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依然采用了某地的14.5tex的棕色彩棉纱、24tex的普通棕色染色棉纱织成织物进行对比试验,测试耐摩擦色牢度和耐熨烫色牢度等项目,分别进行了评判研究。并对本系列文章进行小结。  相似文献   

2.
《江苏纺织》2006,(12A):F0003-F0003
布票的发放和使用虽然成为过去,但一枚枚小小布票却是一个历史时期的见证。在新中国建立初期,全国市场物资供应紧缺,棉纱和棉布尤为突出,为了彻底制止投机活动,保障人民衣被所需,进一步加强对棉纱棉布的控制,1951年1月4日政务院对财政经济委员会发布了《关于统购棉纱的决定》,凡公私营纱厂自纺部分的棉纱及自织部分的棉布,均由国营花纱布公司(1956年更名为纺织品公司)统购。  相似文献   

3.
叶戬春  章友鹤 《纺织导报》2006,(1):27-28,30,31
我国棉本色纱线GB/T398-93国家标准和现行的棉纱线行业标准落后于当前棉纺企业生产的发展和市场贸易的需求,文章将国内棉纺企业的棉纱质量与瑞士Uster公司对世界环锭纺纯棉纱质量数据统计值进行了对比,提出了修订我国纯棉环锭纱质量标准的一些想法,供标准起草单位参考。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来,我国棉纱产量高速增长,多数棉纺企业进行了新一轮技术改造来提高产品档次和质量。但我国纱线质量平均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还有较大差距、文章通过实践和借鉴国内纺织专家经验,从棉纺工艺技术方面提出相何提高棉纱质量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提高纯棉纱质量稳定性的几点体会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近年来 ,随着科技的进步 ,织造技术水平快速发展 ,织机速度越来越高。而织机速度的提高 ,不但对棉纱各项质量指标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而且对棉纱质量的稳定性也有了新的认识和要求。纺纱厂生产的棉纱不但要做到同一批之间质量要稳定 ,而且批与批之间也要做到质量稳定。棉纱质量的稳定性已引起纺纱企业的高度重视 ,近年来 ,因棉纱质量稳定性差 ,各项指标超标引起经济赔偿事件时有发生。这不但给企业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 ,而且影响企业的信誉。下面就我公司如何稳定棉纱质量谈几点体会 ,仅供同行参考。1 确保原棉质量的稳定提高棉纱的质量…  相似文献   

6.
挖潜增量优化结构是棉纺企业增效的最直接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志宏 《江苏纺织》2005,(4):39-40,44
2004年,棉价大起大落,出口退税下降,出口配额又是尾声之年,加之水电汽等原材料涨价及运输成本大幅上升,棉纱工费水平越来越低,经济效益大幅下滑,使不少非良性运行的棉纺企业停产或倒闭。今年形势也不容乐观,棉纺企业普遍库存高,资金缺,加之棉花、涤纶的价格又大幅上涨,企业抛库存变现资金抢购原料的心情比较迫切,从而造成了后道市场棉纱价格不能与原料同步涨价,这样就使企业经济效益继续下滑,给棉纺企业又一次带来严峻考验。  相似文献   

7.
缆型纺棉纱试纺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介绍了缆型纺棉纱在环锭细纱机上的试纺情况,分析了缆型纺棉纱的结构,比较了缆型纺棉纱与传统环锭纺棉纱的特点,通过二元二次数学建模分析,得出了19tex缆型纺棉纱的最佳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8.
用YG172型纱线毛羽仪对梳棉机刺辊下采用梳针分梳板、锯齿分梳板、小漏底在不同加工条件下所加工的棉纱进行了毛羽检测,结果显示:采用梳针分梳板,隔距为1.5 mm时最有利于棉纱毛羽的减少,0.9 mm时次之,0.6 mm时最不利于棉纱毛羽的减少;采用锯齿分梳板,同样是隔距为1.5 mm时最有利于棉纱毛羽的减少,0.9 mm时次之,0.6 mm时最不利于棉纱毛羽的减少;在所有方案中对于棉纱毛羽的减少,以梳针分梳板采用1.5 mm隔距最有利于毛羽的减少,梳针分梳板采用0.6 mm隔距方案最差。和刺辊下加装小漏底相比,总体上采用梳针分梳板和锯齿分梳板更有利于棉纱毛羽的减少(分梳板隔距为0.6 mm时除外);在隔距较小条件下,梳针分梳板减少棉纱毛羽效果不如锯齿分梳板,在隔距较大的条件下,梳针分梳板减少棉纱毛羽效果要好于锯齿分梳板,规律性明显。  相似文献   

9.
对己下达加工贸易进口棉花指标,以及加工贸易进口棉纱和棉坯布,外经贸主管部门在审批加工贸易合同时严格把关,进口仅限于国内不能生产的棉纱、棉坯布品种、规格,或国内虽能生产但产品达不到出口要求的棉花、棉纱及棉坯布。同时引导和鼓励企业使用新疆棉花。海关凭企业提交的外经贸主管部门的加工贸易合同批件、进出口合同等单证,办理合同登记备案手续。自4月10日起,对加工贸易进口棉花实杆银行保证金台帐“实转”办法,即进口时收取相当于进口关税和增值税全额保证金,加工产品出口核销后,退还相应保证金及利息。凡涉及进口棉花的加…  相似文献   

