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研究了木聚糖的聚合度和添加黄豆粉对里氏木霉合成木聚糖酶的影响,并以纯化木聚糖酶水解木聚糖。研究结果表明:木聚糖经酶水解后平均聚合度降低54%,戊聚糖含量为75.4%。采用低聚合度木聚糖为底物碳源和添加黄豆粉都可提高产酶效果。以12g/L低聚合度木聚糖添加2g/L黄豆粉,培养3d后木聚糖酶活力可达到113IU/mL,提高49.3%。通过对木聚糖酶进行纯化处理可以有效除去β-木糖苷酶。以体积分数10%的木聚糖酶水解35g/L木聚糖3h后,低聚木糖得率达到35.5%,而木糖得率仅为1.5%,低聚木糖与总糖的比值达到95.8%,随着酶解时间的延长,低聚木糖不会被降解。  相似文献   

2.
木聚糖成分对木聚糖酶合成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分别以两种含有不同组成的木聚糖为碳原进行产酶研究,结果发现木聚精成分对里氏木霉产木聚糖酶的效果具有重大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用全组分的木聚糖(即用酒精等有机溶剂沉淀下来的木聚糖)诱导合成本聚糖酶的效果要比仅以水不溶性高聚合度木聚糖的效果好。当以全组分的木聚糖为碳源产酶时,不仅产酶周期缩短(仅需2.5d),而且有利于提高木聚糖酶活力,酶活力、比活力、酶得率及酶产率分别达到34.27IU/mL、78.21;IU/g蛋白质、4895.7IU/g木聚糖和13708.0IU/L·d,酶活力和酶产率分别是以水不溶性木聚糖为碳源时的2.7倍和3.3倍。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木聚糖的聚合度和添加黄豆粉对里氏木霉合成木聚糖酶的影响,并以纯化木聚糖酶水解木聚糖。研究结果表明:木聚糖经酶水解后平均聚合度降低54%,戊聚糖含量为75.4%。采用低聚合度木聚糖为底物碳源和添加黄豆粉都可提高产酶效果。以12g/L低聚合度木聚糖添加2g/L黄豆粉,培养3d后木聚糖酶活力可达到113IU/mL,提高49.3%。通过对木聚糖酶进行纯化处理可以有效除去β 木糖苷酶。以体积分数10%的木聚糖酶水解35g/L木聚糖3h后,低聚木糖得率达到35.5%,而木糖得率仅为1.5%,低聚木糖与总糖的比值达到95.8%,随着酶解时间的延长,低聚木糖不会被降解。  相似文献   

4.
毛连山  勇强  姚春才  余世袁 《现代化工》2005,25(Z1):151-153
以里氏木霉(Trichoderma reesei)Rut C-30为产酶菌,研究了碳源、氮源和碳氮比对木聚糖酶合成的影响.结果表明粗木聚糖和亚硫酸盐纸浆混合作为碳源有利于木聚糖酶的合成,碳源中随着亚硫酸盐纸浆含量的增多,合成的木聚糖酶活先上升后下降,当碳源为粗木聚糖(5g/L)与亚硫酸盐纸浆(2g/L)的混合物时,木聚糖酶活最高,与单独用7g/L的粗木聚糖为碳源相比,木聚糖酶活提高了56.66%.混合氮源的产酶效果比单一氮源的产酶效果好,其中尿素、蛋白胨和酵母浸膏按一定的比例混合作为氮源产酶效果最好,木聚糖酶活达138.56 IU/mL,单一氮源中有机氮源产酶效果比无机氮源稍好.随着碳氮比的增加,木聚糖酶活值先上升后下降,以粗木聚糖为碳源,里氏木霉合成木聚糖酶的较适碳氮比为7.2左右.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进料速度、操作压力、木聚糖酶活大小对内切-β-木聚糖酶和β-木糖苷酶超滤分离的影响。结果表明,用超滤的方法可以将内切-β-木聚糖酶和β-木糖苷酶很好地分离,内切-β-木聚糖酶活的收率随着进料速度的提高而增加,当进料速度从 300mL/min 提高到 450 mL/min 时,内切-β-木聚糖酶活的收率从 79.21%提高到 91.35%;内切-β-木聚糖酶活的收率随着操作压力的提高而降低,当操作压力从 4 kPa 提高到15 kPa 时,内切-β-木聚糖酶活的收率从 89.91%下降到 66.48%,而且操作压力越大越容易阻塞超滤膜;内切-β-木聚糖酶活的收率随着酶活的降低而增加,当总木聚糖酶活一定时,木聚糖酶活从 45.18 IU/mL 下降到 22.59 IU/mL 时,内切-β-木聚糖酶活的收率从 82.63%提高到 89.91%,木聚糖酶活较低时,酶液的体积增大,超滤时间过长,也会导致内切-β-木聚糖酶活收率降低。因此,在木聚糖酶活较低的情况下(酶活为22.59 IU/mL),温度为 25℃时,内切-β-木聚糖酶和β-木糖苷酶的适宜的分离条件为:压力为 4 kPa,进料速度为 450 mL/min,内切-β-木聚糖酶活的收率为 91.35%。  相似文献   

