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探讨自动乳腺全容积成像(ABVS)系统检查在鉴别乳腺良恶性肿瘤中的临床价值。方法使用西门子Acuson S2000的ABVS系统扫查84例乳腺肿瘤患者的双侧乳腺,获取双侧乳腺横切面图像上的基本数据,系统自动进行三维数据重建,然后获得乳腺冠状面和矢状面图像。与常规二维超声检查相对比,并与术后或穿刺病理结果相对照,评价ABVS系统对乳腺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价值。结果 ABVS系统诊断的灵敏度为90%,特异度为90%,准确度为90%;常规超声诊断的灵敏度为70%,特异度为90%,准确度为81%。结论 ABVS系统作为一种新的超声检查途径,提高了超声对乳腺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的准确度,为临床提供更加准确、完整的诊断信息。  相似文献   

2.
陈梦杰  周军 《海南医学》2016,(21):3584-3587
目的:采用meta分析方法评价超声造影结合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在乳腺良恶性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检索PubMed、EMbase、CNKI、VIP、万方等数据库,查找从建库至2016年1月1日期间有关超声造影结合超声弹性成像鉴别乳腺良恶性病变的文献,严格按照纳入、排除标准筛选文献并提取数据、进行质量评估。采用Meta-disc1.4进行异质性分析以及数据合并分析,计算合并敏感性、特异性、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诊断比值比及其95%CI,绘制森林图、SROC曲线并计算曲线下面积。结果初入选10个研究,1278个病灶被纳入,经敏感性分析后在9个同质研究内进行统计量的合并,Meta分析数据显示:合并敏感性为0.94[95%CI (0.91~0.96)],特异性为0.92[95%CI (0.89~0.94)],阳性似然比为10.44[95%CI (7.66~14.23)],阴性似然比为0.08[95%CI (0.06~0.11)],诊断比值比为166.38[95%CI (101.91~271.64)],S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9744,Q指数为0.9272。结论超声造影技术与超声弹性成像的结合对于鉴别乳腺良恶性病变的诊断准确性较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自动乳腺全容积扫查系统( ABVS)在鉴别乳腺肿物良恶性方面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5月-11月期间在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经术后病理证实的200例患者,共计230个病灶,其中良性病灶147个,恶性病灶83个。每位患者进行常规超声及自动全容积成像,根据不同方法判定病灶良恶性,所得结果与病理对照,以评价ABVS系统在乳腺良恶性肿瘤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常规超声与全容积成像联合应用较二者单独应用诊断准确率增高,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 ABVS“汇集”征对乳腺恶性肿瘤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1.08%、89.80%、83.04%、79.73%、84.61%。“汇集”征在良性病灶中的出现率为10.20%,恶性病灶中出现率为71.08%,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ABVS显示的三切面图像,特别是冠状面的“汇集”征,可明显提高乳腺良恶性肿瘤诊断准确率,为临床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有价值的影像学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超声自动乳腺全容积扫描(Automated Breast Volume Scanner,ABVS)与声触诊组织弹性成像(Virtual Touch TissueImaging,VTI)在乳腺占位性病变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169例乳腺占位性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经术后病理确诊良性病灶120例、恶性病灶49例,并在术前均行二维超声、ABVS、VTI检查。采用四格表法计算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模型分析二维超声、ABVS、VTI、两项联合鉴别乳腺占位性病变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值、敏感度、特异度。结果 169例乳腺占位性病变患者二维超声检查后,阳性预测值为54.23%,阴性预测值为84.55%,与金标准相比,一致性一般(Kappa=0.404,P<0.001);经ABVS检查后,阳性预测值为82.00%,阴性预测值为93.28%,与金标准相比,一致性一般(Kappa=0.757,P<0.001);经VTI检查后,阳性预测值为7...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常规超声、自动乳腺全容积成像(ABVS)、超声弹性成像(UE)及三者联合(多模态超声)对乳腺良恶性肿块的诊断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7月~2020年5月在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手术的118例乳腺结节患者的术前影像学资料,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比较常规超声、ABVS、UE及三者联合的诊断效能.