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气韵生动”作为中国传统美学体系的重要内容,在古典美学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它是中国绘画几千年来的重要审美法则,是我国古代艺术创作、审美品评的典型代表,对于当代建筑设计具有重要借鉴价值。文中以当代建筑为研究对象,通过阐述“气韵生动”的由来和内涵,分析“气韵生动”对当代建筑创作的借鉴意义,并以此为基础,从建筑创作理念、建筑外观设计以及建筑室内空间设计等三个方面,提出“气韵生动”在当代建筑中的表达与应用,以期为当代建筑设计与传统美学的融合起到一定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2.
冒亚龙 《重庆建筑》2009,8(6):54-54
返璞归真,天人融会,当代建筑美学同传统的建筑美学在研究内涵、重心和审美视角上已经大相径庭,其视野所及已远非只是狭义的建筑之“美”了。20世纪20年代那场世界范围的建筑革命深刻地触动和改变了人们的传统建筑美学观念,也彻底地改变了全世界建筑的面貌,其意义是划时代的,审美旗帜也是无比鲜明的:而20世纪60年代以来的建筑审美则彰显了主观主义思潮,导致建筑多元化格局的诞生,由此引发出了建筑美学领域中审美视野、审美意识和价值取向的重大转变。这些变化需要从当代哲学发展的深层次、  相似文献   

3.
浅谈当代建筑美学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论述了当代建筑美学思维的新特征,指出当代建筑美学最显著的特征之一就是审美思维的变化,在当代哲学与科学思想的双重影响和推动下,当代建筑审美思维完全摆脱了总体性的、线型的和理性的思维惯性,迈向了一种更富有当代性的新思维之途.  相似文献   

4.
建筑营造中的材质美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蔡沪军 《新建筑》2004,(3):54-56
通过分析在建筑营造过程中各种秩序的转化与和谐,探求从材料的选择到创造性地运用对于建筑文化的意义。材质美学在营造中以材质的表现力来阐述建筑活动内在的人文价值。材质是建筑形式的物质载体,它与形体和自然秩序共同组构成具有精神力量的建筑空间场所。  相似文献   

5.
建筑与美学     
本文阐述了建筑—艺术—美学之关系。建筑是人们的生活环境,建设形式、建筑风格的演变,往往是一代社会物质生括和精神生活最敏感最触目的见证。文章列举了建筑作为空间艺术的美学特征,简述了建筑成为一个重要审美对象的理论,就建筑的实用与美的结合进行了探索,对建筑师在建筑美学方面的研究提出了自已的看法。  相似文献   

6.
冒亚龙 《华中建筑》2006,24(1):12-15
现象学哲学从存在论范畴研究建筑美学系统哲学把审美客体和审美主体以及审美环境作为三个关联性的子系统置于耗散结构系统中,运用哲学方法对该系统进行分析,论证了建筑功利性空间系统是建筑存在的本质,“公共期待视域”和“共通感”的审美要素构成了建筑艺术美学价值的评价标准,并使系统从混沌走向有序揭示了建筑美学价值系统呈现独特的两重性:科学的建筑技术美学价值和人文的建筑艺术美学价值,建筑美学价值就是二者的对立统一。  相似文献   

7.
郑东军 《新建筑》1999,(6):41-43
建筑秩序是建筑形态间内在的结构关系,体现着建筑的本质和目的。并与当代建筑文化的发展密切相关。重点论述了建筑秩序的发展趋势,即解构与还原两个方面 。  相似文献   

8.
刘先觉 《华中建筑》1993,11(1):15-20,25
近年来,建筑美学问题已成为学术界关心的热点之一。建筑美学是建筑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筑审美观也随着历史和社会的发展不断变化,而这种变化又制约着建筑师的设计思想,产生了各种各样的建筑流派。建筑美学理论问题是一个哲学问题。文章重点讨论了四方面的问题:建筑的审美与评价;建筑艺术语言的表达与抽象;当代建筑审美的多元化倾向;当代建筑美学的群众参与倾向。  相似文献   

9.
信息建筑美学的哲学内涵与理论拓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哲学内涵、审美原则等层面,建构信息美学的理论框架,提出知识创新和效益优先、交互性与平等性以及多元与个性化,是信息建筑美学重要的审美价值原则,并从形式美学的维度拓展、空间美学的类型变异和技术美学的内涵延伸三方面,分析了信息建筑美学的内容演变。  相似文献   

10.
当代美学语境下,非线性建筑形态尚处于审美认识的模糊期。在梳理非线性建筑形态表意范式的基础上,剖析非线性建筑形态的审美体验过程及其所搭建的心理空间格局,意在描述这种建筑在当下技术平台上的具体化呈现,探究这种建筑形态的存在意义和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11.
李哲  曾坚  肖蓉 《现代城市研究》2007,22(10):78-87
探讨生态城市美学研究的价值,并对相关概念与生成背景加以判定与阐释。对当前城市美学研究的整体走向与重点作了简要的总结,在明确其逻辑起点的基础上提出城市美学研究的框架,并对生态城市美学研究的相关理论、学科,研究体系与角度作了说明。  相似文献   

