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探讨有2型糖尿病(T2DM)家族史的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糖代谢状态.[方法]2009年1月至2011年6月本院内分泌门诊就诊的高血压病患者136例,据有无糖尿病(DM)家族史分为DM家族史阳性组(FHD+组)82例和DM家族史阴性组(FHD组)54例,测量身高、体重及血压,测定血糖及空腹真胰岛素(FTI)水平,行75 g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后比较两组的糖代谢异常情况.[结果]两组体质指数(BMI)、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HD+组OGTT 2h血糖(2hPG)、FTI和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明显高于FHD-组(P<0.05),两组间OGTT 0 h、1h、3h血糖及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糖耐量(NGT)的检出率19.9%,糖调节受损(IGR)为42.6%,新诊断DM为37.5%.FHD+组NGT的检出率明显低于FHD-组(P<0.05),两组IGR及DM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FHD+组发生IGR和DM的风险分别是FHD-组的3.329倍和2.580倍.[结论]有T2DM家族史的高血压病患者更易存在糖代谢异常,应注重此人群的筛查.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综合心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及糖代谢的影响。 方法:选取2002-06/2004-05在新乡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门诊就诊及住院的67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n=34)和对照组(n=33)。对照组单独采用药物治疗(格列齐特,80mg,3次/d),干预组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采用集体心理治疗和个人心理治疗相结合的方法给予综合心理干预,以座谈的方式进行,且要求家属参加,1次/周,1h/次,疗程6周,由心理医师进行实施。干预内容包括支持性心理治疗、放松疗法、行为矫正疗法。采用36项简式健康状况调查问卷、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分别于干预前及干预第6周末评定两组患者情绪变化。同期进行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的实验室检查。 结果:两组患者均完成治疗和问卷测量,全部进人结果分析。①两组干预后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均比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干预组干预后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②干预前两组36项简式健康状况调查问卷各项目评分值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干预结束后干预组各项目评分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干预后对照组各项目评分值均显著低于干预前,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干预组干预后各项目评分值均显著高于干预前,差异有显著性意义。③干预组干预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实验室结果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干预组干预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实验室结果均明显低于干预前,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结论:综合心理干预能有效改善糖尿病患者的抑郁情绪及血糖水平,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112干预模式对社区2型糖尿病(T2DM )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7月至2012年3月在本院社区卫生服务站建档的T2DM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行“112干预模式”,两组同期随访18个月。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PG )、餐后2小时血糖(2hPG )、三酰甘油(TG )、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FPG、2hPG、HbA1c、TG均得到有效控制,与同组治疗前及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112干预模式对 T2DM 患者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可降低患者血糖,促进患者良好行为习惯形成,减少其并发症发生,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综合心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及糖代谢的影响。方法:选取2002-06/2004-05在新乡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门诊就诊及住院的67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n=34)和对照组(n=33)。对照组单独采用药物治疗(格列齐特,80mg,3次/d),干预组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采用集体心理治疗和个人心理治疗相结合的方法给予综合心理干预,以座谈的方式进行,且要求家属参加,1次/周,1h/次,疗程6周,由心理医师进行实施。干预内容包括支持性心理治疗、放松疗法、行为矫正疗法。采用36项简式健康状况调查问卷、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分别于干预前及干预第6周末评定两组患者情绪变化。同期进行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的实验室检查。结果:两组患者均完成治疗和问卷测量,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两组干预后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均比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干预组干预后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②干预前两组36项简式健康状况调查问卷各项目评分值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干预结束后干预组各项目评分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干预后对照组各项目评分值均显著低于干预前,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干预组干预后各项目评分值均显著高于干预前,差异有显著性意义。③干预组干预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实验室结果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干预组干预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实验室结果均明显低于干预前,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综合心理干预能有效改善糖尿病患者的抑郁情绪及血糖水平,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张凤平 《临床荟萃》2011,26(5):391-394
