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采用薄层扫描法测定了 15批穿心莲商品药材中穿心莲内酯、脱水穿心莲内酯的含量 ,并进行了比较。结果脱水穿心莲内酯高于穿心莲内酯的占 2 6 .7% ,穿心莲内酯高于脱水穿心莲内酯的占 5 3.3% ,两者含量差异在±10 %以内的占 2 0 .0 %。  相似文献   

2.
目的:测定不同产地的穿心莲药材中穿心莲内酯和脱水穿心莲内酯的含量。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Merck-Lichrospher RP-C18柱(4.6mm×250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60∶40);检测波长:226nm(用于检测穿心莲内酯),254nm(用于检测脱水穿心莲内酯);流速:0.8ml/min;柱温:35℃。结果:实验表明测定方法在4h内是稳定的,穿心莲内酯线性范围0.050~1.500μg,脱水穿心莲内酯线性范围0.048~1.440μg,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0.9%和98.2%,RSD分别为3.4%(n=6)和3.2%(n=6)。结论:用HPLC法测定穿心莲药材中穿心莲内酯和脱水穿心莲内酯的含量方法准确、灵敏、稳定,可作为控制穿心莲质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以超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穿心莲药材中穿心莲内酯和脱水穿心莲内酯含量的方法.方法:色谱柱:Shi-madzu Shim-pack XR-ODSⅢ(2.0mm×75mm,1.6μm);流动相:甲醇-水(48:52);流速:0.3mL/min;检测波长:穿心莲内酯为225nm,脱水穿心莲内酯为254nm;柱温:30℃.结果:穿心莲内酯在10.065~ 161.04ng(r =0.9996)、脱水穿心莲内酯在5.14~82.24ng(r =0.9998)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穿心莲内酯平均回收率为99.25%,RSD=1.03%(n=6);脱水穿心莲内酯平均回收率为98.43%,RSD=1.33% (n =6).结论:本法重复性好、灵敏度高、定量准确,可用于穿心莲药材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清感穿心莲片中穿心莲内酯和脱水穿心莲内酯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资生堂CAPCELL PAK C18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甲醇∶水(52∶48);检测波长:254 nm;流速:1.0 ml/min;柱温:40℃。【结果】穿心莲内酯在0.2~3μg(r=0.9999)、脱水穿心莲内酯在0.2~3μg(r=0.9999)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穿心莲内酯和脱水穿心莲内酯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45%(RSD=0.19%,n=6),99.57%(RSD=0.19%,n=6)。【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该制剂中有效成分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测定穿黄清热片中穿心莲内酯和脱水穿心莲内酯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 55%甲醇溶液超声提取有效成分,中性氧化铝柱吸附去除杂质,色谱柱为Kromasil C18(4.6 mm×250 mm,5 μm),流动相为甲醇∶0.4%冰醋酸水(49:51),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为225 nm及254 nm.结果:穿心莲内酯在0.156~1.251 μg进样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8(n=5),精密度RSD 1.13%(n=10),加样回收率为96.3%,RSD 0.36%(n=5);脱水穿心莲内酯在0.241~1.928 μg进样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8(n=5),精密度RSD 1.07%(n=10),加样回收率为98.5%,RSD 0.47%(n=5).结论:本方法准确、灵敏、重现性好,可作为穿黄清热片中穿心莲内酯和脱水穿心莲内酯的定量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6.
微生物转化法制备脱水穿心莲内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用微生物转化法制备脱水穿心莲内酯.方法:以穿心莲内酯为底物筛选菌株,利用筛选到的茵种对穿心莲内酯进行微生物转化研究.结果:从土壤中分离到一株可使穿心莲内酯转化成脱水穿心莲内酯的菌种,收率为70.1%,该茵种经鉴定为变形斑沙雷菌(Serratia proteamaculans).结论:变形斑沙雷菌对穿心莲内酯有较强的转化活性.  相似文献   

