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应用沈阳安迪生物高科技公司生产的人用精制Vero细胞狂犬病疫苗(CIN-1株)进行了Ⅱ期人体临床观察。观察方案由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流行病学微生物学研究所制定,人体接种后血清抗体检测由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负责。观察疫苗的批号(970703)由药品监督管理局指定,并经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检定合格(4.3IU/ml),对照疫苗为法国维尔博疫苗(P1336-2)。 观察对象为未注射过狂犬病疫苗、无过敏史的健康成人。共分4组:0.5ml观察组(33人)、1.0ml观察组(33人)、1.0ml观察组(2…  相似文献   

2.
狂犬病病毒CTN株在Vero细胞上的连续传代,并对其病毒滴度、效力和怕量分别进行检测,结果发现在10-15代病毒滴度。交 怕量均高于其它代次,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因此,可以确定CTN株10-15代为疫苗生产用最佳代次毒种。  相似文献   

3.
根据WHO对MMR检测的要求,在Vero细胞滴定麻疹病毒时,必须要用风疹抗血清和腮腺炎抗血清中和风疹病毒和腮腺炎病毒。在研制的麻风二联疫苗滴定时,由于风疹的抗血清中和效价较低,对麻疹病毒在Vero细胞的复制有较大干扰。在无良好风疹抗血清的条件下,进行了风疹病毒在Vero细胞的病变观察。发现原倍风疹病毒在Vero细胞培育3~5d出现脱化性变化,细胞变大变圆,颗粒较多,有聚集倾向,与对照细胞明显不同。但在10-1~10-4的稀释度中,观察10d均未见类似的变化。为了弄清这一现象的真实性,又连续用2批研制的麻风二联疫苗和与之…  相似文献   

4.
接种安全高效的狂犬病疫苗是预防狂犬病的有效手段之一。成大速达TM人用狂犬病疫苗是以Vero细胞为基质,采用国家标准毒株PV-2061,利用引进的生物反应器高密度微载体细胞培养技术,经多次纯化制备的无佐剂狂犬病疫苗,经检定各项指标均达到WHO和《中国药典》三部(2005版)的相关质量要求。本文对密切接触狂犬病患儿的医护人员,应用人用狂犬病疫苗进行接种,观察其免疫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疫苗为辽宁成大生物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成大速达TM人用狂犬病疫苗(Vero细胞),液体剂型,0.5ml/支,批号20051002-2,出厂效价高于4.5IU/ml。观察对象为…  相似文献   

5.
狂犬病病毒基因疫苗和精制疫苗诱导小鼠产生的免疫应答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比较重组疫苗与精制疫苗诱导小鼠的免疫应答,为研制新型狂犬病疫苗奠定基础。方法 应 用含狂犬病病毒(RV)糖蛋白基因的重组质粒pcDNA3-RGP(重组疫苗)和槽制灭活狂大病病毒(精制疫苗)分别免疫小 鼠后检测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水平。结果 重组疫苗3次免疫与精制疫苗1次免疫的体液免疫水平相当,重组疫苗 2次免疫与槽制疫苗l次免疫的细胞免疫水平相当,重组疫苗与精制疫苗免疫小鼠的保护率分别为30%和84.6%。 结论 重组疫苗诱导小鼠产生的免疫应答水平低于精制疫苗。  相似文献   

6.
目的应用40 L生物反应器大规模生产人用狂犬病疫苗。方法以PV2061株狂犬病病毒为毒种,Vero细胞为基质,应用CelliGen 510生物反应器(40 L),灌流式细胞培养,连续收获病毒液,经浓缩、灭活、纯化,制备人用狂犬病疫苗,并对生产过程中各步骤工艺进行取样检测。结果细胞培养密度达1. 2×10~7个/m L,病毒感染后可连续收获约16 d,病毒收获液最高滴度为7. 4 LgLD50/m L。经纯化,杂蛋白去除率达98%以上,成品宿主细胞DNA含量≤50 pg/剂,效价≥4. 5 IU/剂,每罐产量可达13万剂疫苗。结论 CelliGen 510生物反应器可应用于大规模生产人用狂犬病疫苗,疫苗成品检定符合《中国药典》三部(2015版)相关标准。  相似文献   

7.
<正>为了解人用狂犬病疫苗中内毒素的含量,我们应用鲎试剂法对纯化地鼠肾细胞人用狂犬病疫苗进行了检测,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应用 3L瓶和 10 L瓶培养地鼠肾细胞并制成浓缩人用狂犬病疫苗 ,经观察及检定表明 ,两种规格的培养瓶细胞生长差异无显著意义 ,病毒毒力及浓缩疫苗效力 ,3L瓶优于 10 L瓶 ,差异有显著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应用生物反应器培养细胞和病毒,大规模生产人用狂犬病疫苗。方法以巴斯德PV2061为毒种,以143代以内Vero细胞为培养基质,应用生物反应器,每升投放25g微载体,灌流式细胞培养,连续收获病毒液,经浓缩、灭活、纯化,制成Vero细胞狂犬病疫苗。结果细胞培养密度达1.2×107~1.5×107个/ml,病毒感染后可连续收获18~22d,病毒最高滴度8.5LogLD50/ml,平均滴度7.6LogLD50/ml。经柱层析纯化,杂蛋白去除率达99.95%以上,总蛋白含量≤80μg/g,DNA含量≤10pg/0.5ml,GP含量3.5~4.5IU/0.5ml,效力≥4.5IU/0.5ml。结论应用生物反应器细胞培养,可以大规模生产优质Vero细胞人用狂犬病疫苗。  相似文献   

