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周勇 《中国实用医药》2013,8(3):103-104
目的分析乳腺导管镜在乳腺疾病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0年8月至2011年8月收治的78例乳腺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乳腺导管内视镜进行检查。结果所有患者乳腺导管镜检查结果与病理检查结果相符。23例患者诊断为乳管扩张;18例乳管炎,其中9例合并乳管扩张;37例乳管内占位病变,其中乳腺导管内痛8例,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27例,乳腺导管内神经-内分泌瘤2例。结论乳腺导管镜诊断乳腺疾病,准确率高,安全、方便,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选择性乳腺导管造影在乳头溢液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8例乳头溢液疾病患者行选择性乳腺导管造影的临床资料,并与乳腺X线平片表现、手术病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选择性乳腺导管造影诊断导管内乳头状瘤41例,乳导管扩张23例,乳腺增生10例,导管癌及乳头状瘤伴恶变4例。各种改变均有较明确的X线征象,并与手术病理结果完全一致。结论乳导管造影对乳头溢液疾病的诊断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王凤良  殷虹  陈飞  张敏  杲圣  陆澄 《江苏医药》2012,38(21):2589-2590
目的 探讨纤维乳管镜在乳头血性溢液疾病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2010年1月-2011年2月收治的乳头血性溢液女性患者108例,年龄21-69岁,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诊断及治疗过程.结果 108例中,导管内乳头状瘤64例,乳腺导管上皮增生12例,乳腺导管扩张16例,乳腺腺病8例,导管内癌6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2例.纤维乳管镜检查的灵敏度为91.7%,特异度72.2%,诊断符合率85.2%.结论 纤维乳管镜是乳头血性溢液有效的诊治手段之一,乳头血性溢液应积极给予外科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乳管镜在乳头溢液疾病中的价值。方法乳头溢液患者105例,自溢液管插入纤维乳管镜观察溢液乳管及其分支的结构及内容物状况,发现并确定病灶位置。结果乳管镜插入成功率100%,镜下发现乳管内肿物68例(64.76%);诊断为乳头状瘤53例,乳头状瘤病5例,乳腺导管癌7例(其中似原位导管癌3例),乳管扩张、炎症27例。手术92例,经病理证实对乳腺癌诊断的灵敏度87.5%(7/8),特异度98.82%(84/85)。结论乳管镜检查为乳头溢液病因诊断的首选方法,对导管癌及癌前病变的早期发现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乳管镜在乳头溢液性乳腺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析2008年2月至2009年2月在本院行乳管镜检查的45例乳头溢液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术前诊断与术后病理诊断作对比分析。结果镜检诊断乳腺癌3例,导管内乳头状瘤10例,乳头状瘤病6例,乳腺增生及乳管扩张症21例,乳管炎症5例,经病理证实符合率分别为66.7%(2/3)、90%(9/10)、83.3%(5/6)、90.5%(19/21)、80%(4/5)。结论乳管镜能够更准确、直观明确乳头溢液性乳腺疾病的病因、病变范围及部位,是术前诊断以乳头溢液为表现的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和导管内癌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乳头溢液乳腺疾病乳管内视镜的诊断价值。方法用纤维乳管镜FVY780纤维乳管镜系统对2653例乳头溢液患者进行检查,对可疑病例用活捡针取组织活检或定位切除送病检确诊。结果共检出乳头状瘤992倒,占37.4%;导管内癌66例,占2.5%;乳管扩张症和乳管炎共1205,占53.8%。结论乳管内视镜检查可以明确乳头溢液的病因,确定病变部位,引导活检或定位切除.提高早期乳腺癌的发现率,是乳头溢液的乳管内疾患诊断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乳腺导管镜检查在以乳头溢液为唯一表现的乳腺神经内分泌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通过乳腺导管镜检查发现的12例乳腺神经内分泌癌患者的临床表现、乳腺导管镜下特点、病理检查结果以及术前影像学检查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2例患者均以乳头单孔血性溢液为首发症状,临床体检肿块不明显,术前超声和乳腺X线检查为阴性,细胞学检查均无恶性证据。12例患者乳腺导管镜下均见病灶,9例表现单发乳头状新生物,3例表现为多发乳头状新生物。4例新生物周围管壁僵硬,其余8例管壁均光滑。所有病灶均在乳腺导管镜定位下获得明确诊断。结论乳腺导管镜检查在以乳头溢液为唯一临床表现的乳腺神经内分泌癌的诊断中有重要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价乳管镜检查对乳头溢液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2004年7月,2005年6月,76例行纤维乳管镜检查的乳头溢液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有手术指征患者与术后病理诊断作对比分析。结果 76例患者中,乳管镜诊断为乳腺增生及导管扩张39例,导管内乳头状瘤25例,导管内乳头状瘤病9例,乳腺癌3例。镜下诊断与病理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6.0%(24/25)、88.9%(8/9)、66.7%(2/3)。结论 乳管镜是术前诊断以乳头溢液为表现的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和导管内癌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9.
刘法文  张恒伟  李林霞  崔树德  金娜 《医药论坛杂志》2004,25(19):10-11,76,F003
目的 评价乳管内视镜对乳头溢液诊治的作用。方法 应用FVS-3500纤维乳管镜系统对735例乳头溢液患者进行检查。结果 渗出性病变208例(导管炎184例、导管扩张24例);占位性病变515例(导管内乳头状瘤397例、乳头状瘤病70例、导管癌48例);正常12例。盲检18例。其中导管癌3例,炎症15例。手术306例,经病理证实符合率83.7%。结论 乳管内视镜能明确乳头溢液病因,确定病变部位,能早期诊断乳腺癌..  相似文献   

