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正> 儒家思想是中华民族两千年来主要的传统思想,其经典就是《四书》,即《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四书》后来由南宋理学家朱熹加以注释,编成《四书章句集注》。到元代皇庆二年,《四书》被定为科举考试课目,考题必须出自《四书》,发挥题意必须以朱熹的注释为根据;这一直沿袭到明清两代而不衰。因此,《四书》便成了我国传统的启蒙  相似文献   

2.
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思想具有很大的影响,其中孔子、孟子、荀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主张为很多统治者所推崇。在儒家的廉政思想体系中,伦理道德、民本思想、法治思想在社会生活中曾发挥了重要作用,既通过对人的教化培养人的道德观念,又通过人们思想的转变树立廉洁观念,从而达到治理国家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桑东辉 《学术界》2022,(8):189-195
在近代资产阶级维新思想家中,梁启超对孟子思想非常重视,其不仅著有《读〈孟子〉界说》等著述,还曾著有未刊稿《梁启超论孟子遗稿》。梁启超立足于中国传统文化,并运用佛教和西方哲学理论,对孟子人性论、道德修养论等进行了深刻剖析。某种程度上讲,梁启超的新民思想深受孟子思想的影响,特别是孟子的性善论以及立志、存养、扩充的道德修养论为梁启超的新民思想提供了传统文化资源和理论基础。当然,由于梁启超的新民思想主要建构在斯宾塞社会有机体这一机械社会学理论之上,其局限性也是非常明显的,但深受孟子影响的梁启超新民思想对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仍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和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4.
孟子的经济思想在儒家的经济思想中最具代表性,他主张的民本经济思想中,对于“民”的重要地位的肯定,更能体现孟子及儒家思想中的社会和谐发展、人本位的思想理念。研究孟子的“民本经济”思想,对于我国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孟子是儒家思想的主要代表。人们通常以为,孟子与其他儒家学者一样,相信《诗经》、《尚书》等经典,并通过传播经典,弘扬儒家思想。然而,从文献和思想史的双重角度来看,与其说孟子"传经",不如说孟子"疑经"。面对《诗经》,孟子提出"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针对《尚书》,孟子主张"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对待《礼》,他认为也不必恪守于字字句句。这反映了孟子对待经典的反思、质疑与怀疑的态度和意识。这种态度与意识是孟子哲学尤其是其语言哲学的必然结果。同时,《庄子》、荀子等对经典的批判也表明:此一时期的经学已经进入到一个需要反思、怀疑和批判的时代——"疑经"时代。孟子所倡导的"疑经"时代,为后来经学的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  相似文献   

6.
和谐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它的传承不可能脱离人类文明自身的发展轨迹,考察我国传统和谐思想的历史渊源就不得不提到儒家思想。有鉴于此,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文献资料为主,选择能够着重体现传统儒家思想精华的《诗》、《书》、《易》作为分析问题的主要文献材料,以人与自然的和谐为考察的切入点,从整体上对《诗》、《书》、《易》所包含的和谐思想进行考察和分析,并对《诗》、《书》、《易》所蕴含的和谐思想对现代社会的启示,以期作出全面的探讨。  相似文献   

7.
敦煌写本《百行章》中的孝道思想传承着中华悠久历史文化的精髓,它是中华民族无尚美好的重要品德。《百行章》运用孝道思想维护封建社会伦理道德观念,完善统治阶级对社会的全面治理。《论语》《孟子》中孝道观念的阐述,进一步探究唐朝初期杜正伦所著《百行章》中的孝道思想。加强社会主义伦理道德建设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弘扬我国的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具有重大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8.
从《荀子》书中可以发现,荀子对《孟子》的思想、主张、观点、比喻乃至用语都有许多明显的继承、接受甚至抄袭,尽管荀子并未说明这些内容是源于《孟子》,但不难看出孟子思想和文章对荀子的深刻影响。另一方面,荀子在其书中又对孟子进行了指名道姓的批判和抨击,甚至称其有“罪”。荀子对孟子和思孟一派的批判,在很大程度上借鉴了道家特别是庄子的思想资源;而批判的目的,则可能是为了挽救在战国末年学术思潮中趋于颓势的儒家思想。  相似文献   

9.
儒家思想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儒家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众多流派中影响最为深远,底蕴最为深厚,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核心,它对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影响了中华民族特有的世界观、人生观,是值得我们去重视的精神财富。在继承与扬弃的基础之上,以创新的理念吸收儒家思想之中的精髓,对于我们建设社  相似文献   