10.
我国狂犬病疫苗的现状及出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885年法国微生物学家巴斯德首次将狂犬病家兔脊髓液用于人体并获得成功,开创了用疫苗预防和治疗狂犬病的先河。随着现代细胞培养技术和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使狂犬病疫苗得到进一步的完善。一、国外狂犬病疫苗研究及应用现状二倍体细胞狂犬病疫苗。人二倍体细胞建株于人胚肺细胞,它可连续传40~60代而不改变其染色体数,保持二倍体,不发生突变、建立细胞种子库后,可以大量扩增。用于疫苗的工业化生产。美国于1980年批准使用人二倍体细胞疫苗,每年有2~2.5万人接受暴露后预防,至今已应用100多万人份,无1例失败,但由于这种疫苗生产周…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病毒类疫苗Vero细胞宿主蛋白残留量检测试剂盒进行适用性验证。方法将不同细胞基质制备的乙型脑炎灭活疫苗、人用狂犬病病毒疫苗共16批编盲后,每批疫苗均质等量分为44份,分别分发给3个实验室,用同批ELISA-Vero细胞宿主蛋白检测试剂盒进行检测,对试剂盒进行适用性验证,考核试剂盒的专属性、精密性、线性和范围等指标。结果3个实验室检测每批样品44次,原代地鼠肾细胞和鸡胚细胞为基质的疫苗检测结果均为阴性,以Vero细胞为基质的疫苗检测结果均为阳性。16份样本44次检测结果的变异系数在7.34%~14.77%之间,均低于15%;相对线性范围在12.5~400 ng/ml之间。16份疫苗中6批Vero细胞乙脑疫苗和5批人用狂犬病病毒疫苗检出的细胞宿主蛋白残留量分别在153.3~5 850.9 ng/ml和1 895.7~40 625.1 ng/ml之间。结论疫苗中Vero细胞宿主蛋白残留量检测试剂盒具有较好的专属性、精密性和线性,可用于Vero细胞为基质的病毒类疫苗宿主蛋白残留量的检测。  相似文献   

12.
人用Vero细胞狂犬病疫苗的接种反应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人用Vero细胞狂犬病疫苗的接种反应。方法对810名观察对象采用0、3、7、14、28d共接种5针的程序进行暴露后免疫,观察接种疫苗30min内的即时反应,及24h、72h、15d和3个月内的反应。结果810名观察对象接种人用Vero细胞狂犬病疫苗后,均未发生即时反应,局部及全身一般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85%和1.60%。结论接种人用Vero细胞狂犬病疫苗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国产无佐剂人用Vero细胞狂犬病疫苗接种反应及免疫效果。方法对93名观察对象采用0、3、7、14和28 d程序进行暴露后免疫,观察免后30 min的即时反应及72 h内的局部和全身副反应,并于第1针免疫后3、7、14和45 d采血,检测血清抗体水平。结果疫苗接种后均无异常反应,局部及全身一般反应率分别为5.8%和4.5%。免后7 d,血清抗体阳转率达22.58%,14 d达100%;免后7、14和45 d的GMT差异有显著意义;不同性别间免后14和45 d的GMT差异均无显著意义;不同年龄组间GMT14 d差异有显著意义,45 d差异无显著意义。结论国产无佐剂人用Vero细胞狂犬病疫苗安全,免疫效果好。  相似文献   

14.
Vero细胞微载体悬浮培养制备人用狂犬病疫苗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将“北京”及“CTN”两株中国分离的狂犬病病毒毒株适应于Vero细胞,病毒滴度可达10~(7.5)LD_(50)/ml。应用Veto细胞微载体反应器系统培养病毒,经丙内酯灭活,超滤浓缩制备的疫苗,其效力试验(NIH法)结果优于现行原代地鼠肾细胞培养疫苗。  相似文献   

