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目的探讨改良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态评价系统Ⅱ(APACHEⅡ)对泌尿外科急诊手术病人术后并发症进行评估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37例泌尿外科急诊手术病人术后并发症情况,用改良APACHEⅡ评分系统(将A记分中的年龄改为手术持续时间,将B记分中的有严重器官功能不全或免疫损害改为腹腔污染与术中失血量。作为手术侵袭度)进行评分,并按Copeland并发症发生率计算公式,比较实际并发症发病人数与预测发病人数。结果有并发症组26例,男23例,女3例,平均住院时间(31.6±3.8)天。手术侵袭度评分(15.5±4.6),急性生理评分(21.3±3.7)。无并发症组81例,男76例,女5例,平均住院时间(16.3±5.3)天。手术侵袭度评分(11.3±3.6),急性生理评分(15.1±3.2)。两组比较差别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按Copeland公式预测并发症人数31例,实际发生并发症人数26例,差别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将APACHEⅡ评分系统中的A记分与B记分改良为手术侵袭度后,对预测泌尿外科急诊手术病人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有价值。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104例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进行Selvester梗塞范围评分,并分析、探论QRS记分与住院期间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及住院病死率之间的关系。结果,有并发症者的QRS记分明显高于无并发症者(P均<0.01)。QRS记分10分以上者,有可能发生心源性休克;QRS记分7分以上的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发生率及住院病死率较7分以下组明显增高(P<0.01、P<0.01、P<0.05)。认为QRS记分7分以上可做为判定AMI预后不良的一项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并发于重型肝炎的胃肠功能衰竭对其预后的影响.方法 对207例重型肝炎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合并胃肠功能衰竭72例,为肝性胃肠功能衰竭(hepatic gastrointestinal failure,HGIF)组,即HGIF组;余135例为非HGIF组.结果 HGIF组72例患者入院经治疗后黄疸加深迅速、凝血功能差,总胆红素(TBIL)(478.01±111.77)μmol/L,高于非HGIF组(68.40±21.92)μmol/L;凝血酶原活动度(PTA)(23.18±9.75)%,低于非HGIF组(102.89±15.76)%,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HGIF组并发腹膜炎56例(77.78%),肝性脑病31例(43.06%),27例(37.50%)死亡.而非HGIF组并发腹膜炎30例(22.22%),肝性脑病15例(11.11%),仅12例(8.89%)死亡,两组并发症几率及生存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合并胃肠功能衰竭的重型肝炎组出现腹膜炎、肝性脑病、水电解质紊乱等并发症几率大,死亡率高,可为重型肝炎预后判断提供一定依据.  相似文献   

4.
杨丽娟 《陕西医学杂志》2000,29(11):678-678
<正> 1 临床资料 本组52例,男48例,女4例,年龄66~76岁,平均70岁;其中全肺切除8例,肺叶切除40例,剖胸探查4例;均在全麻气管插管下进行手术。术前有心脏病史或心电图有异常者16例(30.7%),有肺部并发症者5例(9.6%),肺功能降低者32例(61.5%);术后并发呼吸衰竭3例(5.8%),余肺不张10例(19.2%),胸腔积液4例(7.7%),胸内继发性出血3例(5.8%)。本组早期死亡3例(5.8%)。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双极射频消融治疗风湿性心脏病合并心房颤动(房颤)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100例确诊为风湿性心脏病合并房颤的患者(患者的房颤类型均为持续性房颤或长期持续性房颤),在行瓣膜置换术的同期行单极或双极射频消融治疗房颤.其中单极组患者共40人(男性17名,女性23名),平均年龄(55.7±8.2)岁,房颤持续时间(67.6±45.5)月,平均左房直径(57.2±11.2)mm.双极射频消融组患者共60人(男性22人,女性38人),平均年龄为(57.1±8.9)岁,房颤持续时间为(67.0±34.3)月,平均左房直径(54.3±7.6)mm.术后规律随访6个月,记录临床事件、心电图及24 h动态心电图表现.结果:双极组术后6月房颤的消除率为83%,无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单极组术后6月房颤的消除率为72%,术后3例患者需永久起搏器植入.结论:运用双极射频消融治疗风湿性心脏病并发的房颤是有效和安全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帕金森病(PD)运动并发症的临床特征.方法 选择神经内科确诊的192侧PD患者,分为有运动并发症(异动症和肌张力障碍)和无运动并发症两组.根据发病年龄<50岁为早发性PD(EOPD).统一帕金森病评分量表(Unified Parkinson’s Disease Rating Scale,UPDRS)进行功能评分,改良Hoehn-Yahr(H-Y)用于病情严重度分级.计算美多巴服用总量.结果 192例PD患者中EOPD 31例,LOPD 161例;出现运动并发症的67例(占34.9%);其中EOPD14例,比LOPD更有可能发生运动并发症;起病到出现运动并发症的时间为2~ 15年,平均(7.9±4.1)年,与无运动并发症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UPDRS总分(48.6±67.7)分,Hoehn-Yahr分级(3.4±0.8),均与无运动并发症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美多巴总量92.5~2238.5g,平均(879.5±608.8)g,较无运动并发症组明显高(P<0.05).结论 PD的运动并发症EOPD易发生,病情愈严重、美多巴总量越大越容易出现.  相似文献   

7.
