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抑郁与焦虑共病障碍临床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调查抑郁与焦虑共病障碍的发生率,探讨其特点及预后.方法:对150例抑郁障碍患者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和临床疗效总评量表(CGI)评定,3个月后进行随访.结果:45.3%的抑郁障碍患者共病焦虑障碍,共病以广泛焦虑障碍与惊恐障碍为最多(分别为22.0%、13.3%);入组时及3个月末,共病组HAMD、HAMA、CGI及SDSS总分均显著高于抑郁组(P<0.05),3个月末共病组HAMA减分率显著低于抑郁组(P<0.05),HAMD减分率两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抑郁与焦虑共病障碍发生率高,具有抑郁及焦虑症状重、社会功能损害重,焦虑症状不易缓解等特征.  相似文献   

2.
抑郁症和精神分裂症共患焦虑障碍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了解抑郁症和精神分裂症患者与焦虑障碍的共病发生率及其相关因素。方法:对精神分裂症41例和抑郁症40例,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Hamilton抑郁量表(HAMD)、Hamilton焦虑量表(HAMA)、Liebowitz社交焦虑量表(LSAS)进行评定。结果:抑郁症与焦虑障碍的共病率为50.0%,精神分裂症与焦虑障碍的共病率为29.3%。LSAS与HAMA呈正相关(r=0.465)。有关抑郁症和精神分裂症患者共患焦虑障碍经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可排除药源性焦虑。结论:对抑郁症和精神分裂症共患焦虑障碍问题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3.
焦虑和抑郁障碍共病的治疗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焦虑障碍包括广泛性焦虑障碍 (GAD) ,惊恐障碍 ,强迫症 (OCD) ,社交恐怖 ,混合性焦虑抑郁障碍 (MAD)和创伤后应激障碍 (PTSD)。其中 MAD在 ICD- 1 0中的定义是 :患者多见于初级保健机构 ,有一定程度的焦虑和抑郁症状 ,并伴有植物神经症状 ,但又不符合特定的焦虑症或抑郁症诊断标准 ,也应与应激性生活事件无关[1] 。焦虑和抑郁障碍在诊断标准中是相互独立的疾病实体 ,但通常在同一个体共存。当两组症状分别考虑时 ,足以符合相应的诊断标准 ,这种情况称为焦虑、抑郁障碍共病。这种共病在初级保健人群中的患病率达 1 9% ,与单一焦虑或…  相似文献   

4.
抑郁症与焦虑障碍共病临床特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调查抑郁症和焦虑症障碍的共病率,以及对临床严重程度的影响.方法 采用前瞻性、多中心、队列研究.入组对象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抑郁症的诊断标准, 采用17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焦虑量表(HAMA),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SDS)和临床大体量表(CGI)评估.观察流行病学资料,焦虑和抑郁症状群、自杀状况.用情感性障碍和精神分裂症检查提纲中有关焦虑障碍的诊断清单评定患者合并的焦虑障碍.结果 共入组508例患者,首次抑郁发作为269例(53.0%),294例(57.9%)有过自杀观念,55例(10.8%)曾有自杀行为.45例(8.9%)伴精神病性症状.HAMD量表总分平均为(32.6±7.7)分;HAMA量表平均为(21.0±7.3)分,其中78.5%患者大于14分.抑郁症患者焦虑障碍的共病发生率为68.9%(350例),16.7%共病多种焦虑障碍.焦虑障碍种类分布以广泛性焦虑障碍为主,为56.1%.焦虑对抑郁症的临床严重程度有显著统计学意义,但自杀观念和自杀行为在共病与非共病之间未见统计学意义.36.0%患者同时伴有躯体疾病.结论 抑郁症与焦虑共病在临床上是常见的现象,合并的焦虑障碍以广泛性焦虑障碍为主,1/3的患者合并躯体疾病,应引起临床医生重视.  相似文献   

