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郜瑞莹  王建龙 《水处理技术》2007,33(10):35-37,54
研究了金属离子Zn^2+和Cd^2+在酿酒酵母上的生物吸附平衡。吸附等温线表明,Zn^2+矿和Cd^2+在酵母上的吸附可以用Langmuir方程来描述,Zn^2+的最大吸附量qm为9.66mg/g(0.148mmol/g),Cd^2+的最大吸附量qmax为15.36mg/g(0.137mmol/g)。当q以mg/g为单位时,两者在酵母上的吸附量大小顺序为Cd^2+〉Zn^2+,与Cd^2+比较,Zn^2+在酵母上的吸附力更强,更容易被酵母吸附。酵母作为生物吸附剂可用于处理含Zn^2+和Cd^2+的废水,适合用于溶液中低浓度Zn^2+和Cd^2+的去除。  相似文献   

2.
插层水滑石对水中Cd2+吸附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制备了Zn Al-NO3-LDH和Zn Al-EGTA-LDH。考察了Zn Al-NO3-LDH和Zn Al-EGTA-LDH在不同温度、初始浓度、不同p H值、不同时间条件下对废水中Cd2+的吸附量,结果显示Zn Al-EGTA-LDH对Cd2+的吸附量大于Zn Al-NO3-LDH;在无其他干扰离子,温度为40℃,p H值=5,Cd2+的初始浓度为70mg·L-1,吸附时间为3 h,对Cd2+最大静态吸附量为187.51 mg/g。  相似文献   

3.
以前驱体法制备多孔氮化硼,研究其去除废水中Pb2+性能.结果表明,随着pH的增加,多孔氮化硼对铅的吸附先增加后减少,在pH为4时达到最大吸附量168.7mg/g.铅的吸附率随温度增加而先增加后减少,在25℃时达到峰值.氮化硼对Pb2+的吸附很快,在240min时达到平衡.干扰实验通过添加1 mmol/L的Zn2+、Cu...  相似文献   

4.
通过Cu2+和Cd2+在改性纳米碳黑(MCB)和钠基膨润土(Na-B)上的吸附-解吸实验,研究了MCB和Na-B对Cu2+和Cd2+的吸附特性和吸附稳定性。研究表明:Cu2+和Cd2+在MCB和Na-B上的吸附动力学能用准二级动力学方程拟合。吸附等温线能用Freundlich方程、Langmuir方程拟合。Freundlich拟合得到的n值均大于1;Langmuir拟合得到MCB对Cu2+和Cd2+的最大吸附量分别为344mmol/kg和222.2 mmol/kg,Na-B对Cu2+和Cd2+的最大吸附量分别为59mmol/kg和45mmol/kg。用0.01mol/L的Ca Cl2对吸附了Cu2+或Cd2+的两种吸附剂进行解吸时,解吸率受p H值影响较大,受温度的影响较小。用不同浓度的Ca Cl2进行解吸时,解吸率变化不大。Cu2+在两种吸附剂上的吸附稳定性均大于Cd2+,MCB对两种重金属的吸附稳定性均大于Na-B。  相似文献   

5.
采用高温热解的方法制备了一种蚯蚓粪生物炭(EB),并用其吸附废水中的Cd2+,研究了Cd2+初始浓度、pH、EB投加量、反应温度、吸附时间对吸附效果的影响,分析了等温吸附和吸附动力学特征.结果表明:Cd2+的初始浓度为8 mg/L,EB的投加量为2.0 g/L,pH=5.0,温度为30℃,吸附时间为150 min条件下...  相似文献   

6.
以稻壳为原料,采用微波处理制备出改性的吸附材料,用于吸附Pb2+、Cd2+的实验,探讨了溶液p H、搅拌时间及金属离子初始浓度等对吸附平衡的影响,利用扫描电镜和红外光谱(FTIR)分析,探讨微波处理后的稻壳吸附Pb2+、Cd2+等金属离子的吸附机理。结果表明:微波处理后的稻壳对Pb2+的最佳吸附p H=5,在60 min内建立吸附平衡,对Pb2+的最大吸附量为0.232 4 mmol/g;在相同条件下对Cd2+的最大吸附量为0.185 2 mmol/g。  相似文献   