10.
《纺织科技进展》2020,(5):I0001-I0003
棉纱异性纤维检验研究获奖等级:三等奖主要完成单位:河南省纺织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主要完成人:张岩昊、佟桁、憨文轩、杨艳菲、牧广照、刘晓丹、朱丹目前我国缺乏统一的棉纱异性纤维标准,现货贸易中的棉纱异性纤维问题缺乏规范,60%~70%棉纱的采购没有具体的异纤要求,下游织布企业对棉纱异性纤维的要求差异很大,因异性纤维问题引起的质量纠纷时常发生。棉纱产品为大宗商品,已于2017年8月在郑州商品交易所挂牌上市。制定准确可行的棉纱期货异性纤维检验系统是非常急需和必要的。  相似文献   

11.
根据调研,越南、印度、巴基斯坦等国的棉纱价格长期低于同期我国内地。文章从棉纱进口量、进口国别、纱线支数、纱线价格等方面分析了近几年进口棉纱对我国棉纱市场的影响,并从产业转移、产品差异化、市场差异化、降低成本等角度出发,提出一些应对策略,供我国内地棉纺企业参考。  相似文献   

12.
细纱工序是棉纱生产的成品工序,其生产情况直接影响企业各项计划指标的完成,其单产水平又是直接反映整个企业生产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因此提高细纱工序生产效率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1纱疵的重要性及有关规定纱疵是棉纱质量的一个重要内容,对棉纺织品外观有重大影响,纱疵的多少,反映了棉纺织企业的生产技术,综合管理水平。纱疵早已作为一项质量指标进行考核,在棉纱出厂前进行检验并结合定等,GB/T398—93《棉本色纱线》中已有优等10万...  相似文献   

14.
由于衡量棉纱质量的标准多种多样,而且在我国众多的纺纱生产厂家中没有高度重视棉纱纱疵的危害性,同时也没有对不同的织物组织,对棉纱纱疵的大小和长短的不同进行分析,从而说明了棉纱纱疵类型分级图之间的关系,将棉纱的疵点种类同十万米纱疵分级图的纱疵等级相结合,并同时分析织物纱疵所在的十万米纱疵等级区域,更有利的将织物疵点同纱疵的分类、纱疵的大小联系在一起,真正的把棉纱质量标准同织物组织结构对纱疵的要求的分类、纱疵的大小联系在一起,真正的把棉纱质量标准同织物组织对纱疵的要求结合起来,防止次品棉纱棉布的大量产生。  相似文献   

15.
纯棉纱线活性染料剥色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纯碱和保险粉用量、剥色时间、剥色次数和剥色温度等工艺条件,都会影响深色、中深色和浅色棉纱的剥色效果.优化的剥色工艺为:浅色棉纱采用纯碱3 g/L、保险粉5 g/L,在95 ℃剥色30~45 min;深色棉纱采用纯碱5 g/L、保险粉7 g/L,95 ℃剥色60 min.工厂生产采用以上工艺进行剥色,剥色后的棉纱强力损失小,且回染棉纱各指标达到国标要求.  相似文献   

16.
指出了无捻棉纱生产的主要方法,分析了无捻棉纱对针织物性状的影响,对无捻棉纱针织物的生产有一定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7.
李忠仁 《江苏纺织》2005,(11):15-15
无锡庆丰股份有限公司在上世纪90年代曾多次被评为江苏省和中国纺织行业“排头兵”,2000年被评为江苏省高新技术企业。2003年2月在上交所挂牌上市(股票代码600576)。公司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已拥有纱锭20万枚,无梭织机1000台,印染生产线5条,缝纫加工设备300台。年产棉纱2.8万吨,布4700万米,床品50万套。公司十分注重产品开发,逐步形成了高支纱、针织纱、色织纱(紧密纺)、氨纶弹力纱(竹节纱)、天丝等五大类棉纱产品;布类品种为高支夫绸、氨纶弹力布、CVC等服装面料、以及细支高密、缎纹缎条、小提花大提花等家纺面料和床上用品等产品。  相似文献   

18.
纺制特细特棉纱所需的原棉品质要求高,且工艺难度大。文章以4.2tex紧密精梳棉纱为例,在自行改造的紧密纺机台上对低配棉特细特紧密精梳棉纱进行了试纺,介绍了试纺的工艺条件和成纱质量,证实利用紧密纺技术开发低配棉特细特精梳棉纱更加可行。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棉纱、棉纤维强力的分析,阐明了棉纤维强力、棉纱强力的重要性,分析了原棉品种、生长环境是影响棉纤维的主要原因,同时长度、细度、整齐度、针率、伸长率等棉纤维物理指标的变化,是棉纤维强力改变的又一因素,影响棉纱强力的原因除棉纤维本身强力外,纺纱过程中的工艺参数变化、棉纱半制品质量、成纱质量的变化是棉纱强力改变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所在。  相似文献   

20.
《新疆纺织》2006,(2):45-46
本文从胶圈的合理选配,优化工艺,日常维护,正常使用及周期保养等方面详细介绍了影响棉纱质量的因素,并在生产实践中进行了棉纱条干均匀度和棉纱质量的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