10.
乳头溢液是乳腺疾病的三大症状之一,是乳管病变的早期表现,发生率约为8%~10%。通过对病变乳管的检查,可以发现癌前期病变和早期乳腺癌。2004年6月~2005年9月我们应用纤维乳管镜对60例乳头溢液患者进行检查,结果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60例患者均来自我院乳腺专科门诊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乳腺导管造影对乳头溢液病因诊断的应用。方法回顾分析术后病理明确的56例乳腺疾病的乳腺导管造影的影像。结果 56例病例中导管内乳头状瘤23例,乳腺导管扩张症伴炎性增生症17例,导管内癌及乳头状瘤癌变9例,纤维囊性乳腺病及小叶增生7例。结论选择性乳腺导管造影对乳头溢液原因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价值,可为临床提供可靠的诊断治疗依据。  相似文献   

12.
<正>乳腺疾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为乳头溢液。乳头溢液症状出现在约10%的妇女的常规乳腺检查中,可分为病理性溢液和生理性溢液,本试验研究的主要是病理性乳头溢液,即在非生理情况下出现的一个或多个导管的自发性溢液。产生病理性溢液的主要原因是乳腺导管内占位性病变,主要表现为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另有少数为导管内癌。导管内癌的病灶很小,临床检查中不易检出,超声检查几乎均诊断为乳腺增生症和乳管扩张症,很多患者长期服用各种药物,效果甚  相似文献   

13.
乳腺导管内视镜对乳头溢液检查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乳腺导管内视镜对乳头溢液检查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3月至2007年10月,我院乳腺导管内视镜检查乳头溢液82例的临床资料。结果82例中乳头溢液导管癌3例,乳头状瘤10例,慢性导管炎61例,导管扩张8例。结论导管内视镜可以对乳头溢液做出明确诊断和瘤体定位,是乳头溢液患者病因诊断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乳头溢液的诊断和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8例有乳头溢液症状的乳腺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98例均采用手术治疗,其中改良根治术30例,乳腺区段切除术139例,单纯性乳房切除术29例;术后病理检查诊断:导管内乳头状瘤102例、乳腺囊性增生症32例、乳腺癌30例、乳腺导管扩张症34例。乳头溢液涂片细胞学检查乳腺癌阳性率46.7%;乳腺导管造影检查诊断符合率82.1%;乳管镜检查诊断符合率为90.0%。随访1—5年,2例复发。结论以乳头溢液为主要症状的乳腺疾病中,良性病变最为常见,行乳腺导管造影检查及乳管镜检查对诊断有重要作用,手术是治疗病理性乳头溢液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5.
牛献勇 《中国医药》2014,(2):247-249
目的 总结乳腺导管内隆起性病变在乳腺导管镜检查时的表现类型,指导临床对病变性质的判定.方法 对北京市大兴区妇幼保健院2009年1月至2013年1月的382例乳头溢液患者行乳腺导管镜检查,发现乳腺导管镜内隆起性病变153例(40.9%),均进行手术,分析乳腺导管镜诊断与病理组织学诊断的相互关系.结果 153例隆起性病变的镜下诊断:乳管内乳头状瘤124例,乳管内乳头状瘤病11例,乳腺导管内癌1例,浆细胞性乳腺炎伴局部增生17例.术后病理诊断:乳管内乳头状瘤122例,乳管内乳头状瘤恶变1例,乳管内乳头状瘤病11例;乳腺导管内癌1例,局部导管上皮增生3例(其中不典型增生1例),浆细胞性乳腺炎伴局部导管上皮增生15例.镜下诊断符合率:乳管内乳头状瘤98.4%;乳管内乳头状瘤病100.0%;乳管内癌100.0%;浆细胞性乳腺炎伴局部导管增生88.2%.结论 乳腺导管镜对乳管内隆起胜病变大部分能做出正确诊断,但应警惕癌前病变及恶变的误诊和漏诊.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乳腺导管扩张症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对30例乳腺导管扩张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该病主要表现为乳腺肿块(19例,63.3%),乳腺脓肿(11例,36.7%),乳头溢液(10例,33.3%),乳头内陷(10例,33.3%),乳瘘(5例,16.7%)。手术前误诊率56.7%(17/30),其中9例误诊为乳癌。本组均经手术治疗,治愈率96.7%(29/30)。结论乳腺导管扩张症容易误诊,术中快速冰冻病理检查是确诊的可靠方法;手术成功的关键是彻底切除或切开病变的乳管。  相似文献   