目的利用Tc-大颗粒聚合白蛋白(MAA)肺灌注显像(PPI)监测下肢创伤及手术后(LEPP)肺99m栓塞(PE)患者疗效并对其评价。方法19例临床确诊的LEPP合并PE患者分别于溶栓治疗前、治疗2~4周后进行PPI;PPI图像上显示一个肺段灌注完全缺损记3分,缺损25%~75%记2分,<25%记1分,无异常记0分,根据记分变化分析溶栓治疗前后临床改善情况。结果19例患者溶栓治疗2~4周后临床症状完全消失10例、明显改善6例、有改善3例,治疗前(10.2±3.8)后(2.8±1.4)PPI记分有明显差异(t=7.75,P<0.01)。结论PPI为一种准确、可靠的无创性评价肺血流改善的手段,对LEPP合并PE患者疗效观察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8.
<正>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是老年人消化性溃疡常见的严重并发症,本文就老年人消化性溃疡并发急性上消化道出血(AUGB)时的心电图变化及与病情、预后的关系作一分析,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选择1987~1996年,在我市人民医院内科收治的消化性溃疡并发AUGB 712例(经内镜证实),其中老年人218例(30.6%),将在急性出血期及出血控制后至少作了二次心电图检查,同时符合下列条件者收入本文作分析:①既往无心血管疾病病史或心电图异常;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髋关节置换(HA)、动力髋螺钉(DHS)和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8例老年股骨粗隆骨折患者的资料进行分析,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HA组、PFNA组与DHS组,比较三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骨折愈合时间、患髋功能Harris评分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HA组、PFNA组、DHS组患者均获随访,平均时间13.3个月,平均手术时间(45.9±9.2)min、(60.5±13.8)min、(92.1±33.4)min;术中出血量平均分别为(465.2±39.8)ml、(92.1±38.5)ml、(327.6±44.2)ml,愈合时间平均为(16±6)d、(1.5±0.6)个月、(1.6±0.5)个月,术后6个月Harris评分平均分别为(93.2±15.6)分、(88.4±14.5)分、(86.7±16.4)分,三组之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FNA组和DHS组之间的骨折愈合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HS组出现髋内翻2例(7.4%),PFNA组术后并发股骨干骨折1例(5.5%),HA组无并发症发生。结论:三种手术治疗方式各有特点和优势,PFNA适用于骨质疏松的不稳定型骨折和合并症较多的患者,但HA具有手术时间短、可早期下床活动等优点,更适用于高龄股骨粗隆粉碎性骨折的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急性脑血管病并发心电图改变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对120例已确诊的脑血管病人进行心电图检查,并根据心电图表现分为心电图异常组(96例)和心电图正常组(24例),对预后进行分析。结果心电图异常组病死率为16.6%(16例),心电图正常组病死率为4.2%(1例),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急性脑血管病患者的心电图改变与预后存在着平行关系。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主动脉气囊反搏术(IABP)在直接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CI)治疗急性心肌梗塞(AMI)并发泵功能衰竭患者围手术期中应用的安全性及疗效。 方法:30例AMI并发泵功能衰竭患者(平均年龄63.5岁)行直接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15例行股动脉IABP支持,对照组15例未行股动脉IABP支持,两组间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收缩末容积(LVESV)左室舒张末容积(LVEDV)无统计学意义,采用小剂量多巴酚丁胺负荷试验结合彩色室壁运动技术评价PCI术后7 d存活心肌面积,应用多巴酚丁胺后梗塞区运动异常的节段的积分减少≥1,梗塞区室壁运动积分指数减少(IWMSI)>0.22作为存活心肌的诊断标准。对30例AMI患者采用Wagner心电图记分法,进行QRS记分判定心肌梗塞面积。 结果:15例在IABP支持下行直接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患者,存活心肌面积及QRS记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IABP组LVEF于(67±26)d有明显改善。 结论: IABP通过增加冠状动脉舒张期灌注和降低左心室收缩期后负荷,从而提高了AMI合并泵功能衰竭患者围手术期直接冠状动脉支架术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总结冠状动脉左主干不同程度病变的临床及心电图特点,以期有助于早期风险评估及临床诊疗.方法 回顾分析2008年1月至2014年12月于我院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确诊左主干病变的227例患者,根据左主干造影狭窄程度将患者分为A组(狭窄程度50% ~70%,73例),B组(狭窄程度≥70%,154例).分析2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心电图特点.结果 A组年龄45~79岁,平均(61.1±11.5)岁;B组年龄30~79岁,平均(56.5±10.4)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A组的心绞痛发生率为61.6%,显著低于B组的82.5%(P=0.001),2组既往心肌梗死、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病史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左主干狭窄程度越高累及导联范围越广,Ⅰ、avL、V4-5导联累及程度最高,Ⅰ、avL、V1、V3-6导联B组累及比例显著高于A组.心电图心肌缺血性改变中除V1导联以外T波改变的发生率最高,其次为ST段压低,ST段抬高及异常Q波居后.2组心房颤动、束支阻滞、一度房室阻滞、窦性心动过缓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有27.4%、B组有21.4%的患者心电图未见异常.结论左主干严重狭窄可见于年轻患者,病变越严重心绞痛发生率越高,心电图累及导联越广,Ⅰ、avL、V4-5导联累及比例最高,以T波改变、ST段压低为主,但仍有约1/4患者心电图未见异常.  相似文献   

13.