6.
李和平  李东旭  鲁勇 《精细化工》2011,28(3):227-231
以蔗渣木聚糖为原料,醋酸酐为酯化剂,对甲基苯磺酸为催化剂,在冰醋酸体系中合成了蔗渣木聚糖醋酸酯。考察了诸因素对产品取代度的影响。在m(木聚糖)∶m(醋酸酐)=4∶5,m(木聚糖)∶m(催化剂)=4∶0.2,m(木聚糖)∶m(冰醋酸)=4∶10.49,酯化温度为70℃,酯化时间为4 h的条件下,合成了取代度为0.20的蔗渣木聚糖醋酸酯。采用FTIR、XRD和SEM对蔗渣木聚糖醋酸酯结构进行了表征。分别测定了蔗渣木聚糖醋酸酯的糊化性能和热黏度,表明蔗渣木聚糖醋酸酯比蔗渣木聚糖糊化温度低,热黏稳定性显著改善。  相似文献   

7.
绿色木霉对Zn2+的吸附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从含锌重金属废水中筛选出来的绿色木霉C-1进行锌离子吸附研究,考察了相关因素对吸附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菌丝体经酸碱预处理,可显著提高对锌离子的吸附性能;当pH值为5.5、干菌量为3 g·L-1、锌离子初始浓度在60 mg·L-1以下时,室温吸附60 min可以达到2 mg·L-1的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8.
摘要:以蔗渣木聚糖为原料,醋酸酐为酯化剂,对甲基苯磺酸为催化剂,在冰醋酸体系中合成了蔗渣木聚糖醋酸酯。考察了诸因素对产品取代度的影响。在m(木聚糖)∶m(醋酸酐)=4∶5,m(木聚糖)∶m(催化剂)=4∶0.2,m(木聚糖)∶m(冰醋酸)=4∶10.49,酯化温度为70℃,酯化时间为4h的条件下,合成了取代度为0.20的蔗渣木聚糖醋酸酯。采用FTIR、XRD和SEM对蔗渣木聚糖醋酸酯结构进行表征。分别测定蔗渣木聚糖醋酸酯的糊化性能和热黏度,表明蔗渣木聚糖醋酸酯比蔗渣木聚糖糊化温度低,热黏稳定性显著改善。  相似文献   

9.
崔唯一  杨成 《应用化工》2014,(7):1269-1272,1275
从玉米麸皮中提取碱溶性阿拉伯木聚糖(AX)并用乙醇分级。用体积排除色谱-多角度激光光散射联用(SEC-MALS)和动态光散射(DLS)研究了AX的构象和聚集。碱溶性麸质AX的相对分子质量随均方旋转半径(Rg)的变化可以用Mw~Rdfg表示。玉米麸质AX分子链的分形维数(df)为1.47,其结构因子ρ=Rg/Rh为1.70。忽略分子间作用,根据"蠕虫链"模型可以估算出玉米麸质AX的持久长度(Lp)为1.72 nm。即使在很稀的溶液中,玉米麸质AX也可以形成紧密的聚集,其df在3.0左右。  相似文献   

10.
采用NTG和UV连续处理绿色木霉IFO31137菌株(TTichodermaviTideIFO31137),并对菌株纤维素酶活力和酶吸附率作双重比较,获得突变株SO-465。其微晶粉末纤维素酶(Avicelase)活力提高8.2倍,酶对废物的吸附率增加约5倍。突变菌株对四种纤维素底物(微晶粉末纤维素、滤纸、纸浆纤维和KCFloc)的水解率分别为87.5%、81.9%、90.5%和83.2%,比原始菌株增加幅度为101%、230%、83%和74%。  相似文献   

11.
空气中取水用的新型复合吸附剂的吸附和解吸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业凤  王如竹 《化工进展》2002,21(10):733-735,752
介绍了一种便携式吸附空气取水器 ,以及为了改进现有吸附剂的取水性能研制的一种由粗孔球形硅胶和氯化钙组成的新型复合吸附剂SiO2 ·xH2 O·yCaCl2 ,对氯化钙质量分数分别为 34.9%和 4 3.3%的复合吸附剂样品A ,B。在 2 5℃相对湿度 5 0 %空气中 ,对两个样品和常用吸附剂进行了吸附对比实验 ,结果表明 :复合吸附剂B的平衡吸附量xe 可达 0 .4 5 15kg kg ,是粗孔球形硅胶的 4 .9倍、细孔球形硅胶的 2 .0倍、分子筛 13X的2 2倍。吸附曲线和 80℃下的解吸曲线表明复合吸附剂具有更高的吸水量、更快的吸附和解吸速度 ,可用太阳能加热解吸 ,是一种理想的取水用吸附剂。  相似文献   

