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重点研究了亚麻籽胶的乳化性质,实验结果表明。亚麻籽胶的质量分数、溶解温度、乳化温度、加油量以度贮存温度等对亚麻籽胶的乳化性质都有影响。质量分数增加,亚麻籽胶的乳化稳定性增强;加油量增多。亚麻籽胶的乳化稳定性下降;溶解温度升高能提高亚麻籽胶的乳化稳定性;而乳化温度和贮存温度越高,亚麻籽胶乳状液越不稳定。由于亚麻籽胶与阿拉伯胶在相对分子质量、均方旋转半径、粘度、疏水性氨基酸含量上的差异,导致了亚麻籽胶与阿拉伯胶乳化性质的差异.  相似文献   

2.
通过测定动态流变性质和凝胶强度研究鸡骨明胶的胶凝特性.研究表明,鸡骨明胶的胶凝分为凝胶网络的快速形成阶段和网络的缓慢成长两个阶段.相对分子质量越大,胶凝温度越低;明胶浓度越高、pH值越接近等电点、胶凝温度和熔化温度越高,胶凝时间越短,同时形成的凝胶网络的弹性和凝胶强度大;随着陈化时间的延长或温度降低,凝胶网络弹性和凝胶强度增大,且逐渐稳定;适当浓度的尿素和SDS可以阻止凝胶网络的形成;明胶胶凝网络结构的形成主要借助分子间氢键相互作用,同时静电斥力和疏水相互作用也影响凝胶网络的形成.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亚麻籽胶的静态流变性质和动态流变性质.静态流变性质的研究表明:亚麻籽胶溶液是剪切变稀的假塑性流体,其表观粘度随质量分数的增加逐渐增加;温度对亚麻籽胶溶液的表观粘度的影响符合Arrhenius模型,活化能为27.48kJ/mol;pH值对亚麻籽胶溶液的表观粘度影响很大;盐的加入导致亚麻籽胶溶液的粘度降低.动态流变性质的研究表明,亚麻籽胶溶液显示弱凝胶的特性.  相似文献   

4.
羊栖菜中分离得到的褐藻酸钠溶液的流变性质和胶凝性质研究结果表明:褐藻酸钠溶液粘度随剪切速率的增加而降低,是假塑性流体,其流动特性符合power-law模型,稠度指数为0.918Pa·sn,流动指数为0.8312,此外,温度、pH值、溶液质量分数也会影响褐藻酸钠溶液的粘度.褐藻酸钠溶液中加入Ca2+后形成褐藻酸钙凝胶,其凝胶强度随Ca2+添加量和褐藻酸钠溶液质量分数的增加而增加;凝胶弹性随Ca2+的添加量和褐藻酸钠溶液质量分数的增加而减少.  相似文献   

5.
生物蛋白胶有着良好的制止组织创面渗血和小静脉出血的止血效果,在外科手术中广泛使用[1-2]。生物蛋白胶的溶解需要一定的时间。然而当手术医生提出使用要求时,希望即刻使用,这与溶胶之间存在一定的时间差。生物蛋白胶由A胶和B胶混合后发挥止血功效。A胶由生物胶主体(纤维蛋白原、Ⅷ因子、纤维结合蛋白)和主胶溶解液(磷酸盐缓冲液)组成。B胶由凝血酶和催化剂溶解液(CaCl2溶液)组成。相  相似文献   

6.
丝素的起泡能力低于酪蛋白酸钠,但泡沫稳定性明显优于酪蛋白酸钠.丝素溶液直接或经剪切后放置均易形成凝胶,经高速剪切作用后形成凝胶的速度明显加快;随着丝素浓度增加,丝素凝胶的弹性增加;丝素经复合风味蛋白酶水解后形成凝胶,动态实验结果表明,其胶凝点在酶解进行至9min左右.用SEM和TEM观察丝素凝胶的超微结构发现,直接放置形成的丝素凝胶的网孔小于剪切作用后形成的凝胶.  相似文献   

