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VSP走廊叠加倾角时差校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地层倾斜时,利用常规VSP走廊叠加记录标定层位存在误差,而且此误差随着地层倾角的增大而增大,随着井下检波器与地层分界面之间的距离减小而减小。可见此种误差是不能忽略的。本文从VSP观测方式及地震波的传播路径入手,指出了误差来源,得出了该误差与倾角大小、检波器位置及走廊的关系,导出了走廊叠加倾角时差校正公式。经理论记录试算与实际资料处理,表明该方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2.
斜井合成记录的制作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斜井的合成地震记录,本文提出了一种简便、实用的制作方法:①根据井斜角、方位角和测量深度(MD)计算测量点偏离井口的的△x、△y和真垂直深度(TVD);②在TVD域内利用常规方法制作合成记录;③将合成记录和测井曲线沿井孔显示,同时考虑井孔方位与地震测线间的关系;④对合成记录进行微调,以使合成记录能更好地匹配地震剖面。采用上述方法制作的斜井和水平井的合成记录和地震剖面对比较好,达到了斜井层位标定的  相似文献   

3.
水基泥浆的侵入对声波测井曲线的影响及校正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陈钢花  王永刚 《石油物探》2005,44(6):609-611
采用水基泥浆钻井时,声波时差测井受井眼垮塌及泥岩蚀变的影响严重,使得声波测井资料有时难以真实准确地反映原状地层的信息,从而降低了声波时差的应用效果.根据Wylie物理模型原理分析了理想条件下水基泥浆对砂泥岩地层声波时差测井曲线的影响.对胜利油田孤东油区不同岩性地层电阻率与声波时差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受水基泥浆影响严重的泥岩类地层,电阻率与声波时差之间具有良好的统计关系,可以用Faust公式对该类地层声波测井曲线进行校正.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针对不同岩性声波测井曲线的校正方法,并对研究区内多口井的声波测井曲线进行了环境校正.用校正后的声波测井资料制作的合成地震记录,与井旁实际地震道的相位、能量具有良好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4.
老油田浅层声波曲线的预处理与重构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测井资料采集时间及使用的测井仪器的不同,我国许多老油田浅层声波时差测井曲线往往存在刻度不统一、测量值不反映实际地层情况、无法区分砂、泥岩等问题,同时因声波测井方法与地震方法的差异,导致地震波阻抗反演结果预测薄层砂体能力的下降。为此,本文总结了一套包括声波井径校正、标准化处理、速度校正的预处理技术,以深侧向电阻率为参考曲线,对预处理声波曲线进行了重构。对港东一区一断块的实际应用结果表明,利用声波曲线预处理后制作的合成记录与井旁道相关性明显提高,预处理曲线重构后反演结果分辨砂、泥岩的能力显著增强,且与钻井结果相吻合。  相似文献   