5.
精神分裂症和抑郁症伴焦虑障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精神分裂症和抑郁症住院病人与焦虑障碍的共病发生率及相关因素分析。方法 住院精神分裂症病人41例和抑郁病人40例,用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Hamilton抑郁量表(HAMD)、Hamilton焦虑量表(HAMA)、Liebowitz社交焦虑量表(LSAS)进行评定。结果 精神分裂症病人焦虑障碍的共病率为29.26%,抑郁症与焦虑障碍的共病率为50L。LSAS与HAMA呈正相关(r=0.465)。有关精神分裂症和抑郁症病人共病焦虑障碍经多元逐步回归可排除药源性焦虑。结论 对精神分裂症和抑郁症共患焦虑障碍应引起临床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6.
正编辑先生:在临床上,焦虑和抑郁可谓"难兄难弟",常并肩出现,几乎所有涉及精神疾病共病的流行病学调查都显示,抑郁障碍和焦虑障碍的共病率位居首位。不知这是什么原因,请指教!读者答读者来信读者您好:在中国5个城市(北京、上海、广州、成都和长沙)的15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的心血管科、消化科、神经科和妇科门诊对8,487例患者的诊断性调查显示,抑郁障碍的患病率是12.0%,焦虑障碍的  相似文献   

7.
焦虑和抑郁障碍共病患者的人格特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从探讨焦虑和抑郁障碍共病的人格特征。方法 按DSM-IV诊断标准收集25例焦虑和抑郁障碍共病患者(共病组)、3-例主要抑郁症患者(抑郁组)、14例广泛性焦虑障碍和6例惊恐障碍患者(焦虑组)。对所有病例使用TABP、EPQ进行调查评定。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或国内常模比较。结果 共病组的A型行为发生率与抑郁组相似,显著低于焦虑组;而共病组的TH因子分与焦虑组一样,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共病组和抑郁组、焦虑组一样,EPQ的N因子分均显著高于国内常模。结论 焦虑和抑郁障碍共病患者独特的人格特征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抑郁障碍患者非自杀性自伤(NSSI)行为及其风险因素。方法:采用自编的一般情况调查表收集153例抑郁障碍患者一般资料(性别、年龄、受教育年限、病程等);应用NSSI行为问卷对入组者进行评估并将其分为伴与不伴NSSI两组,应用简明国际神经精神访谈中文版(MINI)评估患者是否共病焦虑障碍;分析NSSI行为的风险因素。结果:59例(38. 6%)患者有NSSI行为,归为伴NSSI组;不伴NSSI组(94例)。伴NSSI组女性患者的比率及共病焦虑障碍的比率明显高于不伴NSSI组(P均0. 01),年龄明显低于不伴NSSI组(P 0. 05)。伴NSSI组中,女性患者NSSI行为方式依次为割伤、阻止伤口愈合、刺伤,男性患者依次为割伤、灼烧伤、过度摩擦皮肤;性别间NSSI行为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共病焦虑障碍患者NSSI方式及频率与非共病焦虑障碍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 05)。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共病焦虑障碍是抑郁障碍患者NSSI危险因素。结论:抑郁障碍患者中NSSI行为发生率较高,尤其是女性患者;共病焦虑障碍抑郁障碍患者更容易发生NSSI。  相似文献   

9.
抑郁障碍共患其他精神障碍的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目的 探讨抑郁障碍与其他精神障碍的共患率及其对抑郁障碍患者的影响。方法经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轴Ⅰ障碍用定式临床检查-临床版评定,对符合抑郁障碍诊断的366例患者评定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临床疗效总评量表病情严重程度(CGI SI)。结果 (1)38 2%的抑郁症患者当前至少共患焦虑障碍、心境恶劣障碍、物质使用障碍、躯体形式障碍和饮食障碍等5种障碍中的1种。其中焦虑障碍共患率最高(26 5%, 97例),其次为心境恶劣障碍(13 4%, 49例),均高于共患其他3种障碍(P<0 01);而其他3种障碍共患率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 )共患焦虑障碍和心境恶劣障碍者的HAMD分别为( 29 25±6 22)分和(30 15±6 15 )分,HAMA分别为( 22 01±5 61 )分和( 20 36±5 36 )分,CGI SI分别为(5 32±0 99)分和(4 76±1 12)分,均高于无共患者[分别为( 26 02±6 06 )分, ( 16 76±5 26 )分,(4 02±1 08)分;均P<0 01]。( 3 )共患焦虑障碍和心境恶劣障碍的抑郁症患者中分别有84%和82%的患者期望治疗共患障碍。结论 抑郁障碍常共患焦虑障碍和心境恶劣障碍;其焦虑抑郁症状更严重,更期望治疗所共患的障碍。  相似文献   

