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检测胃癌组织中E-cadherin基因启动子区域的甲基化状况,并探讨基因异常甲基化与蛋白表达及其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方法: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方法对胃黏膜中E-cadherin基因启动子区域甲基化状况进行检测,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相应检测了E-cadherin蛋白表达。结果:胃癌中E-cadherin基因甲基化率为3 4.6% (2 8/81 ) ,显著高于正常胃黏膜该基因甲基化率(P =0 .0 2 8)。E-cadherin蛋白表达阳性率为64.2 % (5 2 /81 )。E-cadherin基因甲基化与其蛋白表达无相关性(P >0 .0 5 ) ,与肿瘤组织学类型、淋巴结转移及性别均无相关性,但与年龄有关,随着年龄增加病人甲基化率呈增高趋势。结论:E-cadherin基因甲基化与年龄有关,E-cadherin基因异常甲基化是常见的一种基因异常改变,可能参与了胃癌的发生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2.
乳腺癌及癌旁组织中PTEN基因5’CpG岛甲基化状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检测乳腺癌及癌旁组织中PTEN基因5’端CpG岛启动子区域的甲基化状况。方法:采用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Methylation-specific PCR,MSP)方法对乳腺癌及癌旁组织中PTEN基因5’端CpG岛启动子区域甲基化状况进行研究。结果:乳腺肿瘤组织中PTEN基因甲基化率为31.5%(29/92),显著高于癌旁组织和正常组织(P〈0.05),而癌旁组织和正常乳腺组织中甲基化率均比较低,分别为8.3%(2/24)、6.2%(1/16),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TEN基因甲基化与肿瘤组织学类型、年龄及肿瘤大小均无相关性,但与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淋巴结转移组PTEN基因甲基化率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结论:PTEN基因5’端CpG岛启动子区域甲基化可能是散发性乳腺癌PTEN基因失活的主要机制,参与了乳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PTEN基因甲基化可能是乳腺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晚期事件,提示可以考虑将PTEN基因甲基化作为评价乳腺癌肿瘤细胞转移潜能的分子标记。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胃癌组织中p16INK4a和视网膜母细胞瘤易感基因(RB)启动子区域的甲基化状况,并探讨基因异常甲基化与蛋白表达及其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方法: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方法对81例胃癌和10例正常胃黏膜中p16INK4a和RB启动子区域甲基化状况进行检测,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p16INK4a和视网膜母细胞瘤蛋白(pRb)表达情况进行相应检测.结果:胃癌中p16INK4a和RB基因的甲基化率分别为37%(30/81)和42%(34/81);胃癌p16INK4a蛋白和pRb表达阳性率分别为54%(44/81)和90%(73/81).10例正常胃黏膜中均未检测到p16INK4a和RB异常甲基化,而且其相应蛋白表达均为阳性.p16INK4a甲基化状况与其蛋白表达有相关性,但p16INK4a甲基化状态与肿瘤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性别及年龄均不相关.RB甲基化状态与pRb表达、肿瘤分化程度、性别及年龄无相关性,但与淋巴结转移相关.结论:p16INK4a和RB异常甲基化是胃癌细胞常见的分子事件,可能参与了胃癌的发生发展过程.RB异常甲基化与胃癌淋巴结转移相关,提示RB甲基化检测对于分析胃癌淋巴结转移情况可能有一定参考价值.p16INK4a基因启动子区域高甲基化是其蛋白表达抑制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胃癌组织中上皮钙粘蛋白(E-CD)基因启动子区5'CpG岛甲基化状况,揭示胃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分子水平变化和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应用甲基化特异性PCR检测41例胃癌手术标本及同一病例正常胃黏膜组织中E-CD基因启动子区5'CpG岛甲基化水平。结果:E-CD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阳性率在胃癌中显著高于正常胃黏膜,与胃癌的分型、细胞分化程度、胃壁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TNM分期明显相关。结论:E-CD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水平可作为较早期预测胃癌浸润、转移程度,评价预后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检测子宫内膜癌组织中FHIT基因启动子区域CpG岛的甲基化状况 ,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 ,探讨FHIT基因启动子区域CpG岛的甲基化在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甲基化特异的PCR方法对亚硫酸氢盐修饰过的 35例子宫内膜癌组织、癌旁组织及患者自身外周血白细胞DNA和 2 0例非癌患者子宫内膜组织DNA的FHIT基因启动子区域CpG岛的甲基化状况进行分析。结果 :癌组织中FHIT基因启动子区域CpG岛的甲基化率为 2 5 .71 % ,癌旁组织和外周血中也存在相似的甲基化率。非癌患者的子宫内膜组织中FHIT基因的CpG岛无甲基化。癌组织与非癌患者子宫内膜组织的甲基化率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DNA甲基化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无相关性。FHIT基因启动子区域CpG岛的甲基化为子宫内膜癌发生中的早期事件。结论 :子宫内膜癌组织中存在FHIT基因启动子区域CpG岛的甲基化 ,CpG岛的甲基化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无相关性。DNA甲基化为子宫内膜癌发生中的早期事件。癌旁组织和外周血可用于癌相关基因启动子区域CpG岛甲基化的检测  相似文献   

6.
