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选取曲靖烟区典型植烟生态区(罗平县和马龙县)进行客土置换种植烤烟的试验,研究气候和土壤对多元有机酸含量和高级脂肪酸的影响.结果表明:①罗平气候条件下多元有机酸含量显著高于马龙气候,马龙气候条件下烤烟各种高级脂肪酸总含量均极显著高于罗平气候条件下烤烟的高级脂肪酸总含量;罗平土壤条件下烤烟多元有机酸总含量高于马龙土壤条件烤...  相似文献   

2.
不同香型烤烟香气前体物及香味成分含量的差异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烤烟香气前体物及香味成分的36种化学指标进行检测,结果表明,清香型烤烟的叶黄素、β-胡萝卜素、类胡萝卜素、新绿原酸、芸香苷、山萘酚糖苷、多酚总量,二氢猕猴桃内酯、糠醛、糠醇、5-甲基糠醛、β-紫罗兰酮和芳樟醇的含量显著较高;浓香型烤烟绿原酸、α-西柏三烯二醇(DVT)、β-DVT、香叶基丙酮、苯乙醛、苯甲醛和巨豆三烯酮的含量显著较高;中间香型大部分居中。除3种香型烤烟多酚含量和中间香型烤烟类西柏烷的含量是上部高于中部外,其余均是中部高于上部。8个主因子的累计方差贡献率达85.16%。烤烟烟叶的中性致香成分、类西柏烷、类胡萝卜素、糠醛类和多酚,尤其是中性致香成分对烤烟的香型风格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为了更好地认识云南曲靖红大品种烤烟的香气特征,以C3F等级烟叶为材料,采用HPLC方法测定了636个烟叶样品的绿原酸、芸香苷和莨菪亭含量,并对不同品种、产地、海拔高度、地形和土壤类型的多酚含量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1红大烤烟多酚含量平均为37.65 mg/g,其中绿原酸、芸香苷和莨菪亭含量分别为23.97 mg/g、13.58 mg/g和0.09 mg/g。2红大品种绿原酸和多酚总量极显著高于其他品种。3不同自然环境下的烟叶多酚含量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的差异,其中不同产地红大多酚总量以会泽最高、陆良最低;在低海拔种植的红大绿原酸、芸香苷、莨菪亭和多酚总量极显著高于中、高海拔;河槽红大的绿原酸和多酚总量显著高于其他地形;紫色土红大的绿原酸和多酚总量极显著高于其他土壤类型。4灰色关联分析表明曲靖红大烤烟多酚含量主要影响感官评吸质量指标中的灰色、劲头和成团性。  相似文献   

4.
为了弄清气候与土壤对烤烟香气前体物和香型风格的影响,采用不同烟区植烟土壤互换方法,在统一品种和栽培技术条件下,研究了相同土壤不同气候和相同气候不同土壤条件下烟叶的腺毛密度、腺毛分泌物、烷烃类、β-胡萝卜素和叶黄素等烟叶香气前体物含量以及香型风格之间的差异与变化。结果表明:在相同品种和栽培技术条件下,腺毛密度主要由品种的遗传基因决定,生态条件的影响较小;烟草腺毛分泌物、烷烃类、β-胡萝卜素和叶黄素4种烟叶香气前体物含量受气候的影响大于土壤,气候约占2/3,土壤约占1/3;烤烟香型风格主要取决于产地的气候条件,而土壤条件影响不明显。气候因素对烤烟香气前体物和香型风格的影响大于土壤因素,在气候因素中成熟期光照强度对烤烟香型风格和香气前体物含量影响最明显。  相似文献   

