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非梗阻性无精子症患者睾丸体积、生殖激素水平与睾丸穿刺取精术(TESA)结果的相关性,以及可用于预测TESA结果的睾丸体积、生殖激素水平的切点值,从而为非梗阻性无精子症患者进一步诊疗提供重要资料。方法:121例研究对象均为非梗阻性无精子症患者(NOA),测定其睾丸体积和生殖激素水平,并根据TESA结果分为无精子组和有精子组。结果:无精子组和有精子组的左侧睾丸体积(ml)、右侧睾丸体积(ml)、泌乳素(PRL,ng/ml)、卵泡刺激素(FSH,mIU/ml)、黄体生成素(LH,mIU/ml)、雌二醇(E2,pmol/L)、血清总睾酮(TT,nmol/L)水平分别为7.07±1.06和11.75±1.38、7.37±1.37和11.70±1.98、12.43±11.69和9.60±4.55、15.77±10.84和8.01±7.43、6.12±2.92和8.11±20.11、119.36±43.52和141.12±48.33、11.43±4.05和12.46±4.60。无精子组血清FSH和PRL水平平均值高于有精子组,并且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虽然无精子组的睾丸体积平均数小于有精子组,但两组之间没有统计学差异。对于年龄、血清E2和TT水平,两组之间也没有统计学差异。利用ROC曲线优选的睾丸体积切点值为9 ml,此点其敏感性为93.8%/89.6%(左/右),特异性为100%/94.3%(左/右),睾丸体积ROC曲线的AUC为0.984/0.961(左/右),表明其诊断准确性较高;优选的血清FSH水平切点值为8.18 mIU/ml,此点其敏感性为71.2%,特异性为75.0%,FSH水平ROC曲线的AUC为0.743,表明其诊断准确性中等。结论:睾丸体积和FSH水平对于预测NOA患者TESA结果具有重要意义,并且睾丸体积诊断准确性明显优于FSH。  相似文献   

2.
睾丸取精技术的发展和卵细胞胞质内单精子注射技术的成熟使无精子症患者生育有血缘关系子代成为可能。然而,传统取精术只能为少部分的患者成功取精,因此如何提高取精术的精子获得率成为目前研究的重点。近年来研究显示,睾丸显微取精术可能比传统取精术更具优势,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本文就睾丸显微取精术的特点、取精前预测指标、精子获得率、术后并发症以及需要进行改进和探索的问题等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睾丸穿刺取精术(TESA)睾丸标本病理学检查的价值。方法:分析96例TESA睾丸组织倒置显微镜下检查和病理学检查结果,比较两种方法对睾丸组织是否存在精子的诊断价值。结果:11例镜检有精子患者中病理检查9例有精子,2例无精子;57例镜检未见精子患者中,病理检查发现11例有精子(19.30%)。镜检未见精子的睾丸病理类型分别为唯支持细胞综合征34例,精子成熟停滞12例,生精功能低下11例。结论:TESA睾丸组织镜下未见精子者,病理学检查可能发现精子,并为再次睾丸取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非梗阻性无精子症(NOA)患者睾丸体积、血清抑制素B(INHB)及性激素水平对预测睾丸穿刺(TESA)获精子结局的意义。方法实验组为162例NOA患者,按TESA获精子结局分为有精子组(TESA+,n=74)和无精子组(TESA-,n=88);正常组为60例同期精液常规参数正常者。比较各组的睾丸体积、血清INHB及性激素水平,筛选有显著性差异的指标,应用ROC曲线评价其对预测TESA获精子结局的意义。结果睾丸体积、血清INHB及FSH三项指标在TESA+组和TESA-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因此为优选的预测指标。三者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16、0.861、0.777,且后两者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最佳切点值分别为8.15 ml、70.15 pg/ml、5.52 U/L,对应的诊断灵敏度分别为93.2%、87.8%、74.3%,特异度分别为65.9%、81.8%、77.3%。结论睾丸体积、血清INHB及FSH对预测NOA患者TESA获精子结局...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非梗阻性无精子症应用三步法取精术获取睾丸精子的方法及其临床意义。方法:73例非梗阻性无精子症患者按步骤依次行睾丸细针抽吸术、睾丸活检术、睾丸显微取精术,并将每次获取的睾丸组织在倒置显微镜(×400)下寻找精子,如该步操作查见精子则终止手术,若未查找到则依次进行。同时取睾丸组织送病理行组织学检查。结果:73例患者行睾丸细针抽吸术,28例(38.4%)获得精子;行至睾丸活检术时,38例(52.1%)获得精子;行至睾丸显微取精术时,47例(64.4%)获得精子。病理学检查结果为唯支持细胞综合征型25例,其中10例查到精子,精子成熟阻滞型21例,其中14例查找到精子,精子发生低下型27例,其中23例查到精子。结论:三步法取精术能够有效地提高患者精子获得率;其精子获得率与睾丸组织学类型相关,其中精子发生低下型精子获得率较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显微镜下睾丸切开取精术应用于非梗阻性无精子症患者的疗效,以及显微取精术的手术适应症。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4年9月至2017年3月在我院接受显微镜下睾丸切开取精术的196例非梗阻性无精子症病例,统计取精成功率及其与年龄、睾丸体积、FSH、病因的相关性。结果:共87例(44.4%)患者成功手术取精;按手术成功取精与否分为阳性组与阴性组比较,患者年龄、睾丸大小及血FSH无统计学差异(P0.05);按病因分类,取精成功率分别为睾丸炎29例(100%)、隐睾下降术后16例(66.7%)、其他各种继发损害10例(55.6%)、AZFc区缺失3例(60.0%)、严重睾丸发育不良9例(40.9%)、特发性无精子症12例(21.4%)、Klinerfelter综合征8例(20.5%)、其他Y染色体异常0例(0%)。结论:显微镜下睾丸切开取精术是非梗阻性无精子症患者获取精子助孕的有效手段,其取精成功率与睾丸大小及FSH高低无关,存在明确病因的患者获精率高。  相似文献   

