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总结射频导管消融行心房 肺和 /或上腔静脉 (大静脉 )电隔离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 (房颤 )的疗效。方法 选择发作频繁、症状明显 ,药物治疗无效的 10 0例阵发性房颤患者 ,男性 72例、女性 2 8例 ,年龄 2 7~ 75(54± 10 )岁 ,均无瓣膜病等器质性心脏病依据。在环状标测电极导管 (Lasso导管 )指导下行心内电生理标测和心房 靶大静脉 (指术中标测证实为房颤相关的肺静脉或上腔静脉 )电隔离和 /或经验性大静脉电隔离 (指术中无心律失常发作而不能明确房颤相关大静脉 ,主要对双上肺静脉和左下肺静脉进行电隔离 )。结果  10 0例患者共接受电隔离治疗 12 0次。行单纯心房 靶大静脉电隔离 2 2例 ,经验性大静脉电隔离 78例 ,共电隔离大静脉 2 68根 ,其中肺静脉 2 44根 ,上腔静脉 2 4根。即刻电隔离成功 2 57根 (96% )。平均随访 (2 2 9± 177)d ,随访期内停用所有抗心律失常药物 (部分患者服小剂量β受体阻滞剂 ) ,无房颤发作 65例 (65% ) ,房颤发作明显减少 12例 (2例服用胺碘酮后 ,12 % ) ,总有效率 77%。并发症包括脑卒中 2例 ;肺静脉狭窄 9例 ,其中单支轻度狭窄 7例 ,2支重度狭窄 1例(均为 2次消融 ) ,左上肺静脉完全闭塞 1例 ;术后心包积液 2例。并发症的总发生率为 13 %。结论 (1)使用Lasso导管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持续性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患者导管射频消融肺静脉电隔离前后的抗凝治疗。方法2004年7月到2006年1月连续收治行射频消融治疗的持续性房颤64例,导管射频消融前需华法林抗凝治疗的阵发性房颤患者84例。所有患者术前华法林抗凝治疗使国际标准比率2.0~3.0维持至少3周。术中完成房间隔穿刺后,静脉给予肝素5000~8000U或75~100U/kg,以后每小时追加1000U或12U/kg。术后华法林抗凝治疗至少3个月。结果持续性房颤患者中1例术中心腔内超声发现消融时消融导管顶端血栓形成,术后无血栓栓塞表现,3例术后出现血栓栓塞表现,血栓栓塞发生率4.7%。阵发性房颤患者中未见血栓形成和栓塞表现。两组病例血栓形成和栓塞比较有显著差异(4/64vs0/84,P=0.033)。结论持续性房颤患者行导管射频消融肺静脉电隔离术易血栓形成和栓塞,应加强术中及术后肝素抗凝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 44例阵发性房颤在肺静脉环状电极指导下行导管射频消融电隔离肺静脉治疗术后,有30例出现术后早期复发(1周内),但随访中有14例房颤发作明显减少或完全消失(46%),这种延迟效应的可能机制与意义值得探讨.  相似文献   

4.
阵发性心房颤动的射频导管消融大静脉电隔离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报道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的射频导管消融电隔离肺静脉和腔静脉的疗效。方法阵发性房颤患者36例,年龄(42.5±13.2)岁。经1次房间隔穿刺放置环状标测电极导管(Lasso导管)和冷盐水灌注消融导管,在Lasso导管的指导下,采用全肺静脉或上腔静脉与靶静脉节段性电隔离相结合的方法对肺静脉和腔静脉行标测和电隔离治疗。窦性心律时最早激动的肺静脉和腔静脉电位处和/或心房起搏时最短的心房和静脉电位间期处为靶点行消融。结果36例阵发性房颤患者均接受一次电隔离治疗,共电隔离大静脉115根,其中左上肺静脉34根,左下肺静脉22根,右上肺静脉30根,右下肺静脉17根,上腔静脉12根,即刻电隔离成功率为95.6%,术中并发症发生率2.78%。随访3~22个月,成功率(无房颤发作或房颤发作明显减少)为75.0%。结论射频导管消融电隔离肺静脉或腔静脉与心房间的电活动连接,可有效预防房颤的复发。治疗的关键是消融靶点的标测和确定。  相似文献   

5.
经导管冷冻消融隔离肺静脉治疗心房颤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冷冻消融治疗心房颤动的可行性和疗效。方法选择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阵发性心房颤动病人4例,采用北极圈冷冻消融导管冷冻消融肺静脉-70℃8min,Lasso导管标测肺静脉电位,肺静脉电位消失为消融成功。结果13根肺静脉均隔离成功,多数肺静脉3~6次即可完成隔离,平均(4.3±2.1)次,只有例4患者左肺静脉共干消融8次才成功完成隔离。消融温度近端(-85.2±-2.9)℃,远端温度(-75.4±-3.6)℃。消融时间(255±17)min,X线曝光时间(35.3±7.5)min。结论经导管冷冻消融隔离肺静脉可以有效地治疗心房颤动。  相似文献   