5.
在斜井中井轴与地层界面具有不同的夹角,仪器是偏心测量,围岩对测量值的影响与垂直井不同,以往的校正图版已不适用。通过对1503双感应测井仪器响应方程进行理论推导计算,分析测量因素对响应曲线的影响,制作出不同地层相对倾角情况下的感应测井资料围岩校正图版,并进行连续围岩校正方法研究。通过对任意斜度井中感应测井资料进行围岩校正,能够使校正后的地层电阻率曲线更接近原始地球物理真值,为提高测井曲线质量,提高测井解释符合率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6.
在斜井中井轴与地层界面具有不同的夹角,仪器是偏心测量,围岩对测量值的影响与垂直井不同,以往的校正图版已不适用。通过对1503双感应测井仪器响应方程进行理论推导计算,分析测量因素对响应曲线的影响,制作出不同地层相对倾角情况下的感应测井资料围岩校正图版,并进行连续围岩校正方法研究。通过对任意斜度井中感应测井资料进行围岩校正,能够使校正后的地层电阻率曲线更接近原始地球物理真值,为提高测井曲线质量,提高测井解释符合率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7.
高精度层位标定方法的研究及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对测井曲线人工方式校正、滤波处理和VSP校正三大类中的八种方法进行了详细介绍,并阐述了利用测井曲线制作合成地震记录的原理及工作框图,通过利用对测井曲线校正及合成记录校正等技术,提高了层位标定的精确度。该方法软件应用到松辽盆地北部地区英25等几口井中,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地震波的诸种特征参数与地下地层岩性和含油气特征有密切的关系,这是用地震方法研究地层岩性的客观基础。将地震记录道通过合成声波测井处理,反演成声波测井道并进行岩性标定和类比外推。声测井曲线有效外推的基本依据是曲线的横向变化就是岩性的变化。合成声波测井剖面解释比较方便,因为它与岩性有较好的对应关系,为地震资料作岩性解释提供了一种有用的手段。江汉地区的沉积现象,用合成声波测井剖面进行岩性解释,获得了较好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孤东地区浅层声波曲线分析与校正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钻井过程中,泥浆滤波可使浅层较疏松层井壁发生垮塌,形成侵入带,造成声波测井曲线失真,进而影响由此合成的地震记录与实际地震剖面的相关对比。该文根据实测井径资料,提出了浅层声波测井曲线校正方法。该方法在孤东281井式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0.
无井区的地震层位标定是新区地震勘探工作的关键问题和难点之一,本文基于地表岩样的温压测试资料提出了一种地震反射层位标定的新方法。该方法的基本思路是,①在新区选取一条露头出露完好的地质露头剖面,在野外进行详细的岩性、地层产状和厚度描述,并采集岩石露头标本;②对所取岩样进行常温常压下的密度、孔隙度和超声波测试,并选部分有代表性的岩样进行模拟地层环境下的温压超声波测试;③分析温压超声波测试结果,得出该探区速度随埋深变化的经验公式;④利用地质露头剖面的岩性和厚度资料及不同的厚度比例因子和起始深度得到一系列仿真钻井剖面;⑤根据仿真钻井剖面和常温常压下地表岩样的测试资料,利用得到的经验公式制作出一系列仿真声波测井和仿真声阻抗曲线,选取与地震剖面频带相一致的子波,利用仿真声波和仿真声阻抗曲线制作一系列仿真合成地震记录;⑥用仿真合成记录中与地震剖面反射特征最相似的某一仿真合成地震记录来标定地震剖面。我们利用该方法完成了CX盆地的地震反射层位标定,应用效果良好。初步应用表明,它不失为无井区地震剖面层位标定的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11.
斜井地震记录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地质钻探经常采用“造斜工艺”实现由一口探井来钻探不在同一垂向上的多个目的层系。为了实现斜井资料与地震剖面的“桥式对比”,对斜井资料应做好如下几项处理:①根据井斜数据和地层倾角与倾向两项测井资料正确计算井孔沿地层界面跟踪到邻近各地震剖面上的所在位置,通常用“深度”和“偏移”两个变量来描述这些位置;②将各类测井曲线每个采样点的记录深度换算为相应地震剖面上的垂向深度;③用经过深度换算的声波和密度测井资料制作合成地震记录;④将合成地震记录的振幅乘以适当的比例因子后与井孔投影的“偏移”直接叠加;⑤以地震剖面相同比例显示合成道即可实现斜井资料与地震剖面的“桥式对比”。对于其它测井项目,如视电阻率、自然电位、自然伽马等,也同样可用与孔这偏移的叠加显示来实现与地震剖面的“桥式对比”。  相似文献   

12.
针对测井资料在地震频带范围内与井旁道难以匹配的问题,提出了步进迭代法对测井资料进行降频处理:①根据测井资料计算初始反射系数,利用自相关法从井旁道提取初始地震子波;②用初始子波作为约束,从井旁道提取新的地震子波;③用初始反射系数作为约束,从井旁道提取新的反射系数;④判断新的地震子波与反射系数的褶积是否与井旁道匹配,如果不匹配则用新的地震子波和反射系数替换初始地震子波和反射系数,并回到步骤②。如此迭代,直到地震子波与反射系数的褶积与井旁道吻合。该方法降低了测井资料的频率,使两种资料在中、低频范围内相互匹配。匹配后的反射系数与高频地震子波褶积,形成拟井间地震记录,用于联合拓频,有效地提高了地震资料分辨率。  相似文献   

