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胡成琳  娄世锋  陈姝  邓建川  周慷 《重庆医学》2007,36(23):F0003-2472
1临床资料 患者,女,30岁,因发热、乏力、左颈部淋巴结肿大4个月于2006年11月人院。住院号262764。人院前4个月受凉后自觉发热、微汗、乏力、体温最高达40℃,并发现左颈部淋巴结肿大。外院查血象Hb43g/L,球蛋白升高,血沉122mm/h,骨髓检查示缺铁性贫血。院外口服铁剂治疗3周后,症状加重,  相似文献   

2.
患者,男,62岁,因全身浅表淋巴结无痛性肿大6年余于2012年3月9日入院。患者于2005年3月发现颈部淋巴结肿大,随后全身多处淋巴结无痛性进行性肿大,伴发热、全身乏力,无头晕、咳嗽、盗汗,未予重视。2011年5月全身乏力症状加重并伴消瘦,遂就诊于当地医院,行颈部淋巴结活检诊断为"B细胞淋巴瘤",予以激素化疗(方案  相似文献   

3.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30岁,因发热、乏力、左颈部淋巴结肿大4个月于2006年11月入院.住院号262764.入院前4个月受凉后自觉发热、微汗、乏力、体温最高达40℃,并发现左颈部淋巴结肿大.外院查血象Hb 43g/L,球蛋白升高,血沉122mm/h,骨髓检查示缺铁性贫血.  相似文献   

4.
代萍  吴俊才  邓翠东 《四川医学》2005,26(10):1071-1071
患者,男,55岁。因发现颈部包块3年,乏力、腹胀10d.于2004年12月2日入院。既往曾多次淋巴结病理检查示:反应性增生。入院时病人诉乏力、腹胀,皮肤瘙痒明显。查体:T37.2℃,P96次/min,R19次/min,BP120/80mmHg。一般情况尚可,精神差,皮肤无瘀点、瘀斑。双颌下、颈部、腋下、双腹股沟均可扪及多个肿大淋巴结,质硬,无压痛。心肺正常。肝脾不大。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大小便常规、肝肾功、免疫球蛋白定量正常,血沉80mm/h,C-反应蛋白10.46mg/L。  相似文献   

5.
蒋贝兰  沙杭  马劲夫  周银苹 《疑难病杂志》2013,(8):649-649,F0003
<正>患者,男,77岁。因间断乏力10余年,加重伴食欲减退1个月于2012年10月入院。患者10余年前出现乏力,多家医院诊断为"扩张型心肌病",近1个月患者乏力症状加重,伴明显食欲减退,无咳嗽、咯血、胸闷等。查体:贫血貌,消瘦体型。背部查体右上肺触诊语颤减弱,叩诊略实,听诊呼吸音减低。癌胚抗原(CEA)5.1 ng/ml,余肿瘤标志物正常。胸腹CT平扫+增强提示右肺上叶软组织密度团块影,直径约10 cm,病变内部密度欠均匀,增强不均匀强化,纵隔内未见明显肿大淋巴结;右  相似文献   

6.
恶性黑色素瘤较少见,多数起源于表皮黑痣的恶变。我科收治一例无色素皮肤的恶性黑色素瘤,现报告如下。患者男性,30岁,工人。因间断发热一年余,伴颈部淋巴结肿大一月于1987年12月31日收住我科。患者自1986年5月起出现间歇性发热,体温波动于37.5~38.5℃之间,常可自行缓解,同时伴有乏力、盗汗。曾多次就诊未明确诊断。入院前一月体温持续不退、并出现双侧颈部淋巴结肿大、腹胀、下  相似文献   

7.
徐文江  李青 《疑难病杂志》2008,7(5):307-307
患者,男,53岁。因周身乏力1年、加重15d于2006年1月11日入院。患者于2002年11月因腰椎间盘脱出症长期卧床致左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及肺栓塞,经治而愈。查体:贫血貌,皮肤无出血点,胸骨无压痛,肝脾淋巴结未及肿大。心电图、X线胸片未见异常。血WBC1.8×10^9/L,Hb49g,L,PLT73×10^9/L;骨髓象:增生活跃,  相似文献   