7.
Palermo等于1992年首次报道卵细胞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获得妊娠成功,为男性不育症治疗提供了新的方法[1]。同时,先进的外科附睾或睾丸取精术(microsurgical epididymal sperm aspiration,MESA/testicular sperm extraction,TESE)彻底改变了无精子症治疗的乏术局面。采用该方法只要在男性生殖道或睾丸内发现并分离到精子,利用ICSI技术就能获得高度有效的妊娠率。我们于2001年12月  相似文献   

8.
非梗阻性无精子症(non-obstructive azoospermia,NOA)约占无精子症的60%,占男性不育症的10%[1].NOA发病原因为睾丸衰竭.虽然其睾丸生精功能差,但在患者睾丸中仍然可能存在局灶性精子发生区域[2].只要能够找到精子,再联合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技术(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ICSI),NOA患者也可以拥有健康子代.怎样才能更准确地找到这些局灶性精子发生区域是近几年外科睾丸取精术的发展方向.1998年应用于临床的睾丸显.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睾丸组织病理学Johnsen评分是否可以作为非梗阻性无精子症患者取精成功的预测因素.方法选取2008年6月至2011年6月来院就诊的非梗阻性无精子症患者513例.所有患者均行详细的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睾丸活检及活检组织病理学检查等.患者随访1~3年,其主要包括患者是否进一步行睾丸取精术以及取精的结果.结果总计有399例患者接受了活检同侧的睾丸取精术,其中睾丸穿刺取精成功112例,而穿刺取精失败的患者通过进一步接受睾丸显微取精术,成功取精44例.通过分析睾丸取精成功的预测因素后发现,当Johnsen评分≥7时,非梗阻性无精子症患者睾丸取精的成功率将显著提升.结论睾丸组织病理学Johnsen评分≥7可能是睾丸取精成功的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10.
采用传统与显微睾丸取精术相结合方式对220例梗阻性无精症患者行精子提取术,如果传统手术方式未见精子即为阴性取精位点,然后选取2—3个阴性取精位点行显微睾丸取精术。术中通过手术显微镜评价睾丸血管系统,同时记录阳性取精位点与睾丸血供的关系。总的精子获取率为58-2%,早期应用传统手术方式精子获取率为46.8%,而后行显微睾丸取精术则精子获取率增加11.7%。故显微睾丸取精术的应用可显著增加精子获取率(P=0.017),且在睾丸网或睾丸主要血管处并不能显著增加阳性取精位点。  相似文献   

11.
经皮附睾穿刺取精术在无精子症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介绍经皮附睾穿刺取精术(PESA)在梗阻性和非梗阻性无精子症诊断中的应用,并探讨睾丸体积和血清卵泡刺激素(FSH)水平对其结果的影响。方法:对118例临床诊断为无精子症的患者,用模型法测量睾丸体积,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清性激素水平,用7号蝶形针头穿刺附睾头,同时抽吸附睾液。结果:118例无精子症患者中,60例附睾液中可见精子,其中睾丸体积正常者为56例,睾丸体积偏小者为4例;血清FSH水平正常者为55例,血清FSH水平增高者为5例。58例未见精子,其中睾丸体积正常者为34例,睾丸体积偏小者为24例;血清FSH正常者为38例,血清FSH增高者为20例。结果显示睾丸体积正常的患者PESA成功率明显高于睾丸体积偏小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血清FSH水平正常的患者PESA成功率明显高于FSH水平增高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PESA简便、快速,是无精子症诊断的一种可行方法。  相似文献   

