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DAIHATSU公司生产的车用“超智能催化剂”使贵金属钯(Pd)催化剂本身就具有自我再生功能,时刻能起到尾气净化作用。为进一步推广该项技术,新开发出使铑(Rh)和铂(Pt)等贵金属也具有自我再生功能的“超智能催化剂”。除了能进一步降低该贵金属的使用量外,同时又满足了尾气净化要求。这势必将成为今后全球汽车行业催化剂的标准技术。  相似文献   

2.
《国外内燃机》2009,(4):33-33
马自达公司首次将单一纳米催化技术实用化,不但大幅度降低了车用催化器的贵金属使用量,而且提高了废气净化性能和耐久性。这一新型催化器被2009年开始在全球范围内销售的新型Mazda Axela车所采用,地板下催化器的贵金属使用量由0.55g/L降至0.15g/L,减少了约70%,在日本销售的车型还满足了比日本2005年排放法规再降低75%排放的要求。车用催化器的功能就是利用贵金属促进其表面的废气净化反应。传统催化器的结构是在催化器的基体材料上附着贵金属,但由于排气热的原因,贵金属会移动并凝结,变成大颗粒子。这样,贵金属的表面积会减少,从而使催化器性能恶化,因此有必要预先就使用大量的贵金属。  相似文献   

3.
未来动力总成的开发目标是具有更好的燃油经济性。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在研发新车型时.发动机将更多地采用涡轮增压技术。涡轮增压发动机的动力性和燃油经济性较好,但排放性能欠佳.这是因为涡轮增压发动机冷起动时。由于涡轮响应滞后而会损失大量热能。因此.对于涡轮增压发动机。需要采用相应技术缩短催化剂起燃时间,以降低排放。尤其是配装涡轮增压发动机的车型按新欧洲行驶循环测试时,在城市低速循环起动阶段。其排放不能满足欧5标准要求。研究得出缩短催化剂起燃时间和降低排放的方法,使涡轮增压直喷汽油机满足欧5排放标准要求。进行全面的排放测试,如增加贵金属用量及载体的孔密度,缩短到催化剂的距离,以及采用二次空气系统等附加装置。通过这些独到的试验研究.使发动机逐步达到欧5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4.
羟基磷灰石(HAP)作为一种新型非贵金属型催化剂,具有强的吸附性和离子替换性,通过有机改性,金属、金属氧化物掺杂和负载其它复合催化剂,可以赋予其优异的催化活性和吸附性能而用于降解有机污染物和有害气体。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改性羟基磷灰石在催化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重点阐述了通过金属离子置换、HAP包覆、HAP负载其它催化剂、有机改性HAP所构建的复合催化剂的性能及其在有毒气体清除和污染物净化处理中的应用,总结了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欧洲铁路即将公布防火新标准EN45545,新标准第一章给出一般定义、车辆结构分类、防火系统保护目标、防火措施要求及其评定;第二章重点对材料防火性能及其检验提出要求,详细给出材料检验的步骤及要求;第三章提出阻止火焰扩展的要求,对阻止火焰扩展的特性给出定义及检验方法,对车辆结构提出要求;  相似文献   

6.
结合青藏铁路清水河试验段试验,研究通风管路基的温度特性,根据通风管路基基底1m范围内和边坡位置及冻土上限位置热量周转和通风管内外温度,分析通风管路基对保护多年冻土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青藏高原严寒的气候为通风管的适用性提供了环境条件;在路基中埋入通风管,不但增加了路基与空气的接触面,而且通过高原空气的强对流活动,消耗路基体中存在的热量,有效阻止路基表面吸收的辐射热量下传,起到了保护下伏多年冻土维持冻结状态的作用;通风管路基作为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的一种新结构形式,为青藏铁路的建设和安全运营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7.
日产汽车公司将新开发的燃料电池堆配装于试验车辆,开始对车辆在寒冷地区的行驶性能进行试验。 新的燃料电池堆是2008年8月公布的,相比原有的产品,体积缩小了1/4,功率从原来的90kW提高到130kW,相当于原来的1.4倍。同时,贵金属铂的使用量减少了1/2,催化剂的耐久性也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8.
利用LS-DYNA程序建立数值分析模型,再现土耳其Arifiye大桥在1999年地震中由于地裂引起倒塌的过程,并与真实的倒塌场景进行比较,验证了分析模型的正确性。有限元分析中,墩台和上部结构均采用平面应力单元,忽略弹性支座的影响;墩台与上部结构之间采用接触算法;结构动力分析采用显式有限元法进行。从对桥梁上部结构破坏过程中梁体位移的动力响应分析可知,梁体坠落过程中没有与相邻墩台发生明显的撞击。对地裂发生位置和上部结构形式对倒塌影响的研究表明,结构完整性能够明显阻止结构发生连续性倒塌破坏;在阻止地裂引起桥梁破坏方面,连续结构形式优于简支结构形式,可有效减轻地裂发生瞬间桥梁破坏造成的生命财产损失。  相似文献   