5.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2011-2013年份河南、贵州、四川3大香型烟区、2个基因型烤烟品种烤后烟叶中绿原酸、莨菪亭、芸香苷和多酚总量的含量,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发现:1不同香型烟区烤烟叶片中绿原酸、莨菪亭、芸香苷和多酚总量差异显著,研究表明3大烟区,2个基因型品种烤烟叶片不同部位多酚总量均为四川贵州河南,且四川多酚总量显著高于贵州和河南;2不同基因型烤烟叶片中多酚类化合物存在差异,综合分析表明,河南烟区和四川烟区烤烟K326上、中部叶3种多酚类物质含量及多酚总量均高于云烟87;贵州烟区烤烟云烟87中、上部叶多酚总量高于烤烟K326而下部叶多酚总量K326高于云烟87。  相似文献   

6.
 为了掌握西南烟草种植区烤烟中主要多酚化合物含量的差异,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该烟区364个陈化烤烟样品中主要多酚化合物的含量,并对检测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四川烤烟中的绿原酸和多酚总量最高,云南烤烟中的绿原酸含量最低,贵州烤烟中的芸香苷含量最低;(2)绿原酸和多酚总量在四川上、中、下部烟叶中含量均显著高于云南烟区相应部位的烟叶(P<0.05);(3)相同年份烟叶中绿原酸和多酚总量四川要普遍高于云南;(4)云南烤烟C3F中的绿原酸和多酚总量要明显低于四川烤烟C3F。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云南主产烟区不同品种烟叶的多酚含量水平。[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云南烟区3个主栽烤烟品种的多酚,研究了云南主产烟区的不同等级、地区和品种烤烟中多酚(主要为绿原酸、芸香苷、莨菪亭及三者总量)的分布特性。[结果]研究显示,云南主产烟区昆明与曲靖地区烟叶的多酚含量无显著性差异,红河地区烟叶与昆明、曲靖地区存在显著性差异;不同烤烟品种的烟叶多酚化合物含量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红大品种烟叶与K326、云87品种存在显著性差异,而K326和云87品种差异不大;不同等级烟叶中多酚化合物的含量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研究可为云南优质烟叶的合理使用提供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8.
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烤烟品种(NicotianatobacumL.)毕纳1号在毕节地区3个生态区烤烟不同生育期的多酚类化合物的动态变化规律,探索了不同生态条件对烤烟的物质成分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毕节地区烤烟酚类化合物含量较高,烤烟在整个生育期内,5种酚类化合物均呈现逐步上升的趋势,一般在成熟期前后增幅较大。不同生态区烤烟中,酚类化合物含量高低均为金沙县〉威宁县〉大方县,不同酚类物质含量的大小为绿原酸〉芸香苷〉4-0-咖啡尼奎酸〉新绿原酸〉莨菪亭,其中绿原酸和芸香苷的含量占多酚总量的79%以上,是多酚中重要的组成成分。不同生态区随着海拔高度的升高,气候条件有显著差别,对烤烟中酚类化合物的形成和积累有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湖南不同烟区烤烟中绿原酸和芸香苷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为了探索湖南不同生态烟区烤烟中绿原酸和芸香苷含量的差异及其对烤烟香气风格的影响.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对湖南省不同生态烟区以及不同部位烤烟叶中绿原酸和芸香苷的含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湖南湘南烟区K326烤烟中绿原酸和芸香苷含量显著高于湘北和湘中烟区;不同部位烤烟中芸香苷的含量差异极显著,依上部叶、中部叶、下部叶递减.