谈家红  吴正福 《重庆医学》2013,42(14):1637-1639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essential hypertension,EH)并发急性脑卒中患者心电图改变的机制和临床意义。方法回顾分析Ⅱ~Ⅲ级EH并发急性脑卒中160例(观察组),未并发急性脑卒中80例(对照组)患者异常心电图检出率和表现形式,分析异常心电图检出率与脑卒中的类型、部位及患者临床预后的关系。结果观察组异常心电图130例(81.25%),对照组异常心电图40例(50.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电图异常以心肌缺血、心律失常、心室肥厚为主,两组的心律失常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观察组中,脑出血患者与脑梗死患者异常心电图检出率分别为93.75%和75.89%,基底节区、丘脑、脑干卒中和小脑、脑叶卒中异常心电图检出率分别为87.90%和58.33%,病情恶化自动出院及死亡患者和病情稳定好转患者异常心电图检出率分别为96.43%和78.03%。以上3组数据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H并发急性脑卒中对患者心脏损害更加严重。异常心电图检出率与脑卒中类型、发生部位显著相关,且心电图异常可以反映脑卒中的预后。对高血压并发脑卒中患者应加强心脏监护,以便及时采取合理的治疗措施,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体外反搏治疗联合护理干预对围生期心肌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围生期心肌病患者86例,44例采用体外反搏治疗联合护理干预治疗(干预组),42例采用单纯体外反搏治疗(对照组),分析两组治疗后临床症状、心电图、LVEF的变化,对比两组治疗后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总有效率。结果:两组平均住院时间:干预组(4.0±1.0)周明显短于对照组(8.0±1.5)周(P<0.05)。并发症及并发症发生率:干预组发生1例慢阻肺,并发症发生率2.27%;对照组发生2例慢阻肺、1例急性心肌梗死、1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和2例病毒性心肌炎,并发症发生率14.28%,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通过临床症状、心电图、LVEF的变化评估治疗的总有效率:临床表现,干预组95.45%明显高于对照组80.95%;LVEF变化,干预组93.18%明显高于对照组73.81%;心功能变化,干预组90.91%明显高于对照组69.05%;心电图变化,干预组86.36%明显高于对照组71.19%。结论:体外反搏治疗联合护理干预治疗围生期心肌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血同型半胱氨酸与糖尿病足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13例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按照Wagner分级法分为无糖尿病足组(Wagner 0级)、糖尿病足轻度组(Wagner 1级)、中度组(Wagner 2-3级)、重度组(Wagner 4-5级)。对临床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及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发生足溃疡组的患者较无足溃疡组病程较长(P<0.05)。与其余3组相比,糖尿病足重度组血糖控制水平[空腹血糖(10.25±5.19)mmol/L,HbA1c(10.04%±1.52%)]、血同型半胱氨酸[Hcy,(23.37±3.21)μmol/L]及血清肌酐[(134.0±86.9)μmol/L]均显著增高(P<0.05),但血脂水平总胆固醇[(4.63±1.71)mmol/L],甘油三酯[(1.78±0.43)mmol/L]及血浆白蛋白[(29.6±7.2)g/L]显著降低(P<0.05)。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cy是糖尿病足的独立危险因素(OR值为4.22,P<0.05),其他危险因素还包括HbA1c、血清肌酐及高血压(OR值分别为2.27,6.86,1.42,P<0.05),血浆白蛋白与足溃疡程度呈负相关(OR值为0.18,P<0.05)。结论:Hcy、HbA1c、血清肌酐升高及高血压为糖尿病足的独立危险因素,其中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糖尿病足严重程度相关性较强,或可作为其预后的评价因子之一。  相似文献   

16.