12.
磷是引起水体富营养化的限制性因子,同时,由于凹凸棒石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因此,利用其吸附净化液相磷素成为研究的热点.本文综合分析国内外学者对凹凸棒石研究成果基础之上,介绍了凹凸棒石的矿物学特性,详细阐述了凹凸棒石吸附液相磷素机理.文章首次重点探讨了吸附过程的关键影响因素及酸碱度对磷素净化效果的复合影响机制,同时,讨论了吸附动力学和热力学以及解吸过程,这对凹凸棒石在环境领域的应用具有重要的科学理论价值及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介绍了工业上CO2的主要来源及应用,以及工业上分离、回收CO2的常用方法。同时介绍了活性炭在变压吸附分离气体领域的应用,以及变压吸附过程中吸附剂再生的常用方法。详细综述了活性炭的孔结构、表面化学结构等因素对CO2的吸附及解吸性能影响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4.
在制备亲和高分子乳液微球基础上,对其进行空间臂改性和药物分子偶联制得PSGN-MTA亲和高分子微球药物。为研究亲和高分子微球生物相容性,考察了高分子微球药物在缓冲液中药物释放行为及对BSA蛋白吸附能力。结果表明,亲和微球表面化学键合MTA药物浓度较高且分布均匀时,对BSA蛋白的吸附过程较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还考察了pH值对BSA蛋白吸附的影响,中性条件时PSGN-MTA微球对于BSA吸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5.
文章研究了胺化改性微球吸附剂对重金属镉离子(Cd2+)的吸附和脱附再生行为。实验结果表明,pH、温度和离子强度的增加有利于Cd2+吸附量的提高;胺化改性微球对Cd2+的脱附速率非常快,10 min时脱附效率即可达到77.3%;四次重复使用实验表明胺化改性微球对Cd2+的脱附效率维持在80%以上,吸附量(0.71 mmol/g)并未有显著改变。  相似文献   

16.
Tannic acid is generally considered as one of polyphenolic pollutants, which may cause severe threats to the environment. In this study, polyaniline adsorbent was synthesized by chemical oxidation to remove tannic acid in aqueous solutions. The adsorption amount of tannic acid varied greatly with pH of solution and strong adsorption was at pH 5.8-6.7. Coexisting cations, such as Na+, K+, and Ca2+, can enhance the adsorption of tannic acid on polyaniline, which may be contributed to the electrostatic interaction between tannic acid and polyaniline. The adsorption process could be well described by Langmuir model and the maximum adsorption capacity was 117.65 mg·g-1 at 35℃ and pH 6.0. The thermodynamic parameters calculated from the adsorption isotherms indicate that the adsorption of tannic acid is spontaneous and endothermic process. The polyaniline saturated with tannic acid can be desorbed in alkaline solution and regenerated adsorbent can be used repeatedly with high adsorption capacity, which implies that polyaniline adsorbents have a great potential in water purification for the removal of tannic acid.  相似文献   

17.
在静态条件下,用强碱性阴离子交换纤维分离纯化银杏叶中的黄酮。采用正交实验法研究了不同条件对吸附的影响,并分别研究了解吸剂配比、调节荆酸度和温度对解吸的影响。结果表明,离子交换纤维对银杏叶黄酮具有良好的分离纯化效果,最佳吸附条件为:溶剂为20%乙醇溶液,.黄酮浓度为0.4045mg/mL,温度为70℃,pH值为4,浴比为I:300;最佳解吸条件为:解吸剂为70%乙醇溶液,温度为70℃,酸度调节荆为3mol/L的盐酸,且酸度调节剂与解吸荆的体积比为1:4。  相似文献   

18.
欧睿  邓寅生  张新 《河南化工》2007,24(7):14-16
研究了土壤对矸石填充时溶出重金属的吸附性能.通过一系列的试验表明:重金属Mn和As离子均符合Freundlich等温式,Mn和As的饱和吸附量分别为0.0083 mg/g和0.069 μg/g; Mn和As的解吸过程都分为两个阶段,而不同离子的反应阶段时间不同;解吸动力学曲线的快速阶段对应于静电吸附态Mn和As解吸,慢速阶段主要对应于专性吸附态Mn和As的解吸.Mn和As的解吸率分别为2.55% 和0.78%,而解吸因数分别为2.62×10-2和7.9×10-3.由此可知土壤对Mn和As的吸附稳定性都较高,土壤一旦吸附后就不易解吸.  相似文献   

19.
SQD201树脂对钒的吸附-解吸行为及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静态吸附-解吸实验研究了SQD201树脂吸附-解吸钒的交换平衡和动力学特性,考察了pH值、温度和溶液浓度对离子交换过程的影响. 结果表明,在298 K、pH=2.0、溶液浓度为0.040 mol/L条件下,SQD201树脂的静态饱和吸附量为573.80 mg/g;钒在SQD201树脂上的吸附是吸热过程,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方程. 吸附和解吸过程主要受颗粒扩散控制,吸附过程的表观活化能为20.41 kJ/mol,解吸表观活化能为22.21 J/mol. 吸附机理分析表明,SQD201树脂主要吸附的钒阴离子为H2V10O284-,H2V10O284-与树脂的理论摩尔比为1: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