7.
HPLC法测定穿心莲注射液中脱水穿心莲内酯的含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完善穿心莲注射液的质量标准。方法 以脱水穿心莲内酯为对照品,采用HPLC 法测定穿心莲注射液中脱水穿心莲内酯含量。结论 选择脱水穿心莲内酯作为穿心莲注射液的质控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复方红根草胶囊中穿心莲内酯和脱水穿心莲内酯。方法采用C18Kromasil(150mm×4.6mm,5μm)色谱柱,甲醇-水(55∶4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穿心莲内酯为225nm,脱水穿心莲内酯为250nm。流速:1.0mLm/in。柱温:35℃。结果穿心莲内酯线性范围在0.04~0.2μg(r=0.9999),脱水穿心莲内酯在0.1~0.5μg(r=0.9999)。平均回收率穿心莲内酯为100.1%,RSD=1.52%,脱水穿心莲内酯为99.6%,RSD=1.47%。结论本法准确、简便、快速,适用于该制剂的质量分析检验。  相似文献   

9.
目的 建立穿心莲及其制剂消炎利胆片的一测多评定量测定方法。方法 在建立穿心莲4种主要内酯类成分同步测定方法的基础上,测定新穿心莲内酯、去氧穿心莲内酯和脱水穿心莲内酯与穿心莲内酯的相对校正因子,考察其重现性,并在穿心莲药材及消炎利胆片中加以应用;同时采用外标法测定其中4种内酯类成分的量,并比较计算值与实测值的差异。结果 用一测多评法对39批穿心莲药材和30批消炎利胆片中4种内酯类成分进行测定,药材测定计算值与实测值(外标法)相对误差<5%,消炎利胆片测定计算值与实测值(外标法)相对误差<8%。结论 同步测定穿心莲内酯、新穿心莲内酯、去氧穿心莲内酯和脱水穿心莲内酯的一测多评法可用于穿心莲药材及消炎利胆片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穿心莲二萜内酯有效部位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利用硅胶柱层析,制备薄层色谱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性质结合波谱方法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穿心莲二萜内酯有效部位中分离并鉴定了5个主要化合物,分别为:穿心莲内酯、异穿心莲内酯、新穿心莲内酯、14去氧穿心莲内酯和脱水穿心莲内酯;结论为探讨穿心莲有效部位的物质基础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为了进一步跟踪和监测穿心莲静脉制剂的安全性,对穿心莲静脉制剂临床配伍安全性文献进行回顾与分析。方法:检索2000年1月—2010年12月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摘数据库及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文献数据库,以莲必治、穿琥宁、炎琥宁、喜炎平为检索词,检索穿心莲静脉制剂配伍安全性的文献。结果:共检出相关论文90篇,莲必治4篇,穿琥宁41篇,炎琥宁41篇,喜炎4篇。其中莲必治与3种药物联合使用存在配伍禁忌,穿琥宁与22种药物联合使用存在配伍禁忌,炎琥宁与27种药物联合使用存在配伍禁忌,喜炎平与4种药物联合使用存在配伍禁忌。结论:中药制剂的配伍应用在临床必需引起重视,中西药配伍研究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2.
在中药穿心莲主要有效成分穿心莲内酯的12位引入N-酰基氨甲基,合成一系列衍生物,并研究其抗肿瘤活性。在甲醇钠作用下,穿心莲内酯(1)与硝基甲烷进行Michael加成反应,重排生成12-硝基甲基-14-去氧穿心莲内酯(2),再以锌粉盐酸还原硝基生成12-氨基甲基-14-去氧穿心莲内酯(3),最后以HOBt和EDC催化缩合羧酸反应生成一系列目标酰胺(4)以及与磺酰氯反应生成磺酰胺(5);制备的穿心莲内酯衍生物(4a~4n和5a~5c)的结构经质谱和磁共振谱分析证实。初步的抗肿瘤活性筛选显示制得的化合物抗肿瘤活性较弱;12位引入较长亲水基团可能会导致抗肿瘤活性降低。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穿心莲和当归对小鼠红细胞血红蛋白再释放的影响。方法:将实验用小鼠雌雄各半按体重均匀分为7组(6个用药组和1个对照组),按实验设计分别对穿心莲和当归高、中、低浓度用药组小鼠用穿心莲和当归水煎液进行灌胃,对照组用生理盐水灌胃,每天1次,连续灌胃15 d,然后分别采血分离红细胞观察其血红蛋白再释放的情况,并用BandScan扫描定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中、高浓度的穿心莲和高浓度的当归都能使小鼠红细胞血红蛋白的再释放增强。结论:穿心莲和当归水煎液均能影响实验小鼠的血红蛋白再释放,但影响程度随浓度不同而有差异。  相似文献   