17.
超细乳管纤维内视镜(FDS)是通过光导纤维对乳腺导管管腔及管壁进行检查,可以在直视下观察乳管管腔的结构、病变的大下及位置等,目前主要用于乳头溢液患者的检查。本院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开始对96例乳房疼痛常伴有局部象限融合的条索状、结节状及团块状的患者进行乳腺管镜检查治疗。患者疼痛常无规律性,少数患者月经前加重,且无乳头溢液,结合超声、乳腺数字化检查,诊断为乳腺增生病,行FDS检查,排除占位性病变后,在镜下予以冲洗后灌注治疗,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邙建波  麦沛成  罗民 《河北医药》2003,25(8):575-576
目的 探讨乳头溢液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95例乳头溢液患者,其中经手术治疗53例,分别行病变导管切除、乳腺区段切除、乳腺切除手术,病理恶性患者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余42例门诊随访观察。结果 本组53例手术患者中恶性1l例,其中乳管内乳头状癌3例,导管内癌3例,乳腺浸润性癌5例。另外乳管内乳头状瘤16例,导管扩张症7例,慢性化脓性乳腺炎2例,乳腺增生15例。余42例门诊随访均1年以上,其中12例乳头溢液症状消失,5例溢液症状明显减轻,其余患者病情无变化,辅助检查未发现异常。结论选择性乳管造影、乳头溢液的细胞学检查对诊断有较大价值,配合钼靶、B超、乳头溢液的CEA测定可以提高诊断率,发现导管内病变和早期乳腺癌。对于50岁以上、血性乳头溢液伴随乳腺肿物,乳管造影、乳头溢液涂片、钼靶、CEA测定及潜血检查异常者,应争取尽早手术,切除病变导管。明确诊断,同时应适当掌握手术适应证,减少不必要的乳腺活检手术。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乳腺彩超、乳腺导管镜检查在乳头溢液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52例乳头溢液患者的导管镜检查和乳腺彩超结果,结合术后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对本组病理性乳头溢液患者,乳腺彩超检查的阳性率为75.0%;乳腺导管镜的阳性率为84.6%;联合检查的阳性率为100%.结论 乳头溢液患者采取乳腺彩超或乳腺导管镜检查,均有一定的假阴性率,两种方法联合应用能达到满意的病因诊断效果.  相似文献   

20.
秦建伟  韦达  张建  唐金海 《江苏医药》2007,33(11):1165-1166
目的 评价纤维乳管内视镜检查对乳头溢液的诊断价值.方法 应用纤维乳管镜检查系统,对180例乳头溢液患者进行诊断,并与术后病理诊断作对比分析.结果 180例患者中发现乳管内占位性病变66例(36.7%),镜下诊断恶性病变7例(3.9%),镜下诊断与病理诊断符合率为93.8%.结论 纤维乳管镜检查乳头溢液诊断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