15.
狂犬病毒在Vero细胞上的传代适应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本文研究了3株狂犬病毒(C_(42)、C_(103)及4aG株)在Vero细胞上的培养条件和方法,并通过连续传代培养,选出1株滴度平均达到7.13LogLD_(50)/ml以上,达到WHO规定的不需浓缩的标准(≥10~(7.0)ICLD_(50)/ml)毒株—C_(42)—V_(170)病毒的增殖高峰由原来的10天左右提前到3~5天。另外2株的病毒滴度也达到了WHO规定的制备人用Vero细胞狂犬疫苗(PVRV)的标准(≥10~(6.0)ICLD_(50)/ml)。3株病毒都能在Vero细胞上产生蚀斑,符合WHO提出的疫苗生产毒种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人用无佐剂狂犬病疫苗的接种反应及免疫效果。方法使用无佐剂CTN-IV株Vero细胞疫苗和无佐剂AG株原代地鼠肾细胞疫苗免疫健康成人,按暴露后全程免疫程序接种,Vero细胞疫苗接种41人,地鼠肾细胞疫苗接种32人,观察其接种反应及免疫效果。结果接种人用无佐剂狂犬病疫苗后,无严重局部或全身不良反应出现。首剂免疫后14d,两组疫苗抗体阳转率均达100%,中和抗体滴度分别为7.29和6.35IU/ml,二者差异无显著意义。结论无佐剂狂犬病疫苗接种后无严重不良反应出现,且免疫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建立狂犬病疫苗细胞培养灭活验证实验方法。方法将9批狂犬病疫苗样品及含有不同病毒量的CTN病毒悬液在Vero细胞上培养21d,丙酮固定细胞后,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同时与小鼠法进行比较;并验证细胞培养法的重复性和灵敏度。结果细胞培养免疫荧光法检测的9批狂犬病疫苗样品结果均为阴性,CTN病毒液均为阳性,与小鼠法检测结果一致。细胞培养法的检测灵敏度可达3.3FFU/ml,重复性良好。结论已建立了狂犬病疫苗细胞培养灭活验证实验方法 ,该法具有良好的灵敏度和重复性,可用于狂犬病疫苗的灭活验证。  相似文献   

18.
白介素-2佐剂狂犬病疫苗的免疫学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白介素-2佐剂狂犬病疫苗的免疫学效果。方法将人用纯化Vero细胞狂犬病疫苗原液与基因工程白介素-2按一定比例混合,制成白介素-2佐剂狂犬病疫苗,另将疫苗原液加氢氧化铝,制成铝佐剂狂犬病疫苗。将白介素-2佐剂疫苗、氢氧化铝佐剂疫苗和无佐剂疫苗分别于0、7d经腹腔免疫昆明小鼠,0.5ml/只,并在免疫前和免疫后4、6、10、17、2、31、45和59d,眶静脉采血,用快速免疫荧光灶抑制试验检测小鼠血清中和抗体。同时于0、7d经腹腔免疫BALB/c小鼠,0.5ml/只,第15天取脾检测淋巴细胞转化率。结果白介素-2佐剂疫苗与氢氧化铝佐剂疫苗和无佐剂疫苗淋巴细胞转化率差异均有显著意义。与铝佐剂疫苗和无佐剂疫苗相比,白介素-2佐剂疫苗诱导产生中和抗体的时间早,抗体滴度高。结论白介素-2佐剂狂犬病疫苗具有良好的免疫学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制备人用狂犬病毒脂质体疫苗,并考察其制剂学及毒理学性质。方法以氢化大豆磷脂、胆固醇、十八胺为原料,采用反相蒸发法(REV)制备脂质体,加入纯化狂犬病毒抗原,以冻干重建法(DRV)制备狂犬病毒脂质体疫苗。在电镜下观察其形态,测定其包封率和体外释放率,用激光衍射粒度分析仪测定其粒径分布及平均粒径,并进行局部刺激性、过敏反应及异常毒性试验。结果所制备的狂犬病毒脂质体疫苗形态呈圆形或椭圆形,粒径分布均匀,平均粒径为12.25μm左右,包封率在60%以上。无刺激性,无异常毒性,过敏反应检测合格。结论所制备的狂犬病毒脂质体疫苗性质稳定,可作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0.
狂犬病病毒抗原定量检测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建立狂犬病病毒抗原的定量检测方法,用于疫苗生产过程中病毒含量的监测。方法用狂犬病病毒aG株免疫豚鼠,制备抗狂犬病病毒多克隆抗体,纯化后以辣根过氧化物酶进行标记。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建立检测系统。以狂犬病疫苗国家参考品为定量标准,建立剂量反应曲线,确定该方法的灵敏度,并对该方法的精密性、特异性和适用性进行验证。结果制备的多克隆抗体高峰效价为1∶105,纯化后的抗血清蛋白含量为6.45mg/ml。建立的ELISA方法对狂犬病病毒抗原的最低检出量为5.3mIU/ml,最佳定量区间为10~110mIU/ml,相关系数为0.9983,精密性和特异性较好。用该方法对狂犬病疫苗进行抗原定量,与NIH法测定的疫苗效力具有一定的相关性;检测市售的不同毒株和细胞系生产的狂犬病疫苗,其结果在2.4~9.9IU/ml之间。结论已建立了狂犬病病毒抗原的定量检测方法,可对来自不同毒株和不同细胞系的狂犬病疫苗进行快速定量检测,为疫苗生产中的质量控制提供了简便的监测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