14.
不同处理方法对穿心莲种子萌发影响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索穿心莲种子休眠的主要原因,找出破除休眠、提高发芽率的方法,为穿心莲的规范化栽培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摩擦种皮、刀割种皮、高低温层积、不同浓度水杨酸、不同质量浓度KN03浸种和添加穿心莲种子水提液的方法对穿心莲种子进行预处理.结果 摩擦或刀割种皮、0.5% ~5% KN03浸种、30~33℃高温层积均能促进穿心莲...  相似文献   

15.
穿心莲种子蛋白质电泳鉴定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SDS-PAGE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对穿心莲种子进行鉴别的可行性,为穿心莲种子鉴别及育种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对广东省几种不同来源和不同采收期的穿心莲种子进行可溶性蛋白质电泳研究。结果不同产地的穿心莲种子蛋白质电泳图谱之间在谱型和谱带的强弱、蛋白质相对含量上均有一定的差异,不同采收期穿心莲种子蛋白质电泳在蛋白质谱带的强弱上有一定差异。结论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可用于穿心莲种子鉴定。  相似文献   

16.
穿心莲抗炎作用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望望  张文书 《医学综述》2008,14(6):938-939
穿心莲具有多种抗炎有效成分,以内酯为主要成分,其可通过多种途径发挥抗炎作用。其主要通过影响机体免疫系统,对一氧化氮和黏附分子表达的调节以及通过清除氧自由基,等发挥抗炎作用。本文综述了近年来穿心莲的抗炎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采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进行穿心莲快速繁殖的方法,为工厂化育苗提供依据。【方法】以穿心莲不同外植体为材料,诱导丛生芽的产生。【结果】以全子叶—子叶节为外植体时出芽率最高,为100%,半子叶—子叶节次之,出芽率为90%以上。6-苄基氨基嘌呤(BA)浓度以0.5-1.0mg/L为适宜,有利于芽的增殖和生长。外植体苗龄对出芽无明显的影响。根的诱导以MT(Murashige and Tucker)为基本培养基,附加1mg/L萘乙酸(NAA)或吲哚丁酸(IBA)效果较好,接种10d,生根率高达61.9%。【结论】通过穿心莲不同外植体离体培养,建立了良好的离体繁殖体系。  相似文献   

18.
中药微乳提取技术的初步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穿心莲内酯的微乳提取方法及其对有效成分含量、生物活性和生物利用度的影响。方法:试验一,分别用微乳液和乙醇溶液从穿心莲中药饮片提取穿心莲内酯,用HPLC法分别测量两种提取物中穿心莲内酯的含量;试验二,选取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模型,分为空白组、微乳组和乙醇组分别计算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度和抑制率;试验三,选取大耳白兔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灌胃给微乳提取液和乙醇提取液,测血药浓度。结果:穿心莲的微乳提取液和乙醇提取液中的穿心莲内酯含量差异不显著,但微乳提取液的抗炎活性明显高于乙醇提取液,其穿心莲内酯在体内的生物利用度也明显提高。结论:利用微乳液提取中药不仅可以提高有效成分的提取效率,而且可以显著提高有效成分的生物活性和生物利用度,是一种具有良好应用前景的中药提取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