10.
儿童青少年焦虑与抑郁障碍共病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了解焦虑和抑郁障碍患儿中焦虑与抑郁共病的发生率和行为特点。方法在门诊收集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中焦虑障碍和抑郁障碍诊断标准的5~17岁儿童青少年,其中单纯焦虑障碍41例(焦虑组),单纯抑郁障碍31例(抑郁组),焦虑与抑郁共病31例(共病组)。由父母、儿童、医师分别采用自编一般资料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CBCL)、儿童焦虑性情绪障碍筛查表(SCARED)、儿童抑郁障碍自评量表和儿童大体评定量表,评定三组儿童。结果(1)焦虑障碍患儿有16%(8例)合并抑郁;抑郁障碍患儿有42%(23例)合并焦虑。(2)CBCL焦虑组的活动情况及社会能力总分[(15.74±3.65)分]优于共病组[(12.98±4.00)分]和抑郁组[(14.02±3.67)分],均P<0.01和<0.05;共病组行为问题总分[(61.74±28.96)分]高于焦虑组[(43.44±22.54)分]和抑郁组[(47.74±25.99)分;F=4.62,P<0.05]。(3)SCARED共病组的总分高于焦虑组和抑郁组(P<0.05)。(4)儿童抑郁障碍自评量表抑郁组和共病组总分高于焦虑组(P<0.01)。(5)儿童大体评定量表焦虑组[(67.71±9.54)分]优于抑郁组[(58.55±8.08)分]和共病组[(61.16±7.60)分;F=11.10,P<0.001]。结论儿童焦虑、抑郁共病现象常见,共病患儿比单纯焦虑或抑郁患儿的内化性问题、外化性问题更严重,社会功能损害更明显。  相似文献   

11.
目的:调查重性抑郁障碍(MDD)和双相障碍患者(BD)精神科共病情况。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对2011年3月至8月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Ⅳ)诊断标准的141例重性抑郁障碍和52例双相障碍患者进行一般情况问卷及国际神经精神科简式访谈问卷(MINI)调查。结果:重性抑郁障碍组和双相障碍组精神科共病率分别为30.0%和28.8%,两组共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16,P>0.05);两组共病焦虑障碍最为常见,其共病率分别为27.0%和15.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799,P=0.094);共病酒精依赖或物质滥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405,P=0.011)。结论:重性抑郁障碍和双相障碍与其他精神科疾病存在广泛共病,尤以焦虑障碍多见。  相似文献   

12.
<正>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心理精神科主任袁勇贵主任撰写的《抑郁障碍共病——理论与实践》一书近期已由东南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重点介绍了抑郁障碍共病的系列研究(特别是焦虑和抑郁、抑郁和痴呆的共病问题),并对临床上近年来逐渐引起关注的抑郁障碍与ADHD共病、人格障碍共病、物质障碍共病进行了介绍。是国内第一部研究抑郁障碍共病的专著,既有全面、系统的临床现象学描述,又对共病的发病基础进行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和临床治疗的详细介绍;既保证了内容的全面  相似文献   

13.
<正>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心理精神科主任袁勇贵主任撰写的《抑郁障碍共病——理论与实践》一书近期已由东南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重点介绍了抑郁障碍共病的系列研究(特别是焦虑和抑郁、抑郁和痴呆的共病问题),并对临床上近年来逐渐引起关注的抑郁障碍与ADHD共病、人格障碍共病、物质障碍共病进行了介绍。是国内第一部研究抑郁障碍共病的专著,既有全面、系统的临床现象学描述,又对共病的发病基础进行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和临床治疗的详细介绍;既保证了内容的全面  相似文献   

