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用△E—E望远镜及Q3D磁谱仪,在HI-13串列加速器提供的35MeVα离子束轰击下,测量56,57Fe,59Co(α,d)58、59Co,61Ni核反应的精细能谱和微分截面角分布,微观DWBA近似用来分析实验数据.在56Fe(α,d)58Co核反应观测的9个强激发能级中,重点分析和讨论了6.79MeV和6.4MeV能级的性质,观测到迄今所能看到的最高拉长组态(1g9/2,1g9/2)9和首次确认了6.4MeV能级Jπ=1+.在57Fe,59Co(α,d)核反应测量中,未看到孤立强激发能级,它意味着强度分散在许多能级上,以致看不到孤立拉长态存在的实验证据.  相似文献   

2.
用中子活化法相对于54Fe(n,P)54Mn反应,在13.50—14.80MeV中子能区测量了Ba(n,x)134Cs,134Ba(n,2n)133Ba,140Ce(n,2n)139Ce,142Ce(n,2n)141Ce和23Na(n,2n)22Na的反应截面.并将所测的结果和其他作者的结果进行了比较,中子能量是用90Zr(n,2n)89m+gZr反应和93Nb(n,2n)92mNb反应截面比法测定的。  相似文献   

3.
在核反应研究中可以根据出射粒子的能谱分析剩余核是处在基态还是激发态,这是核激发态能量测量的基本方法。本实验就是通过14.1MeV中子引起的 ̄(28)Si(n,a) ̄(25)Mg反应出射a粒子能谱的测量,以确定 ̄(25)Mg的几个低激发态能量。  相似文献   

4.
快中子(n,α)和(n,p)反应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快中子核反应数据,不论对反应堆和聚变堆的设计,还是对核反应机制和核结构的研究及其理论的发展均有着重要的意义.由于屏栅电离室的诸多特点,被用于快中子核反应截面、能谱及双微分截面的测量.作为系统研究的一部分,利用屏栅电离室在北京大学4.5MV静电加速器上和在4~7MeV能区内,对40Ca、64Zn、58Ni、54Fe、39K的(n,α)反应进行了成功的测量,并对58Ni的(n,p)反应进行了初步的测量.实验给出了反应中出射粒子的微分能谱、角分布和反应截面.从测量结果来看,在所测能区内,角分布大致是90°对称的,说明在此能区复合核反应机制起主要作用.The study of the charged particle emission reactions induced by 3~7 MeV fast neutrons is of considerable interest for both nuclear applications and the understanding of basic nuclear problems. For its many merits, twin gridded ionization chamber is used in the studies of (n,α) and (n,p) reactions. As a part of systematic investigation, the (n,α) reactions for some nuclei, such as 40 Ca, 64 Zn, 58 Ni, 54 Fe, 39 K have been studied. Cross sections...  相似文献   

5.
用气体电离室-半导体位置灵敏探测器望远镜测量了46.7MeV/u(12)C离子轰击(197)Au,(115)In,(58)Ni靶时,在大角区发射的从Li到Mg的复杂碎片能谱;由各碎片的能谱提取了蒸发源的温度和碎片发射的最可几动能Ep,并与=Vcoul+2T计算的平均动能进行了比较,发现实验上提取的最可几动能Ep总是低于计算的.用A.Friedman简单的统计公式对复杂碎片的产额进行粗糙拟合,拟合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6.
用46.7MeV/A12C轰击159Tb、197Au和209Bi,测量关联裂片的速度和角度.研究了线动量转移、质量和出平面角分布,提取了核温度.应用级联两体统计衰变理论进行了拟合与解释,结果表明:在入射能约为50MeV/A的中能重离子碰撞中,以非完全熔合方式形成了核温度高达4-5MeV的类复合核,其后通过裂变、蒸发级联统计两体衰变而退激.  相似文献   

7.
用14MeV中子轰击钍靶,通过^232Th(n,α)^229Ra反应产季了^229Ra,由放射化学分离技术从被照靶物质中分离出^229Ra活性,利用γ(X)谱学方法,首次观测到了^229Ra的能量为14.5,15.6,18.8,21.8,22.5,44.0,47.5,55.0,63.0,69.6,93.6,94.1,98.5,102.2,104.5,106.1,161.1和171.5keV的18条  相似文献   

8.
利用177Hf(19F,9n)187T1反应和在线同位素分离法,对187Au低激发态能级结构进行了γ-γ符合与γ-e符合的测量分析,束流能量为175MeV,发现了多条新的跃迁,测量了内转换系数,扩展了187Au的能级图.对187Au低激发态下的集体带结构、单质子与不同偶-偶核芯的耦合特性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
用考虑了角动量守恒的BUU模型计算了20MeV≤E/u≤180MeV能区16O+197Au系统的反应线性动量转移(LMT)及余核角动量,着重讨论了反应线性动量转移及余核角动量对反应碰撞参量、入射能E/u的依赖关系,比较了计算LMT与Viola系统性给出的结果间的偏差.计算结果揭示了当E/u≥90MeV时,余核角动量对E/u增长出现的饱和现象,主要来源于靶核对弹核捕获能力的持续丢失.  相似文献   