13.
针对传统测井资料重采样方法的不足,提出了基于多分辨分析的新方法。同传统的重采样方法相比,新方法不仅可以保持测井曲线的总体特征,而且较好地保持了测井曲线局部变化。同时将多分辨方法应用于合成记录与地震道匹配的时间漂移校正问题,实际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4.
转换波人工合成地震记录制作及纵、横波层位对比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转换波人工合成地震记录的制作及其与纵波资料对比标定层位,是应用多分量地震资料进行解释的基础。采用全波列测井资料制作转换波人工合成地震记录,需要考虑地层倾角、岩层各向异性、横波测井资料的环境校正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在纵、横波资料对比中,又需要考虑极性、井资料的深时转换、子波带宽等的影响。本文从模型资料和莺歌海盆地实测多分量资料出发,研究了转换波人工合成地震记录具体制作的方法和步骤,以及纵、横波对比标定中的基本问题和解决方法。实际资料的对比标定证明了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5.
地质—地震综合地层划分对比法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地质-地震综合地层划分对比法,介绍了该方法的实施步骤,运用该方法,依据井的地震合成记录分别对梨树,德惠凹陷各井的地质层位和地震层位进行了标定,并建立了两者之间的对应关系,进而进行地层划分。从区域构造演化历史出发,将由于构运动的阶段性而保留在两凹陷地层中的各种地质记录,如沉积旋回,不整合面,岩性,岩相特征以及这些特征在地震剖面上的反映(地震反射特征),作为进行两凹陷地层对比的标志,得出了梨树,德惠凹陷的地层划分对比结果,两凹陷之间的地质层位,地震层位之间有较好的规律性和可比性,反映两者同处于同一区域大地构造演化背景中。  相似文献   

16.
戴婉薇 《测井技术》2017,(6):723-727
在钻遇井段短、钻井数目少等情况下,基于旋回对比或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的传统地层对比方法通常难以准确识别沉积旋回或基准面旋回,导致地层对比结果不确定性高。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井震结合交会图的地层对比方法,综合利用测井、录井和地震等资料,以合成地震记录搭建桥梁,通过建立标准井地层分层的井震结合交会图版,实现研究区的等时地层对比。萨雷布拉克油田的实际应用证明,该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地层对比的准确性和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7.
测井数据中包含较多与地层信息无关的噪声,对正确认识地层有一定干扰。自适应中值滤波能有效地去除原始图像中的脉冲噪声并保存图像的细节和边缘信息。利用自适应中值滤波技术对声波测井数据进行了处理,结果显示,测井曲线分辨率得到提高,与岩心分析数据有更大的相关性;制作的合成记录精度更高,与井旁道的相关性更强。  相似文献   

18.
针对准噶尔盆地地层泥岩垮塌和泥岩层蚀变对密度和声波测井值的影响,首先提出垮塌蚀变指数概念,进而针对不同影响程度,提出了经验公式校正、正演校正及神经网络校正方法,将上述方法应用到地震标定和波阻抗反演中,使得合成地震记录与井旁地震道的相位与能量的对应关系及反演中砂体的预测更加准确。  相似文献   

19.
地震与声波测井匹配校正方法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地震资料与测井数据之间的匹配问题已成为地震岩性解释,油藏描述,储层反演以及储层监测过程中的主要问题。目前,用于地震与测井匹配校正的方法主要有经典的闭合差校正法,基于杨氏谐振Q模型的直接匹配法以及基于多分辨分析技术的匹配方法,经典的闭合差校正方法简单直观,适应性强,但当不存在VSP数据时,需要先进进行准确的合成记录制作和层位对比;基于杨氏谐振Q模型的校正方法虽然可直接进行测井与地震数据的匹配,但其对测井速度精度要求较高,且仅对闭合差为正偏差的情形适用;多分辨分析方法与经典闭合差校正具有不足之处相同,但前者自动化程度较后者要高,本文在系统分析现有匹配校正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最小二乘原理的新的匹配滤波方法,该方法可以从时间、相位、频率等多方面实现合成记录与地震记录的匹配、校正、且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0.
水平井人工合成记录的制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水平井人工合成记录的制作原理与垂直井相同,但具体的制作方法有所区别。当水平井穿过的地层是由老到新时,应对测井曲线作反向和倾角转换处理,才能制作出符合地震反射原理的高质量人工合成记录,完成水平井的层位标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