10.
刘季冬 《河北学刊》2007,27(2):53-57
在中华文化思想史上,浑沌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哲学概念。本文从多维的文化视域探讨了浑沌与中华民族、与信仰、与社会政治、与语言文字等方面的联系。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浑沌所蕴涵的新的文化意义是中国传统文化走向未来的一个缩影。  相似文献   

11.
孟子作为儒家思想家的重要代表之一,其哲学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而孟子本人更是用实践证明了儒学的精神内涵。从孟子的一些事迹中我们不难看出其桀骜不驯、正气凛然的性格,更能看出其正直、勇敢、不畏强权、睥睨天下的大丈夫情怀,也展现了孟子肩负使命、救民于时的英雄形象。对孟子英雄气概的追述将有利于发扬中华民族凛然正气,有助于提高国人健全的人格修养。  相似文献   

12.
现代新儒家对中华民族精神内涵的认识是不尽相同的,但中华民族精神蕴含在中华儒家文化之中是其理论共识。儒家的"和谐"与"理性"、"内圣外王"之道、人文精神、"极高明而道中庸"及"心性之学"等,都是中华民族精神固有的内涵。现代新儒家致力于从儒家文化视角来解读中华民族精神,是有失公正性的,不加分析地全盘肯定儒家文化及其蕴含的民族精神,也是不符合历史辩证法的。现代新儒家力图从深层的精神内核来认识儒家文化和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自我认识过程的深化和发展,也是继续研究中华民族精神不可或缺的重要文化资源。  相似文献   

13.
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学说,历经两千多年的社会、国家管理经验,已形成一套独具特色的管理系统,成为中华传统文化重要的精神源泉。将儒家智慧中以人为本,以德治为基石,天人合一等思想精髓作现代诠释,可针对现代管理尤其是企业管理中存在的诸多现实问题,构建基于儒家思想视域的现代管理模式及其实施对策。  相似文献   

14.
由西汉淮南王刘安组织门客集体编撰的《淮南子》一书论及天文地理、兵略治术、人文自然等,对《淮南子》各篇中论及音乐的文字进行探究,从而归纳总结出其音乐美学思想的历史成因和儒道思想相融并争、矛盾统一的特征体现,以及对中国音乐美学思想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5.
孔孟之道乃中国传统文化的正统,孟子是被后世尊称为“亚圣”的思想家,其思想学说是儒家学说发展与完善的重要环节。重读孟子的思想学说,旨在开掘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回应时代的问题。孟子心性学说的深刻理论蕴藉在建构现代人心性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试论中国传统战略文化及其时代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传统战略文化作为民族的文化瑰宝和价值观念,一直在指导和影响着中国战略的主要实践和基本走向;中国传统战略文化是以特有的地理环境和儒道思想为依托的中华民族的主流战略文化."天人合一"、"正义道德"、"贵柔一统"、"以和为贵"是其基本内容和理论框架,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国家观和战争价值观,充满了丰富的辩证哲理和智慧,对我国在新的国际战略环境下正确处理国家战略利益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程颐深刻、系统地阐发孟子的道德性命之学,揭示孟子对于儒学的独特贡献,为《孟子》升格为经提供了学理依据,使之成为理学不可或缺的根基。他学习先秦儒家宗师的经验,摈弃沉溺章句训诂的旧习,以独抒心得的"讲习"方式贯彻"明道"优先的原则,开创了以义理说经的新学风。他提出先读《论语》、《孟子》的治经次序,为突出《孟子》的经典地位、扩大儒学基本理论的传播,开启了一条简捷有效的新路。  相似文献   

18.
上海博物馆竹简《中弓》印证了中弓和荀子之间的学术联系。它和其他出土文献资料一起,说明了孟、荀学术渊源的不同。因此,对它的相关研究可以使人们认识孔子弟子继承和发展儒学的一条清晰脉络。  相似文献   

19.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蕴含“和合”“德治”“法治”“民本”“廉政”等诸多与依法治国相契合的本土性资源。新时代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传承与创新,需要充分挖掘和传承传统法律精华,汲取现代法治建设的原生力量;合理借鉴和吸收西方法律文明,激发传统法律创新活力;积极构建中国特色法律话语体系,提升法治影响力。将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的价值意蕴内化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历史主动精神,外化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和提升国家治理能力的强大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20.
“恒产”理论反映了孟子重义轻利的价值取向和以德育为核心的教育理念,使教育得以发挥“善性”的作用,达到“明人伦”的目的。孟子从国家建设和民众社会生活的全局利益出发,将道德、教育和经济合而为一,使教育成为得以扩充人的“善端”的必不可少的外力条件。站在“王道”、“仁政”和“性善”论的角度,可以看出孟子的经济思想与教育思想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