋致双侧重度或极重度聋未恢复者应尽早行人工耳蜗植入手术,可获得良好的言语康复效果,并且对耳鸣也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重度或极重度听力损失听神经病(Auditory neuropathy,AN)患者人工耳蜗植入术后的听觉言语康复效果。方法用纯音听阈、听觉行为分级标准(Categorise of Auditory Performance,CAP)、言语可懂度分级标准(speech Intelligibility Rating,SIR)、有意义听觉整合量表(meaningful auditor integration scale,MAIS),对行人工耳蜗植入术的18例重度或极重度听力损失语前聋AN患者、4例重度或极重度听力损失语后聋AN患者进行术后效果调查,并与非综合症且无明显病因的重度或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的人工耳蜗植入患者比较,用SPSS13.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1例AN患者术后平均助听听阈(250Hz、500 Hz、1000 Hz、2000 Hz、4000 Hz)为(38.64±6.36)d B HL。AN组语前聋患者术后发声情况得分、对声音的自发性觉察能力得分与对照组语前聋患者术后得分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声音的理解能力得分、MAIS总得分与对照组语前聋患者术后得分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N组语前聋患者对声音的理解能力得分、MAIS总得分均低于对照组语前聋患者得分。AN组语后聋患者术后CAP评分、SIR评分与对照组语后聋患者术后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度或极重度听力损失语前聋AN患者人工耳蜗植入术后的发声情况、对声音的自发性觉察能力与耳蜗形态正常且无任何已知综合症的重度或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语前聋患者术后无明显差异,但是重度或极重度听力损失语前聋AN患者人工耳蜗植入术后对声音的理解能力明显低于耳蜗形态正常且无任何已知综合症的重度或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语前聋患者术后对声音的理解能力。重度或极重度听力损失语后聋AN患者人工耳蜗植入术后听觉言语能力与耳蜗形态正常且无任何已知综合症的重度或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语后聋患者术后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索人工耳蜗在双耳重度或极重度聋和全聋的老年患者中的临床应用安全性和效果.方法 2008年11月至2009年11月解放军总医院先后对8例50岁以上患者行人工耳蜗植入术,其中男5例,女3例;年龄52~76岁,中位数58岁.所有患者术前均为双侧极重度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佩戴助听器无效或效果不佳.观察患者手术耐受及并发症情况.开机后3个月进行助听听阈评估和言语评估.结果 8例患者手术顺利,术中神经反应遥测均引出反应.术后康复顺利,无任何并发症.开机3个月后声场内言语频率平均助听听阈啭音(听力级)为35~50 dB,但言语测听结果个体差异较大.部分患者单音节、双音节、安静及噪声环境下的句子可实现较好识别率.结论 老年前期及老年患者可耐受全身麻醉状态下的人工耳蜗植入,只要术前准备充分则为安全的手术,但部分病例为中耳炎(胆脂瘤)或颞骨外伤等因素导致,需要特别注意中耳情况.老年重度以上听力损失患者人工耳蜗植入可明显改善言语识别能力.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神经纤维瘤听力下降患者人工耳蜗植入手术可行性及疗效。方法对一例多发性神经纤维瘤伽马刀术后患者带瘤行CS-10A人工耳蜗植入,术前和术后3个月分别进行裸耳/助听听阈评估、单音节和双音节言语识别测试。结果患者术前右侧重度、左侧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术前言语识别率左耳最大声输出患者无反应,右耳最大单音节词言语识别率为12%,双耳双音节词言语识别率均为0%。听觉行为分级量表为2级。患者右侧成功植入人工耳蜗。术后3个月助听后声场评估右耳(人工耳蜗植入耳)平均听力42.5 dB HL,单音节词最大言语识别率为64%,双音节词最大言语识别率为47%,听觉行为分级量表为7级。结论在影像学证明听神经完整的情况下,神经纤维瘤伽马刀术后重度聋患者可植入人工耳蜗,以提升听力水平。  相似文献   

14.
目的回顾性分析5例晚期梅尼埃病致双耳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耳聋患者行人工耳蜗植入术的效果。方法 2006~2011年收集5例晚期梅尼埃病致双耳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耳聋患者行人工耳蜗植入术,分析患者的术前资料、术中及术后听力、耳鸣及眩晕情况,并复习文献对梅尼埃病行人工耳蜗植入术的适应证、可行性、术前及术后处理等情况进行讨论。结果 5例患者术中均无"井喷"现象出现,术后听力均恢复良好,语言交流能力明显提高,可进行电话交流;其中3例耳鸣消失,2例耳鸣明显减轻;2例术后数天内出现一过性眩晕,治疗后无再出现眩晕发作。结论在眩晕得到控制的前提下,晚期梅尼埃病致双耳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的患者行人工耳蜗植入是可行的,但其确切疗效和转归仍需大宗病例及长期追踪随访。  相似文献   

