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二度房室传导阻滞是心脏传导阻滞的一种类型,指部分来自心房的冲动被阻不能下传至心室,分为Ⅰ型和Ⅱ型。其中,二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常常发展为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可导致阿斯综合征和心源性死亡,因此,二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患者不符合招飞体检录用标准。与二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相比,二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被认为是“良性的”,而现行民航招飞体检标准规定二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不合格。笔者就民航招飞体检中发现的1例二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此问题进行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作者自1983年以来为180例患者安插永久性右室心内膜起搏电极无一例发生电极脱位和心肌穿孔,现将体会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180例中男107例,女73例。平均年龄58.1±12.5(20—83)岁。病态窦房结综合征99例(其中22例为双结病变),Ⅲ度房室传导阻滞69例(其中23例明确系心室内双束支或三支阻滞所致),Ⅱ度房室传导阻滞  相似文献   

3.
经锁骨下静脉植入永久性起搏器356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永久性起搏器应用于临床已挽救大批缓慢心律失常和传导阻滞的患者。我们自1998年10月~2004年10月为356例患者经锁骨下静脉穿刺,植入永久性起搏器,现报道如下。1对象和方法1.1对象356例中男210例,女146例;年龄20~88岁,平均71岁,住院时间10~36d,平均10.6d,全部病例诊断均符合永久性起搏器植入的诊断标准[1]。临床特征:356例中病态窦房结综合征236例和Ⅱ度Ⅱ型以上房室传导阻滞或束支阻滞120例。其中合并冠心病174例,占48.9%;高血压性心脏病99例,占27.8%;风湿性心脏病10例,占2.8%;扩张型心肌病伴心衰3例,占0.8%;心肌炎后遗症10例,占2.8%;原发性…  相似文献   

4.
彭晋湘 《人民军医》2000,43(7):405-405
重症缓慢性心律失常是内科常见的难题,来势凶险。1997年始我们应用食管调搏技术抢救重症缓慢性心律失常8例,取得较好效果。亚临床资料1.1一般情况本组男5例,女3例,平均489岁。低血钾致缓慢性心律失常、间歇尖端扭转室速阿斯综合征1例,草乌中毒致多源性定性心律失常、追搏1例,洋地黄中毒致Ill度房室传导阻滞、逐搏1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Ill度房室传导阻滞1例,心跳骤停4例。心跳骤停4例中,原发病为高血钾症1例,原发高血压病心脏病1例,冠心病心肌缺血1例,肺源性心脏病并腹泻1例。1.2仪器采用苏州工业园区东方电子仪器厂制造的…  相似文献   

5.
姜毅  贺江南 《人民军医》1995,(12):26-26
1资料及方法1.1病例资料本组32例中,男22例,女10例,年龄21~73岁。其中心肌梗死、Ⅲ度房宣传导阻滞12例,Ⅱ度二型房室传导阻滞5例,窦性停掉、交界性心律3例,病窦综合征6例,病毒性心肌炎、Ⅲ度房室传导阻滞2例,肥厚性心肌病、Ⅱ度二型房室传导阻滞2例,肺心病、高位截瘫并室性逸搏心律各1例。除后2例处于昏迷状态外,余皆有晕厥病史。1.2方法患者仰卧位,穿刺点定在锁骨中点下方1.5~2cm处,消毒局麻后,穿刺针与皮肤成30°角,方向对着胸锁关节上缘进针(接注射器),紧贴锁骨后面刺向静脉,进针时保持负压,有落空感时,可见暗…  相似文献   

6.
王美霞  朱敬珍 《人民军医》2011,(11):935-935
2008年12月-2010年12月,我们采用拉西地平加美托洛尔治疗原发性高血压80例,疗效满意。现分析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情况80例中,男57例,女23例;年龄35~76岁,平均55.5岁。均符合世界卫生组织(WHO)高血压病诊断标准。排除继发性高血压、病态窦房结综合征、Ⅱ~Ⅲ度房室传导阻滞、窦性心动过缓(心率〈60/min)、严重心力衰竭、支气管哮喘、  相似文献   

7.
安置心脏永久起搏器82例术后并发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0年1月~2003年12月,我们共安置心脏永久起搏器240例,术后出现并发症82例。现分析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情况 安置永久起搏器240例中,男185例,女55例;年龄30~72岁,平均56.8岁。病态窦房结综合征96例,Ⅲ度AVB(房室传导阻滞)84例,Ⅱ度Ⅱ型AVB59例,QT间期延长综合征1例。本组病例均有不同程度胸闷、心悸、头晕、黑噱等,其中伴有晕厥或阿斯综合征发作112例。  相似文献   