对106例有典型心绞痛症状而常规12导联心电图正常或大致正常的病人,描记双极胸导(Nchb导联)并与次极量平板运动试验对比。同时选择冠心病病人20例,正常人30例均描记常规12导心电图及Nchb导联。结果显示冠心病组S—T检出率最高,分别为75%(P<0.05),A导4.5%,I导20%,常规12导心电图S—T段检出率为3.5%。待诊组S—P段检出率次之。D导43%(P<0.01),A导32%,I导10%。运动试验阳性率22%。正常组S—T段下移3%。  相似文献   

17.
窒息新生儿21例(Apgar评分1分钟≤6分),对照组为健康新生儿30例.窒息组复苏后入婴儿室,对照组入婴儿室后即开始做24小时Holter心电图.结果窒息儿组最快心率(184.86±13.14)明显高于对照组(173.83±10.09),窒息组最慢心率(75.24±4.92),平均慢心率(82.81±6.95)及24小时心搏总数(158251±9233)均明显低于对照组(90.47±5.69,99.47±6.40,178865±10876),以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全麻病人拔管前后心电图变化情况. 方法 85例成人急诊外科非心脏手术拔管过程中进行描记12导联电图,进行心电监护记录. 结果 85例中术前心电图正常56例(65.9%),心律失常29例(34.1%);两组拔管前后共63例(74.1%)出现1种及以上异常心电图改变,窦性心动过速最常见,其他异常主要有ST-T、期前收缩、心肌缺血等改变.随着拔管期临近而增多,吸痰拔管时到达高峰. 结论 气管拔管操作刺激后对病人的心血管系统造成一定的影响,但操作规范一般不会引起严重的心血管系统并发症.通过监测分析发现潜在危险,特别是对有器质性心脏疾病者更应提高警惕.  相似文献   

19.
<正> 急性心肌梗塞(AMI)已是目前常见病之一,为了进一步降低其病死率,本文拟就七项心电图指标对心肌梗塞近期预后的判断价值进行探讨。 资料和方法:选择118例心电图分析。其结果是:118例AMI患者中,死亡15例,死亡率12.7%。心电图改变中,窦性心动过速47例,死亡9例(19.1%),其中合并心衰4例,死亡2例(50%),并发休克3例,死亡2例(66.6%)并发三项心电图异常者6例,死亡2例(33.3%),并发四项以上心电图异常者6例,死亡3例(50%)。单纯窦性心动过7例,无一例死亡。下壁心肌梗塞时胸导ST段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移动互联网技术用于社区高血压防控的效果.方法 将556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按数字随机法分为2组:移动健康管理组270例,对照组286例.在均继续原药物干预的基础上,移动健康管理组采用移动互联网技术对高血压患者进行实时血压监测,同时通过信息平台自动预警系统语音和短信等及时提醒患者及家属,指导定时服药;对照组无血压实时监测和信息平台预警及提醒通知.随访观察1年,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血脂、血压情况,采用诺丁汉健康问卷和生活满意度Z量表评定患者的生命质量,比较两组高血压患者管理前后并发症及住院治疗或急诊事件发生率.结果 与管理前比较,管理1年后移动健康管理组血压、血脂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血压、血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管理后移动健康管理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移动健康管理组管理后平均得分为(90.5±3.1)分;较管理前(31.1±5.9)分;明显增高(P<0.001),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管理前后的平均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0.6±5.3)分比(39.13±4.2)分,P>0.05].移动健康管理组管理后患者生命质量评分为(0.93 ±0.17)分,高于管理前的(0.85 ±0.19)分(P<0.01),并高于对照组(P<0.01);对照组管理前后生命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移动健康管理组管理1年内心脑并发症发生率为1.11%,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2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移动健康管理组与对照组患者住院治疗或急诊事件发生率分别为0.42、1.65次/(100人·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移动健康管理组管理后患者依从性由47.78%(129/270)上升到94.44%(255/270),P<0.01;对照组依从性由49.30%(141/286)上升到60.14%(172/286),P>0.05;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叭).管理后移动健康管理组的生活满意度Z量表得分为(9.53 ±3.03)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0±2.96)分(P<0.01).结论 移动健康管理用于社区原发性高血压防控能有效控制患者血压,降低事件发生率,提高患者依从性及生命质量,为原发性高血压防治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