罗冲  周永宁  郭娴  杨永成 《医学争鸣》2009,(18):1659-1661
目的:探讨p16基因启动子CpG岛甲基化在胃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特异性甲基化PCR(MSP)法检测p16基因启动子CpG岛甲基化水平.结果:对照组未检测到CpG岛甲基化,胃癌细胞株均检测到CpG岛甲基化,23例(74%)胃癌组织检测到CpG岛甲基化.此外,17例(74%)癌旁组织检测到CpG岛甲基化.胃癌组织p16基因CpG岛甲基化与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之间无相关关系(P〉0.05).结论:胃癌广泛存在p16基因启动子CpG岛甲基化,并且可能是胃癌发生的早期分子事件.  相似文献   

7.
胃癌中p16^INK4α和RB基因甲基化状况及其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胃癌组织中p16^INK4α和视网膜母细胞瘤易感基因(RB)启动子区域的甲基化状况,并探讨基因异常甲基化与蛋白表达及其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方法: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方法对81例胃癌和10例正常胃黏膜中p16^INK4α和RB启动子区域甲基化状况进行检测,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p16^INK4α和视网膜母细胞瘤蛋白(pRb)表达情况进行相应检测。结果:胃癌中p16^INK4α和RB基因的甲基化率分别为37%(30/81)和42%(34/81);胃癌p16^INK4α和pRb表达阳性率分别为54%(44/81)和90%(73/81)。10例正常胃黏膜中均未检测到p16^INK4α和RB异常甲基化,而且其相应蛋白表达均为阳性。p16^INK4α甲基化状况与其蛋白表达有相关性,但p16^INK4α甲基化状态与肿瘤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性别及年龄均不相关。RB甲基化状态与pRb表达、肿瘤分化程度、性别及年龄无相关性,但与淋巴结转移相关。结论:p16^INK4α和RB异常甲基化是胃癌细胞常见的分子事件,可能参与了胃癌的发生发展过程。RB异常甲基化与胃癌淋巴结转移相关,提示RB甲基化检测对于分析胃癌淋巴结转移情况可能有一定参考价值。p16^INK4α基因启动子区域高甲基化是其蛋白表达抑制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8.
目的:应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技术检测胃癌组织中Caveotin-1基因外显子2启动子区域5’端CpG岛甲基化状况,探讨Caveolin-1基因甲基化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收集30例胃癌组织和6例距肿瘤5cm以上的癌旁正常胃组织,运用标准蛋白酶K消化、酚-氯仿抽提法提取组织中基因组DNA,采用CpGenome DNA Modification Kit对DNA进行修饰后以甲基化特异性引物及非甲基化引物进行PCR,通过琼脂糖凝胶电泳及产物测序判定结果.结果:6例癌旁正常胃组织Caveolin-1基因外显子2启动子区域5'端CpG岛均为甲基化阴性.30例胃癌组织中有27例甲基化阳性,甲基化率为90%(27/30).其中16例胃癌组织(53.3%)仅有甲基化引物扩增出目的条带,表现为完全甲基化;11例胃癌组织(36.7%)甲基化与非甲基化引物均扩增出目的条带,表现为部分甲基化.统计结果显示胃癌组织中Caveolin-1基因外显子2启动子区域甲基化率显著高于癌旁正常胃组织.结论:胃癌组织中存在Caveolin-1基因外显子2启动子区域高甲基化,且可能参与胃癌的早期过程.  相似文献   

9.