8.
房室传导阻滞是器质性心脏病常见的一种心电图表现,但部分是属于功能性者,这种房室传导阻滞可因体位改变或静注阿托品而消失,研究它们之间的区别,对于两者的治疗,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文就所遇5例,作如下报道。临床资料见附表: 讨论 房室传导阻滞多由各种心脏病、严重感染、洋地黄、奎尼丁等过量,外伤、心脏手术、电解质紊乱,使房室传导的不应期呈暂时性、间歇性或永久  相似文献   

9.
陈仕迅  陈彬 《西南军医》2008,10(3):66-67
目的了解拉萨地区高原心脏病心律失常的发病情况及临床特点。方法对我院2002年1月-2007年6月诊治的343例高原心脏病患者作常规心电图及动态心电图检查,按发生心律失常类型以及有无心力衰竭进行统计。结果在343例患者中有214例心律失常,其中窦性心动过速25例,窦性心动过缓27例,窦性停搏11例,室上性早搏159例,房性心动过速67例,心房颤动14例,室性早搏133例,室性心动过速5例,一度房室传导阻滞7例,二度房室传导阻滞30例,束支传导阻滞8例;单一心律失常100例,发生心力衰竭14例;两种及两种以上心律失常113例,发生心力衰竭48例。结论成人高原心脏病心律失常的发生率较高,心电图表现多种多样,同一患者可出现多种心律失常,发生率也较高,说明缺氧既影响心肌细胞的兴奋性又影响心脏的传导系统。心电图检查尤其动态心电图对诊断心律失常型高原心脏病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患儿,女,6岁,因心电图示Ⅲ度房室传导阻滞一月余于1978年8月23日入院。7月初患水痘,持续高烧(40℃±)3天后渐愈。7月15日又出现发烧38±℃,自诉头晕,发现心率60—78次,心音低沉,心电图检查示Ⅰ~Ⅱ度房室传导阻滞,2天后心电图示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心率40~50次/分,按“病毒性心  相似文献   

11.
作者采用高压氧(HBO)综合治疗病毒性心肌炎合并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报道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1.病例选择:1996年9月~2000年9月收治的急性病毒性心肌炎合并Ⅲ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19例,全部符合1995年急性病毒性心肌炎诊断标准[1],病程<2个月,其中男17例,女2例,年龄14~37(31.7±11.2)岁。分为两组,HBO治疗组 11例,对照组 8例,两组年龄、性别、临床症状、心功能及药物治疗情况差异无显著性(P>0.05)。 2.治疗方法:(1)对照组:给予维素C、心酰…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新生儿房室传导阻滞的常见病因及治疗经验。方法对20例房室传导阻滞的新生儿的发病原因、治疗及预后进行分析结果足月儿8例,早产儿12例,Ⅲ度房室传导阻滞4例(1例为先天性心内膜垫缺损、3例有多脏器功能损伤),均死亡。Ⅱ度房室传导阻滞15例(足月儿4例,早产儿11例),其中感染性心肌炎引起1例及2例肾衰合并电解质紊乱死亡,1例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治愈出院,11例早产儿为电解质紊乱引起,电解质紊乱纠正恢复窦性心律,预后好。结论危重新生儿房室传导阻滞发生率高,足月儿及早产儿引起房室传导阻滞的常见病因不完全相同,部分房室传导阻滞多为继发性,电解质紊乱最常见,尤其是孕周较小的早产儿、超低及极低出生体质量儿。病因明确,积极控制好原发病者预后较好。Ⅲ度房室传导阻滞预后差。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心脏术后永久性起搏器植入的病因、预防措施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2008年12月64例心脏术后行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患者的临床资料.64例患者中,风湿性心脏瓣膜病46例(同时合并冠心病1例),退行性主动脉瓣病变5例,感染性心内膜炎3例,先天性心脏病6例(主动脉瓣二叶畸形2例、部分房室管畸形2例、法洛四联症1例、Ebstein畸形1例),冠心病2例,二尖瓣脱垂及肥厚梗阻性心肌病各1例.行双瓣置换(DVR+TVP)22例,主动脉瓣置换(AVR)9例,二尖瓣置换(MVR)25例(其中同期行CABG术1例),部分房室管畸形矫治术2例,单纯行CABG术2例,Bentall术1例,左室流出道疏通及二尖瓣置换1例,法洛四联症根治术1例,Ebstein畸形矫治术1例.结果 本组64例患者中,术后出现房颧伴心室长间歇者31例,三度房室传导阻滞11例,病态窦房结综合征(SSS)19例,二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2例,双结病变1例.出现心脏传导系统功能障碍后采用VVI起搏器者41例,DDD起搏器者23例.无晚期死亡.结论 心脏术后出现传导功能障碍主要表现为房颤伴心室长间歇、病窦综合征及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前两者主要发生于术后远期,一旦出现且伴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均需行永久性起搏器植入;后者多发生于术后早期,与手术部位有一定关系,术中注重心脏瓣膜结构与房室结及传导束的解剖关系是预防的关键.三度房室传导阻滞持续时间超过2~3周者需行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术.  相似文献   