结果:经病理...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超声自动乳腺全容积扫描( ABVS )在鉴别诊断乳腺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120例(130个病灶)乳腺癌影像资料,所有患者均经ABVS和乳腺X线摄片( MG)检查,比较ABVS与MG的诊断效果。结果:120例乳腺癌患者中,经病理证实有130个病灶,其中恶性病灶57个,良性病灶73个;ABVS检出59例恶性病灶(假阳性7例),检出良性病灶71例(假阴性5例);MG检出49个恶性病灶(15个假阳性),良性病灶81个(12个假阴性);ABVS 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均明显高于MG诊断方法(91.23%VS78.95,90.41%VS79.45%,90.77%VS79.23%,88.14%VS75.00%,92.96%VS82.86%)。结论:ABVS 对乳腺病灶的诊断效果明显优于MG ,能够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加完整、准确的诊断信息。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全自动乳腺容积成像技术(ABVS)在乳腺肿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就诊的94例乳腺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进行常规超声和ABVS扫查,以手术病理结果为标准评价检测结果.结果 94例患者共发现105个病灶(良性57个,恶性48个).ABVS冠状切面图像显示,乳腺肿瘤恶性病灶形态不规则、边缘模糊、微小...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常规超声联合自动乳腺全容积成像(automated breast volume scan, ABVS)在乳腺BI-RADS 4类小结节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门诊常规超声普查筛查出的BI-RADS 4A类及以上,且结节最大径≤1 cm共102个乳腺小结节,对其再进行常规超声联合ABVS检查,观察结节ABVS冠状面成像特征,根据检查结果对乳腺小结节的BI-RADS分类进行调整,以手术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比较良恶性小结节的声像图特征差异;分析调整前后BI-RADS分类及其对恶性小结节的诊断符合率;比较常规超声、常规超声联合ABVS诊断乳腺BI-RADS 4类小结节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性。结果 102个乳腺小结节中,恶性结节31个,良性结节71个。声像图上乳腺BI-RADS 4类良恶性小结节在形态、边缘、高回声晕、生长方式、血流阻力指数、冠状面汇聚征、微钙化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02个乳腺小结节,调整后BI-RADS 3类16个(4A类降级16个)、4A类49个(4B类降级4个)、4B类22个(4A类上调6个)、4C类14个(4A类上调2个,4B类上调4个)、5类1个,其中乳腺恶性结节诊断符合率分别为4A类82%(4/49);4B类636%(14/22);4C类857%(12/14);常规超声诊断乳腺BI-RADS 4类小结节的灵敏度613%、特异度803%,准确度745%;常规超声联合ABVS诊断乳腺BI-RADS 4类小结节灵敏度871%、特异度859%,准确度863%;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08、08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720,P<0001)。结论 常规超声联合ABVS可以有效提高对乳腺BI-RADS 4类小结节的诊断效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自动乳腺全容积扫描(ABVS)联合X线钼靶对乳腺良恶性病灶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96例乳腺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病理学结果不同,分为恶性组(n=77)和良性组(n=119),探讨单独检查及二者联合检查的诊断价值,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结果:在X线钼靶检查中,恶性组出现单纯微小钙化、结构紊乱征象的比例高于良性组(P<0.05);在ABVS检查中,恶性组出现“汇聚征”征象的比例高于良性组(P<0.05)。以病理学结果为“金标准”,ABVS联合X线钼靶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准确性分别是97.40%、78.99%、75.00%、97.92%及86.22%,其敏感度高于X线钼靶和ABVS单独检查(P<0.05),阴性预测值高于X线钼靶检查(P<0.05)。ABVS联合X线钼靶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82(95%CI:0.828~0.924)。结论:ABVS和X线钼靶检查均是诊断乳腺良恶性病灶的有效手段,但二者联合能优势互补,进一步提高乳腺良恶性病灶诊断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0.
