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作为发展中国家,社会的现代化可能而且必须首先实现人的现代化。而人的现代化又依赖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程度和水平,表现在:思想道德建设是人的思想观念现代化的诱因;文化科学建设是人的现代化的基石;教育的普及和发展是人的现代化的动力。  相似文献   

2.
人的现代化与社会现代化的统一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柯卫 《社会科学家》2007,42(1):9-12
人的现代化与社会现代化是辩证统一的:一方面,人的现代化与社会现代化互为前提和基础。社会是由人构成的社会,离开了人的现代化就谈不上社会的现代化;而没有社会各方面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人的现代化也只能是一句空话。另一方面,人的现代化与社会现代化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也就是说,人的现代化与社会现代化应协调统一地发展。  相似文献   

3.
中国社会正全力向着现代化的目标挺进,而在社会现代化的同时,必然包含着人的现代化。社会现代化和人的现代化是在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共同完成的,而人的现代化又是这一历史过程中最根本的前提和核心目标。  相似文献   

4.
论人的社会化与人的现代化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人的社会化是人的现代化的前提和基础,人的现代化是人的社会化的深化和发展,是人的社会本质的进一步完善.人的现代化是人的社会化的历史推进,它依赖更高的社会环境条件和个人主体条件.人的现代化源于人和社会高层次发展的需要,它具有更明显的能动性特征."现代人"优于一般"社会人",它能有效推进社会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5.
张海 《东岳论丛》2004,25(1):165-169
人的现代化与人的全面发展都是关于人的学说,不少人对其关系不很清楚,常混为一谈。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应该肯定它们的出发点和归宿是一致的,即以人为本,为了人的发展,故许多主张相同;但二者又有着历史的、质的区别,一个侧重于人的现实发展,一个侧重于人的彻底解放。在当代,从发展的目的来说,二者互为前提和手段。  相似文献   

6.
郭亮  翟洪峰 《兰州学刊》2003,(5):133-134,100
社会分层中孕育着社会现代化向更高形态发展的社会因子.社会分层促进了中国社会由"身份制"向"契约制"的转变,塑造了公民的现代人格;社会分层激发了社会利益群体和各社会阶层的政治参与热情,催生了初步意义上的"市民社会",从而推动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社会分层引发了社会成员的大规模流动,造就了中国社会阶层结构现代化的雏形.而人的现代化、政治的民主化和社会阶层结构的现代化作为社会现代化的三个子系统,如果从其实现的社会机理来看,社会阶层结构的现代化又具有本质意义和核心地位.  相似文献   

7.
人的现代化与终身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玲 《兰州学刊》2004,(3):259-261
本文论述了人的现代化进程中对教育提出的新要求 ,并简要介绍了终身教育和学习化社会这两个教育新理念。  相似文献   

8.
城市现代化的过程就是人的现代化的过程.就城市现代化而言,人的现代化是城市现代化的前提,实现人的现代化其核心就是提升市民素质,达到人的素质现代化.大庆提出建设现代化城市,目前要抓住的一个核心问题,也即前提性问题就是实现市民素质的现代化.大庆进行现代化城市建设,必须要提高市民的基本素质,采取科学的对策,在建设现代化城市的过程中同步实现人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9.
杨庆毓 《学术探索》2003,46(11):10-12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党的历史责任在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根本点的准确把握。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规律,必须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为指导,学习、借鉴西方人的现代化理论,赋予马克思主义以时代内容与中国特色,找到理论与现实的结合点,丰富和发展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相似文献   

10.
人的现代化与人的全面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的现代化的含义分为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 :广义的人的现代化是指整个人类状况的现代化 ,即包括适应社会现代化要求的人口素质的现代化和人的主体意识的现代化 ;狭义的人的现代化主要是指人的个体素质的现代化以及个体素质与社会现代化协调统一发展。人的全面发展包括人的身心的全面发展、人的活动能力的多方面的发展、个体和社会的协调统一与全面发展。人的现代化与人的全面发展既有区别又相互统一。人的现代化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经阶段 ,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的现代化的最终目标和必然结果 ,实现人的现代化的过程 ,实质上也就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过程。实现人的现代化和人的全面发展 ,就必须大力发展与提高社会生产力 ;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大力发展教育事业 ;全面推进科技进步 ,实现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科技、资源和环境的协调统一发展  相似文献   