12.
黄洁 《中外建筑》2009,(2):77-79
本文由“审美信息”概念入手,从信息传播的角度,从审美的主客体一人和建筑两方面,对建筑装饰在建筑审美信息,也即建筑的精神文化传播中的价值进行主要论述,强调建筑装饰的传播功能以及其传达建筑精神、文化的价值功能。  相似文献   

13.
冯纪忠先生在《人与自然——从比较园林史看建筑发展趋势》一文中,以人与自然共生问题为核心,紧扣不同时期的审美主客体关系,用“形、情、理、神、意”五字中文范畴概括了中国传统风景园林审美历程的重点阶段,并以此为参照对日本(古坟晚期至江户时期)和英国(17世纪末至20世纪初)园林史进行梳理,其研究有着不可低估的跨文化美学意义。通过解读此文中有关中国传统园林史的断代思路、三国园林艺术的优缺点比较以及全球审美环境发展趋势展望等观点和论述,认为他的综合比较研究模式和“形情理神意”五字逻辑范畴序列,可为研究、整理、发掘、传播中国乃至世界各个地域传统园林发展史中的生态智慧提供理论参照。  相似文献   

14.
孙倩 《城乡建设》2010,(3):64-66
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使中国许多颇具自然与人文景致的山水城市景观遭到破坏,传统城市的山水景观正在遭遇特色危机,这使人们开始对古代传统山水城市的美景感到无限眷恋,并开始挖掘传统城市的山水景观特色。中国传统城市的山水景观审美内涵及特征无疑给现代城市山水景观的塑造提供了思路。传统城市山水景观审美有着深厚的文化渊源、审美方式和景观特征,现代城市山水景观塑造应该立足于这些审美情趣,结合地域特色,创造出适合现代城市生活的山水景观风貌。挖掘和发扬古代山水景观塑造的理念和精神,  相似文献   

15.
孙权  何颖 《华中建筑》2012,(7):16-20
哈尔滨近代建筑从一个侧面映射了西方建筑艺术的发展趋势和美学倾向,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建筑装饰是建筑之美的外在表现形态,其独特的感官价值不仅突出了建筑的艺术走向,而且也深刻表达了建筑的文化内涵。该文以哈尔滨近代建筑的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对现存建筑装饰的调研和测绘,以大量翔实的数据进行比较研究。在此基础上,以完形心理美学和知觉现象学为理论基础,从建筑装饰形态的表现力、装饰形式的感染力以及装饰文化的渗透力三个主要方面剖析哈尔滨近代建筑装饰所引发的审美感受。  相似文献   

16.
通过分析人对事物审美的心理过程和特征,论述了审美主体、审美客体及建筑创作三者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刘松茯  朱海玄 《华中建筑》2010,28(11):156-158
城市形态审美是对城市形态构成逻辑的研究,具有场域性。随着审美对象从客体审美对象、主体审美对象、整体审美对象、生态审美对象的生态发展,城市形态审美场逻辑的整生为生态城市形态审美场,其整生化的审美结构是生态城市形态审美体系的生成机制与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18.
在信息高速发展的网络时代,网络文化引发了越来越多有待研究的新现象和新问题.从网络艺术的兴起和表现形式,探究当代网络艺术创作和现代人们审美感知的变化,与传统审美观不同,信息时代人们不再满足于只是对他人艺术品的欣赏,而是利用网络的手段,主动用自己的审美经验去探索发现与创作实践,使自我的审美体验得到了升华,使艺术更多地融入生活.  相似文献   

19.
中日园林美学比较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刘庭风 《中国园林》2003,19(7):57-60
从美学角度.对中日两国的园林进行了比较。认为:在审美主体上,中国偏于文人,日本偏于武人和僧人;审美中介上,中国偏于艺术地把握.日本偏于宗教地把握;审美客体上,中国偏于人工.日本偏于自然。  相似文献   

20.
Ensuring human wellbeing and promoting ecological health are two central objectives in contemporary landscape architecture practice and adaption to climate change. Cognitive sciences recognize that affect and emotion play a critical role in human decision-making. This article describes how aesthetic experiences could affect decisions that support or undermine ecological health. While the wellbeing benefits of pleasant landscape experiences have been demonstrated empirically, aesthetic experiences may or may not promote ecological health. The question of how to better align the two remains under debate and investigation. Building on the concept of cultural sustainability, this article elucidates how aesthetic experiences can be used in design tactics to encourage societal acceptance for highly functioning ecosystems that otherwise may be destroyed or resisted for their unappealing or unfamiliar appearance. With examples from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this article illuminates how fine-scale, immediately noticeable landscape characteristics, such as “cues to care,” can change perceptual and affective responses to promote ecological health. This article invites readers to reflect on what role aesthetic experiences may play in conserving, restoring, and creating ecologically sound landscapes as we face new challenges in the urban era of climate change, and how design can help construct aesthetic experiences with immediately noticeable landscape characteristic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