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西方现代家具设计高等教育的建立与西方现代家具产业的兴起同步,都是伴随着欧洲工业革命的浪潮而发展起来的。美国的克兰布鲁克艺术学院、德国乌尔姆设计学院、意大利米兰理工大学、英国皇家设计学院、赫尔辛基艺术设计大学等一批著名设计大学更是成为西方现代家具设计人才的摇篮。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初才开始引进现代设计教育,由于历史文化的断层和闭关自守的原因,造成中国高等家具设计教育的滞后,缺  相似文献   

2.
彭亮 《家具》2004,(1):69-75
21世纪的现代中国家具产业,不可避免地卷入了全球化的浪潮中。未来的市场将没有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之分,中国的企业将要与一大批世界级的品牌同台竞技。在市场竞争中,产品可以很快被竞争对手效仿、超越,而品牌却是独一无二的。真正持久的竞争优势往往来自于强势品牌。谁掌握了品牌,谁就掌握了未来市场的主动权。未来市场的趋势是:无品牌的企业将成为强势品牌的贴牌加工厂,而强势品牌则成为贴牌加工厂的指挥枢纽。作为日常耐用消费品,家具不仅要满足使用功能,同时还扮演着一种设计文化载体的角色。因此,设计在家具品牌的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中国现代家具设计正在从“模仿”转向“设计”,从“追风”转向“创新”,“现代中式”或“新中式”的家具设计风格正在逐步形成之中。与此同时,一些中国现代家具企业也正在逐步形成自己的设计风格和品牌。但是与西方现代家具产业相比较,离创立中国现代家具的设计风格与学派,形成中国现代家具的著名品牌为期尚很远。所以,非常有必要对西方从19世纪工业革命后迅速发展的西方现代设计学派与家具著名品牌的形成机制进行系统地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3.
彭亮 《家具》2004,(3):65-69
北欧家具成为一个国际著名设计学派已有将近一个世纪,北欧的家具设计之所以会迅速被看成是一种世界潮流,其中一个关键的因素,就是一大批家具公司先后在19世纪欧洲工业革命以后迅速的成长,发展成为领导设计潮流的著名品牌公司。  相似文献   

4.
西方现代家具业的崛起和腾飞在于其现代艺术设计教育体制的创建和兴起,现代艺术设计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成为经济腾飞的第—推动力。一代又一代设计人才毕业于高等艺术院校,带动了一波又一波的现代设计创新与运动,“科教兴国,设计立国”成为北欧、意大利、德国、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的秘密武器与成功经验。20世纪20年代创建的“包豪斯”设计学院,史无前例的第一次构建了现代艺术教育体制,并培养出了布鲁尔等第一代家具设计大师。北欧现代设计学派的鼻祖埃利尔·沙里宁被誉为美国现代艺术设计教育之父,1932年创建了克兰布鲁克艺术设计学院,抒起源于欧洲的先进设计教育成功地移植于美国的沃土,使之成为美国现代设计大师的摇篮。培养出了小沙里宁、伯尔托亚、伊姆斯等—批顶尖设计大师。丹麦哥本哈根皇家美术学院、芬兰赫尔辛基艺术设计大学也颇有建树。二战后意大利现代设计师中有80%毕业于米兰理工学院,米兰业已成为世界家具设计中心。为此,本刊精选了部分西方著名的艺术设计院校向读者特别推介,为中国现代艺术设计教育科学的构建与国际化提供了有益的参照与借鉴。  相似文献   

5.
整整一个世纪就这样飞逝而过,想想在20世纪如此丰富多彩的现代家具设计的舞台上,竟然没有中国人的一席之地,不免伤感了一阵。好在刚刚完成初稿的博士论文《西方现代家具设计中的“中国主义”》为自己勉强挣回一点自尊,证明中国的设计文化绝非一无是处。更有许多位设计大  相似文献   

6.
彭亮 《家具》2004,(5):67-71
美国现代设计学派的形成,是由于在二次大战前后从欧洲和全世界汇集了一大批的现代设计师,而且在设计风格上形成了一个20世纪50年代占主流趋势的有机设计风格,在家具设计人才的教育方面有克兰布鲁克(Cranbrook)艺术学院和罗得岛设计学院等著名设计大学,在媒体上有  相似文献   

