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引信用电火工品抗电磁环境危害加固技术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介绍了武器系统电磁环境内涵和国内外有关引信与火工品电磁环境标准,分析了电磁环境对火工品的危害,简介了高安全、高可靠火工品研究概况,阐述了电火工品抗电磁环境危害加固技术,对抗电磁环境危害用电磁衰减塞进了研究与原理性试验。  相似文献   

2.
任炜  白颖伟  褚恩义  张周梅  李明 《兵工学报》2014,35(9):1375-1380
电热火工品电磁波环境下的电磁感应与能量耦合效应会影响其在武器系统中作用的安全性与可靠性。为了有效地对电热火工品电磁波环境下形成的危害进行衰减与防护,结合电热火工品模拟电磁波环境下的效应试验与规律分析,提出采用铁氧体磁珠器件用于连续电磁波环境危害的防护与适应性设计。试验结果表明,采用脚线串联铁氧体磁珠设计可使电热火工品电磁感应电流有效衰减约30%,且对其桥丝换能元的电热输出性能影响不大,为电热火工品的连续电磁波环境适应性设计提供了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3.
MEMS火工品换能元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张彬  褚恩义  任炜  王可暄  李慧  尹明 《含能材料》2017,25(5):428-436
换能元作为微机电系统(Micro Electro-Mechanical Systems,MEMS)火工品的核心部件,是MEMS火工品安全性和可靠性的重要影响因素,对整个武器系统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文中从换能元的基底和电阻材料研究、结构设计等角度,综述了近年来MEMS火工品换能元的最新发展研究。介绍了MEMS火工品换能元的两大关键技术:MEMS火工品换能元的设计制备方法以及换能元性能参数的测试表征。指出:具有微型化、集成化、多功能化和高可靠性的MEMS火工品换能元是未来研究的热点。为M EM S火工品换能元的设计研究提供理论支撑,应加强微尺度下的热散失特性以及桥区电阻特性研究。认为复合含能薄膜桥换能元是MEMS火工品换能元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作为电火工品的核心部件,换能元直接影响着电火工品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电火工品结构微型化、换能信息化、序列集成化的发展趋势对于换能元提出了更高的技术要求。如何实现在低能量刺激下可靠发火,同时提升换能元的点火输出能力,即如何实现电火工品换能元的效能提升成为目前火工品换能器件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为此,本文从换能元基底和电阻材料的优选、发火结构优化设计、自含能一体化增效以及含能薄膜复合增效等角度,综述了近年来电火工品换能元低能发火与输出增效的最新研究进展。在此基础上,讨论了未来开展换能元增效研究的重点:建立换能元材料参数基因库,借助机器学习算法等手段提高换能元发火结构优化设计的效率,针对宽带隙半导体材料等开展新换能体制的基础研究,探索含能金属有机骨架材料(Metal-Organic Frameworks,MOFs)、含能钙钛矿等新型含能薄膜材料在换能元上的集成制备。  相似文献   

5.
电磁轨道炮发射时会在膛内激发强脉冲磁场,从而与引信内部的电火工品产生能量耦合,影响轨道炮弹药的作用可靠性。针对轨道炮电火工品所处位置的磁场环境表征,应用有限元法对轨道炮发射全过程进行了仿真模拟,明确了弹丸引信区域磁场的时空分布特性,突出了发射组件出膛瞬间这一特殊事件所引起的极端磁场变化。然后开展了电火工品与强脉冲磁场环境的耦合效应研究,研究了电火工品壳体、桥区薄膜等实际几何特征对强脉冲磁场的衰减特性,分析了不同脚线布置方式下弹丸电火工品换能元的电热响应特征,并以该型电火工品的最小点火能量与桥区熔点为标准对其作用可靠性进行了评估。研究结果表明轨道炮发射典型参数下电火工品具有较高安全性。分析结果可为电磁轨道炮弹药引信的设计与可靠性评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电火工品抗电磁危害加固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洁  马宏萱  王海 《火工品》2002,(4):45-47
本文简介了电火工品抗电磁危害所采取的加固技术措施;探讨了目前电火工品抗电磁环境加固技术研究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对电火工品抗电磁环境加固技术研究发展前景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针对航天器火工品点火电路误触发防护设计要求,通过增加电路的噪声抑制、脉冲干扰抑制及上电配置保护功能。提高了电路的抗电磁干扰能力和上电配置过程保护能力。仿真及试验验证表明该设计保证了航天器火工品点火的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8.
对火工品电缆组件面临的电磁环境进行分析,讨论了火工品电缆组件电磁安全性试验方法,提出电火工品对桥丝感应电流敏感度的试验方案,研究了电火工品桥丝感应电流与其发火阈值之间的关系;给出混响室辐照试验方案,创造100MHz~18GHz宽频域范围内的综合电磁环境,综合评估火工品电缆组件在复杂电磁环境下的系统安全性及传递特性。  相似文献   

9.
电火工系统抗辐射模拟试验标准体系简介(1)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高科技在军事科学技术上的应用及其飞速发展,军械周围的电磁环境越来越复杂、恶劣,对军械装置的危害也愈加严重。如果武器系统及其所使用的元器件得不到适当的防护,则在一定条件下,将会引起武器系统中广泛使用的电火工品有可能出现误动作(如早爆)、性能或可靠性的降低(如失效)等意外事故,即出现了所谓电磁辐射对军械的危害(Hazards of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to Ordnance)问题,简称“HERO”问题。 要适应现代和未来战争的需要,作为武器系统功能始发元件的火工系统,其防电磁辐射的危害问题,则尤为重要。各发…  相似文献   

