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晚期血吸虫病(晚血)医疗救助是我国政府制定的针对晚血患者实行医疗救助的重大惠民项目。湖南省自启动 晚血医疗救助工作以来,现已形成一套成熟的、操作性强的全程管理和技术方案。作者回顾性调查了湖南省10年来 (2006-2015年)的晚血医疗救助资料,调查结果表明,该方案效果好,患者和社会满意度均高。本文重点阐述了湖南省 晚血医疗救助全程管理策略和技术方面的经验,并提出了相关问题和对策,与同道分享,以期共同提高晚血医疗救助管 理和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2.
据统计晚期血吸虫病人(简称晚血)在重流行区占血吸虫感染者总数的5%~10%[1],因病程迁延不愈,患者身体虚弱,营养和医疗费用高,影响劳动能力,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同时也带来了婚姻、家庭和社会问题.晚血病人救治成为我国血吸虫病防治工作的重点之一.2004年,国务院下达<关于进一步加强血吸虫病防治工作的通知>,对生活贫困的晚血患者实行临时性救助措施,中央和地方财政分级安排专项经费提供医疗救助,安徽省于2005年开始实施该计划,研究者对2005-2006年度已救助的晚血患者的病情及治疗救助情况做了初步调查和分析.  相似文献   

3.
自国家对晚期血吸虫病(以下简称晚血)实施医疗救助项目以来,广德县从2007年至2009年共对194例晚期血吸虫病患者实施了医疗救助。本文对广德县194例晚期血吸虫病病例资料进行临床及流行病学特征分析,评价晚血患者经过治疗后的效果和转归,为广德县今后的血吸虫病防治,尤其是晚期血吸虫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 目的 掌握上高县晚期血吸虫病 (晚血) 病人现况, 为晚血治疗救助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方法 收集 《江西省晚 期血吸虫病人治疗救助信息管理系统》 中上高县晚血病人数据和病历资料, 对在册病人进行现场流行病学调查、 体格检 查、 肝脾B超等核查, 整理核查数据, 并与4年前数据对比统计分析。结果 结果 128例晚血病人中, 男女比例为2.46 ∶1, 平均 年龄68.02±6.19岁, ≥ 65岁病人占64.84%; 临床分型腹水型、 巨脾型、 结肠增殖型、 侏儒型、 普通型、 出血型分别占 57.81%、 12.50%、 2.34%、 0、 26.57%、 0.78%。2014年B超检查显示平均门静脉主干内径为 (12.70±1.91)mm, 显著大于 2010年检查时的 (12.05±0.34)mm (t = 4.19, P<0.01)。结论 结论 上高县晚血病人年龄呈老龄化趋势, 部分病人病情可能连 续发展, 应加强救助。  相似文献   

