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纺织业入世面临的主要技术壁垒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从技术壁垒的特点出发,介绍了有关纺织业的国外技术壁垒主要表现在纺织品技术法规、纺织品技术标准及评定程度等方面。认为我国纺织业存在的主要技术问题为生产设备落后,产品竞争力不强;环保意识淡薄;认证步伐缓慢;纺织检测设备落后;缺乏强制性标准和技术法规等。据此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加快技术进步,实现产业升级,调整产品结构;建立和完善纺织品安全标准体系;加强环保意识;实施质量体系认证和产品认证;强化技术监督信息服务体系的服务职能等。  相似文献   

2.
从"绿色技术壁垒"看我国生态纺织品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靳颖  吕丽  董春宇  张慧玲  刘江  都兴盛 《印染》2002,28(1):41-47
随着关税的逐步降低和非关税贸易措施的逐步取消,国际贸易呈现全球化的趋势,“绿色壁垒”已成为制约我国纺织品参与全球经济竞争的最 大障碍。因此,要不断地跟踪掌握发达国家的“绿色技术壁垒”动态,制定适合我国国情的技术法规标准,大力开发生态纺织品,推广生态纺织品的绿色认证,采用清洁生产技术,提高我国纺织业的绿色信誉。本文系统地评述了“绿色壁垒”对我国纺织品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为消费者提供安全的、有利于生态和环境保护的产品已成为一种世界性潮流 ,注重绿色消费的倾向已影响到纺织品和成衣的设计、生产、销售、消费和最终处理各个领域。鉴于技术法规 (强制性标准 )、标准和合格评定在技术壁垒中的作用 ,积极开发和生产生态纺织品将是中国纺织业应对绿色壁垒、扩大国际市场份额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4.
浅论我国生态纺织品标准体系的完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杨辉 《棉纺织技术》2008,36(1):57-60
为了推动我国生态纺织品标准体系的健全和完善,对我国现行标准体系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完善标准体系的建议.认为我国应提高执行生态纺织品标准的主动性,及时调整和完善标准体系,提高检测水平,完善纺织品认证内容,及时了解国外生态纺织品技术法规.指出要切实加强我国生态纺织品标准化管理工作,以提高纺织品生态质量水平,增强国际竞争力,打破国际技术壁垒.  相似文献   

5.
纺织品中PFOS现状及其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了全氟辛烷磺酰基化合物(PFOS,perfluorooctane sulfnate)的污染现状、毒性及其在纺织品中的运用,为冲破欧盟PFOS的技术壁垒(欧盟对其市场上制成品中PFOS的含量作出了限定,该禁令在2008年4月将会全面实施),企业和检验检疫部门应采取的4点措施:(1)转变企业单一目标,完善环境标准法规体系,重视产品的环保认证;(2)改变产品结构,重塑产品形象;(3)快速建立PFOS检测的方法和标准;(4)尽快寻找PFOS的替代品.  相似文献   

6.
“家纺设计”既是相对独立又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其不但涉及纺织品设计的四个层面:织物设计;图案设计;产品造型设计;纺织品空间装饰设计,还需要有纺织业整体技术实力作为技术支撑。当前中国“家纺设计”的落后现状主要是由于陈旧的染织设计教育模式及落后的设计文化导致,中国家用纺织品协会即将推广的家用纺织品设计师职业培训与职业认证计划,是提升中国家纺设计水平的可靠途径。  相似文献   

7.
生态纺织品的检测与监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纺织导报》2001,(6):50-52
为消费者提供安全、有利于生态和环保的产品已成为世界潮流,注重绿色消费的倾向已影响到纺织品和成衣的领域。为顺应这种趋势,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于2001年9月22~23日在京举行了中国生态纺织品研讨会 (中国纺织业绿色认证推介会)。与会专家指出,生态纺织品将成为纺织行业的目标和导向。随着环保法令在全球范围内的推广,入世后的中国企业将面临绿色贸易壁垒的严峻挑战。我国7万多纺织企业应该进一步加强环保意识,了解并参加环境标志和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清洁生产,发展绿色技术,生产环保产品,使企业具有参加国际市场竞争的实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原液着色涤纶纤维顾名思义就是先对聚酯熔体着色后再进行纺丝而成的纤维.原液着色纤维由于不再需要后道染色,是色纺纱的理想原料,符合循环经济发展的要求.所以国家相关部门要求在纺织产业上大力推广直纺原液着色技术,要求在"十二五"期间有色纤维比重要达到5%~ 10%[1]. 什么样的产品可以称得上是生态纺织品呢? 0eko-Tex国际环保纺织协会对纺织生态学的界定包括以下四个方面:一是纺织品的生产过程对环境不造成有害的影响,且符合不污染空气、不污染水资源等条件;二是服装和纺织品中对人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的有害物质的含量应控制在最低;三是在洗涤和保养衣物的过程中对穿着者和周围环境不会产生影响;四是纺织品在废弃处理时不释放有害物质,焚化销毁时不污染空气. 针对以上因素,发达国家陆续发布了一些针对纺织品的生态环保要求技术法规或标准;为适应新的贸易环境变化与贸易技术壁垒,国内也发布了相关标准积极应对. 通过以上对比发现,虽然发布了相关技术标准来积极应对新的贸易环境变化与贸易技术壁垒,但技术条款相比于国外技术标准要宽松得多,强制标准GB 18401有害物质限量类别数量比国外技术法规要求要少得多.  相似文献   

9.
程鉴冰 《丝绸》2004,(12):38-40
介绍我国有关纺织品服装的技术法规标准以及世界各国纺织品服装的技术法规和标准,并进行分析比较,同时探讨了应对国外某些纺织品服装技术壁垒的政策选择。  相似文献   

10.
纺织品及纺织化学品中的高关注度物质(SVHC)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结合REACH法规的最新73种候选物质清单和附件要求,主要介绍了纺织品及纺织化学品中可能涉及的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阻燃剂、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致癌芳香胺重金属、其他类型环境荷尔蒙等高关注度物质的来源、相关标准的限制要求。这将有利于企业了解生态环保的国际技术要求,及早制定策略,改进产品环保性能,积极应对各类贸易技术壁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