10.
更正     
<正>本刊2015年第3期205页《火工品集成技术的发展机遇与途径》中"3.集成技术是非线性火工品高可靠性、小型化的必经技术途径"一节的全文应为:非线性火工品由于作用机理的特殊性,其安全性可靠性得到了本质提高。但是,以电-爆换能机理和光-爆换能机理为主的爆炸箔火工品、激光火工品等典型非线性火工品的可靠性与发火源、发火能量传递损耗等因素的关系十分密切。通  相似文献   

11.
王宇  郑锦 《兵工自动化》2018,37(4):10-12
为协调编队间多型武器的电磁兼容问题,以水面舰艇编队为例对其在对空防御作战中的电磁兼容性进行研究.通过构设实际战场环境构设态势想定,分析编队电磁兼容性的影响因素,基于典型态势就舰艇编队对空防御作战中的电磁兼容问题进行分析,建立编队对空防御作战中的电兼判定模型,并进行实际案例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该模型具有可用性和可行性,并构设了编队电磁频谱评估体系,对今后作战指挥员指挥作战中决策防空方案具有一定的辅助功能.  相似文献   

12.
某武器系统是火力控制与运动控制相结合的自动化装备,其运行稳定性、可靠性受电磁干扰影响;通过对其结构、材料、电器元件、电路方式、电路卡等的电磁兼容性进行了分析,在零部件设计与布局、装配方法、元件自身抗电磁干扰、单元互抗电磁干扰、信号隔离、电路布线、接地、电路屏蔽以及滤波等方面采取措施;按照GJB151A对电子设备相关要求进行了电磁兼容性试验,证明该系统满足各项性能指标,系统运行可靠稳定。  相似文献   

13.
为了将脉冲成形网络(Pulse Forming Network,PFN)进行模块化集成,更灵活地实现电磁发射系统的扩容与监控,提出了一种基于CAN(Controller Area Network)总线的电磁发射测控系统实现方案;首先根据电磁发射装置的具体要求和CAN总线通信协议特性,制定了CAN总线应用层通讯协议,开发了基于Visual C#的上位机监控软件,实现了远程监控;然后通过对CAN总线节点固件程序的特殊设计及在高电压、大电流及强磁场极端环境中的电磁兼容设计,保障了总线测控系统的可靠性与安全性;实验结果表明:该测控系统具有网络化、模块化、智能化等优点,为电磁发射系统的模块化集成设计提供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14.
针对高功率微波(high-power microwave,HPM)及其相关技术研究的过程中会产生复杂强电磁环境的问题,构建一种对抗复杂电磁环境,排除强辐射源影响总能够正常可靠工作的电子信息综合测控系统.采用全光纤通信的架构,不仅提高了控制系统的电磁兼容能力,而且增加了信号的传输距离;利用集中管理、分散控制的远程分布式控制体系,使整个控制系统分化为多个控制模块,各控制模块控制功能相对独立,通过PXI现场总线实现数据共享.分析结果表明:该系统提高了控制系统的可靠性和灵活性,降低了控制系统的复杂性,为具有高可靠的HPM测控系统的设计提供了有效的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15.
单兵有限空间发射的武器,大都采用平衡抛发射结构.本设计为提高发射过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在对现有制动技术总结基础上,利用薄壁圆环的径向收缩变形和摩擦环的摩擦吸能原理,设计出一种新的平衡抛制动机构.文中通过数值模拟和样机动态试验,验证了该制动机构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均有明显提高.为此类武器的设计提供了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6.
目前装甲车辆效能评估通用标准中存在并未考虑电磁防护,不能适应武器装备飞速发展的问题。为研究 电磁干扰和电磁毁伤对装甲武器系统效能的定量影响,验证考虑电磁因素的必要性,笔者以装甲车辆武器为例进行 效能评估。采用通用标准中装甲车辆效能分析方法,通过建模模拟干扰造成的性能下降,分析电磁干扰对攻击能力 和通信指挥能力的影响,并对干扰效应进行数值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即使只有微小的电磁干扰和电磁毁伤,也会 对作战效能造成严重的影响,因此武器装备性能评估有必要考虑电磁防护问题,将电磁防护作为重要的因素加入到 评价指标体系中。  相似文献   

17.
基于机械火工品可靠性设计理论,建立了机械火工品设计和生产过程中的感度控制方法,系统提出了感度控制的实施步骤。以某一针刺雷管为例说明了感度控制范围的计算与实施,并对其可靠性进行了验证。本研究为高可靠性机械火工品的生产提供了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8.
电磁主动防护系统在未来装甲车辆防护中将会扮演重要角色,文中对电磁主动防护系统拦截来袭目标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采用数值积分法从理论上计算电磁拦截器的拦截概率,并在现有高射速武器射击效力数学模型的基础上,建立适用于本系统的拦截概率数学模型,使用Matlab对多种发射条件下的拦截概率进行了仿真,分析了影响拦截概率的各种误差因素,为完成电磁主动防护系统的研制和使用提供技术支持和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