目的探讨老年人糖代谢异常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的关系、影响IMT的因素及阿卡波糖干预效果。方法选择150例60岁以上无明确糖尿病病史但有糖尿病高危因素的老年人作为研究对象,行标准75 g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按结果分为糖耐量正常(NGT,n=42)、糖调节受损(IGR,n=64)和糖尿病(DM,n=44)3组,同时测定各组生化指标,采用超声检查测定颈总动脉、颈内动脉和颈动脉分叉处IMT并了解血管壁情况。其中IGR组经生活干预半个月后随机分为两组:单纯生活干预组(n=32);生活干预+阿卡波糖组(n=32);各组随访半年。半年后颈动脉超声复查颈总动脉、颈内动脉和颈动脉分叉处内IMT。结果 IGR及DM组颈总动脉、颈内动脉、颈动脉分叉处IMT值、斑块检出率显著高于NGT组(P〈0.05);IGR药物干预组较IGR单纯生活干预组颈总动脉、颈内动脉、颈动脉分叉处IMT值、斑块检出率降低(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是IMT增厚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与NGT组比较,IGR组存在明显的动脉粥样硬化表现,其程度与DM患者接近,表明动脉粥样硬化改变早在糖耐量低减阶段就已开始,早期药物干预有助于延缓动脉硬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低收入人群中2型糖尿病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将8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40例,采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测定干预治疗前后患者的抑郁值的变化,同时观察患者的空腹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的变化。结果干预组患者的抑郁值、空腹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明显好于对照组(P〈0.01),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心理干预能改善糖尿病患者的抑郁症状,降低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2型糖尿病病人治疗效果和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90例老年2型糖尿病病人按就诊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病人的治疗效果及治疗依从性。[结果]观察组病人在饮食依从性、运动依从性和药物依从性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随访后观察组病人的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明显提高老年2型糖尿病病人的治疗依从性,从而达到更佳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心理行为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情绪障碍及糖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冬梅  马健芸 《护士进修杂志》2008,23(12):1136-1138
目的观察心理行为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和糖代谢的影响,以期为临床提供行之有效而无毒副作用的辅助治疗方法。方法将100例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接受常规药物治疗的同时给予心理行为干预,测定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焦虑量表(HAMA)、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量表(HAMD)、抑郁自评量表(SDS)、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分以及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PG2 h)、糖化血红蛋白(HbAlc)水平。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情绪障碍均得到改善,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同时两组患FPG、PG 2 h、HbAlc水平均有所下降,治疗组效果更好(P<0.05)。结论心理行为干预可以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负性心理状态及紊乱的糖代谢,有助于患者血糖的控制。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小组心理干预对空巢老年人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 对81例空巢老年人进行小组心理干预,用抑郁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评价干预后的效果.结果 干预前8.65%的空巢老年人有焦虑情绪,抑郁检出率为21.00%.干预后空巢老年人无焦虑检出,抑郁检出率为14.82%,干预前后焦虑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空巢老年人的抑郁、焦虑情绪常见,小组心理干预能够明显改善其焦虑、抑郁情绪.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个性化自我管理处方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某院2型糖尿病患者42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21例和对照组21例,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常规糖尿病健康教育,实验组施行个性化自我管理处方干预,糖尿病健康教育门诊随访6个月,观察两组患者体重指数(BMI)、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和血脂[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和甘油三酯(TG)]等指标的变化和自我管理能力改变情况.结果 干预6个月后,实验组BMI、FBG、2 hPBG、HbA1c、HDL、LDL、TG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自我管理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实施个性化自我管理处方干预可有效控制2型糖尿病患者BMI、FBG、2 hPBG、HbA1c、HDL、LDL、TG等代谢指标,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预防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老年糖代谢异常患者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IMT)与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关系。方法:158例年龄为68~93岁老年非糖尿病患者,每例均行标准75g口服糖耐量试验,同时测定血脂、血清CRP水平、空腹胰岛素等生化指标。超声测定颈总动脉内IMT并了解斑块情况。结果:患者中糖耐量正常者(NGT组)48例,糖耐量异常者(IGT组)71例,2型糖尿病(DM组)39例,3组体重指数、血压、血脂等均无明显差异。3组颈总动脉IMT均值分别为0.72、0.78、0.83mm,DM组及IGT组较NGT组显著升高(P<0.01),DM组与IGT组间差异无显著性,DM组斑块发生率(62%)明显高于其他两组(P<0.01)。3组CRP水平分别为(1.05±0.64)、(1.77±0.82)、(2.03±0.63)mg/dL,并呈上升趋势,两两比较DM组及IGT组较NGT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而DM组与IGT组间无明显差异。结论:老年糖耐量异常人群颈总动脉IMT明显增厚,CRP水平明显升高,提示慢性亚临床炎症在2型糖尿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到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抑郁情绪和负性态度与糖代谢指标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采用老年抑郁量表和自行编制的老年生活观量表,评价370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抑郁情绪和负性态度;同时测量患者的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结果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性、并发症数目增多、糖代谢紊乱、长期治疗和消极生活态度对抑郁情绪有促进作用,糖代谢控制不良可形成抑郁情绪和消极生活态度;负性情绪、态度和生活事件(丧偶、离异)又可加重糖代谢紊乱。结论抑郁情绪和负性态度与糖代谢指标之间互为因果.力口重关系。  相似文献   

13.
