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通过对嘉兴市三塔里小区街道空间利用的调查研究,提出了改善旧居住区内街道尺度失衡状况、改善停车问题、利用废弃空间作为聚集空间等改造设计的对策建议,以期为今后旧居住区内街道空间的设计和改造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2.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居住观念的转变,对闲置或废弃的工业建筑进行居住型改造并投入利用已逐步被城市居民接受,其中以租赁型公寓为主要类型。通过分析旧工业建筑与公寓式住宅的特点,在分析城市中旧工业建筑公寓式改造再利用实例的基础上,总结旧工业建筑公寓式更新利用中所面临的问题,结合住宅工业化生产的方法与途径,从户型、空间利用、设施更新以及工业化建造等方面探索旧工业建筑公寓型更新利用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3.
以上海市城区旧住房综合改造"6+1项目"为背景,研究既有住宅建筑改造和节能技术应用。将重组功能空间、提高居住品质作为既有住宅建筑居住空间改造的目标,结合上海市某住宅小区"6+1项目"案例,提出改造措施和节能技术应用措施:针对不同住宅的卧室区域、卫生空间提出相应的改造办法;分析原有节能技术优缺点,阐述改造中应用的窗户、墙面、屋面、立面改造、公共区域、材料循环再利用等节能技术措施。这些可以给既有住宅建筑的更新改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城市旧住宅区建设管理是城市建设和管理的薄弱环节,用单一的大拆大建来解决问题,会造成一系列的经济、文化、社会问题,此方法是不适合我市的具体情况。本文结合湖州市旧住宅区现状,采取改造与新建并行的方法,在能够通过改造来满足居住要求的地方,要坚决的采用改造来代替新建。阐明了旧住宅区改造的发展趋势和必要性,分析了目前实施改造的有利条件与外部环境,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旧住宅区综合改造的一些方法。通过对城市旧住宅区进行改造,标本兼治,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城市整体形象,城市才能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5.
针对目前日益紧缺的土地资源,厦门出台了"三旧"改造的相关政策,并正式启动项目改造,旨在通过整合土地资源、化解土地资源紧缺矛盾、提升调整产业结构、优化城市空间。文章介绍了厦门"三旧"改造的政策背景和改造的必要性,并提出了厦门"三旧"改造应遵循的四项建议。  相似文献   

6.
在总结近十多年城中村改造实践经验与问题的基础上,通过对社区营建理论研究的现状分析,提出"外来使用者"的空间需求是城中村改造的关键因素。大胆构建"内外使用者并重"的城中村社区营建理念,为城中村改造方式与营建理念提供新的思想及方法,为城市化进程中解决外来人口的居住问题提供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7.
赵青 《建筑学报》2007,(11):92-93
我国目前绝大多数的城市已开始注意到对旧居住环境的改造和重新利用,因此,以节约资源、提高居民的生活品质、保护城市记忆为目的,提出对上世纪80至90年代建造的居住环境实施改造是实现未来居住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8.
社会的进步、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使得农村规划、旧村改造已成为当今社会共同关注的话题。本文通过苏南农村地区在城镇化进程中居住形态的变化,具体分析了影响其变化的因素,并提出了"自然过渡,有机融合"的新型居住理念,努力探索科学合理的居住空间形态,以期对农村居住空间规划设计理论和实践的发展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并最终能让农民享受到现代化给他们带来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相似文献   

9.
一、前言目前国外对旧住宅的利用和改造已普遍引起了重视,成为改变城市面貌、提高居住水平的重要一环。住宅楼的使用年限一般可在50年以上,由于住宅建筑本身及卫生设备的老化、随着社会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家庭结构的变更,对不适应居住的住宅需进行改造。鉴于以上原因,改造旧住宅可分为以下  相似文献   

10.
旧工业建筑改造方法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指出旧工业建筑的改造再利用已成为当今一个备受关注的课题,在社会、历史、经济层面上阐述了旧工业建筑改造的意义,并从材料、空间、色彩等方面提出了一条旧工业建筑改造之路.  相似文献   

11.
我国城市尚存大量20世纪建造的老旧住宅,其居民大多为老年人,受限于当时设计建造水平,这些住宅在户型、构件、内部空间、功能分区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影响着老年人居住生活的安全性、便利性和舒适性。本文从老旧住宅装饰装修改造用新型材料应用的角度,结合老年人特点和基本需求,对老旧住宅室内空间适老化改造进行了思考,为老旧住宅室内空间适老化改造提供借鉴,促进老旧住宅适老化改造产业升级。  相似文献   

12.
在现代化的城市当中,人们对居住环境的重视度越来越高,建筑行业也越来越关注居住环境,其作为城市当中与居民的距离最近、关系最密切的新型城市空间绿地,已经成为城市绿地系统中的重要的组成部分,结合太原市居住区景观的现状、典型社区和特点分析,提出适合太原市居住区植物绿化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湖南典型村镇为例,从其民居院落空间形态的衍变过程出发,以新老社会、文化的变革为基础,站在社会结构以及生产方式变迁的角度上,分析其居住环境与行为方式,以此来剖析湖南地区农村民居院落空间逐渐消失的原因与得失,探索新农村建设中农民的行为模式演变对其居住空间形态的适应性以及现代院落空间的适宜性转化,以期人与建筑、人与环境之间产生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14.
老旧住宅小区海绵城市建设难点与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海绵城市建设的时代背景和老旧住宅小区开展海绵城市建设的迫切性。笔者着重分析老旧住宅小区开展海绵城市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了老旧住宅小区进行海绵城市建设的具体措施,以期为老旧住宅小区开展海绵城市建设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15.
周微 《建筑与文化》2014,(9):164-165
在生活方式不断进步的过程中,人们对人居环境也有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居住区的公共空间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居住环境的品质。随着居住建筑的集约化发展,功能建设成为影响公共空间品质的重要因素。本文从基础设施的协调性和全面性、功能建设的适应性、无障碍设施以及多功能空间四个方面提出了人性化设计的原则,旨在营造舒适、宜人的生活空间。  相似文献   

16.
老旧小区改造标志着我国的建筑行业进入了一个新建、改建并重发展的新阶段。太原市的老旧小区改造进程的逐步加快,取得了一定的改造成效,但是在海绵化、适老化、长效管理等方面仍然存在一些问题,经过对这些问题的深入分析,提出了有助于太原市老旧小区改造效果整体提升的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17.
须博  许舒 《山西建筑》2008,34(7):56-57
通过对老建筑空间的考察与分析,指出了老建筑在地域性中的作用,以及在新技术条件下的改造与再利用,并提出在新技术下的空间改造方式,可供老建筑地域性空间改造设计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18.
奥京 《中外建筑》2013,(8):110-112
随着现代城市的日益发展,“城中村改造”也成了城市建设进程中的一大热门话题。但往往是低矮的裙房变成了林立的高楼,很少有保留了城中村原有社区生活风貌的改造。本文就基于“高密度下的情感空间”这一主题,以汉口老社区单洞路鲜花市场集合住宅设计为例,探究了提取场地原有生活元素、市井文化对于社区生活多样性、交往空间重塑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中国已全面进入老龄社会,老年人的社会生存状态已经成为影响城市发展的重要因素.文章基于现代城市发展特征,结合老年人生理与心理变化,从老人生活行为惯习、居住空间特征、物用场系适应等角度,对老年人在人、设施、空间所形成的居住场所中的适应性进行研究.尝试分析现代城市发展进程中老人因素所带来的特殊问题,归纳出老年人居住空间设计中所要遵循的理念与设计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