7.
当代国内的家具设计需要回答三个问题,一是家具设计的现代、二是家具设计的现代性、三是家具设计的现代化,本文讨论了其中之一的“家具设计的现代”。对西方家具设计的现代和中国家具设计的现代分别作了描述和分析。20世纪初,西方从托耐特的弯曲木家具开始,英国最先提出了工业设计的思想及至莫里斯的工艺美术运动,直到后来一系列在设计理论方面的探索如新艺术运动、英国格拉斯哥学派和美国芝加哥学派等,最终由风格派和包豪斯在20世纪30年代确立了现代家具设计的基础,现代家具开始形成。中国则自改革开放以来,全社会和全行业开始倡导和重视家具设计的创新,并于2000年代开始设计具有中国民族形式的现代家具——新中式,但由于各种原因,尚未成熟为一种独立的中国现代家具风格。本文对建设中国家具设计产业链和构建中国现代风格提出了若干建议和设想。  相似文献   

8.
引言翻开现代设计史,我们能发现一个惊人的现象,一些名垂青史的设计大师及其经典设计作品开启了20世纪的现代设计新纪元,创造了人类生活的新方式.21世纪的现代中国家具产业,不可避免地卷入了全球化的浪潮中.未来的市场将没有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之分,中国的企业将要与一大批世界级的品牌同台竞技.在市场竞争  相似文献   

9.
于1984年创建的广州美术学院集美公司,被誉为将设计产业化并推动中国艺术院校将设计实践面向社会的“先行者”。二十多年来,“集美组”完成了包括广州长隆酒店等在内的救十个大型室内项目的设计与施工,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并享誉业内。然而,由“集美组”设计师“客串”设计完成的一批优秀家具作品却鲜为家具业内人士所知。或许不是家具专业科班出身,因而他们的家具设计思维几无定式,犹如天马行空,值得家具设计师深思。这批家具作品倾注了设计师怀旧的思绪,融灌了东西方传统文化的神韵,设计师自由奔放的个性由此得以显露无遗。本刊将陆续刊出“集美组”个性化家具设计作品,供读者品鉴。明式系列Furniture of the Ming Style 设计师语:明式家具,其简洁而飘逸的造型和气质在中国和世界家具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时至今日,亦只有感叹的份。明式家具毕竟是过去的故事,与现代生活总有点不协调, 现代人的腰杆子已失去过去的坚挺,坐在沙发的软垫上总是舒服点,明式家具在现代变成了名符其实的“精神家具”。我喜欢明式家具,喜欢在明式家具里找灵感,希望在自己的设计里能终有一日飘出明式家具的灵气。  相似文献   

10.
当前国内家具市场十分活跃,各种专卖店,家具城遍及全国各地。家具的品种、款式日新月异,家具从业人员与日俱增,家具设计队伍不断扩大。家具市场的活跃促进了家具设计的发展。我国家具设计正由一般化向个性化发展,由简单的模仿复制向自主设计方面转化。一些具有时代特点、中国特色的家具个案在展览会上露面;一批新的设计人才在成长;中国家具充满生气地走问21世纪。 1 家具设计与市场定位 家具设计以人们生活需要为前提,以人为本,为人服务。因此任何一种家具产品的开发,研制和推向市场都应当是一个系统工程。家具的开发与研制其…  相似文献   

11.
家具设计基础讲座(二)——现代家具设计概述(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现代家具设计的定义与内容进行了初步的阐述,特别是对家具设计与相关艺术设计学科的关系进行了较为完整的分析,对家具与建筑设计、家具与环境设计、家具与工业设计、家具与科技、家具与艺术、家具与生活方式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现代主义设计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第二次工业革命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为时间点,简略的阐述各种家具风格流派和现代主义设计的互动关系,从而引申出文章讨论的主题,现代家具的形成及其发展,以及在20世纪90年代后在全球化的影响下,新一轮的西方家具处于停滞,而亚洲家具特别中国家具的崛起,对现代家具设计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现代家具设计的定义与内容进行了初步的阐述,特别是对家具设计 与相关艺术设计学科的关系进行了较为完整的分析,对家具与建筑设计、家具与环 境设计、家具与工业设计、家具与抖技、家具与艺术、家具与生活方式等方面进行 了系统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于1984年创建的广州美术学院集美公司,被誉为将设计产业化并推动中国艺术院校将设计实践面向社会的“先行者”。二十多年来,“集美组”完成了包括广州长隆酒店等在内的数十个大型室内项目的设计与施工,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并享誉业内。然而,由“集美组”设计师“客串”设计完成的一批优秀家具作品却鲜为家具业内人士所知。或许不是家具专业科班出身,因而他们的家具设计思维几无定式,犹如天马行空,值得家具设计师深思。这批家具作品倾注了设计师怀旧的思绪,融灌了东西方传统文化的神韵,设计师自由奔放的个性由此得以显露无遗。从本期起,本刊将陆续刊出“集美组”个性化家具设计作品,供读者品鉴。  相似文献   