钱俊 《中国现代医生》2011,49(21):103-104
目的探讨超声弹性成像对良、恶性乳腺肿瘤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根据触诊及病理诊断将患者分为良性组和恶性组,所有患者进行超声弹性成像诊断并记录硬度分数和面积。结果良性组肿瘤硬度评分均在3分以下,1、2、3分的比例分别为41.18%、44.12%、14.70%;恶性组肿瘤评分均为2分以上,2、3、4、5分的比例分别为3.57%、10.71%、39.29%、46.43%;两组肿瘤同等级评分硬度的病例比例经统计学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良性组患者的平均病灶面积为(1.02±1.03)cm^2,恶性组患者平均病灶面积为(2.36±1.52)cm^2,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超声弹性成像对乳腺实质性肿瘤的定性诊断具有积极意义,肿瘤硬度的检测能有效提高良恶性肿瘤的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超声弹性成像对乳腺BI-RADS4级病变良恶性鉴别的应用价值。方法对乳腺65个常规超声BI—RADS4级评分病灶,以术后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分析超声弹性图评分、弹性指数及病灶与同深度腺体组织的弹性比值对其良恶性鉴别诊断的应用价值,并构建弹性比值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结果65个病灶(良性17个,恶性48个)中超声弹性图评分对BI—RADS4级病变良恶性鉴别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81.3%、70.6%和78.5%。良恶性病灶弹性比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弹性比值鉴别BI.RADS4级乳腺病灶良恶性的曲线下面积为0.753,当弹性比值诊断界值取2.7时,其敏感性66.7%,特异性77.8%。结论超声弹性成像对BI—RADS4级病变良恶性鉴别有较高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自动乳腺全容积成像(ABVS)特征与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及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表达的价值研究,为乳腺癌患者的内分泌治疗、预后及评估提供一定帮助。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58例患者共59个乳腺恶性病灶的术前ABVS和传统手段超声图像特征,分别观察ABVS及两者相结合的临床诊断效果。应用免疫组化法对ER、PR及HER-2进行检测,同时考察其基因表达与超声影像学表现之间的关系。结果58例乳腺癌患者59个乳腺恶性病灶中ER、PR及HER-2的阳性表达分别为61.0%、64.4%、35.6%。ER、PR的阳性表达与冠状面汇聚征和边缘毛刺征相关(P<0.05)。HER-2的阳性表达与腋窝淋巴结转移、ABVS肿块内微钙化和形态不规则相关(P<0.05)。结论分子生物学指标ER、PR及HER-2的表达与乳腺癌ABVS超声征象冠状面汇聚征、边缘毛刺征、肿块内微钙化、形态不规则及腋窝淋巴结转移等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乳腺病灶实时灰阶超声造影增强模式,评价其诊断乳腺良、恶性病灶的临床价值。方法观察116个乳腺病灶(良性63个,恶性53个)的实时灰阶超声造影增强模式,并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价:(1)增强程度;(2)增强方式;(3)是否完全增强;(4)是否均匀增强;(5)增强时病灶边界是否清晰;(6)病灶有无周边放射状增强。按照增强明显/不明显,向心/非向心、完全/不完全、均匀/不均匀,边界清晰/不清晰,周边出现/未出现放射状增强,对良、恶性病灶的增强模式进行研究。结果116个乳腺病灶中5个无增强,其余111个病灶有不同程度增强。良、恶性病灶增强模式,除是否明显增强一项特征外,差异均有显著性(P均<0.05)。恶性病灶多呈向心性、不均匀增强(83%、86.8%),增强时病灶边界不清(81.1%),出现不完全增强和病灶周边放射状增强两个征象的病灶中均以恶性占多数,分别为72.2%和96.8%。结论乳腺良、恶性病灶实时灰阶超声造影增强模式存在明显差异,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在乳腺良恶性病变中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在乳腺良恶性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我院2010年2—8月经手术病理证实或穿刺活检证实的50例乳腺癌患者和50例乳腺良性病变患者。DWI扫描b值分别为400、600、8001、000 s/mm2,测量病灶区域的ADC值,并比较各组之间的差异。结果 b值分别为400、6008、001、000时乳腺癌及良性病变的ADC值,恶性组ADC值明显低于良性组(P〈0.05)。四组不同b值的良恶性病变分别做ROC曲线,以b=1 000 s/mm2时,AUC最大,诊断价值最高,以ADC值为1.23×10-3mm2/s作为良恶性病变的诊断阈值,敏感性为90.0%,特异性为89.8%,准确性为89.9%。结论 DWI结合ADC值测量,对乳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自动乳腺全容积成像(automated breast volume scanner,ABVS)技术与X线钼靶(mammography, MG)对超声乳腺影像和数据报告系统(breast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 ultrasound,BI-RA DS-US)4类乳腺小肿块良 恶性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利用ABVS及MG对常规超声(ultrasound,US)诊断为BI-RA DS-US 4类的103 例患者共109枚 小肿块进行扫查,以术后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分析两者与US联合应用的诊断效能。结果:US,US联合MG,US联 合ABVS,US与ABVS及MG三者联合诊断的敏感性分别为85.5%,86.8%,94.7%,96.0%;特异性分别为66.7%,69.7%, 81.8%,84.9%;准确率分别为79.8%,81.6%,90.8%,92.7%;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 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分别为0.76,0.78,0.88,0.90。US联合ABVS诊断准确率及AUC均高于US及US联 合MG(P<0.05),特异性及敏感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US联合ABVS,US与ABVS及MG三者联合组间比较,其 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和AUC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BI-RA DS-US 4类乳腺小肿块,ABVS联合US 能提高其诊断效能,且优于US联合MG。  相似文献   

16.
