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从锗光楔的测量特点出发,采用多自由度精密测微技术,同时利用微机控制下的细分驱动技术,制成楔形镜精密测量装置,提高了测角精度,实际应用中,配合计算机对数字信号的采样及分析处理,有效地完成了对楔角的测量,该测量装置结构紧凑,传动误差小,亦可作为一般光学玻璃的角度测量和分度使用。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动基座对光电经纬仪测角误差的影响,提出了一套利用非接触测量装置进行实时修正的精度补偿方法。通过该装置测量出动基座下经纬仪方位旋转轴线的倾斜角及倾斜方向,与经纬仪望远系统同时记录测角数据及倾斜数据,从而对测角误差进行修正。该方法精度高、实时性强、能够补偿±1°范围内平台变形而带来的测角误差,测量装置误差在10″内。为实现动基座下高精度光电测量提供了一种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为了检测因环境因素变化造成测量船船体变形的测量设备精度,研制了一种船体变形非接触式测角系统精度的检测装置.该装置以高精度编码器为基准,利用平面反射镜的反射特性,把船体的变形转换为位移量,通过光电接收管接收,最后经CCD进行处理,给出角偏移量.该装置已成功应用于测量船的测角系统中,检测结果证明该装置具有结构简单,装调方便,测量精度高等特点.  相似文献   

4.
手持激光观测仪编码器安装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介绍编码器安装系统在激光测角机构中的设计技术.方法 对编码器、编码器保持装置及调心辅助装置采用了反复配装的定位方法.结果 提高了激光测角机构的自动化性能.结论 满足了炮兵营连指挥系统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本文提出了一种检验平板玻璃微小楔角的新方法.它利用激光散斑技术,记录了由于微小楔角引起位移量前后的散斑图,由此导出被测试件的微小楔角.这种方法具有光路简单、非接触、精度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6.
在扫描镜摆角动态激光测试技术研究中,基于激光技术和CCD探测技术,提出了一种红外地球敏感器扫描镜摆角动态测试方法,并研制了扫描镜摆角动态测试系统,可实现扫描镜的摆动频率、零位角、幅值、最大与最小摆角和峰峰值之差、峰峰值平均等参数的动静态激光非接触测量.介绍了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着重对线阵CCD用于实时动态测角技术的测量精度和动态范围等几个关键问题进行了探讨,推导了测量精度公式与动态范围公式.  相似文献   

7.
目的 介绍编码器安装系统在激光测角机构中的设计技术。方法 对编码器、编码器保持装置及调心辅助装置采用了反复配装的定位方法。结果 提高了激光测角机构的自动化性能。结论 满足了炮兵营连指挥系统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首先介绍泰曼棱镜干涉仪及双楔干涉差动测角原理,在此基础上讨论了以双参考反射镜替代棱镜而构成泰曼双楔等厚干涉小角度精密测量仪的原理及特点  相似文献   

9.
用测角交会法处理多目标跟踪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受到电子干扰时,有些雷达只能测量目标的方位角和俯仰角,不能测量目标的距离,因而无法对目标进行定位跟踪.本文提出的雷达组网测角交会法能够联合各个雷达的角度信息实现对目标的定位跟踪.文章具体分析了测角交会法的定位跟踪原理和如何实现同时跟踪多个目标.最后给出了对几条典型目标航迹的计算机仿真结果.结果表明了测角交会法在干扰条件下处理多目标跟踪问题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黑龙江电视塔空间定位技术与测量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电视塔的空间定位与测量技术复杂,要求精度高。黑龙江电视塔的安装平面控制采用测角前方交会,而高程控制采用三角高程测量。本文对测角前方交会和三角高程测量进行了技术论证和精度分析。实践证明,采用此种方法对电视塔进行空间定位既快捷又准确,对确保电视塔的安全施工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对铸造纯铝在低于0.5m/min条件下,采用二元干切削试验发现在整个切削过程中,均稳定的生成楔状积屑瘤,作者对此楔状积屑瘤形成的机理、及其控制条件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同时对铅、铝合金的切削过程也作了初步的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12.
为综合分析参数具有多种不确定性的楔体的稳定性,提出一种基于Fisher最优分割法和盲数理论的楔体稳定性概率分析方法,该方法通过构造基于Fisher最优分割法的楔体稳定性盲数评价模型,综合考虑楔体参数的多种不确定性,确定楔体稳定性概率分布.文章构建了单滑面与双滑面的不确定性楔体稳定性盲数评价模型,将该模型应用于经典的双滑面楔体稳定性分析之中,并与传统的均值安全系数、数值模拟、蒙特卡洛抽样(MCS)方法的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均值安全系数法和swedge数值分析只能给出一个固定的安全系数,准确度较低,不能考虑楔体的失稳概率,基于Fisher最优分割法和盲数理论的楔体稳定性分析方法安全系数累计频率与公认比较准确的蒙特卡洛抽样方法几乎重合,并且更加的高效简便,验证了该方法的可靠性与有效性.最后,将该方法应用于兴城某楔体的稳定性评价,为楔体的防治提供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3.
砂楔/冰楔铸型等具有定量古环境意义的冰缘现象在中国北方已有多处报道,但多集中在末次冰期晚冰阶。报道了首次发现于乌海盆地的冰缘现象,从楔体形态特征、填充物粒度特征和光释光测年等方面对其成因和发育年代进行了深入研究。楔体和填充物剖面穿插关系、物质组成和形态特征分析等指示其形成过程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早期原生砂楔发育与楔壁近平行的充填-挤压构造;晚期冰楔铸型(包括冰楔形成、融化和填充)在砂楔之上进行叠加。冰楔切穿早期砂楔,导致楔壁物质发生强烈挤压变形,结构扰动,楔体表现为弯曲的不规则形态。光释光测年结果显示,原生砂楔发育的年代主要集中在(62.69±6.81)~(66.45±7.08)ka B.P.,即末次冰期早冰阶,对应于MIS4阶段,并可能部分延续至MIS3b阶段;冰楔铸型填充物年代为(5.95±0.61)~(6.62±0.73)ka B.P.,对应于全新世中期。由于冰楔铸型的填充晚于冰楔发育年代,推测冰楔发育年代可能为末次冰期晚冰阶。基于砂楔/冰楔铸型的发育过程及对环境条件的要求,初步估算出砂楔和冰楔发育时期年均气温比现在低12.1 ℃~13.6 ℃,砂楔发育时期(即末次冰期早冰阶)年降水量与现在相当。乌海盆地砂楔/冰楔铸型的发现为研究中国北方末次冰期尤其是末次冰期早冰阶纬度多年冻土分布及古气候环境提供了新的依据。  相似文献   