8.
患者,男,34岁,广西人,有同性性生活史。主因“颈部淋巴结肿大6个月,发热、咳嗽1月余”,于2004年8月14日入院。患者6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颈部淋巴结肿大,于广州某医院诊断为“淋巴结结核”,行HIV抗体初筛试验阳性(后经广东省疾控中心做确证试验,结果阳性),诊断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艾滋病)及淋巴结结核”予三联抗结核治疗后,肿大淋巴结逐渐消退,于2个月前自行停用抗结核药。  相似文献   

9.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19岁,学生,因发现双侧颈部淋巴结肿大1月余,发热1周于2005年10月18日入院.1月余前患者发现双侧颈部淋巴结肿大,胡豆大小,感疼痛,不伴发热、咽痛、盗汗等症状,口服"头孢类"抗菌素治疗后淋巴结疼痛有所缓解,此后未再重视.  相似文献   

10.
患者:鲍某某,女,46岁于1990年11月30日入院。因头昏乏力,低热,颈部淋巴结肿大一年余。当地按淋巴腺结核治疗未见好转。近一个月来上述症状加重,且淋巴结逐渐肿大,伴有腹部胀痛、便秘,发热、热型不定,食欲下降、明显渐瘦,病情逐重来院。既往:否认毒物、用药史。家族中无特殊记载。  相似文献   

11.
患儿 ,男 14岁 ,因发热、乏力 10余天 ,发现皮肤出血点 1周 ,于 2 0 0 0年 10月 16日 10时入院。患儿于入院前 10天受凉后发热 ,乏力 ,食欲差 ,就诊于当地医院。发现全身淋巴结肿大 ,肝脾肿大。血常规WBC30~ 4 0× 10 9/ L。骨穿 :原 幼淋 82 .5%。诊断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入院查体 :T38℃ ,面色、全身皮肤、粘膜苍黄 ,可见散在大小不等出血点 ,不高出皮面 ,颈部、耳后、腋下腹股沟处可扪及豆粒至小蛋黄样大小肿大的淋巴结 ,质韧 ,表面光滑 ,压痛不明显。双肺呼吸音清 ,心音有力 ,肝右肋下、剑下各约3cm、4 cm,脾于左肋下 1,2 ,3线各…  相似文献   

12.
患者女,59岁,因“发现肝功异常2年余、乏力1个月”于2011年1月21日就诊.患者于2009年健康体检时发现肝酶升高: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86 U/L、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90 U/L,无皮肤、巩膜黄染,无皮肤瘙痒,无皮疹瘀斑,无恶心呕吐,无厌食厌油,无肝区疼痛,无腹泻便血.予以保肝药物治疗后,肝酶可恢复正常.但停药后,肝酶再次升高(一般在正常高限2倍左右),多次病毒性肝炎病原学检查均阴性.1个月前,患者自觉全身乏力,并发现颈部淋巴结肿大.  相似文献   

13.
患者男,38岁,上腹部不适,周身乏力、盗汗3月余.查体:颈部及腹股沟处淋巴结肿大,以颈部明显,平卧位肝脾不大.CT检查,肝左叶实性占位,强化后无变化.  相似文献   

14.
1临床资料患者女,33岁。反复发作颈部淋巴结肿痛伴低热4年,加重20天并高热于2000年6月23日入院。患者1996年5月初,无明显诱因出现颈两侧多个淋巴结肿大,约黄豆至花生米大小,明显疼痛,伴低热、乏力。抗感染等治疗半个月,无好转,化验血常规示白细胞3.2×109/L,中性0.40,淋巴0.50而停药。2个月后,病情好转,肿大淋巴结明显缩小甚至消失。入院前20天,再次出现颈部淋巴结肿痛,伴低热、乏力、夜间盗汗,与上次发病性质基本相同,给予红霉素、吗啉呱、感冒清热冲剂等对症治疗半个月,无好转,并出现高热,腋下体温高达39℃~40℃,血…  相似文献   