老年人糖耐量异常的患病率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调查老年人群糖尿病(DM)、糖耐量异常(IGT)及其合并症的患病率。方法对辖区内715名参加年度体检的离退休老干部行口服75 g葡萄糖耐量试验,测定空腹血生化指标及口服葡萄糖2 h后血糖。结果新诊断2型DM患病率为5.87%,人群DM总患病率为29.43%;IGT患病率为22.66%;DM患者TG异常率为26.12%,HDL异常率为37.89%;IGT患者TG异常者为29.01%,HDL异常率为35.80%;DM/IGT患者TG、HDL的异常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M合并高血压患病率为77.07%,其中血压控制达标率为38.43%;IGT合并高血压患病率为68.52%,其中血压控制达标率为58.56%;DM合并高血压的患病率明显高于IGT患者(P<0.05),血压控制达标率显著低于IGT患者(P<0.01)。结论老年人群DM/IGT及其合并症的患病率明显高于普通人群。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能及时诊断DM/IGT患者。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安徽省蚌埠地区1980年普查出的24例糖调节受损(IGT)人群进行干预,探讨IGT发生糖尿病(DM)的危险性及其影响因素。方法25年间,指导IGT者予生活方式及药物干预,对其转归及各项临床指标进行随访调查。结果①随访到的22人按1980年WHO的DM诊断标准统计:9例(40.9%)发展成DM,年转变率为1.6%;按1999年WHO的DM诊断标准再次统计:11例(50%)发展成DM,年转变率为2.0%。②DM转归组的其基线2 h静脉血糖(2hPG)均明显高于其他转归组(P<0.05),收缩压(SBP)、体质量指数(BMI)均明显高于糖耐量正常(NGT)转归组(P<0.05)。③25年后,HBP、低HDL-C血症患病率,DM转归组>IGT转归组>NGT转归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TG血症患病率在DM转归组、NGT转归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DM转归组SBP、DBP、HOMA-IR均值均明显高于NGT转归组,HBCI均值明显低于NGT转归组;DM转归组、IGT转归组的BMI、TC、UAER均值明显高于NGT转归组。结论2hPG、UAER、SBP、BMI为IGT转变为DM的危险因素,尽早发现、综合干预不仅可逆转IGT、降低DM的发病率,亦可降低代谢综合征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糖化血红蛋白(HbA1c)筛查糖尿病和糖代谢受损的敏感性并与空腹血糖(FBG)进行比较。方法对400例无糖尿病病史的糖尿病高危人群同时检测FBG和HbA1c,据空腹血糖水平分为三组:A1组:FBG<6.1 mmol/L,计336例,A2组:FBG 6.1-6.9 mmol/L,45例,A3组FBG≥7.0 mmol/L,19例。结果 (1)400例人群中,HbA1c≥6.0%,88例,异常率为22.0%;FBG≥6.1mmol/L,54例,异常率13.5.%,HbA1c的异常率高于FBG,P<0.05。(2)A1组HbA1c>≥6.0%,29例,占8.6%;A2组HbA1c≥6.0%,41例,占91.1%;A3组HbA1c≥6.0%,18例,占94.7%;(3)400例人群中,HbA1c≥6.0%或FBG≥6.1mmol/L,93例,异常率23.3%%。结论 HbA1c筛查糖尿病高危人群血糖异常的敏感性高于空腹血糖,两者联合检查有助发现更多糖代谢异常的患者。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老年糖耐量减低患者不同血糖水平与高敏C反应蛋白之间的相关性。方法:308例老年非糖尿病患者,根据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结果分为糖耐量正常组80例及糖耐量减低组(研究组)228例,再根据餐后2 h血糖水平将研究组分为低高血糖组85例,中高血糖组72例及高高血糖组71例。测定各组身高、体质量、血压、血脂、血清C反应蛋白、空腹胰岛素等生化指标并比较分析。结果:低密度脂蛋白对照组低于糖耐量减低各组,而高密度脂蛋白对照组高于糖耐量减低各组,对照组与糖耐量减低各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糖耐量减低3组间无论血糖水平高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高血糖组高敏C反应蛋白及胰岛素抵抗指数水平最高,分别为(1.69±0.93)mg/dL,(2.60±2.06)mg/dL,与其他各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对照组、低高血糖组、中高血糖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显示高敏C反应蛋白与餐后2 h血糖呈正相关。结论:糖耐量减低患者已存在脂代谢异常,餐后2 h血糖为10.0~11.1 mmol/L的老年糖耐量减低患者是动脉粥样硬化的高危人群,需早期进行生活方式干...