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本文利用气相色谱—四温裂解气相色谱联用仪对一些混合物作定性分析,此方法可用来作气相色谱难分离物质的鉴定。  相似文献   

2.
气相色谱近年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傅若农 《色谱》2009,27(5):584-591
简要阐述了近几年气相色谱(GC)的发展和特点。GC是一个成熟的技术,广泛地应用于各个领域,近几年GC的发展除了继续研究新的固定相和高性能的毛细管色谱柱之外,主要在全二维气相色谱(GC×GC)、快速GC、便携式GC仪和微型GC仪几个方面。近几年新研究的GC固定相主要集中在常温离子液体和各种环糊精的衍生物。现在GC研究者趋向于使用商品化的GC毛细管柱,而商品化的GC毛细管柱应用最多的是以含5%苯基的聚甲基硅氧烷为固定相的色谱柱。GC×GC发展迅猛,特别是关于调制器的研究,已开发出十多种调制模式,并广泛地应用于各个领域。为了适应大量样品的分析和现场分析,研究和开发了多种快速GC方法和仪器以及便携式GC仪。为了仪器的小型化和专属性检测,μGC仪的研究也稳步地发展起来。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快速气相色谱(HSGC)技术备受关注.本文根据色谱理论和实际应用中的特点对其进行了系统的分类和评价, 阐述了如何针对具体样品选择分析方法和通过调整仪器的配置、参数以及性能来实现特定的快速分析.最后提出了HSGC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快速气相色谱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快速气相色谱(HSGC)技术备受关注。本文根据色谱理论和实际应用中的特点对其进行了系统的分类和评价,阐述了如何针对具体样品选择分析方法和通过调整仪器的配置、参数以及性能来实现特定的快速分析。最后提出了HSGC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快速气相色谱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快速气相色谱(HSGC)技术备受关注。本文根据色谱理论和实际应用中的特点对其进行了系统的分类和评价,阐述了如何针对具体样品选择分析方法和通过调整仪器的配置、参数以及性能来实现特定的快速分析。最后提出了HSGC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近两年国内气相色谱的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傅若农 《分析试验室》2011,30(5):88-122
对近两年国内学者对气相色谱(GC)的研究和应用进行了综述.GC已经是一门十分成熟和广泛应用的分析技术,近两年国内学者的研究发展近似于国外的GC研究和发展,基础性GC研究不多,大多为GC在各个领域的应用研究.应用研究包括在食品、中药、水、气、石油、石化、工业品、农残和烟草分析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杨泽东 《色谱》1991,9(4):228-232
〕研究了实验条件对气相色谱-裂解气相色谱联用的定性参数的影响,由于组分的各裂解产物的相对保留值在多数实验条件改变时重现性良好,可作为实际定性的主要依据,而裂解产物的相对峰面积可作为定性的辅助依据。  相似文献   

8.
关亚风 《色谱》2003,21(4):321-323
目前分析仪器微型化的浪潮汹涌澎湃,人们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这个浪潮中。从世界各地的实验室里出现的原理型样机看上去是如此的微小、简洁和令人惊诧,有如此多的加工工艺可以应用在微型器件的加工和组合上从非常昂贵的、在超净房间才能使用的精密仪器设备和工艺到土法上马、在普通房间就能操作的加工手段。它的前景是那样的诱人,引无数英雄一试身手。  从1986年我第一次听说微型气相色谱仪并看到相关文章,就认定它是色谱发展的未来。1987年底我在荷兰第一次看到它时,就下决心今生一定研究微型色谱,因为它从观念上、认识上打开了分析仪…  相似文献   

9.
10.
气相色谱和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食品中乙草胺残留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立了气相色谱和气相色谱-质谱法检测10种植物源性和动物源性食品中乙草胺残留量检测方法.粮谷类和动物源性样品采用乙腈提取,GPC结合硅胶固相萃取柱净化;蔬菜类样品采用乙酸乙酯提取、硅胶固相萃取柱净化;元葱等样品先进行微波消解,然后采用乙酸乙酯提取,硅胶固相萃取柱净化.气相色谱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检测.两种方法检出限均为0.004 mg/kg; 在0.01~0.16 mg/L范围内均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98和0.9997;在0.01、0.02和0.05 mg/kg的添加水平下,添加回收率在70%~102%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均小于10%.  相似文献   

11.
根据色谱热力学理论,在色谱保留值公式统一形式的基础上导出了气相色谱保留系数(I)与反相液相色谱保留公式参数a,c之间的关系式,证明结构类似化合物的a,c值与保留指数呈线性关系,同时存在氢键作用能、偶极矩作用的影响,从而提出了色相色谱与反相液相色谱保留值换算的方法;该理论为氯代芳烃的文献数据所证实。  相似文献   