胃癌中MTS1基因异常甲基化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多肿瘤抑制基因 (multipletumorsuppressorgene 1,MTS1) 5′端CpG岛异常甲基化与原发性胃癌发病机制之间的关系。【方法】PCR 甲基化检测法研究 31例胃癌标本和 19例正常胃组织中MTS1基因 5′端CpG岛异常甲基化情况。【结果】有 35 5 % (11/ 31)的胃癌标本和 5 3 % (1/ 19)正常胃组织出现MTS1基因 5′端CpG岛异常甲基化 ,两者之间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MTS1基因 5′端CpG岛异常甲基化是其在原发性胃癌中的主要灭活机制 ,与胃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MSP法检测胃癌的PTEN基因甲基化改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检测胃癌中抑癌基因PTEN启动子区域甲基化状况,并探讨其甲基化改变的特点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甲基化特异的PCR法(MSP)检测胃癌组织及相应癌旁组织(各35例)中PTEN启动子区域甲基化状态。结果:35例癌旁正常胃组织未发现有PTEN基因启动子的甲基化,16/35例胃癌组织检测到PTEN基因启动子的甲基化,癌组织PTEN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率显著增高(P<0.05)。有淋巴结转移的19例胃癌组织中,有12例PTEN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有淋巴结转移的PTEN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结论:PTEN基因启动子的甲基化与胃癌的发生、转移相关。甲基化特异的PCR法(MSP)是检测胃癌抑癌基因PTEN启动子区域甲基化状况的一种较新且特异的实验方法,可用于胃癌的辅助诊断和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11.
Objective: To study the correlation of the methylation of the promoters of hMLH1 and hMSH2 with microsatellite instability (MSI) in the tissues of gastric carcinomas. Methods: A total of 68 sporadic cases of gastric carcinoma were studied. Ten specimens of normal gastric mucosa served as control. Methylation of hMLHl and hMSH2 was observed with methylation-specific PCR, and MSI analyzed with PCR-based techniques. Results: No methylation of hMLHl and hMSH2 was found in 10 specimens of normal gastric mucosa. Methylation of hMLHl was detected in 11 cases (16. 2%) of gastric cancers and MSI in at least one locus was found in 17 cases (25%) of the 68 with aid of 5 microsatellite markers, in which eight were MSI-H (≥2loci showed instability) nine MSI-L (only one locus showed instability), and fifty-one were MSS (no instability at any marker). The frequency of methylation was significantly high in MSI-H (87. 5%) than in MSI-L (11.1%) and MSS (5. 9%). CP<0. 01 - 0. 001) but there was no difference of methylatio  相似文献   

12.