5.
目的 目的 综合评价2004-2013年湖南省晚期血吸虫病 (晚血) 治疗救助效果。方法 方法 通过资料收集和问卷调查, 了解湖南省晚血救助经费投入情况、 医院利润、 病人健康改善情况等。采用专家咨询法和层次分析法建立晚血治疗救 助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并对救助项目进行综合评价。结果 结果 确立了包含6个一级指标和33个二级指标的湖南省晚血治 疗救助效果评价体系, 6个一级指标中治疗救助活动评估得分最高, 为22.25分, 满足度评估最低, 为8.15分, 综合评估得 分为87.06分。2004-2013年晚血病人年均治愈率13.08%, 有60%以上病人病情好转, 近70%的病人精神状况改善, 分 别有70%以上的病人的生活自理能力增强、 社会交往情况改善及家庭幸福感增强, 陪护费用人均减少近2 000元, 所有 定点医院利润均增加。结论 结论 湖南省晚血治疗救助效果和效益显著, 政府应持续投入。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掌握四川省晚期血吸虫病 (晚血) 患者的分布现状和特点, 为科学管理和进一步救助治疗晚血病人提供依据。 方法 于2010年对四川省在册历史晚血患者和有疑似晚血症状的非在册病人, 按照晚血诊断标准, 通过流行病学问卷调查和医学检查等, 进行晚血清理和筛查诊断。 结果 2010年四川省有晚血确诊患者1 684例, 分布在成都、 德阳、 绵阳、 眉山、 乐山、 雅安、 凉山等7个血吸虫病流行市 (州)。晚血患者中有巨脾型 (含脾切除术后) 1 066例 (63.30%), 腹水型 545例 (32.36%), 结肠增殖型44例 (2.61%), 侏儒型29例 (1.72%); 以60~岁的高年龄患者为主, 占51.72%。目前尚需要进一步救助治疗的晚血患者有1 331人, 占所有患者的79.04%; 其中尚需要进行内科救助治疗的腹水型患者占36.44%。结论 四川省晚血患者数量仍然较大, 分布较广。今后应进一步加强晚血救治工作的力度, 并以腹水型晚血患者为今后全省救助治疗的重点, 建立和完善晚血病人关怀系统, 更好地发挥晚血救助治疗政策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2010—2020年浙江省嘉兴市晚期血吸虫病(晚血)患者死亡原因。方法 收集2010—2020年嘉兴市第一医院登记在册并接受国家晚血医疗救助的167例晚血患者死亡资料,并与1998—2008该市未接受国家晚血医疗救助的晚血患者资料进行比较。结果 2010—2020年嘉兴市167例晚血死亡患者中,按人数多少排名前4位的死因分别为肝功能衰竭(22.16%)、上消化道出血(17.37%)、肝性脑病(14.97%)及肝癌(14.37%);平均死亡年龄74.8岁,死亡年龄主要集中在70 ~ 74岁。1998—2008年嘉兴市晚血患者按人数多少排名前4位的死因分别为上消化道出血(34.16%)、肝性脑病(22.28%)、不明原因(22.28%)、肝功能衰竭(4.46%);平均死亡年龄为69.3岁,死亡年龄主要集中在60 ~ 69岁。2010—2020年嘉兴市晚血患者死因构成([χ2] = 63.42,P = 0.00)及年龄构成([χ2] = 50.09,P = 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2010—2020年嘉兴市晚血患者死亡原因发生了显著变化,可能与国家晚血医疗救助政策的实施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掌握常熟市晚期血吸虫病(晚血)患者治疗救助情况。方法根据《寄生虫病防治信息管理系统》,采集2006-2014年常熟市晚血患者的治疗救助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6-2014年全市共救治晚血患者1 269例次,其中新发展晚血447例次,男女比例0.56∶1,平均受助年龄71.71岁。患者以腹水型为主,占78.25%(993/1 269),巨脾型次之,占21.20%(269/1 269),结肠增殖型占0.55%(4/1 269)。临床治愈率12.29%(156/1 269),好转率62.81%(797/1 269),无变化8.67%(110/1 269),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5.10%(953/1 269)。9年共发生医疗费用1 668.05万元,平均13 145元/例次。结论晚血治疗救助达到了改善晚血患者症状、缓解病情、提高生活和生命质量的基本救助目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2015年湖南省晚期血吸虫病(晚血)治疗救助患者的特点和分布现状,为完善晚血治疗救助政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按照晚血治疗救助标准,对湖南省2015年在册晚血患者进行核查与确认,对符合晚血治疗救助标准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分析比较救助患者在人口学、诊疗史及治疗救助等方面的特征。结果 2015年湖南省救治晚血患者3 850人,男性2 664人(69.19%),女性1 186人(30.81%),主要分布在岳阳、常德、益阳3个血吸虫病流行市。晚血救治患者中腹水型2 369例(61.53%),巨脾型1 466例(38.08%),结肠增殖型及侏儒型15例(0.39%);平均年龄(62.94±11.67)岁,以60岁以上高年龄人群为主(64.31%)。晚血救治患者首次确诊平均年龄(53.85±21.32)岁,主要集中在40~60岁(68.57%);平均患病年限(9.58±10.06)年,主要为10年以内(75.95%);首次确诊血吸虫病到首次确诊晚血平均历时(22.33±14.20)年。晚血救治医院以县级为主(76.57%),患者救治有效率为94.46%,享有医保(农村合作医疗、城镇医保等)者占86.57%。结论湖南省晚血救治患者数量较多,临床治愈率偏低,晚血救治任务仍然较重。腹水型、高年龄晚血患者是治疗救助的重点。  相似文献   

10.
我国晚期血吸虫病救治绩效评价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自2004年开始,国家对生活贫困的晚期血吸虫病(晚血)患者实施临时性救助,中央和地方财政分级安排专项经费提供医疗救治。本文对晚血救治政策、绩效评价的必要性以及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并提出了开展绩效评价的相关建议,旨在为政府合理、优化配置有限的卫生资源,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正> 自2005年至2010年5月底,依据晚期血吸虫病(下称晚血)诊断标准和《安徽省晚期血吸虫病人内科治疗救助项目技术方案》要求,我院共开展晚血救治1 247人次,实际救治病人564人,期间32例患者因多种原因死亡。为降低晚血死亡率和减少新晚血的发生,探讨防治措施,现将临床资料整理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2.
为了及时掌握晚期血吸虫病(以下简称晚血)的动态变化和现状,按嘉兴市每2年对晚血复查1次的规定,我院于1998年11~12月进行了第13次晚一血复查。1对象与方法1.1对象本市城、郊区对个乡(镇),1996年底在册晚血病人以及1997~1998年符合浙江省晚血诊断、治疗试行方案规定的新增晚血。1.2方法由本院组织医务人员下乡定点,集中体格检查和B超以及实验室有关项目的测定。2结果2.1一般资料1996年底在册晚血281人,2年新增晚血43人,合计324人。其中,2年死亡54人,临床治愈12人,现有晚血258人。22新增晚血1997~1998年,符合新增晚血并…  相似文献   