12.
气相色谱模糊定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模糊集理论将所有可能利用的信息及造成保留值测量不精确的因素通过隶属函数表示,并以隶属度大小对组分定性,提高了定性结果可靠性,并有传统方法不具备的多种优点。通过对两种不同升温方式下的实际样品定性分析得到证明。  相似文献   

13.
人工神经网络方法预测气相色谱保留值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蔡煜东  姚林声 《分析化学》1993,21(11):1250-1253
本文运用一典型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反向传播“模型的改进形式,研究了诱导效应指数I,摩尔折射度Ro,疏水亲脂参数IgP,以及分子联通性指数与气象色谱保留行为的关系,实现了对色谱保留植的预测。神经网络预测模型的最大相对误差不超过8.7%。结果表明,该方法性能良好,可望成为色谱保留值预测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4.
15.
甲氧滴涕原药成分的气相色谱和气相色谱-质谱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用气相色谱(GC),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测定了甲氧滴涕(DMDT)原药中有效成分的含量及11种成分的结构。GC法内标定量结果表明,产品甲氧滴涕原药中有效成份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16.
魏垠  张秀  黄爱今 《分析化学》2001,29(2):195-198
利用同时蒸馏萃取法(SDE)提取五灵中的挥发性组分。SE-54柱和PEG-20M柱上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分别检出122个和96个峰。其中有51种峰质谱检索结果相同,它们占总峰面积的56.3%。进一步用程序升温保留指数确认了其中33种化合物,占总峰面积的35.7%。含量较高的组分有:十二酸(7.00%),α-雪松醇(4.41%),四甲基吡嗪(4.10%),寸上酸(3.37%),1-(3-甲苯基)乙酮(2.53%),苯甲醛(2.42%),2-甲氧基苯酚(2.11%)。从化合物的种类来看,主要为醇类(10种),酮类(8种),醛类(8种),醛类(6种)、烯类(5种)、酸类(4种),酚类(4种)。  相似文献   

17.
岩香菊精油的气相色谱-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娅萍  洪涛  陈大舟  孙守威 《色谱》1993,11(3):148-149
在植物挥发油等复杂有机混合物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分析中,常遇到分离不良的色谱峰,所取得的质谱不易识别和解析。多维色谱法则是解决复杂有机混合物分离的有力工具。对质谱工作而言,把多维色谱的卓越分离能力与质谱仪的定性鉴定能力结合起来,构成一个气相色谱-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GC-MS)系统,就能大大改进常规GC-MS系统的功能,但有关报道很少,尚未得到  相似文献   

18.
全二维气相色谱技术及其进展   总被引:37,自引:2,他引:35  
许国旺  叶芬  孔宏伟  路鑫  赵欣捷 《色谱》2001,19(2):132-136
 许多分析问题的解决需要得到比一维色谱技术能提供的更高的分辨率。分离能力可通过使用多种分离技术或机理的组合来增强。此时 ,样品被分散在不同的时间维 ,最终的分辨率强烈地依赖于这些维间分离特性的差异。当它们之间没有关联 ,也即相互间正交时 ,系统可获得最高的分辨率。全二维气相色谱 (GC×GC)提供了一个真正的正交分离系统。它把分离机理不同而又互相独立的两支色谱柱以串联方式结合组成二维气相色谱。在这两支色谱柱之间装有的一个调制器起捕集再传送的作用。全二维色谱的峰容量为组成它的两支色谱柱各自峰容量的乘积。  相似文献   

19.
24种安眠镇静药物的气相色谱及气相色谱-质谱系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24种安眠镇静药物的气相色谱(GC)及气相色谱-质谱(GC-MS)系统分离分析方法。该法在选定的色谱条件下,能将24种安眠镇静药物很好地分离,互不干扰。采用内标法定量,其线性范围在0~24μg/mL血,最小检出浓度为0.1~0.4μg/mL血。用所建的GC方法对11例中毒病人的生物样品进行分析鉴定,GC-MS法验证。从实际中证明所建方法操作简便,准确性和系统性强,灵敏度较高,能快速、准确地为医院的救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气相色谱手性固定相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万宏 《色谱》1992,10(3):137-140
1966年Gil-Av等人首次用手性固定相在毛细管柱上分离了氨基酸对映体。至今这种方法已发展为研究和分离对映体的一种重要技术,并愈来愈多地用于天然产物绝对构象(外激素、香料成分等)的测定,不对称选择合成中对映体纯度及过剩量测定,手性药物中对映体纯度的测定,手性化合物在化学转移机理等方面的研究。目前气相色谱中用于分离对映体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