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高考"化工生产流程"题中考生普遍出现"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薄弱"、"根据工艺流程图回答问题的能力差"的问题。针对学生做题中的问题与难点,本专题复习中采用"掌握学习"模式,通过试题、问卷等课前诊断形式,暴露学生迷思,设计课前导练、拓展训练,提炼解题分析思路,引导学生从"核心反应"及"除杂提纯"2个角度进行问题自编,培养学生知识运用与据图回答的能力,提升复习课效益。  相似文献   

2.
高三化学复习课过分强调情境化,削弱了教学实效性。复习课的功能包括唤醒、重组和提升。"沉淀溶解平衡"教学设计包括引入归真、呈现归真、演绎归真和拓展归真等。复习课教学应关注精当的问题容量、精彩的教学预设和精准的学情掌控。  相似文献   

3.
沈兆刚 《化学教育》2018,39(11):34-37
基于《化学教育》等期刊文献和核心素养的研究成果,分析了关系式在初中化学计算中的地位和作用。通过“关系式在初中化学计算中的应用”课例,提出了高效复习的建议:要宏观认识复习课的目标和功能,帮助学生形成基本的化学观念、提高问题的解决能力、树立自信心。还应精心设计好各个微环节的活动,达到复习效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4.
陈彦玲 《化学教育》2005,26(5):41-43
化学复习课是以巩固所学知识并提高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主要任务的一种课型。本文根据化学复习课的课型特征,提出问题优化策略是行之有效的化学复习策略,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从问题选择、问题呈现、问题拓展这3个方面探索化学基础理论与化学计算复习课的教学策略,促进学生化学思维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5.
张礼聪 《化学教育》2014,35(11):60-63
复习教学在中学化学教学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对学生化学学习起着总结、提升的作用,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针对传统高中化学复习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尝试以“课程内容主题化、主题内容情境化、情境内容问题化、情境问题解决互动化、能力迁移与知识活化”的主题教学复习方法,解决教学中的问题,提高化学复习效益。  相似文献   

6.
朱如琴 《化学教育》2021,42(11):34-40
以“草系水族箱内补给的气体”为主线,构建有关二氧化碳的主题式复习;在解决系列问题的过程中,重视围绕证据进行推理、基于模型进行认知,从而发展核心素养,提升复习效益。  相似文献   

7.
本文阐述了改大专题复习课为小专题复习的做法和体会。借助对近几年高考试题的分析,将中学化学教学内容划分成50个小专题迸行针对性训练,避免了题海战术,减轻了学生负担,提高了复习效益。  相似文献   

8.
有关氧气制备的复习课,传统的设计重视对知识的深度进行挖掘;为了体现化学是在不同层面创造物质,注重对知识的宽度进行拓展;以“神舟十三号航天员进驻中国空间站、空间站中的氧气从哪里来”为情境主线,引领学生探索生产生活层面制备氧气的主要方法、化学实验室制备氧气的基本原理及设计反应可控的气体发生装置,并要求学生在课后总结生产生活中制备二氧化碳的方法;整节课通过创设大情境,建构大观念,凸显了化学的应用价值和学科思想,增强了复习课的直观性、趣味性、实践性和主体性等。  相似文献   

9.
谭瑞芳 《化学教育》2021,42(9):101-101
正1利用虚拟实验突破课堂实验教学由于时间空间的限制,亲自动手进行探究实验成了学生的一种奢望,虚拟实验则给课堂带来新尝试。比如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教学中,教师利用问题引导学生在电子触摸屏上利用拟真仪器设计实验装置,进而处理产物检验、尾气处理、操作顺序等问题,不断完善实验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又比如在气体制取复习课上,教师在虚拟实验室上展示有关药品和仪器,让学生拖动仪器连接装置和变动装置以满足不同的实验需求,从而帮助学生深化理解实验原理,突破实验复习课。  相似文献   

10.
缪徐 《化学教育》2013,34(11):44
复习课中的“主线引领”,就是围绕某一章节或某一单元的核心知识,设计出一条明晰的认知主线,以此去引领学生的学习活动。复习课中的“问题驱动”,就是把那些和核心知识相互关联的主要复习内容,设计成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的问题,依据教学主线分批呈现,以此去推动复习的展开。  相似文献   