14.
谢东晓  刘桂华  李华 《武警医学》1998,9(10):612-613
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是一组原发于肌肉的遗传性疾病,病变可累及心肌,但伴发房室传导阻滞的报道较少。我院诊治1例Becker型肌营养不良合并Ⅲ度房室传导阻滞的病人,采用VVI型永久起博器治疗,随访6a,报告如下。病历资料:患者男,54岁。反复晕厥6月,于1...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分析部分型心内膜垫缺损的外科手术治疗方法及其安全性。方法:对19例2岁以上部分型心内膜垫缺损患者进行手术矫治,并处理合并畸形。重点分析其诊治情况、手术方法与临床效果。结果:全部患者无手术死亡,均痊愈出院。术后2例患者复跳后出现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再次阻断主动脉,重新缝合,未见传导阻滞;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1例,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1例,其余患者均为窦性心律,未出现手术并发症。结论:部分型心内膜垫缺损患者一旦确诊,应尽早手术治疗。手术治疗成功的关键是避免房室传导阻滞的发生和二尖瓣成形。  相似文献   

16.
1996年4月至1997年8月我院行65岁以上老年人开胸手术68例,其中13例出现严重心律失常,均得到及时处理。现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临床资料 本组13例,男8例,女5例。年龄66~78岁,体重52~63kg。手术种类包括肺癌行肺叶切除术5例,全肺切除术3例,食管癌根治术3例,纵隔肿瘤切除术2例。术前心电图显示Ⅰ度房室传导阻滞3例,偶发室性早搏2例,窦性心动过缓2例,高血压病2例。心功能ASA分级:Ⅰ级8例,Ⅱ级5例。1-2 麻醉与监测 术前30min肌注鲁米那0-1g,阿托品0-5…  相似文献   

17.
1984年以来,我们采用气囊漂浮起搏方法(使用Swan-Ganz双极起搏导管)床旁紧急插管抢救急性心肌梗塞伴严重房室传导阻滞6例,均获得成功,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男5例,女1例;年龄45~62岁(平均51岁);4例为急性下壁心肌梗塞,2例为急性前壁心肌梗塞。6例均合并严重房室传导阻滞,其中4例为Ⅲ度,2例为高度房室传导阻滞。其他并发症为合并低血压1例,泵衰竭(KillipⅢ级)1例,出现频发室性早搏2例;出现短暂阿斯综合征发作2例;2例心电图QRS增宽,其间期大于0.14s;6例心室率在20~38/min(平均33.5/min)。6例病人均用过阿托品及异丙肾上腺素静点,因效果不佳而行起搏治疗。  相似文献   

18.
患者男10例,女6例,年龄35~72岁,平均年龄54岁,均系不典型心肌梗死。误诊为:肩周炎2例,颈椎病1例,上呼吸道感染1例,支气管哮喘1例,急性胃炎2例,胆石症2例,糖尿病酮症1例,脑梗死1例,急性左心衰竭2例,心源性休克1例,Ⅱ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小儿心动过缓的类型和病因,为小儿心动过缓的诊治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收治的46例小儿心动过缓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6例新生儿心动过缓中窦性心动过缓10例,房室传导阻滞5例,窦房传导阻滞1例;30例儿童心动过缓中窦性心动过缓12例,房室传导阻滞9例,窦房传导阻滞4例,室内传导阻滞4例,游走心律1例;由迷走神经张力过高所致者35例,心脏本身疾病所致者9例。结论小儿心动过缓中窦性心动过缓占绝大部分,其次为房室传导阻滞;小儿心动过缓大多由迷走神经张力过高所致,其次为心脏本身的疾病所致;小儿心动过缓大多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20.
由于病人患有心脏Ⅲ度房室传导阻滞 ,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极可能发生心脏骤停或心室颤动危及生命。我们采取术中安装临时心脏起搏器 ,使病人安全渡过手术期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患者 ,男 ,37岁 ,主因双侧髋部疼痛运动功能受限 5a加重 2周于 1996年 11月 12日入院。患者于 5a前因患心肌炎 ,应用激素类药物造成双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入院诊断 (1)双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2 )心脏Ⅲ度房室传导阻滞。但入院前两周病情继续加重 ,左髋关节被动屈曲位畸形 ,不能自主活动 ,要求手术治疗而住院。2 治疗心脏Ⅲ度房室传导阻滞 ,在手术中易发生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