15.
目的应用术中圆窗耳蜗电图评估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患者耳蜗残余听功能。方法20例患者全麻下人工耳蜗植入手术过程中,行术中圆窗耳蜗电图测试,测出的复合动作电位(CAP)阈值与术前纯音测听或其他听力测试之阈值进行比较。结果20例患者术中圆窗耳蜗电图测试测出的复合动作电位(CAP)阈值与术前1、2、4kHz听力测试阈值分别有较好的相关系数(0.20429,0.04076,0.38163)。结论术中圆窗耳蜗电图可以较准确客观地评估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患者耳蜗残余听功能,且是人工耳蜗植入术前听力学评估方法的有意义的补充。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就不同内耳畸形人工耳蜗植入特点及效果进行分析,积累经验。方法 1996年1月~2004年5月北京同仁医院共开展多道人工耳蜗植入术410例(410耳),对其中双侧内耳畸形患者82例(82耳)进行回顾性分析,就不同原因内耳畸形的人工耳蜗植入手术特点及术后开机调试特点与耳蜗形态正常的人工耳蜗植入者进行了比较。结果 ①所有内耳畸形患者人工耳蜗植入术后都有听觉;②内耳畸形人工耳蜗术中容易出现井喷;③82例中除2例患者各遗留2对蜗外电极外,其余电极均完全植入蜗内;④术后无面瘫、脑脊液漏等并发症;⑤术后开机调试数值与结构正常植入者接近,无统计学差异(P>0.05);⑥术后经过语训,1年后听力及言语能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结论 伴有内耳发育畸形的深度感音性聋患者可以行人工耳蜗植入手术,植入效果与耳蜗发育正常患者的人工耳蜗植入效果基本一致,人工耳蜗植入术可以作为伴有内耳畸形的深度感音性聋患者的治疗和康复手段。  相似文献   

17.
先天性语前聋中国儿童双耳人工耳蜗植入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评估双侧耳人工耳蜗植入对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语前聋患儿的听觉与言语康复疗效。方法:2例先天性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儿童,单侧耳人工耳蜗植入术后2年和3年分别施行对侧耳人工耳蜗植入。术后1年评估患儿左、右耳单耳及双耳人工耳蜗助听听阈和言语识别率。以及言语清晰度。结果:①双耳人工耳蜗助听与单耳人工耳蜗助听相比。平均听阈降低分别为13dB和11dB;②在安静环境中双耳人工耳蜗植入儿童的言语识别率(开放项列)分别平均提高为9%和10%,2例双耳人工耳蜗植入儿童的言语识别率(开放项列)分别达97%和95%;③在嘈杂环境中对言语的识别能力明显提高;④言语清晰度有明显改善。结论:双耳人工耳蜗植入可明显提高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语前聋患儿在安静和噪声环境下的言语识别率,对语前聋儿童的言语和语言发育有明显的帮助。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腮腺炎后双耳深度聋患者人工耳蜗植入术后短期听力与言语康复效果。方法:报告3例腮腺炎后双耳全聋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人工耳蜗植入术后3个月时听力及言语康复效果。结果:3例均在腮腺肿胀3~7d内突然听力下降,呈极度感音神经性聋,2例伴前庭障碍症状。经保守治疗均无效。人工耳蜗植入术中均将全部电极顺利植入耳蜗鼓阶内。开机3个月时2例具有开放性言语识别能力,其中1例语言清晰准确,基本听不出聋人特有的语音特征;另1例发声准确性明显提高。余1例仅具有封闭性言语识别能力。发声准确性进步缓慢。结论:腮腺炎后双耳聋起病急,中高频听力损失最重。人工耳蜗植入术后听力康复效果好,但言语识别能力和发声的准确性与耳聋时间长短和佩戴助听器语训时间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多导人工耳蜗植入对深度感音神经性耳聋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对11例深度耳聋患者行MiniSystem22导和Nucleus24导人工耳蜗植入术,其中语前聋6例,语后聋5例。术后1~1.5个月开机调试。结果:11例患者全部恢复了听力;语后聋患者不需要经过唇读或简单的语言训练就能进行对话和打电话,患者能回到有声世界进行正常的生活和工作;对语前聋患者进行评议训练,都有不同程度的进步。结论:深度感音神经性耳聋患者植入22导及24导人工耳蜗后效果良好,尤其对语后聋和年龄较小的儿童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伴中枢神经系统病变的语前聋儿人工耳蜗植入手术可行性及疗效问题.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自2005年以来7例伴有脑性瘫痪(简称脑瘫)、脑白质病的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患者人工耳蜗植入,总结术前情况及术后康复效果.结果 7例患者均在术前的磁共振检查发现合并有中枢神经系统病变,手术后均成功重建了听力.听力及言语能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结论 术前磁共振检查是发现大脑疾病的重要手段,对于伴有脑瘫、脑白质病的语前聋儿在经过术前全面评估和定期随访观察后可以实施人工耳蜗植入手术,脑瘫聋儿术后康复效果与脑瘫病情轻重有关.术后制定特殊的康复计划是让患者从人工耳蜗植入术中受益的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