胃癌组织中相关肿瘤抑制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Cai JC  Liu D  Zhang HP  Zhong S  Xia NS 《中华医学杂志》2007,87(14):978-981
目的分析胃癌组织中肿瘤抑制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及其与临床分期、分型的关系。方法采用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方法,检测106例胃癌及其邻近胃小凹上皮、16例慢性胃炎小凹上皮石蜡标本中E钙黏素(E—CD)、错配修复酶hMLH1、APC和6-氧-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MGMT)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并对其中46例胃癌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E—CD蛋白表达情况。结果在胃癌、胃癌邻近小凹上皮及慢性胃炎小凹上皮中,基因甲基化频率分别为72.6%(77/106)、44.3%(47/106)和12.5%(2/16),三者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Laurén弥漫型胃癌甲基化(80.6%,50/62)明显高于肠型胃癌甲基化(61.4%,27/44),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甲基化与患者的年龄、性别、Ming分型及区域淋巴结转移无关(均P〉0.05),甲基化与胃癌的浸润深度、pTNM分期和分化程度有关(均P〈0.05)。行E—CD蛋白检测的46例胃癌中,22例有E—CD基因甲基化,其中20例(90.9%)E—CD蛋白呈异质性减弱或基本消失表达;24例无E—CD基因甲基化,其中9例(37.5%)E—CD蛋白呈异质性减弱或基本消失表达,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上述肿瘤抑制基因启动了区甲基化可能是胃癌发生的早期事件。胃癌E—CD基因甲基化与E—CD蛋白异质性减弱或消失表达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Syk(spleen tyrosine kinase)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在胃癌发生、转移过程中的作用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RT-PCR检测61例胃癌组织、癌旁组织中SykmRNA的表达.并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方法检测Syk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情况。结果:61例癌旁组织均检测到Syk基因的表达,胃癌组织有14例检测到Syk基因的表达,Syk基因在胃癌组织中表达率显著降低(P〈0.05)。61例胃癌旁组织未发现有Syk基因启动于的甲基化。而61例癌组织中有21例检测到Syk基因启动子的甲基化。癌组织Syk基因启动于甲基化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5)。有淋巴结转移的31例胃癌组织中,有17例Syk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有淋巴结转移的Syk基因启动于甲基化姓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结论:Syk基因启动于甲基化是导致Syk基因失活的原因之一。Syk基因启动子的甲基化可能与胃癌的发生、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单发胃癌和食管/胃双原发癌中胃癌组织CDH1基因启动子区CpG岛甲基化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甲基化特异性PCR法,检测62例单发胃癌、30例食管/胃双原发癌中胃癌组织、癌旁组织及18例正常胃组织CDH1基因甲基化情况。结果单发胃癌和食管/胃双原发癌中胃癌组织CDH1基因甲基化率分别为61.3%和76.7%,癌旁组织分别为22.6%和23.3%,正常胃组织为0。单发胃癌和食管/胃双原发癌患者癌组织CDH1基因甲基化率与癌旁组织、正常组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癌旁组织CDH1基因甲基化率与正常组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发胃癌与食管/胃双原发癌中胃癌组织CDH1基因甲基化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发胃癌和食管/胃双原发癌患者CDH1基因甲基化与性别、年龄、烟酒史和上消化道肿瘤家族史均无关(P>0.05)。结论 CDH1基因甲基化在单发胃癌和食管/胃双原发癌胃癌中是一常见的表观遗传学事件,可能是一个独立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检测胃癌及癌旁组织肿瘤相关基因超甲基化状态,探讨多个肿瘤相关基因启动子超甲基化与胃癌发生的关系。方法应用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检测23例手术切除的胃癌组织、癌旁组织和10例胃镜活检正常的胃黏膜组织的hMLH1、E-cadherin、GSTP1、p16和p15基因启动子区域的超甲基化状态。结果正常胃黏膜组织未检测到所选基因的超甲基化,22例(95.7%)胃癌组织和7例(30.4%)癌旁组织中检测到超甲基化。在17例(73.9%)胃癌组织和5例(21.7%)癌旁组织可以检测到2个以上基因的超甲基化;E-cadherin、p15和p16三个基因的甲基化率分别为78.3%、82.6%、60.8%,明显高于hMLH1和GSTP1的34.8%和17.4%。结论胃癌组织和邻近的癌旁组织中可以同时检测到多个肿瘤相关基因的甲基化,启动子区域超甲基化导致的基因功能失活可能发生在胃癌肿瘤形成的早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索在胃癌患者胃液脱落细胞中检测肿瘤相关基因启动子区DNA甲基化的可行性,及其与临床病理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MSP(甲基化特异性PCR)方法,对117例胃癌及165例非胃癌患者胃液脱落细胞P16、DAPK(死亡相关蛋白激酶)、E-cadherin(上皮细胞钙黏蛋白)、hMLH1(错配修复基因)四种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进行检测;并与组织、血浆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不同标本四种基因异常甲基化的频率,胃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P16、E-cadherin、DAPK发生甲基化的频率,早期胃癌与进展期胃癌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组胃液脱落细胞各基因甲基化状态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大小、H.pylori感染无关。结论:通过胃液脱落细胞检测肿瘤相关基因DNA甲基化有望作为检测胃癌的生物学标志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