摘要:目的比较钬激光前列腺剜除术(HoLEP)和开放前列腺切除术(OP)治疗大体积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检索Medline、Embase中HoLEP和OP治疗大体积BPH的随机对照试验文献。Revman5.0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
文献3篇。术后HoLEP组和OP组患者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最大尿流率(Qmax)较术前明显改善,但两组间IPSS、Qmax
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手术时间、前列腺切除重量、术后停留尿管时间和住院时间、术中输血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
意义(P<0.05)。两组间尿道狭窄、尿失禁及二次手术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oLEP和OP对大体积
BPH有相同的近期疗效。HoLEP组手术时间长、切除前列腺组织少,但是术中出血量少,术后留置尿管时间、住院时间短。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比自动乳腺全容积扫查系统(ABVS)与手持式超声(HHUS)作为第二眼超声检查对MRI检出的高危乳腺病灶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取MRI检出乳腺高危病灶的患者116例,共132个高危病灶,均行ABVS和HHUS作为第二眼超声检查。以病理学检查结果为标准,比较ABVS、HHUS在诊断乳腺良恶性病灶上的差异,以及两者对不同MRI影像特征病灶的检出情况。结果ABVS的乳腺高危病灶检出率高于HHUS(76.5%vs69.7%,P<0.05);而两种超声检查在诊断乳腺良恶性病灶上的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ABVS、HHUS对MRI影像特征上不同大小、内部强化类型、时间-信号增强曲线类型的病灶检出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对不同增强类型的病灶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超声检查对非肿块强化型病灶的检出率均低于对肿块型病灶的检出率。结论对于乳腺高危病灶,ABVS作为第二眼超声检查比HHUS检出率更高,但两者对非肿块强化型的病灶检出率均不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在肝脏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超声造影技术对83个肝脏肿瘤患者123个病灶进行检查,并比较不同病变的肝脏超声造影增强的特点。结果:所有103个肝脏恶性肿瘤动脉期或门脉期均表现为快速增强,98个(95%)延迟期快速退出,仅有5个(5%)缓慢退出。其中69个肝细胞癌病灶中53个(77%)表现为动脉期整体均匀增强,16个(23%)由于病灶中央有低回声表现为不均匀增强,66个(96%)表现迅速快退,仅3个(4%)表现为缓慢退出。在34个转移性肝癌病灶中,24个(71%)表现为动脉期不均匀增强,10个(29%)表现为动脉期或门脉期的均匀增强,32个(94%)表现为快速退出,2个(6%)表现为缓慢退出。而另外在20个肝良性肿瘤中,18个(90%)表现为缓慢不均匀增强,14个(70%)表现为轻度增强,20个(100%)表现为缓慢退出。结论:超声造影有助于肝脏良恶性肿瘤的鉴别。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乳腺扩散加权成像(DWI)定量参数表观扩散系数(ADC)及相对表观扩散系数(rADC)值对鉴别乳腺良恶性病变的诊断效能。 方法: 选择经穿刺或手术病理证实并行乳腺MRI检查的女性患者123例,行轴位DWI、矢状位T2WI及动态增强MRI扫描(DCE-MRI)。以DCE-MRI图像为参考,在DWI图上分别于病灶内、病灶邻近正常腺体区域放置感兴趣区(ROI),记录相应区域ADC值,并计算标化后rADC值。比较乳腺良性和恶性病变的平均ADC值及rADC值。根据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确定ADC和rADC鉴别乳腺良性和恶性病变的最佳诊断阈值;比较ROC曲线下面积(AUC),评价两者对乳腺良恶性病变的诊断效能。 结果: 134个乳腺病灶中,84个恶性病灶和50个良性病灶平均ADC值分别为(1.04±0.26)×10-3和(1.60±0.40)×10-3mm2·s-1,正常腺体134个ROI平均ADC值为(1.89±0.31)×10-3 mm2·s-1,恶性病变ADC值明显低于良性病变和正常腺体(P<0.01)。恶性病变和良性病变平均rADC值分别为0.59±0.18和0.83±0.30,恶性病变rADC值低于良性病变(P<0.01)。选择ADC阈值为1.22×10-3 mm2·s-1,其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6.0%和84.5%,AUC为0.89。选择rADC阈值为0.67,其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4.0%和75.0%,AUC为0.79。标化后rADC的AUC低于标化前ADC(P<0.05)。 结论: ADC和rADC 值的定量分析是鉴别诊断乳腺良性和恶性病变的有效手段,标化后rADC 值未能提升ADC值的诊断效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