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血清铁蛋白(SF)与2型糖尿病患者糖脂代谢、氧化应激和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选取研究对象90例,其中2型糖尿病组32例、糖耐量减低(IGT)30例和健康对照组28例。收集和记录患者的一般资料,采用放免法测定SF和空腹胰岛素(FIns),全自动生化仪测定空腹血糖(FPG)、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血肌酐(SCr)等生化指标,高压液相法测定糖化血红蛋白(Hb A1c),比色法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含量。结果 2型糖尿病组SF水平[(184.2±3.12)μg/L]高于IGT组[(171.5±2.61)μg/L],而IGT组高于健康对照组[(104.1±1.87)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F与FIns、MDA、胰岛素抵抗指数、TG、TC和糖化血红蛋呈正相关(r=0.7145,P0.05;r=0.5637,P0.05;r=0.6358,P0.05;r=0.8320,P0.05;r=0.5283,P0.01;r=0.6243,P0.01)。与SOD活性、GSH-Px含量呈负相关(r=0.3413,P0.05;r=0.3153,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体内铁贮备增多;铁超负荷促使氧化应激发生进而导致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对老年患者血糖、血脂代谢水平及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OSAS患者60例为观察组,并根据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分为3个亚组,其中15次/h>AHI≥5次/h 30例为轻度组,30次/h>AHI≥15次/h 17例为中度组,AHI≥30次/h 13例为重度组,选择同期非OSAS患者21例为对照组。比较和分析各组的空腹血糖(FPG)、糖化血清蛋白(GSP)、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尿酸(UA)、尿素氮(BUN)、肌酐(SCr),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体质量指数(BMI)。结果 BMI、GSP、TC、LDL-C水平在OSAS组高于对照组,中重度组高于轻度组(P<0.05或P<0.01);并与AHI、呼吸暂停指数(AI)呈正相关,FPG、BMI与夜间最低血氧饱和度(LO2)、夜间平均血氧饱和度(AO2)呈负相关;eGFR水平在OSAS重度组低于轻度组,并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eGFR与AHI呈负相关,与LO2、AO2呈正相关;UA则与LO2、AO2呈负相关。结论 OSAS可致老年患者血糖、血脂代谢异常,加重肾功能损害,也是肥胖的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自我监测依从性对血糖、血脂控制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167例2型糖尿病患者12年血糖自我监测频次达标率、血糖达标率、血脂达标率,并探讨其相关性.结果 2000年患者血糖自我监测频次达标率仅为14%,201 1年患者血糖自我监测频次达标率为98%;167例患者2000年的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达标率分别为17%,12%,18%,25%,24%,25%;2011年167例患者以上指标达标率分别为64%,62%,49%,54%,60%,58%.血糖自我监测达标率与血糖、血脂达标率呈正相关(P<0.01).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自我监测频次达标率对血糖、血脂控制情况均有很大的影响,而教育患者重视疾病是提高血糖自我监测依从性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护理干预前后老年糖尿病患者便秘发生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老年糖尿病患者便秘发生的影响。方法以自制调查问卷对129例老年糖尿病患者便秘情况进行调查。同时由专人通过一对一健康指导、板报、讲小课等方式进行护理干预,干预前后对其排便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通过护理干预,老年糖尿病患者便秘发生率由入院时的32.6%下降至10.1%(P<0.01);其中血糖控制满意者(n=77)便秘发生率降至7.8%,血糖控制欠满意者(n=52)便秘发生率降至13.5%,前者较后者下降更为明显(P<0.05)。结论注重对糖尿病患者排便知识的宣教,加强血糖控制,能有效降低糖尿病患者便秘的发生率,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