但是湘南烟区种植的K326与云烟87两个烤烟品种之间绿原酸和芸香苷的含量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生态、品种、栽培措施及其互作对烤烟多酚类物质含量的影响,在河南、山东、陕西3个烟区,以烤烟品种豫烟10号、粤烟98、K326、湘烟3号为研究材料,设置不同的栽培措施来比较烟叶多酚类物质含量的差异。结果表明:生态、品种和栽培措施及互作对烟叶多酚类物质的含量均有显著影响。生态因素对绿原酸、芸香苷、莨菪葶和总酚含量的贡献率分别为55.70%、70.79%、43.37%和66.19%;互作效应对它们的贡献率分别为33.41%、22.43%、44.58%和25.34%;说明生态条件和互作效应是影响烤烟多酚类物质含量的关键因素,品种和栽培措施对多酚类物质的含量亦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杨丽平  许树德  王小兵  王斌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5):17077-17078
[目的]研究云南曲靖市马龙县不同类型植烟土壤与烟叶产量、品质之间的关系。[方法]在云南省曲靖市马龙县8个乡镇避雨采集土壤样品357个。同时,在对应采集土样的田块,采用定等级、定叶位取样法取烟叶样品1套,分析土壤、烟叶中的化学成分。[结果]在烟株移栽后30~90 d,水稻土烟株的农艺性状指标明显优于红壤土、紫色土。与紫色土、红壤相比,水稻土烟叶总氮、烟碱含量较高,总糖与还原糖含量明显偏低;从烘烤后烟叶的糖碱比、氮碱比分析,紫色土中生产的烟叶更接近于优质烟叶,就不同土壤类型而言,紫色土>红壤>水稻土;3种土壤类型烟叶中,叶黄素、β-胡萝卜素、咖啡单宁类多酚均以紫色土含量最高,红壤次之,水稻土最低;其他类胡萝卜素类、黄酮类多酚、芸香苷含量的大小顺序为红壤>紫色土>水稻土,其评吸结果为紫色土>红壤>水稻土。[结论]在烤烟生产上,要争取高产优质,应根据区域土壤类型确定其施肥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密集烘烤时的温湿度条件对烤后烟叶中类胡萝卜素及其降解产物的影响。[方法]以烤烟品种K326中部叶(第11~12位叶)为试验材料,电热式温湿自控密集烤烟箱进行烘烤,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和内标法分别测定烤后烟叶类胡萝卜素及烟叶类胡萝卜素香气成分。[结果]试验表明,烤后烟叶中类胡萝卜素含量与β-胡萝卜素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二者含量与类胡萝卜素降解产物含量呈显著负相关。低温(干球温度36~38℃)中湿(相对湿度80%~85%)处理烤后的烟叶中类胡萝卜素的各组分中,β-胡萝卜素含量最低,叶黄素、新黄质和紫黄质含量最高,类胡萝卜素降解产物含量最多,从而影响烟叶的香气品质。[结论]研究可为优质特色烟叶生产烘烤工艺的优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曲靖烟区烟叶的中微量元素含量分布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曲靖烟区2006~2007年207个烤烟样品的测定分析,研究了不同产烟县、不同等级、不同品种烟叶的中微量元素含量分布特点。结果表明:曲靖烟区烤烟的中微量元素含量较为适中,绝大部分烟叶样本的镁、铁、锰、硼含量达到巴西优质烟叶的水平。从各县所产烟叶的中微量元素含量来看,罗平所产烟叶最符合巴西优质烟叶标准,马龙、麒麟、师宗、沾益所产烟叶表现次之。不同等级烟叶中钙、镁、硫、铁、硼含量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不同品种烟叶的钙、锌含量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4.
采收方式对烤烟上部烟叶色素和多酚化合物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不同采收方式对烤烟上部烟叶色素和多酚化合物的影响。[方法]3种采收方式分别为上部6片叶一次性摘采、上部6片叶一次性砍采、上部6片叶每次采收2片。研究其对上部烟叶叶黄素、β胡萝卜素、其他类胡萝卜素、多酚化合物含量的影响。[结果]上部6片叶一次性砍烤处理的烟叶叶黄素、β-胡萝卜素、其他类胡萝卜素在烘烤过程中降解慢,烤后烟叶色素类化合物含量高于其他2个处理。上部6片叶一次性砍烤处理在烘烤过程中能够显著提高多酚类化合物含量,有利于提高烟叶的外观质量和内在品质。[结论]建议推行上部6片叶一次性砍烤技术,促进优质烟叶的生产。  相似文献   