15.
陆常春  陶宗欣  欧冰凌 《海南医学》2007,18(12):161-162
颈部淋巴结肿大是耳鼻喉头颈外科常见的临床症状,明确颈部肿大淋巴结性质及来源对指导临床诊断及治疗有重要意义.本文总结报道了我院2003年10月~2006年8月的20例颈部肿大淋巴结在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的穿刺活检术,旨在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指导临床选择恰当活检方法.  相似文献   

16.
徐颖  钱申贤 《浙江医学》2011,33(2):282-283
病历摘要 患者 男,51岁,个体户.因"颈部淋巴结肿大2年,伴腹股沟淋巴结肿大1个月"于2010年2月4日入院.患者2年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颈后肿块,呈黄豆大小,当时无发热,伴盗汗、乏力,曾赴当地医院就诊,予口服抗菌药物(具体不详)后肿块有所缩小.1个月前患者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右侧腹股沟区有一肿块,呈蚕豆大小,伴压痛,表面无红肿、溃疡,后呈进行性增大,伴低热、乏力、盗汗加重,遂入本院检查.2年间患者体重下降明显,共减轻8kg,伴反复上呼吸道感染,多次因皮肤瘙痒(具体不详)赴皮肤科就诊,治疗后无明显好转.  相似文献   

17.
患者,男性70岁主因左食指外伤后经久不愈2年余,1年前又发现左锁骨上及左腋下多枚淋巴结肿大,行局部手术切除,病理报告:“左食指恶性黑色素瘤,淋巴结转移”,近2月双下肢浮肿于2004年10月入院,查体:左锁骨上及左腋下可触及多枚肿大淋巴结,局部皮肤呈暗紫色。B超:双侧颈部、腋下、锁骨上、腹股沟区多发团块;胸片:右肺上野见2个类圆形高密度影,考虑为转移瘤,并见胸腔大量积液。  相似文献   

18.
患者男,54岁,汉族。因发现左侧腮部及颈部肿块2年,于2002年3月13日入院。无发热及局部红、肿、热、痛及破溃等症状,多次在私人门诊就诊,给予抗生素静脉滴注治疗,效果欠佳。入院后颈部B超检查示:双侧腮腺内多发占位(淋巴结?)伴左侧颈部淋巴结肿大。于2002年3月15日行左侧腮腺及颈部肿块切除术,术后病理诊断:腮腺及颈部巨淋巴结增生症。术后未进一步行其他治疗。2003年7月患者又因乏力、纳差、双踝部肿胀8d再入我院,[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患者,男,19岁,因"发热、咳嗽,伴头昏、乏力1月余"于2006年2月入院.院外患者曾反复发热、干咳,伴头昏、乏力,经对症支持治疗后无明显好转.入院查体:中度贫血貌,全身浅表淋巴结未扪及肿大,胸骨压疼,肝脾肋缘下未扪及,余未见特殊.腹部B超未见肝脾肿大.  相似文献   

20.
1临床资料患者女,45岁,因腹痛12d,渐进性黄疸加深9d入院。患者于入院前12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部隐痛,呈阵发性,进食后加重,伴双侧胸背部胀痛、纳差、乏力,无发热,自认为是胃炎,口服“三九胃泰”治疗,症状无缓解。3d后出现皮肤、巩膜黄染,小便金黄色,大便呈白陶土样,伴皮肤瘙痒,仍无发热,后黄疸逐渐加深而入本院。4年前因“左颈部淋巴节肿大”在当地镇医院诊断为“淋巴结炎”,行左颈部肿大淋巴节切除术,未行病理检查。其母10年前死于“皮肤癌”,其余无阳性病史。入院查体:一般状况可,皮肤、巩膜黄染,浅表淋巴结未触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