10.
中国评价核数据库第二版(CENDL-2)包含54个用于核工程的重要核的全套中子核数据,入射中子能量为10^-5eV~20MeV采用国际通用ENDF/B6格式,现在中国计算机化核数字库已建成并投入使用,即用户在计算机终端上可通过完善的计算机软件系统系统在线使国际上几个先进的(包括中国)评价核数据库或EXFOR实验核数据库,直接进行核工程计算或数据评价,享用核数据库资源,为发展其核能和核技术应用服务。  相似文献   

11.
在70-300K温度范围内测量了组分x为0.01和0.04的Cd1-xFexTe及CdTe的法拉第效应随入射光子能量的变化,首次获得了Cd1-xFexTe在布里渊区Γ点和L点的有效g因子及其与温度的关系。给出了Fe2+离子与载流子间的sp-d交换作用常数N0(β-α)=(-1.57±0.03)eV。  相似文献   

12.
用模型势方法研究电子与锂和铍原子弹性散射,计算了能量从0.1到1.0eV散射电子的角分布(微分散射截面),从理论计算中,看到在0.1-1.0eV能区内,随入射电子能量增加,电子被Li和Be原子散射的微分截面有相似变化,即小角微分散射截面越来越大  相似文献   

13.
考虑(e,2e)出射电子动量相关效应及交换影响,对H(1s)原子靶推出了三重微分散射截面明晰表达式,计算了入射电子能量为150eV,电离电子能量分别为3eV,5eV,10eV情况下共面及非共面TDCS,结果与实验值符合较好。  相似文献   

14.
本文叙述14.2±0.1MeV中子能量的137Ba(n,p)137Cs、136Ba(n,p)136Cs、134Ba(n,p)134Cs、132Ba(n,p)132Cs、134Ba(n,2n)133Ba和132Ba(n,2n)131Ba等反应截面的测量,测量方法采用以54Fe(n,p)54Mn和54Fe(n,a)51Cr反应为标准截面的相对活化法,并用现有的数据对本结果进行了比较. The cross sections of the 137Ba (n, p) 137Cs, 136Ba (n, p)136Cs, 134Ba (n, p ) 134Cs, 132Ba (n, p) 132Cs, 134Ba(n, 2n) 133Ba and 132Ba(n, 2n ) 131Ba reactions have been measured by using the activation method relative the cross sections of 54Fe(n, p ) 54Mn and 54Fe(n,a)51Cr reactions at the neutron energy of 14. 2 ±0. 1MeV. The results obtained are compared with the data on hand.  相似文献   

15.
此文采用由原子轨道线性组合构成的自洽场分子轨道(SCF-LCAO-MO),用一级玻恩近似(FBA)计算了能量为100-5000eV的电子与弹性散射的微分截面和全截面。由于采用了Gauss函数的线性组合拟合Slater函数的方法(STO-KG),得到了弹性散射微分截面的解析表达式,使计算大大简化。计算得到的电子和N2,CO散射的总截面和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当入射电子的能量大于1keV时,理论值和实验值之间符合得很好。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高能核核碰撞中相对论性α粒子的角分布,并与2.1GeV/u^16O和1.7GeV/u^56Fe与核乳胶相互作用的有关实验结果作了比较。  相似文献   

17.
本文采用直接作用模型和扭曲波玻恩近似理论,计算了^11B的2.14MeV激发态在入射中子能量为7.54-20.0MeV的非弹性散射的积分截面和角分布,计算结果与评价的实验值进行了比较,符合较好。对实验上所缺乏的数据作出了理论预期值。  相似文献   

18.
用屏栅电离室测量了入射中子能量为5.1MeV的58Ni(n,α)55Fe核反应的α粒子角分布,238U裂变电离室作中子注量率的测量,测得该能点58Ni(n,α)55Fe的总截面为(47.4±5.0)mb.用中国核数据中心推荐的理论计算程序UNF计算了在1—8MeV能区58Ni(n,p)58Co,58Ni(n,α)55Fe的反应截面和入射中子能量为5.1MeV的58Ni(n,α)反应角分布.理论和测量数据的比较说明,用复合核模型来描写该能点的角分布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对J/ψ辐射衰变到K+K-πO和终态中iota能区的振幅分析,发现iota峰下有一个0-+共振态(M=1467±3MeV,=89±6MeV)和两个1++共振态(M=1435±3MeV,=59±5MeV;M=1497±2MeV,=44±7MeV),分别对应于η(1440),f1(1420)和f1(1510).  相似文献   

20.
利用能量为60-80MeV的~(12)C束流,通过~197An(~(12)C,3n)~206At反应研究了~206At核的高自旋能级结构.用7台BGO(AC)HPGe探测器和一台用于探测低能γ射线的平面型HPGe探测器进行了γ射线的激发函数、γ-γ-t符合及γ射线的角分布测量.基于这些测量,首次建立了包括25条γ跃迁的~206At高自旋能级纲图.确定了一个半寿命为(908±400)ns、自旋和宇称为10的同质异能态.基于较重的双奇核~(208,210 )At能级结构的系统性,对~(206)At的10~-同质异能态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