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通过腐蚀重量法实验及电化学测试,研究了Fe-Mn-Si-Cr形状记忆合金的耐腐蚀性能,并与Fe-Mn-Si状态记忆合金及18-8铬镍不锈钢的耐腐蚀性能作了比较,结果表明,Fe-Mn-Si-Cr合金的耐腐蚀性能明显高于Fe-Mn-Si合金,在Fe-Mn-Si-Cr合金中随着铬含量的增加,其耐腐蚀性能也相应提高。  相似文献   

2.
高碳稀土贝氏体钢的研究该项目组成员在大量试验的基础上,优化设计了高碳贝氏体钢的化学成份并借助先进的物理及化学测试手段,研制出55SiMn2MoRE及55SiMn2Mo高碳贝氏体钢。该高碳贝氏体钢奥氏体化后空冷可得到以准贝氏体为主的室温组织,经低温回火...  相似文献   

3.
Fe—Mn—Si形状记忆合金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近年来Fe-Mn-Si合金形状记忆效应的影响因素及工程应用的研究结果进行了评述,并对Mn,Si元素,母相强化及热-机械训练对记忆效应的影响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无钼热轧双相钢相变和组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Si-Mn-Cr型热轧双相钢的相变动力学,发现在CCT曲线上存在温度间隔约100℃的奥氏体亚稳区。随着冷却速率的降低,连续冷却转变后的组织中多边表铁素体量增多,贝氏体量减少,当冷却速度减小到一定程度时组织中出现针状马氏体。  相似文献   

5.
冷却速度对热轧双相钢相变的影响及双相化的可行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讨论了随着冷却速度的降低,Si-Mn-Cr-Mo系热轧双相钢连续冷却转变的组织中多边形铁素体量增多,贝氏体量减少,且贝氏体由羽毛状向粒状转化,当冷速减小到1.24-0.2℃/s的范围时,组织中出现针状马氏体。此外,该钢的CCT曲线上出现了温度间隔约180℃的奥氏体亚稳区,为实现双相化热轧工艺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提出了处理数字化图像的光滑算子。用它处理了Al-Mn-Si二十面体准晶的高分辨电子显微图,处理后的图像展示了周期结构特征,由此建立了一个平面周期模型,其Fourier变换图符合Al-Mn-Si准晶相应的电子衍射图。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热轧态Si-Mn双相钢的低温冲击韧工,试验结果表明热轧态Si-Mn双相钢经490℃回复90min后,低温冲击韧度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8.
对近年来Fe-Mn-Si合金形状记忆效应的影响因素及工程应用的研究结果进行了评述,并对Mn、Si元素,母相强化及热-机械训练对记忆效应的影响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
本文考察了Si-Mn-Mo系贝氏体钢作为超高强度(V级)建筑钢筋的可行性。试验表明,在较宽的成分范围内,该网经热轧空冷后可获得无碳化物的准贝氏体组织,性能满足我国V级建筑钢筋的要求。Si-Mn-Mo系贝氏体钢不存在冶金和轧制方面的困难,可以在普通的Ⅱ、Ⅲ级钢筋生产线上直接生产热轧V级钢筋,其工艺简化,成本降低,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热轧态Si-Mn双相钢的低温冲击韧度。试验结果表明热轧态Si-Mn双相钢经490℃回复90min后,低温冲击韧度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焊接接头侧弯试验,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分析,对Mn-Si系多层焊焊缝侧弯形貌进行了研究,探讨了侧弯形貌与焊接热循环,焊接线能量及显微组织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焊缝侧弯形貌分析是了解Mn-Si系多层焊焊缝变形能力的一种直观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60Si2Mn渗硼不同原始组织、渗硼后不同热处理工艺及不同渗硼时间对材料耐磨性的影响规律,并确定出不同情况下耐磨性最好的工艺规程。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对55SiMn2Mo钢正火后的显微组织进行观察发现:该钢正火后得到B/M复相组织,其中马氏体包括板条马氏体和孪晶马氏体;而贝氏体为非典型的变态下贝氏体组织。  相似文献   

14.
结合国内资源优势,研究了用少量Mo、微量V、B、Re进行复微合金化,对14SiMn3型贝氏体高强钢的力学性能影响。结果表明:复微合金化可显著提高其空冷状态的韧性,明显改善低温韧性,并可显著提高回火抗力和高温回火后的强度。  相似文献   

15.
根据固体与分子经验电子理论[1]的BLD方法,建立了常用合金元素在马氏体中的价电子结构;利用C-Me偏聚结构单元的nA值及其共价键络上的电子对分布,研究了马氏体价电子结构对回火转变的影响以及对马氏体力学性能的影响;并通过对热处理后的试样进行的透射电镜及能谱分析,验证了固相合金中C-Me偏聚理论[2].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冷冲模具钢7CrSiMnMoV(CH-1)热处理的特点,控制淬火最佳温度范围,有利于保证产品质量,寿命实验表明CH-1钢的综合力学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17.
根据固体与分子经验电子理论的BLD方法,建立了常用合金元素在马氏体中的价电子结构;利用C-Me偏聚结构单元的nA值及其共价键络上的电子对分布,研究了马氏体价电子结构对回火转变的影响以及对马氏体力学性能的影响;并通过对热处理后的试样进行的透射电镜及能谱分析,验证了固相合金中C-Me偏聚理论。  相似文献   

18.
La—Sm—Sn—O烧绿石型甲烷氧化偶联催化剂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制用于从天然气制取乙烯的,具有良好的催化活性、选择性和稳定性的催化剂,用溶胶-凝胶法合成了系列稀土-锡复合氧化物La2-xSmxSn2O7(x=0.0,0.5,1.0,1.5,2.0)。用xRD对其结构研制表明:La2-xSmxSn2O7,系列稀土-锡复合氧化物均具有烧绿石型结构,属立方晶系,空间群为F3dm。同时发型春晶胞参数apyr随Sm掺入量增加而近科线性减小,并在脉冲微反应器上,对其  相似文献   

19.
Al—Si—Cr—Mo合金蠕铁热物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正交设计法,对Al-Si-Cr-Mo合金蠕铁的热物理性能进行了测试,并分别结合方差分析,对Al、Si、Cr、Mo各项性能影响的显著性进行了判断.结果表明,Al-Si-Cr-Mo蠕铁具有很好的抗氧化性、抗生长性和抗热疲劳性能,是一种较好的玻璃模具材料.  相似文献   

20.
用直流电阻法对Cu-Zn-Al-Mn淬火态试样在不同加热速度下的马氏体逆相变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加热速度对Cu-Zn-Al-Mn水淬及油淬试样的逆相变有较大的影响,尤其对水淬试样,加热速度慢到一定程度可以阻止马氏体逆相变的发生,或者使逆相变中出现反向过程,即DO3→M18R转变。在慢速加热时,同时存在着马氏体时效及母相时效两种时效作用。加热速度越慢,这两种时效作用影响越大,从而使马氏体逆相变表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