11.
科学发展观是实现现代化的思想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发展观对全面实现小康和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但要得到落实还是任重道远。这是因为长期以来“重经济、轻社会”,求速度、轻效益在各级领导中根深蒂固。要使科学发展观在各级政府中得到落实,必须有强有力的政策和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12.
对中国现代化不能只从技术器物或物质生活的角度理解,从本质上看,中国现代化的核心内容是中国人人格的现代化。人格现代化是贯穿各个具体现代化的主线。中国人人格现代化具有丰富的内容,初步可归纳为从自卑依附型向自主独立型转变、从消极服从型向积极创造型转变、从私情人治型向契约法治型转变、从内耗避责型向诚信守责型转变、从保守封闭型向创新开放型转变、从盲从冲动型向科学理性型转变,从而真正构建具有时代先进性的中国人的精神结构。  相似文献   

13.
文化选择是现代化的深层难题,也是理解中国现代化进程的一条主线,它要回答的是文化建设举什么旗、走什么路、朝什么方向发展的问题。文化选择实质上是对现代化发展道路和模式的选择;先进文化引领现代化发展;坚持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实现中国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正确把握文化选择与现代化之间的关系,对推进先进文化发展和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中国的改革开放是人类历史上涉及人数最多且最复杂的制度变迁进程之一,因此很难从某一个单一角度对其进行全面地概括.本文认为改革开放与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首先是一个思想解放的过程,思想领域的进步、融合和创新一直贯穿三十年改革开放的历程.因此,本文从思想领域的开放入手对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确立的历程进行考察,这一视角作为其它视角的补充,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理解改革开放的脉络.  相似文献   

15.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它涵盖了经济、政治、文化诸方面内容。十六大明确提出,把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推动社会全面进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就把握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本质。社会主义现代化是物的现代化与人的现代化的高度统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体现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与政治文明三方面协调发展、共同进步的本质。  相似文献   

16.
法律文化在现代中国法治社会构建中的作用极其重要,不管是法律形成方面,或是法律实施方面.构筑法治社会大厦的前提和根基是法律文化的现代化.要实现法律文化的现代化,就要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培育市民社会和公民的法律信仰.正确处理法律文化本土化和国际化的关系,唯此,中国法治社会的构建才具有了坚实的根基.  相似文献   

17.
近代以来中国现代化的实现在客观上首先要求能够进行国家的重建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第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在抗战时期提出和形成了完整的新民主主义国家的重建方案 ,这一方案是符合中国现代化发展的方案 ;因而这一方案在中国现代化发展中具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赵小华 《文史哲》2007,1(2):143-152
在唐太宗的礼乐文化观和文学思想中共同贯穿了雅正的价值目标。这一价值目标的实现,主要是通过在礼乐文化和文学领域同时进行对现实的批判和对理想的追寻进而最终确立起来的,它取决于这样三个层面:在现实层面上,逐步恢复和树立儒学的统治地位,并对前朝文风进行批判;在理想层面上,以复古的姿态寻找礼乐文化和文学的渊源;在操作层面上,最终确立了礼乐文化和文学的雅正观念,这对巩固政治统治是不无裨益的。  相似文献   

19.
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衡量领导干部是否真正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要标志.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必须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作为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必须紧紧抓住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把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作为创造政绩的重要内容;必须求真务实,真抓实干.  相似文献   

20.
阎平 《人文杂志》2001,(3):139-141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但具体的实践作为检验真理标准的局限性,常常为伪科学的存在留下可乘之机.本文在理论科学性判定中引人道德标准,把认识主体的因素也作为一个大的方面纳入科学性判定之中,不仅可以增加一条新的评判标准,也不和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的观点相矛盾,还会加强我们在理论科学性判定中的能力,增加一种识别伪科学的有力武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