6.
起源于肺静脉的阵发性心房颤动导管射频消融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环状电极 (Lasso电极 )标测指导起源于肺静脉的阵发性心房颤动 (房颤 )导管射频消融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与结果  2 0 0 1年 5~ 12月 ,12例药物治疗无效的阵发性房颤患者 ,男 8例 ,女 4例 ,平均年龄 (47 8± 14 9)岁 ,行心内电生理检查和射频消融术。在Lasso电极指导下标测肺静脉 ,以确定诱发房颤的房性早搏起源处。确定房性早搏的消融靶点后 ,在有房性早搏或冠状窦远端起搏或右心耳起搏下寻找优势肺静脉电位 (PVP)放电消融 ,或肺静脉口环状消融。消融终点设定为 :①肺静脉电位振幅明显减低或消失 ;②肺静脉自律性电位与心房电活动无关 ;③诱发房颤的房早消失。结果成功隔离 2 6条肺静脉 ;其中左上肺静脉 12条 ,右上肺静脉 8条 ,左下肺静脉 5条 ,右下肺静脉1条。有 2例仅消融 1条肺静脉 ,均为左上肺静脉 ;8例消融2条肺静脉 ,消融 3条与 4条肺静脉者各 1例。术程 (196 4±6 5 8)min ,X线曝光时间 (5 2 0± 14 4 )min。术后随访 2~ 8个月 ,有 1例频发房早发生 ,经口服胺碘酮后房早消失 ;4例有房颤短阵发作 ,其中 3例接受口服药物 (2例服用胺碘酮 ,1例服用索他洛尔 ) ,1例植入有抗房颤程序的DDDR起搏器 ,能够有效抑制房颤发作。术中选择性肺静脉造影发现 6例有轻度肺静脉狭窄 ,其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上腔静脉电隔离(SVCI)在环肺静脉电隔离(CPVI)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PAF)的作用。方法回顾分析导管射频消融(RFCA)的PAF患者103例,依据电生理检查及RFCA的结果分为:单纯CPVI组和CPVI+SVCI组,随访1年以上,观察AF复发率及并发症情况。结果入选103例患者共消融120人次,其中11例消融2次,3例消融3次。综合电生理检查及RFCA结果进行分组:单纯CPVI组88例、CPVI+SVCI组15例。随访期间,共计81例成功,累积成功率78.6%;CPVI+SVCI组13例成功,累积成功率86.7%;单纯CPVI组68例成功,累积成功率77.3%。CPVI+SVCI组术后有1例患者出现膈神经损伤,术后3个月未恢复。结论 SVC是常见的AF触发灶之一,SVCI有助提高行CPVI的PAF患者的消融成功率。  相似文献   

8.
~~阵发性心房颤动射频导管消融进行心房肺静脉电隔离术的方法学@杨延宗!116001$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 @刘少稳!116001$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 @高连君!116001$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 @林治湖!116001$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  相似文献   

9.
导管射频消融治疗起源于肺静脉的局灶性心房颤动(房颤 ) ,是近年来心律失常介入治疗领域的热点 ,我们应用普通射频消融导管 ,通过消融肺静脉口 ,对 6例局灶性房颤患者成功地实施了肺静脉与左心房之间的电隔离。一、资料与方法6例患者均为男性 ,年龄 4 1~ 6 3岁 ,有阵发性房颤病史3~ 10年 ,心电图示频发“PonT”房性早搏 (房早 ) ,房早诱发短阵房颤 ,持续数分钟和数小时不等。房颤发作频繁 ,3~ 4种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无效 ,行心内电生理检查及导管射频消融术。主肺动脉造影显示肺静脉解剖位置后 ,两次房间隔穿刺放置 7F 10极Lass…  相似文献   

10.
研究导管射频消融经验性肺静脉电隔离治疗心房颤动(简称房颤)的疗效,2001年8月到2003年12月连续收治的131例行射频消融治疗的房颤患者中,107例行经验性肺和/或上腔静脉电隔离。术中只要所标测静脉的肌袖电位明确且与心房之间存在传导关系,以及标测和消融电极导管到位不困难,则行环状电极指导下的节段性消融静脉电隔离。术后不用除β受体阻滞剂以外的抗心律失常药物,临床症状缓解且无房颤的心电图证据判定为手术成功。结果:107例房颤患者中105例即刻静脉电隔离成功(98%),平均每人行3.3±0.8根肺或上腔静脉电隔离,共隔离静脉352根。21例因房颤复发再次行射频消融心脏大静脉电隔离(20%),3例进行了第3次手术,平均每人共完成1.2±0.5次静脉电隔离术。82例(78%,82/105)手术成功的患者随访13±8个月,66例患者无临床症状及房颤复发的证据(80%)。结论:射频消融电隔离3根以上心脏大静脉可以预防约4/5患者房颤的复发,但是部分患者可能需要进行多次手术。  相似文献   