13.
【摘要】 目的  探讨晚期血吸虫病(晚血)的护理干预措施。 方法  收集2014年本院收治的79例晚血患者病例资料,总结护理措施。 结果  通过对患者进行常规护理、饮食护理、心理护理及健康宣教,79例患者经治疗后,有3例临床治愈,76例病情好转。 结论   采取科学合理的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晚血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治疗救助效果。  相似文献   

14.
湖北省部分县市新报晚期血吸虫病核查报告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为做好晚期血吸虫病(晚血)救治工作,湖北省对部分疫区 (县、市、区)2004年漏查、漏报(两漏)、新发、复发(两发)的晚血进行了现场核查,借以评估湖北省各地“两漏”、“两发”的诊断符合率,同时对2004年已救治晚血病人的转归和死亡病例进行了核查分析.  相似文献   

15.
四川省德阳市晚期血吸虫病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10年德阳市查出晚期血吸虫病(晚血)病人385例,患病率为0.02%,其中新发现病例14例,62例获得医疗救助,提示仍需加大晚血防控力度.  相似文献   

16.
江西省鄱阳县是血吸虫病重度流行医之一,全县有晚期血吸虫病(下称晚血)患者800余例。2000年开始对全县晚血病人施行免费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果。2003年,本站对部分巨脾型晚血脾切除术后患者采用硬膜外阻滞自控镇痛(patient、contrlled、epcdural、enalgesia、PCEA)取得了较好镇痛效果。PCEA对晚血脾切除后病人的术后有何影响,作者等就此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吴泽霖 《内科》2023,(4):394-397
目的 了解广西与湖南两地对农民工尘肺病患者救治与救助模式存在的差异,分析广西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相应的建设对策。方法 采用文献研究法,从政策支持、职业病防治机构,以及救治与救助费用3个方面对比广西和湖南两地对农民工尘肺病患者救治与救助的差别。结果 (1)广西于2019年发布了《广西壮族自治区尘肺病防治攻坚行动实施方案》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员会尘肺病防治攻坚行动实施计划》2份文件。湖南省于2017发布了关于尘肺病农民工基本医疗救治与救助实施方案、资金管理办法、临床诊疗规范,并于2017年确定首批基本医疗救治与救助定点医疗卫生机构名单。(2)截至2021年底,广西有160个职业健康检查机构,18个职业病诊断机构,58个尘肺病康复站(点);湖南省有173个职业健康检查机构,19个职业病诊断机构,64个尘肺病康复站(点)。(3)2021年广西壮族自治区职业病防治研究院的2 312名农民工尘肺病患者人均每次住院费用1.7万元,人均自费支出6 000元,占总费用的35.29%。湖南省实施农民工尘肺病医疗救治与救助政策3年以来,已累计完成临床诊断、救治与救助患者2万例,患者人均每次住院费...  相似文献   

18.
屯溪区晚期血吸虫病人10年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屯溪区原为血吸虫病重流行区,1985年达到消灭血吸虫病标准,1986年转入巩固监测阶段。1987年,在册晚期血吸虫病人(下简称晚血)204例,至1997年底,又陆续新发现晚血病人24例。为了解晚血病人现状和消长规律,研究防治对策,于1997年10月,对全区进行了一次晚血病人核实调查。1方法与标准1.1调查方法根据我省“晚血病人调查个案卡”的内容,对原登记在册的晚血病人逐村追访、逐个核实、逐项记录,确定基本治愈、基本稳定、未愈、死亡、迁出等情况。对原晚血病人作询诊、体检和COPT检查,同时通过访问,对新发晚血可疑对象作全面询诊、…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我县晚期血吸虫病 (以下简称晚血 )病人的动态变化和现状 ,研究防治对策 ,于 1999年 10月对全县登记在册的 10 6例晚血患者进行了核实调查。1 调查方法与对象1.1 方法 组织本站专业人员对晚血病人逐村追访、逐个调查核实 ,确定基本治愈、基本稳定、未愈、死亡、迁出等情况。并对原晚血患者集中体检 ,进行B超和有关实验室项目的测定 ,对新增晚血可疑者作全面检查并建立晚血患者个案。1.2 对象 本县 2 6个乡镇 1994年底晚血病人 ,及 1995~1999年符合四川省晚血诊断方案规定的新增晚血病人。2 结果10 6例中 ,1995~ 1999年新增 1…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句容市晚期血吸虫病(晚血)病人的经济及社会负担。方法运用流行病学、卫生统计学、卫生经济学等方法,对句容市目前在册晚血病人进行问卷调查,并对晚血病人的经济、社会负担进行测算。结果句容市晚血的直接经济负担为489634元,间接经济负担为632237元,患者目前接受晚血救助金额平均每人5000元。77.2%的患者认为晚血对家庭和心理方面存在一定的负面影响,晚血救助各方面满意度均85%;除现有补助外,83.5%的患者仍然存在某些亟待解决的需求。结论晚血对当地经济、社会和患者家庭均存在一定影响,减轻这些负担应依靠当地政府重视、防治工作的可持续开展和晚血救助政策的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