15.
于1984年创建的广州美术学院集美公司,被誉为将设计产业化并推动中国艺术院校将设计实践面向社会的“先行者”。二十多年来,“集美组”完成了包括广州长隆酒店等在内的数十个大型室内项目的设计与施工,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并享誉业内。然而,由“集美组”设计师“客串”设计完成的一批优秀家具作品却鲜为家具业内人士所知。或许不是家具专业科班出身,因而他们的家具设计思维几无定式,犹如天马行空,值得家具设计师深思。这批家具作品倾注了设计师怀旧的思绪,融灌了东西方传统文化的神韵, 设计师自由奔放的个性由此得以显露无遗。本刊将陆续刊出“集美组”个性化家具设计作品,供读者品鉴。  相似文献   

16.
中国家具工业近年来的长足进步与迅猛发展举世瞻目,作为世界级的家具生产制造大国应当是名副其实。但在家具设计领域却显得有些滞后而悄然无声息,远没有出现家具设计大师级的人物以及传世经典之作。有鉴于此,近年来,中国家具协会以及业内有识之士一直在围绕“中国家具设计”这一重大问题,执著地鼓与呼。面对市场的设计需求,面对行业发展迫切需要设计的呼唤,以培养中国未来家具设计师为目的的深圳家具研究开发院,在历经近两年的策划筹备之后,完成了可行性研究论证工作获政府立项,于2002年进入了实质性的实施阶段。寄希望于将“研发院”建成中国“第一家具设计工作室”,既是一种理想,也是奋斗目标。  相似文献   

17.
于1984年创建的广州美术学院集美公司,被誉为将设计产业化并推动中国艺术院校将设计实践面向社会的“先行者”。二十多年来,“集美组”完成了包括广州番禺长隆酒店等在内的数十个大型室内项目的设计与施工,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并事誉业内。然而,由“集美组”设计师“客串”设计完成的—批优秀家具作品却鲜为家具业内人士所知。或许不是家具专业科班出身,因而他们的家具设计思维几无定式,犹如天马行空,值得家具设计师深思。这批家具作品倾注了设计师怀旧的思绪,融灌了东西方传统文化的神韵,设计师自由奔放的个性由此得以显露无遗。本刊将陆续刊出“集美组”个性化家具设计作品,供读者品鉴。  相似文献   

18.
“世界现代家具设计师100名”在时间上包括了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现代设计运动中产生的家具设计师,主要是20世纪中后期的设计师,以及世纪之交至今新涌现出来的家具设计师。在空间上主要是欧美国家的家具设计,也有少量的日本和中国的现代家具设计师。本书的主要资料来源有:方海的《20世纪现代家具设计流变》,胡景初等的《世界现代家具发展史》、Fiona&Keith,B的《20th Furniture》、Bernd Polster的《the A-Z Modern Furniture》等。在编排顺序上以设计师英文名的字母序为准。  相似文献   

19.
伸缩缝可以一定程度防止家具面板过度形变而导致家具边框角榫开裂变形,是中国传统木工艺的精髓。然而模式化的框架结构下的伸缩缝工艺固有结构模式也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中国现代家具设计的发展。这使得对伸缩缝结构工艺有再研究,改良的必要与意义。通过探讨中国传统伸缩缝背后的意义与价值,及一些西方家具对木材收缩性质处理方式的研究分析,进一步探索现代家具设计应该用何种态度面对传统工艺以及对传统工艺优化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20.
四、从默默无闻到誉满全球——北欧设计学派与赫辛基艺术设计大学 20世纪50年代,斯堪的纳维亚地区的几个默默无闻的北欧小国,如丹麦、芬兰、瑞典、挪威等迅速崛起,活跃于世界设计舞台的中心,成为设计大国,尤其是以北欧传统手工艺为基础加上现代设计和现代技术与材料的北欧家具,成为全球主要家具流派之一,代表了一种民主大众化的理想主义中产阶级生活方式。北欧家具设计造型简朴、突出天然材质、工艺精美、注重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