7.
在微波辐射条件下,用ZnCl2改性小麦秸秆制备吸附剂处理含Cd2+废水,研究了吸附剂投加量、初始pH、吸附时间、温度对水溶液中Cd2+的去除率与吸附量的影响;通过动力学、热力学模型拟合、扫描电镜(SEM)和红外光谱(FTIR)分析,探讨其吸附机理。结果表明,改性小麦秸秆是一种具有潜在利用价值的Cd2+吸附剂,在投加量为4 g/L、初始pH为6,温度为298 K条件下处理100 mg/L的Cd2+废水,去除率达92.11%,吸附量为22.33 mg/g,吸附达到平衡的时间约为120 min;吸附动力学可以用准2级动力学方程描述;等温吸附模型符合Langmuir方程,293、303、313K温度条件下的饱和吸附量分别可达61.31、63.74和66.83 mg/g;结合SEM和FTIR谱图分析推断,改性小麦秸秆吸附Cd2+主要发生在吸附剂表层,吸附过程以化学吸附为主。  相似文献   

8.
香菇废弃物是一种廉价生物吸附剂,Na OH处理后对Cd(2+)吸附能力大大提高,在此基础上探讨该生物吸附剂在二元金属溶液中的吸附行为特征。结果显示,NaOH处理后的香菇在二元金属溶液中对镉的吸附更具优势。当共存离子浓度较低时(1(2+)吸附能力大大提高,在此基础上探讨该生物吸附剂在二元金属溶液中的吸附行为特征。结果显示,NaOH处理后的香菇在二元金属溶液中对镉的吸附更具优势。当共存离子浓度较低时(110 mg/L),Cu10 mg/L),Cu(2+)(Pb(2+)(Pb(2+))对Cd(2+))对Cd(2+)吸附的负影响较小,继续增大共存离子浓度至30 mg/L,Cd(2+)吸附的负影响较小,继续增大共存离子浓度至30 mg/L,Cd(2+)的吸附量降低了0.247 mg/g(0.111 mg/g)。Zn(2+)的吸附量降低了0.247 mg/g(0.111 mg/g)。Zn(2+)浓度较低时(1 mg/L)对Cd(2+)浓度较低时(1 mg/L)对Cd(2+)吸附的负干扰作用明显,继续增加Zn(2+)吸附的负干扰作用明显,继续增加Zn(2+)浓度至30 mg/L,Cd(2+)浓度至30 mg/L,Cd(2+)吸附量维持不变。预处理香菇在二元金属溶液中(Cd+Cu、Cd+Zn、Cd+Pb)对Cd(2+)吸附量维持不变。预处理香菇在二元金属溶液中(Cd+Cu、Cd+Zn、Cd+Pb)对Cd(2+)吸附的最适宜p H范围为5(2+)吸附的最适宜p H范围为57,较一元镉金属溶液的适宜pH值范围广(67,较一元镉金属溶液的适宜pH值范围广(67)。热力学实验表明,Cu7)。热力学实验表明,Cu(2+)/Zn(2+)/Zn(2+)/Pb(2+)/Pb(2+)对香菇Cd(2+)对香菇Cd(2+)吸附的负干扰作用强弱的顺序依次是Zn(2+)吸附的负干扰作用强弱的顺序依次是Zn(2+)>Pb(2+)>Pb(2+)>Cu(2+)>Cu(2+);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和Freundlich等温吸附模型能够较好地拟合Na OH处理后香菇在二元金属溶液中(Cd+Cu、Cd+Zn、Cd+Pb)对Cd(2+);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和Freundlich等温吸附模型能够较好地拟合Na OH处理后香菇在二元金属溶液中(Cd+Cu、Cd+Zn、Cd+Pb)对Cd(2+)的热力学吸附过程。  相似文献   