11.
阵发性心房颤动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评价   总被引:27,自引:2,他引:27  
目的 探讨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 (房颤 )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74例发作频繁、药物治疗无效的阵发性房颤 ,前 5 0例的消融靶点为房颤特异性早搏或房颤的起源部位 ,消融终点为自发和诱发的房颤特异性早搏或房颤消失 (终点 1) ;后 2 4例的消融靶点为致心律失常性肺静脉的开口部 ,消融终点为该肺静脉的肺静脉电位消失 (终点 2 )。结果 共发现 111个异位灶 ,行76次消融术 ,有 5 8例 (78 4% )达到消融终点。随访 1~ 31(12 9± 6 6 )个月 ,2 3例 (31 1% )消融成功 ,可以无需药物而维持窦性心律。术中达到消融终点者的成功率为 39 7% (2 3例 / 5 8例 ) ,其中达终点 1者为 34 1% (15例 / 44例 ) ,达终点 2者为 5 7 1% (8例 / 14例 )。并发症 :无症状的单支肺静脉狭窄 5例(6 8% )、气胸 1例 (1 4% ) ,均发生于本组的前 30例中。结论 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阵发性房颤较为安全 ,但成功率尚待提高 ,目前可用于部分发作频繁、症状严重、而且药物治疗无效的患者。  相似文献   

12.
射频导管消融肺静脉或肺静脉前庭治疗心房颤动的并发症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总结射频导管消融电隔离肺静脉和上腔静脉(合称为大静脉)治疗心房颤动(房颤)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导管射频消融行心房-肺静脉和(或)上腔静脉电隔离(大静脉电隔离)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的疗效. 方法选择发作频繁,症状明显,药物治疗无效的阵发性房颤患者,年龄小于75岁,无瓣膜病等器质性心脏病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上腔静脉(SVC)起源的异位冲动诱发阵发性心房颤动(PAF)的特点,总结射频导管消融电隔离SVC治疗PAF的经验。方法 在连续收治的130例射频导管消融电隔离心脏大静脉治疗PAF的患者中,11例患者的PAF由SVC起源的异位冲动所诱发(8.5%),其中2例因合并慢一快综合征而植入心脏起搏器。结果 房性早搏(房早)和房性心动过速(房速)时,P′波在Ⅱ、Ⅲ、aVF导联直立,振幅高于窦性P波;在aVL和V.导联与窦性P波相比,正向波幅度降低、负向波加深。心内电生理检查发现,房早时SVC电位跃至心房电位之前,早于体表P′波和心房内其他部位电活动,并可诱发房颤;有时心房内呈规律的快速电活动,而SVC内为频率更快的电活动,或者两者之间呈1:1的关系,但SVc电位早于心房内任何部位,提示SVC为诱发房颤的靶静脉。所有患者均成功电隔离了SVC,术后即刻4名患者SVC内仍有自发快速电活动,6名患者SVC内有自发慢频率电活动,但心房内为稳定的窦性心律。随访3~24个月,2例患者PAF复发,再次消融后症状消除,多次复查动态心电图,无PAF的证据。结论 起源于SVC的异位冲动也可诱发PAF,SVC起源的房早和房速体表心电图P′波有一定特征。射频导管消融可以成功电隔离SVC,预防PAF的复发。在部分诊断为慢.快综合征的患者,PAF也可能由一局灶异位冲动所诱发。  相似文献   