15.
[目的]建立曲靖地区烤烟烟叶的量化外观质量指标体系.[方法]对2011年曲靖市下辖8个地区39个烟叶生产点所取的中部和上部烟叶样品进行了外观质量的量化分析.[结果]分析表明,曲靖市各地区烟叶外观质量评价得分差异不大,烟叶成熟度好,油分好,结构疏松,外观质量总体较好.其中马龙县和师宗县的烟叶外观质量最佳,适宜建设烟叶基地.[结论]初步建立的量化烟叶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可为烟叶生产和原料基地标准体系建设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16.
烤烟成熟过程中类胡萝卜素变化与其降解香气物质关系   总被引:59,自引:1,他引:59  
 对四川攀西地区烤烟成熟过程中下部、中部叶片类胡萝卜素类色素及其降解产物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攀西地区烤烟叶片类胡萝卜素类色素含量随成熟时期推进而逐渐降低。攀西地区烤烟下部叶片类胡萝卜素类降解香气物质于成熟-完熟时期增加较快,而中部叶片类胡萝卜素类色素降解香气物质于未熟-成熟期间随成熟推进而增加,成熟-完熟期含量有所降低。其中大马酮随成熟时期的推进而增大;二氢猕猴桃内酯随成熟时期的推进呈逐渐降低趋势,成熟前期含量较高;β-紫罗兰酮成熟过程中含量较低,且完熟期、烤后样均检测不到含量;巨豆三烯酮类致香物随成熟时期推进而呈整体增长趋势。  相似文献   

17.
曲靖烟区烤烟气候适宜性综合评价和主成分聚类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曲靖各县区1971-2007年累计37年的气象观测数据为基础资料,采用主成分聚类分析法对各县区烤烟气候进行了初步分类,并基于模糊数学原理,运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对曲靖烤烟气候适宜性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曲靖烟区烤烟气候适宜性指数(climate feasibility index,CFI)为0.839±0.040,...  相似文献   

18.
养分亏缺对烤烟主要香气前体物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探明主要营养元素与烤烟香气前体物的关系,采用液基培养烤烟K326,研究了营养液中减少氮、磷、钾、镁含量(-N、-P、-K、-Mg)对烤烟生长过程中质体色素(叶绿素、叶黄素、β-胡萝卜素)和多酚类物质(绿原酸、芸香苷)等香气前体物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主要营养元素缺乏会对烤烟主要香气前体物造成严重影响.-N、-K、-P、-Mg对烟叶质体色素和多酚合成代谢极为不利,-N烟叶质体色素受影响最大,-P、-Mg次之,-K影响最小,而-P烟叶多酚受影响最大,-Mg、-K其次,-N影响最小.因此,在烤烟生产中后期保持N、P、K、Mg的合理供应,进一步研究平衡施肥,对提高烤烟香气量和烟叶品质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9.
为探讨烟草对UV-B辐射强度的响应能力,以红花大金元(红大)和K326为材料,通过盆栽试验,测定了不同UV-B辐射下烤烟品种生长的部分农艺性状、叶片的光合色素、多酚类物质含量、根系活力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分别经1.75W/m2和4.55W/m2剂量的UV-B辐射处理后,2个烤烟品种的株高、叶绿素a、叶绿素b、总叶绿素和叶黄素、胡萝卜素及绿原酸、芸香苷含量均得到提高;烟草的POD活性、根系脱氢酶活性也高于对照,但CAT活性低于对照;质体色素含量的增幅从大到小依次为叶黄素、胡萝卜素、叶绿素b,叶绿素a,芸香苷含量的增幅大于绿原酸,抗氧化酶活性变化幅度表现出随辐射强度增加而增大.这表明烟草可通过自身代谢调节抗光氧化物质的含量和提高抗氧化酶活性来适应UV-B辐射,其中红大品种对UV-B辐射的响应能力明显强于K32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