9.
选取啤酒废酵母作生物吸附剂,研究了啤酒酵母在固定化条件下,对重金属离子Cd2+的生物吸附性能.灭活的啤酒废酵母在适当的条件下,对Cd2+有较强的吸附作用,其吸附能力受酵母添加浓度、Cd2+浓度、pH值以及吸附时间的影响.结果表明,啤酒废酵母对Cd2+的最高吸附率达到79.82%、最高吸附量达到16.16 mg·g-1;吸附后,用1 mol·L-1的盐酸等进行解吸,解吸率最高达到了89.14%.  相似文献   

10.
以铜渣为原料,在NaOH+工业水玻璃活化条件下制备出了铜渣Fe3O4@铁基类沸石地质聚合物(F3O4@GM),并将其用于三种重金属Pb2+、Cu2+、Zn2+吸附。探究了溶液pH、吸附剂投加量和初始浓度对Pb2+、Cu2+、Zn2+吸附性能的影响,并通过吸附动力学、热力学以及XRD、FTIR、SEM、BET、XPS等表征手段对其吸附机理进行探讨。结果表明,F3O4@GM对Pb2+、Cu2+、Zn2+的吸附符合Langmuir模型,吸附容量分别为555 mg/g、489 mg/g、125 mg/g;吸附过程符合拟二级动力学模型。F3O4@GM高比表面积提高了材料的吸附性能,吸附机理主要为离子交换、静电吸引、表面络合和孔隙固定作用。F3O4@GM为重金属污染处理提供了一种价格低廉、制备方便的选择,同时实现了铜渣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理,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应。  相似文献   

11.
水的硬度测定,通常采用EDTA滴定法。文中改用离子色普法测定,一次进样后同时测定水样中mg/L级的钙和镁,然后换算成以mg/L碳酸钙表示的硬度。方法的回收率在98.4%-102.2%之间,相对标准偏差为0.95%-1.22%,具有简便、快速、准确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紫菜吸附铜、锌离子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采用紫菜作为吸附剂吸附溶液中Cu^2 和Zn^2 。结果表明,紫菜对Cu^2 的吸附性能大大优于Zn^2 ,对Cu^2 的吸附2min就近乎达到平衡,适宜的pH为4-6,对Zn^2 需要2h才能达到平衡,适宜的pH为3-6。初始浓度即使高达30mmol/L时,Cu^2 的吸附率仍在90%以上,吸附量高达13.9mmol/g,而Zn^2 的吸附率只有12%,吸附量只有1.7mmol/g,紫菜对Cu^2 、Zn^2 的吸附等温线用Langmuir方程均能得到较好的表达。  相似文献   

13.
使用过硫酸铵为氧化剂,在含有适量六水合氯化镍的苯胺与盐酸混合液中合成导电聚苯胺(PANI).研究了镍离子(Ni2+)浓度对PANI电导率和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当Ni2+浓度为0.3 mol/dm3时,PANI的电导率达到最大值,为5.32 S/cm.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表明Ni2+与PANI链之间存在相互作用.透射电子显微镜显示随着Ni2+浓度的提高,PANI粒子逐渐由棒状结构向球形结构转变.  相似文献   

14.
从土壤中去除Cu2+的电修复过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建立了土壤电修复实验装置 ,以Cu2 + 为模拟污染物 ,研究了缓冲溶液组成对Cu2 + 在土壤中的吸附及解吸过程的影响 ;考察了土壤粒径、清洗液组成等对土壤颗粒 ζ -电位及土壤填充床电渗流量的影响 ;以柠檬酸为清洗液 ,在适宜的操作条件下 ,土壤中Cu2 + 的去除率可达 89.9% ,所消耗的清洗液仅为被修复土壤的质量的1.33倍 ;设备放大实验结果表明 ,当采用恒电流操作模式时 ,在相同的电流密度下 ,不同规模电渗装置的清洗率一致 ,未出现“放大效应” ,显示出电修复技术在大规模污染土壤治理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酿酒酵母对铜离子的吸附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采用啤酒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酿酒酵母,对影响菌体对Cu^2+吸附的主要因素进行了探讨,对经不同方法处理的菌体进行了Cu^2+吸附性能的比较分析,并得出了吸附等温曲线,研究了吸附后菌体的法脱和再生。  相似文献   