12.
无精子症是指射精中完全没有精子,在不育人群中大约占10%~15%,约占总的生育人群的1%[1]。无精子症分为梗阻性无精子症(obstructive azoospermia,OA)与非梗阻性无精子症(non-obstructive azoospermia,NOA)。NOA患者如果睾丸内有精子,可通过显微手术取精(microdissection testicular sperm extraction,mTESE)等外科手术取到精子并接受通过辅助生殖技术获得自己血缘关系的后代。OA患者通过睾丸切开取精等获取精子成功率接近100%,但NOA患者精子成功获得率仅为50%左右[2-3]。所以,如何有效的评估NOA患者群体精子获得成功率具有重要临床意义。睾丸精子的发生主要受到下丘脑-垂体-睾丸轴的调节和睾丸周围局部微环境分泌的激素调节,目前,国内外研究都集中于检测血清生殖激素水平,对于精浆生殖激素的研究较少,已有的研究大多集中在正常精液或者少弱精子症。对于无精子症特别是非梗阻性无精子症能否通过精浆生殖激素检测预测其睾丸生精情况,尚未见相关报道。同血清生殖激素相比,精浆生殖激素更能直观的体现睾丸附睾等生殖系统的内分泌情况。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非梗阻性无精子症(NOA)患者常用外科取精技术的获精率及其与睾丸病理类型的关系.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系统检索1997年至2011年发表的关于NOA患者外科取精的文献,并对所得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在NOA患者睾丸进行外科取精,获精率最高的方法是显微切开睾丸取精术(MD)(51.9%);获精率与睾丸病理类型密切相关,精子发生功能低下(H S )、精子成熟阻滞(M A)和唯支持细胞综合征(SCO)患者的获精率分别为81.5%、48.8%和30.6%.结论 NOA患者行显微切开睾丸取精术获精率较高,不同病理类型中精子发生功能低下者获精率较高.  相似文献   

14.
<正>无精子症在男性中发病率占1%,在不育症患者中占10%~15%~([1-2])。非梗阻性无精子症(NOA)是指睾丸衰竭不产生精子,约占无精子症的60%~([2])。保守估计,中国NOA患者有400万,意味着生物学、遗传学上的不育。近年来研究显示睾丸精子发生是局灶性和不均一的,即使睾丸大部分生精小管内没发现精子,并不能排除小部分生精小管内存在精子~([3-5])。理论上只要获取1个活的精子,结  相似文献   

15.
睾丸切开显微取精辅助非阻塞性无精子症患者生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睾丸切开显微取精术在辅助男性非阻塞性无精子症患者生育的效果。方法:采用睾丸切开显微取精术获取精子,结合卵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技术,辅助1例非阻塞性无精子症不育患者人工受精。结果:精子获取成功,结合卵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技术使患者妻子获得妊娠,并成功分娩1健康女婴。结论:睾丸切开显微取精术为非阻塞性无精子症患者生育,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三种不同穿刺针用于睾丸穿刺取精术(TESA)的效果和并发症,以助于临床选择。方法:先后使用1.6侧孔针、0.7蝶形针和1.2侧孔针对188例无精子症患者实施TESA,分别为102例、41例和45例。比较各自穿刺针数及1周内阴囊血肿、感染的发生率。结果:三种穿刺针术后1周内均未见明显并发症。采用1.6侧孔针进行1~3次穿刺,99例获得足够睾丸组织。0.7蝶形针获得满意组织,梗阻性无精子症(OA)患者需要(3.62±0.80)次穿刺,非梗阻性无精子症(NOA)患者需要(5.50±1.10)次。1.2侧孔针用于OA和NOA患者分别需要穿刺(1.95±0.69)次和(2.92±1.15)次。0.7蝶形针穿刺次数多于1.2侧孔针(P0.05)。NOA患者比OA更难穿刺获得睾丸组织(P0.05)。结论:OA和NOA患者以0.7蝶形针行TESA术,均需要比1.6和1.2侧孔针更多的穿刺针数,可能增加潜在并发症。拟行TESA的NOA患者,建议采用1.2侧孔针。  相似文献   