14.
抑郁症与焦虑障碍共病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抑郁与焦虑障碍共病是精神科临床最常见的共病形式之一,本文就抑郁症与焦虑障碍谱的共病情况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小学生焦虑抑郁障碍共病情况。方法:用儿童焦虑障碍筛查量表(SCRED)对县城2900名及农村1800名8~14岁小学生进行筛查,对筛查出的焦虑障碍儿童进行抑郁障碍诊断,对焦虑与抑郁障碍共病儿童实施相关量表及问卷测量。结果:儿童焦虑抑郁障碍共病率为12.7%,其中县城12.9%,农村12.3%,两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11,P=0.915)。焦虑抑郁障碍共病儿童与仅有焦虑障碍儿童在焦虑量表及家庭功能评定量表上得分差异均无显著性(P均〉0.05),抑郁量表分与焦虑量表的躯体焦虑、广泛焦虑及焦虑总分呈显著相关(P〈0.001)。结论:小学生焦虑与抑郁障碍共病率较高。  相似文献   

16.
抑郁症与焦虑障碍共病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抑郁与焦虑障碍共病是精神科临床最常见的共病形式之一 ,本文就抑郁症与焦虑障碍谱的共病情况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7.
脑卒中伴焦虑和抑郁障碍10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脑卒中患者常有各种神经功能缺损 ,伴发抑郁和焦虑性障碍者亦不少见 ,是非精神科医生所面临的一个迫切问题。为调查其发病率 ,探讨抗精神病药物的合理应用 ,现将我院近 3年来收治的 10 8例伴有焦虑和抑郁性障碍的脑卒中患者分析如下。1 一般资料及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 3 0 5例脑卒中患者是我院 1998年12月~ 2 0 0 0年 11月住院患者中符合下列标准者 :(1)起病急 ,有神经功能缺损的症状和体征 ;(2 )头颅 CT确诊为脑梗死或脑出血 ;(3 )既往无精神障碍史 ;(4)有意识障碍、认知功能障碍、失语、不依从检查者除外。其中符合焦虑和抑郁性障…  相似文献   

18.
金睿  徐理  杨玥 《四川精神卫生》2016,29(4):323-326
目的探讨焦虑与抑郁障碍共病患者症状与血清甲状腺激素及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的相关性,为焦虑与抑郁障碍共病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单纯随机抽样法,于2014年1月-2015年6月在四川省人民医院心身医学中心抽取50例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Ⅳ)中焦虑与抑郁障碍共病诊断标准的首次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化学发光分析法检测患者血清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T_3)、总甲状腺素(TT_4)、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_3)、游离甲状腺素(FT_4)、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并对患者进行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及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定。结果焦虑抑郁障碍共病患者的甲状腺激素各项及TSH水平与SAS、SDS评分均无相关性(P均0.05);TT_4水平与SCL-90的躯体化因子评分呈负相关;FT_4水平与SCL-90中的其他因子评分呈负相关。结论焦虑与抑郁障碍共病患者的症状水平与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有一定的相关性。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异常与焦虑抑郁障碍共病患者躯体化症状、睡眠及饮食问题的产生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心理精神科主任袁勇贵主任撰写的《抑郁障碍共病--理论与实践》一书近期已由东南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重点介绍了抑郁障碍共病的系列研究(特别是焦虑和抑郁、抑郁和痴呆的共病问题),并对临床上近年来逐渐引起关注的抑郁障碍与ADHD共病、人格障碍共病、物质障碍共病进行了介绍。是国内第一部研究抑郁障碍共病的专著,既有全面、系统的临床现象学描述,又对共病的发病基础进行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和临床治疗的详细介绍;既保证了内容的全面性和系统性,又保证了内容的新颖性和领先性,对提高我国共病防治与诊断水平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0.
焦虑和抑郁障碍共病的血脂水平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血脂与焦虑和抑郁障碍共病的关系。方法 采用酶法检测焦虑和抑郁障碍共病 2 5例、30例重性抑郁症、2 0例焦虑症患者和 4 0例正常人的血清总胆固醇 (CHO)、甘油三酯 (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 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 C)。结果 共病组患者的血CHO浓度显著高于抑郁组、焦虑组和正常对照组 ;共病组的血TG浓度显著高于抑郁组和正常对照组 ,与焦虑组无显著性差异 ;共病患者的血HDL C浓度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 ,与抑郁组和焦虑组无显著性差异 ;共病组的血LDL C浓度显著高于抑郁组、焦虑组和正常对照组。结论 焦虑和抑郁障碍共病存在更严重的血脂代谢异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