16.
通过羧烷基化对壳聚糖进行改性,发现当壳聚糖与氯乙酸、壳聚糖与氢氧化钾的质量比分别为1:4.26及2:2.3时,45℃下反应4.5h,可得到O-羧甲基壳聚糖,产率为97.1%,对产品进行红外光谱表征.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制备的O-羧甲基壳聚糖对Ni2+的吸附性,探讨溶液pH、Ni2+初始浓度和取代度等因素对其吸附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吸附条件是溶液pH为8.0、Ni2+初始浓度为33.2778 mg·mL-1、O-羧甲基壳聚糖取代度为0.712、平衡吸附时间为6 h.对O-羧甲基壳聚糖进行脱附研究,结果显示H2SO4是一种很好的脱附剂,能在0.5h内将吸附在O-羧甲基壳聚糖上的Ni2+脱去90%以上,重现性好.  相似文献   

17.
闫龙  王玉飞  韩志萍 《陶瓷学报》2010,31(3):372-376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不同含量Ce^3+掺杂的纳米TiO2-ZnO粉体,利用TG-DTA、XRD研究了TiO2-ZnO凝胶的相变过程,分析了产物的晶体结构和晶粒尺度。结果表明,随着Ce^3+掺杂量和煅烧温度的改变,Ce^3+掺杂的纳米TiO2-ZnO主要由锐钛矿、金红石、ZnTiO3、Zn2Ti3O8和ZnO等物相组成,Ce^3+的掺杂不仅对凝胶向锐钛矿的转变、锐钛矿向金红石相的转变以及ZnTiO3的形成起到抑制作用,而且对锐钛矿和ZnTiO3晶粒的长大也起到阻碍作用,这可能与Ce^3+掺杂后在晶体重排中的扩散有关。  相似文献   

18.
用电渗析法纯化回用含铅废水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在实验室范围内对蓄电池厂的含铅废水用电渗析法进行了处理研究。在常温、工作电流密度为3A/cm^2 、物料流量为300L/h的实验条件下,含铅废水经5~6次循环处理,出水的电导率在10μs/cm以下,达到了专业标准ZBK84004-89《铅酸蓄电池用水》中的标准,处理后的废水可作为纯水回用到蓄电池的配酸工艺,可望实现废水的“零排放”,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实验还得到描述设备特性的经验模型Jlim=10.379V^05324C。  相似文献   

19.
淀粉微球对Pb^2+的吸附及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淀粉微球(CSM)为载体,研究了微球吸附Pb2+时pH,温度、溶液浓度对吸附量的影响及对Pb2+的吸附动力学特性,利用红外(FT-IR)、SEM和X射线衍射仪(XRD)对微球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其吸附最适pH为5~6,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随吸附温度的升高,吸附量增大;微球对Pb2+吸附行为符合Langmiur方程和Freundlich方程;且求得吸附表现活化能为Ea=2.210 kJ·mol-1.  相似文献   

20.
马向荣  李红娟  张智芳  屈媛  刘宗怀 《应用化工》2011,40(6):1007-1010,1014
应用水热技术制备了二元Ni2+-Fe3+-CO23- LDHs和三元Co2+-Ni2+-Fe3+-CO32- LDHs,以十二烷基磺酸根离子作为插层客体,通过离子交换反应在酸性溶液中实现了十二烷基磺酸根插层Ni2+-Fe3+ LDHs和Co2+-Ni2+-Fe3+-LDHs。十二烷基磺酸根在Ni2+-Fe3+LDHs层间出现了2种空间导向和排列:即十二烷基磺酸根以单层垂直方向排布和以双层垂直方向排布在层间;十二烷基磺酸根在三元组分Co2+-Ni2+-Fe3+-LDHs层间只有一种空间排列方式,即十二烷基磺酸根以单层垂直方向排布于Co2+-Ni2+-Fe3+-LDHs层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