15.
导管射频消融治疗起源于肺静脉的局灶性心房颤动 (房颤 )是近年来心律失常介入治疗领域的热点 ,但由于复发率较高以及出现肺静脉狭窄等并发症 ,对其方法学有很大争议。近来我们对 1例局灶性房颤通过射频消融左肺静脉口成功的造成肺静脉与左心房之间的电隔离 ,现报道如下。  资料和方法 患者男性 ,6 3岁 ,有阵发性心悸病史 10年 ,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示频发房性早搏 (房早 ) ,可见“P在T上”房早诱发短阵房颤 ,持续数分钟和数小时。平时房颤发作频繁 ,多种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无效。此次因发作房颤入院。入院诊断 :阵发性房颤 ,冠心病、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导管冷冻消融隔离肺静脉治疗心房颤动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进行冷冻消融治疗的心房颤动患者的临床资料.着重分析冷冻消融治疗的术前准备、手术方法、手术结果、术后并发症以及随访结果。结果存Lasso标测电极指导下了.用Arctic Circler冷冻消融导管在肺静脉开口附近进i了冷冻消融,隔离肺静脉直至肺静脉电位消失。13例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中.10例术中维持窦性心律,3例术中有短阵心房颤动发作,但均能自行终止。2例持续性心房颤动患者,1例于冷冻消融进行中终止心房颤动,1例未能在消融治疗中终止.在消融完成后行体外直流电复律1次,成功转为窦性心律,消融成功率为93.3ck(14/15)。共对15例心房颤动患者的54根肺静脉进行了电隔离,其中36根肺静脉单用环状冷冻导管消融4次~6次即能达到肺静脉的完全电隔离.18根肺静脉用环状冷冻导管消融后,需用普通射频消融导管在环形冷冻线上补点消融后才成功隔离肺静脉。术中、术后均无急性肺静脉狭窄等严重并发症发生。随访6个月~10个月,11例临床症状得到改善,无心房颤动复发,其中4例需服用抗心律失常药维持窦性心律,4例心房颤动复发。消融后即刻选择性肺静脉造影和术后6个月核磁共振扫描检查均未发现肺静脉狭窄。结论导管冷冻消融隔离肺静脉是治疗心房颤动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应用盐水灌注消融导管对肺静脉-心房(PV-LA)电隔离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的效果.方法26例患者,男性22例,女性4例,年龄31~69(52±11)岁,均有阵发性房颤病史.患者分为2组,第1组15例应用普通4 mm电极温控导管消融,第2组11例应用盐水灌注导管消融.所有患者均在环状标测电极导管指导下行3根或4根肺静脉(PV)消融.结果第1组15例患者第1次消融了50根PV,即刻PV-LA电隔离成功率92%,手术时间平均3.5 h.其中在2例因房颤复发行第2次消融的患者中,第1次消融的7根PV中有6根(86%)恢复了与LA间的传导.第1组随访平均13个月,无房颤发作者8例(53%,含2例经再次消融患者),有效3例(20%).第2组11例患者第1次消融了44根PV,即刻PV-LA电隔离成功44根,成功率100%,11例手术时间平均2.8 h,1例应用盐水灌注消融导管消融时发生心脏压塞.第2组随访平均4个月,无房颤发作者7例(64%),有效2例(18%).结论应用盐水灌注消融导管进行PV-LA电隔离可能(1)缩短PV-LA电隔离所需的时间和提高成功率;(2)减少术后PV-LA电传导恢复的可能性,从而减少复发率;(3)初步结果表明应用盐水灌注消融导管较安全,但是否增加PV狭窄和心脏压塞等并发症尚需进一步的资料.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阵发性心房颤动肺静脉和腔静脉电隔离术后早期复发患者药物治疗方法。方法 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32例,行肺静脉和腔静脉电隔离术后,均给予美托洛尔治疗,早期复发患者加用普罗帕酮,若仍不能控制心房颤动发作,则给予索他洛尔替代上述两药。结果 美托洛尔加普罗帕酮控制阵发性心房颤动的有效率54%。索他洛尔的有效率达83%。控制心房颤动总有效率92%,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所用剂量小于常规剂量。结论 美托洛尔加小剂量的普罗帕酮,或单用小剂量索他洛尔可有效地控制阵发性心房颤动肺静脉和腔静脉电隔离术后早期复发患者的发作。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探讨肺静脉解剖变异及急性期肺静脉电传导恢复对阵发性心房颤动环肺静脉射频导管消融(下称消融)治疗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70例药物治疗无效的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术前获取 CT 三维重建的左心房与肺静脉解剖图,测量肺静脉支数及直径.行环肺静脉消融及急性期肺静脉电传导恢复位点消融,消融终点为消除所有肺静脉电位.随访(10.3±5.6)个月,根据随访心电图及动态心电图结果分为复发组(n=18)和未复发组(n=52).分析比较两组肺静脉电解剖特征.结果复发组肺静脉变异(61.1%)及出现左肺静脉共干者(33.3%)较未复发组(15.3%、7.7%)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肺静脉共干长轴直径[(25.8±0.9)mm]大于未复发组[(22.5±0.3)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期肺静脉电传导恢复位点数量占比显著多于未复发组(P<0.01).两组急性期肺静脉电传导恢复61.9%位点位于上、下肺静脉交接处,明显多于其他部位.二元 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左肺静脉共干长轴直径(OR=5.007,95%CI 1.581~15.852,P<0.01)及急性期肺静脉电传导恢复位点数(OR=7.463,95%CI 1.975~28.197,P<0.01)是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左肺静脉共干长轴直径及急性期肺静脉电传导恢复位点数与阵发性心房颤动环肺静脉消融术后复发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