17.
推荐一种改良式睾丸穿刺取精术——附181例手术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前,无精子症是男性不育临床上比较常见的一种病因,在对其进行诊断和采用卵细胞胞质内单精子注射(ICSI)技术治疗时常需要通过附睾或睾丸取精术得到所需的标本。笔者采用自行设计的改良式睾丸穿刺取精术进行睾丸活检或睾丸取精,共完成181例手术,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外科取精术在无精子症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在诊断为无精子症的、患者中,经睾丸体积测定、血清性激素水平、生殖系统超声等检查后,选择符合条件者198例,在局麻下行外科取精术,对获得组织显微镜下检查,统计分析取精结果。获得的精子行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术(ICSI)及胚胎移植术(ET),统计评估受精率、卵裂率、临床妊娠率及流产率。结果其中78例附睾中存在精子(39.4%),23例睾丸中存在精子(11.6%)。睾丸体积正常的取精成功率明显高于睾丸体积偏小者,有显著性差异(P〈0.01)。血清促卵泡刺激素(FSH)水平正常的取精成功率明显高于FSH增高者,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82例外科取精术获得精子的患者进行ICSI治疗,附睾取精组与睾丸取精组比较,受精率、卵裂率、临床妊娠率及流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外科取精术操作简单且创伤较小,能准确鉴别诊断梗阻性无精子症(OA)及非梗阻性无精子症(NOA),对无精子症的诊断有重要价值;为部分无精子症患者提供了生育自己生物学子代的机会,也是针对无精子症的有效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ICSI周期显微镜下睾丸切开取精术(microTESE)治疗非梗阻性无精子症(NOA)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在西北妇女儿童医院生殖中心就诊、并在第一周期接受ICSI周期microTESE的281例NOA患者和ICSI周期睾丸穿刺取精术的95例梗阻性无精子症(OA)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之间获取精子行ICSI的正常受精率、优胚率、临床妊娠率、流产率、活产率,以及两组间新生儿的出生参数。结果 NOA组和OA组在正常受精率(63.50%vs.66.37%)、优胚率(46.24%vs.46.35%)、临床妊娠率(60.29%vs.70.97%)、流产率(5.88%vs.4.84%)及出生婴儿活产率(54.41%vs.66.13%)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NOA组和OA组间出生新生儿的孕周[(38.27±1.79)周vs.(38.31±2.22)周]、出生体重[(2.98±0.62)kg vs.(2.87±0.68)kg]及男性性别比例(43.48%vs.66.00%)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ICSI周期显微镜下睾丸切开取精术治疗非梗阻性无精子症患者婴儿的活产率偏低,但是出生新生婴儿的各种参数正常,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非梗阻性无精子症(NOA)患者行卵细胞胞质内单精子注射(ICSI)的助孕结局及睾丸组织病理分型对NOA患者的助孕结局有无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我中心行TESE-ICSI助孕的无精子症病例资料,选取不孕原因为单纯男性或男性合并女方输卵管因素且女方年龄在38岁以下的NOA病例73例,共完成105个取卵周期,79个移植周期。按睾丸组织病理分型将ICSI周期分为3组:精子发生低下组、精子成熟阻滞组和唯支持细胞组,统计总体NOA患者和不同组别的男、女方平均年龄、不孕年限、基础FSH值、Gn使用支数、Gn使用天数、hCG日E2值、hCG日P值、内膜厚度、MII卵数、受精、可移植胚胎、优质胚胎、临床妊娠及流产情况。结果:NOA患者的ICSI受精率为67.03%(553/825)、受精失败发生率9.52%(10/105)、可移植胚胎率85.66%(472/551)、优质胚胎率35.03%(193/551)、平均移植胚胎2.10个,临床妊娠44例(55.70%),活婴出生率为53.16%(42/79),未发生出生缺陷。不同组间的男女方平均年龄、不孕年限、基础FSH值、Gn使用支数、Gn使用天数、hCG日E2值、HCG日P值、子宫内膜厚度、MII卵数均无统计学差异。精子发生低下组、精子成熟阻滞组、唯支持细胞组的受精率分别为68.51%、64.39%、61.45%,可移植胚胎率分别为85.05%、90.48%、83.05%,优质胚胎率分别为33.09%、41.67%、38.98%,组间也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在临床妊娠率及胚胎种植率方面虽然精子发生低下组(60.00%、37.61%)与唯支持细胞组(62.50%、50.00%)要高于精子成熟阻滞组(37.50%、21.21%),但是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NOA患者一旦获得睾丸精子,借助于ICSI助孕可以得到较好的临床结局,睾丸组织的病理分型对临床结局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