11.
我想就高三化学总复习课谈几个具体问题:(一)复习内容由于总复习时间短,按教学大纲规定只有十六课时,复习范围却包括全部高中教材,这些教材又是学生已学过的,这就给总复习课带来两个困难:(1)复习内容和时间有矛盾;(2)学生上复习课的积极性有问题。这些都要求教师慎重地考虑选择复习课的内容。教学大纲对总复习的要求是:按照元素周期表的分类来复习元素和它们的重要化合物。我认为这并不是说要在课堂上把各类元素又按教科书一样重述一遍,这样做时间上既不允许,学生也得不到多大好处。体会教学大纲的精神,我认为复习的重点应当是如何把全部高中教材用周期表、原子结构等理论知识来系统化,在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加深认识,从而获得巩固的知识。  相似文献   

12.
欧群 《化学教育》1996,17(6):35-36
初中化学实验复习课教学应结合平时的实验教学,多安排些实验提问、实验习题、实验设计等.复习电,要侧重于实验基本操作及其操作中的注意事项,教材中要求学生掌握的实验基本知识,要求了解实验中的反应原理.对同一类型的实验进行归纳复习,抓住重点,有侧重地选择一些基本实验进行认真复习.  相似文献   

13.
复习不仅能使学生所学的知识起巩固的作用,同时它对学生掌握知识的系统性和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以及学生技能技巧的培养,认识能力的发展和世界观的形成……都起着重大的作用。复习课不像一般讲授新课的课,在教科书上有固定的内容,而且复习课所用的时间,比同样讲一章或几章新课所用的时间要少得多。所以复习课内容的选择,就成为上好复习课的重要关键之一。下面想谈谈自己几年来如何选择复习课内容的一些体会,不对的地方,希加指正:(一)复习的内容应以系统的科学知识为基础,按照知识的系统性来进行复习。过去我曾经这样做过:在讲“硫”这章时,了解到部分学生对写硫酸和铜作用的化学方程式感到困难,又了解到部分学生对“接触法制硫酸”时的反应条件有些忽视……。于是,我在复习这一章时,就把学生存在的这些问题,一个个地提出来讲解。因而复习课的内容,  相似文献   

14.
利用"营养快线"饮料建构了"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复习课,让学生体验食品中的化学,再到生活中的化学,最后到自然界中的化学,感悟化学是无处不在的。同时,在复习课教学中,利用化学实验手段、化学思维方式和化学符号向学生展示了化学学科特色,渗透了"化学观"教育,培养了学生的学科素养,在收获知识的同时提升能力。  相似文献   

15.
关广鹏  侯跃平 《化学教育》2009,30(10):25-27
新课程改革带来了课堂教学的可喜变化,但是我们要冷静地看到课堂教学中仍存在着的许多问题。要真正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和质量,就必须看到和正视教学中的问题,并予以认真的反思,同时还应带着思考去观看同行的课,以期真正改进课堂教学行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和质量,提升教学境界。  相似文献   

16.
秦蕾 《化学教育》2011,32(1):42-44
在化学新课程改革实验教学观念转变的背景下,尝试以实验带复习的教学方式,通过创设化学反应速率影响因素多重性、实效性和生活性的实验情境,帮助学生体验如何从理论到实践、再由实践上升到理论,最后应用理论指导实践的过程,以期达到复习课上知识与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17.
以高三复习课“铜元素化合物”的教学为例,基于主题教学思想,从“价类二维图”出发,引导学生从物质类别、氧化还原和化学平衡等多角度认识元素化合物间的相互转化,实现了主题内容的关联与进阶,促进了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和学科观念的建构。本节课是网络直播课,采用“腾讯课堂”平台,学生可以连麦回答问题,学生设计的实验方案发布在班级微信上,由教师共享屏幕,则所有学生可见。  相似文献   

18.
高建华 《化学教育》1990,11(2):8-11
初中化学第四章溶液的复习课教学中,用“五步法”组织学生复习,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现简介如下:第一步:复习准备教师以教材、大纲为依据,结合学生在学习溶液时易错、常错、易于忽略和混淆的问题,运用溶解度曲线,编写复习讨论题,引导学生复习、练习、理解、记忆。具体如下:  相似文献   

19.
通过文献和实践研究发现中学化学教师对于"元素价-类二维图"所包含的学科思想方法、学习任务类型和一般教学步骤都比较明确,但是对于学生使用二维图中的误区关注不足。从复习课切入,通过课堂观察、询问发现学生使用二维图的误区,并对相应问题进行教师调查和分析,进而给出复习课中使用二维图的教学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20.
复习课是五种课类型中的一种,因而它也就是以课堂教学的一种特殊类型而存在的。它的主要目的和任务,就是要把所学过的知识综合起来加以系统化。它的唯一特点,就是在一定的复习范围内,而且在不破坏知识的系统性的原则下,提出一些主要问题,关键性问题.以及具有原则性和思想性的问题来进行复习;而不是单纯地把所学过的知识重述一遍,更不能让学生在课堂内自由阅读听其自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