14.
瑞雷面波在弹性楔状体中传播特性的研究,由于其涉及地形对面波传播的影响等,因而是一个长期受到地球物理学家关注的问题。瑞雷波在弹性楔状体中传播时,不仅与介质的性质有关,而且与楔状体的角度(地形起伏)有关。由于人射面波总是和体波耦合在一起,精确而完备的分析方法目前尚处于探索之中。本文着重对负地形进行了分析,以势函数表示波的传播,并使其交替地满足楔状体两侧界面的边界条件。通过模型正演分析,得到了不同楔状体角度与泊松比、透射能量的定量关系以及剩余场位移的极化曲线。正、负地形的数值计算结果,可以在实际应用中分析地形对瑞雷面波的影响时参考。  相似文献   

15.
本文用作者在文献(1)中提出的推广的因次分析法推导了与文献(1)中不同的另一类楔形体的通解。该通解包含了已有的解答即楔形体在顶端受力偶的解答,给出了无限大板在一点受力偶的解答,比其它方法简单。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木楔加固对带缝隙透榫节点在反复荷载作用下受力性能的影响,制作了包括完好节点、松动节点及木楔加固节点的3组足尺透榫节点模型.通过试验室足尺试验对比分析了3组节点的变形特征和破坏特点,研究了节点的弯矩-转角滞回曲线、刚度变化特性、耗能和应力状态等受力特点.结果 表明:完好和松动节点的破坏形式为变截面出现延伸至榫头根部...  相似文献   

17.
采用Delphi语言开发了楔横轧模具三维建模系统。系统依据参数化的楔横轧模具数据,采用STL文件格式,自动输出楔横轧模具三维图形,提高了楔横轧模具的设计效率。由于大多数的CAM系统都可以读取STL文件,应用该系统能够提高模具的数控加工的效率。  相似文献   

18.
在实心件楔横轧旋转条件分析的基础上,分析研究了空心件楔横轧的旋转条件,从而推导出关键性的公式,旨在指导各种复杂空心件楔横轧工艺成形,提出保证轧制过程中轧件正常旋转,稳定成形的工艺措施。该公式对空心件楔横轧工艺的工程应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采用正交试验法研究板材变形程度、润滑条件、轴向加载力大小和变形速度对AZ31B镁合金挤压板材室温拉楔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变形程度对拉楔试验顺利完成的影响最为显著,其次是润滑条件和轴向加载力大小,采用固体润滑剂的润滑效果优于油脂类润滑剂,且轴向加载力越大对拉楔试验成功越有利;而变形速度超过1mm/min时,其影响效果不明显。在拉楔系数0.883,轴向加载力为拉楔力的1.759倍,使用固体肥皂作为润滑剂,取得了良好试验效果。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某选矿厂场地楔形地质结构体的调查试验方法,在对软弱结构带泥化夹层的抗剪强度特性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楔形地质结构体稳定性评价与分段治理.通过监测资料分析表明对该楔形体滑坡采用分段治理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