7.
主要研究了乳清蛋白溶液在升温过程中贮能模量G′与损耗模量G″的变化及其形成凝胶的温度。乳清浓缩蛋白(WPC-80)形成凝胶的临界质量分数为8%。质量分数为20%的WPI-90、WPC-80乳清蛋白的胶凝温度分别为76.9,77.6℃,相同质量分数的WPC-34不能形成凝胶。质量分数为20%的WPC-80添加质量分数0~1.5%无水氯化钙后,胶凝温度从77.6℃下降到71.0℃。  相似文献   

8.
利用动态流变仪考察了 8种不同理化指标的大米淀粉在加热和冷却过程中凝胶黏弹性的变化 ,并用SPSS统计软件对大米淀粉理化指标与凝胶特性进行了相关性分析 .实验结果表明 :大米淀粉胶凝的速度和凝胶强度主要与淀粉中的直链淀粉含量有关 ,直链淀粉含量高的淀粉胶凝速度快 ,凝胶强度大 ;大米淀粉的胶稠度和淀粉粒的膨胀度等指标对其凝胶特性影响并不显著 .支链淀粉形成的凝胶其强度随温度的变化是可逆的 ,随着淀粉中直链淀粉含量的增加 ,这种变化的不可逆性增强 .  相似文献   

9.
温敏性壳聚糖凝胶的流变学表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壳聚糖(chitosan,CH)脱乙酰度(degree of deacetylation,DDA)对CH-甘油磷酸盐温控体系凝胶化行为的影响,同时比较其在凝胶形成前后的流变学行为差异。方法将DDA为70%、85%、90%和97%的CH粉末分别溶解于0.1mol/L的盐酸溶液,制备各DDA浓度为2%(w/v)的CH溶液样品,每种DDA制备5个样品,于10℃下与五水甘油磷酸钠(β-glycerol phosphate disodium salt pentahydrate,GP)溶液混匀后,得到不同DDA的CH-GP温敏溶液。用AR2000ex流变仪在pH7.02条件下分别对CH-GP溶液和凝胶进行流变学以及物理性质表征测定。结果pH7.02条件下,DDA分别为85%、90%及97%的CH-GP温敏溶液,其初始凝胶化温度分别为(59.90±O.08)、(48.10±0.08)、(37.10±0.11)℃,凝胶化时间分别为(12.4±0.6)、(8.2±0.5)、(4.9±0.1)min;DDA为70%的CH-GP溶液凝胶化温度超过70℃,凝胶化时间超过15min。各DDA的CH样品凝胶化温度和凝胶化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H-GP体系形成凝胶前,储能模量(G’)和耗能模量(G”)最初均随频率升高而上升,至凝胶化温度点时2条曲线交汇,之后G’显著升高,G”则缓慢下降。形成凝胶后,随着频率升高,G’和G”均无明显改变。结论流变学表征可客观测定CH-GP体系的凝胶化温度以及凝胶的力学性能,因而这种方法在组织工程设计用于不同目的的支架时,有助于针对不同靶向组织选择合适DDA的CH原料。  相似文献   

10.
测定了6种商品蛋白酶胶凝大豆蛋白质过程中体系粘弹性质的变化曲线,定量比较结果表明,木瓜蛋白酶(papain)和微生物蛋白酶(alcalase)具有较强的使大豆蛋白质胶凝的能力.Papain的热和pH稳定性均优于alcalase,因而更适合于用作速凝凝固剂.当papain的添加量为0.05~0.133g/dL时,速凝形成的大豆蛋白凝胶强度随添加量的增加而增大,进一步增大papain用量会对大豆蛋白质的胶凝产生不利的影响,至添加量为0.2g/dL,速凝1min后出现储能模量(G′)值的急剧下落,最终导致反应后期不能形成凝胶.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为了研究红景天人参制剂抗皮肤老化作用,同时对皮肤纤维结构差异的原因及皮肤生物学特性进行探讨。方法 将用过和未用过红景天人参制剂并行重睑术切除的眼睑皮肤取样84例,通过临床观察及扫描电镜观察皮肤纤维结构变化。结果 红景天人参制剂外用有抗皮肤衰老作用,皮肤纤维结构差异原因及生物学特性尚需进一步研究。结论 红景天人参制剂外用有抗皮肤衰老作用,建议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2.
13.
Summary The author used the polarization microscope and topo-optical reactions such as phenol reaction, collagen-specific sulphation, and picrosirius red F 3 BA staining to investigate the nature of subarachnoid fibrosis after experimental subarachnoid haemorrhage. It is strongly suggested that the subarachnoid fibrotic deposits—which here analysed in a previous study by scanning electronmicroscopy—contain a high amount of collagen as a main component both three weeks and three months after the SAH.  相似文献   

14.
Summary Sixty dogs with experimental subarachnoid haemorrhage (SAH), repeated SAH, and subarachnoid fibrosis (examined three weeks and three months after SAH, and treated with urokinase or dexamethasone) were examined by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SEM). The authors observed the resting and activated macrophages, the erythrophagocytosis, and giant cells in the subarachnoid space after SAH. They consider that the macrophage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formation of subarachnoid fibrosis, similar to the role of macrophages in fibrosis in other sites.This work was supported by the Japan Society for the Promotion of Science.  相似文献   

15.
内毒素与内皮细胞直接结合和损伤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 观察内毒素(LPS)和内皮细胞的结合及损伤特性。方法 分离培养大鼠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MMECs),选择不同浓度的LPS及同一浓度不同时相点,作用于贴壁状态的MMECs,应用流式细胞仪,激光共聚焦荧光扫描显微镜(laser confocal scanning microscope,LCSM)进行观察和图象分析。结果 (1)随孵育时间延长,LPS作用后MMECs的OD值逐渐增加,30min为最高点,有时间依赖性。(2)LPS和MMECs共培养2h ,LPS浓度从0.03125-2.00000g/L,都可以使MMECs的阳性细胞数及OD值增加,0.2500g/L时是OD值的峰值,提示该浓度是LPS与MMECs的最佳结合浓度,有浓度的饱和性。(3)LPS可以进入MMECs胞浆和胞核。(4)LPS可导致MMECs的核移位和脱核。结论 (1)LPS在无血清状况下可以与内皮细胞结合,并进入细胞核。(2)LPS可导致内皮细胞的直接损伤。  相似文献   

16.
应用光镜和电镜观察家兔在高压电损伤后的心肌变化。结果发现心肌早期即有改变,呈动态演变过程。心肌酶谱活动与心肌病理变化相平行,心电图明显改变。实验结果证实高压电损伤后心肌可发生器质性损害。  相似文献   

17.
应用光镜和电镜观察家兔在高压电损伤后的心肌变化。结果发现心肌早期即有改变,呈动态演变过程。心肌酶谱活动与心肌病理变化相平行,心电图明显改变。实验结果证实高压电损伤后心肌可发生器质性损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调Q Alexandrite激光治疗太田痣过程中对正常表皮黑素细胞的损伤。方法 对5例患者进行多例次活检,于光镜(14例次)和电镜(17例次)下观察激光对表皮黑素细胞的作用,及其超微结构改变。结果 表皮黑素细胞中的黑素小体的数目及大小均明显少于真皮黑素细胞,在激光作用瞬间大多受到轻中度损伤,术后5个月-1年可逐渐恢复正常。结论 表皮黑素细胞受到的损伤是可逆的。  相似文献   

19.
小间隙影响周围神经再生超微结构特征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利用周围神经营养、趋化性套接周围神经缺损 ,找出一个使周围神经自行修复的最佳间隙 ,比较其再生神经超微结构特征。方法 :将 40只大鼠的双侧坐骨神经外露于 10倍显微镜下 ,实验侧部分切除坐骨神经后留有 3 .0、5 .0、7.0和 10 .0mm的间隙用预制的动脉分别套接坐骨神经两端 ,对照侧坐骨神经切断后直接吻合 ,8周后各组行透射电镜观察。结果 :3 .0、5 .0mm小间隙神经再生最好 ,7.0mm再生差 ,而 10 .0mm再生神经没达到远端  相似文献   

20.
人工感染解脲支原体的精子形态学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用解脲支原体( U U)人工感染精子后,精子的形态学改变。 方法:运用电镜和相差显微镜观察 U U 人工感染正常精子和未感染精子24 h 后的形态学改变。 结果: U U 感染24 h 后,部分精子头部有较多的 U U吸附,在 U U 吸附部位精子膜出现破损;同时,畸形精子明显增加,主要为头尾折角、卷尾及精子凝集。 结论: U U感染对精子形态学的影响是造成男性不育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