9.
张学山 《铁道车辆》2015,(3):25-28,5
为了在保证足够的强度与刚度的条件下尽可能地降低车辆自重,对中低速磁浮车辆的结构、材料进行了研究分析,建议采用开口铝型材车体结构。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一些钢材在低温下焊接性能的对比试验研究,提出了适合低温环境下(-50~50℃)运行的电力机车结构用钢钢种。  相似文献   

11.
芬兰开发出合成材料铁路客车车体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铁路客车在正常条件下的使用寿命是30~40年。在这期间, 客车车体结构应该能承受一定的负载和环境影响。此外,在受撞击和着火的情况下,还应该能最大限度地保护乘客的安全。 另外,从经济性方面考虑,车体结构应该有最低的寿命周期成本,在制造和使用过程中的能量消耗  相似文献   

12.
针对金属腐蚀原理,从源头上阻止海水对栈桥腐蚀,既大大降低了施工成本,又提高了结构安全.  相似文献   

13.
热管-保温板复合路基是青藏铁路应用广泛的一种新型路基结构形式。通过数学模型分析,推导出用于青藏铁路冻土路基热管的热流表达式,并用热焓法考虑冻土相变问题对该路基结构形式及无保温板情况施工后20年的路基温度场进行数值模拟。通过数值模拟可知:保温板能够有效地阻止热量由路基面向下传入地基中,使0℃等温线始终在保温板底层;复合路基多年冻土上限的位置要比无保温板时的高;该结构形式对路基中心、路肩和坡脚下的多年冻土上限抬升的综合效果更好;考虑施工条件后,复合路基在保温板铺设距离天然地面之上0.3~0.6 m对于路基稳定性最为有利;该路基结构形式为青藏铁路多年冻土区路基的理想结构形式,有利于克服全球变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在青藏铁路北麓河试验段设置试验断面,对地温及热流量进行观测,研究青藏铁路道砟层对路基下伏冻土热状况的影响.研究分析表明:道砟层在暖季阻止外部热量进入下伏冻土,冷季阻止路基内部热量扩散,且道砟层在暖季保温效果明显,而在冷季其降温效果并不明显;相同深度处道砟层下土体的年平均温度比砂砾路面下土体的年平均温度约低2℃;道砟层对路基下伏冻土起降温效果主要是因为其在暖季屏蔽了大部分外界热量,促使道砟层下土体年总热量收支呈现负值,从而起到很好的降温效果.因此,铺设道砟层有利于冻土路基的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15.
UNIX系统下材料核算物资管理信息系统,通过联网使其在PC WINDOWS系统实现共享访问。详细介绍了系统的特点、结构及其使用效果。  相似文献   

16.
利用ANSYS软件建立了30 t轴重浴盆式敞车车体的有限元模型,并基于材料非线性和几何非线性特性对车体进行了分析,得到了车体结构的Von Mises应力云图和结构响应曲线。分析结果表明,车体结构的应力-应变响应曲线满足材料的本构关系,在规定的纵向压缩载荷下不会发生屈曲失稳现象,满足AAR M—1001《货车设计制造规范》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铁路货车用工程塑料保持架材料筛选与性能测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详细研究保持架材料与油脂的兼容性、生产工艺与成品物理机械性能的关系。通过测定不同配合体系保持架的性能,可知橡胶弹性体改性后的保持架的韧性大幅度提高。研究还发现模具成型温度、后处理种类、时间及温度对保持架的性能有较大的影响。研制的工程塑料保持架成品经过台架试验和120km·h-1高速重载货车的实际运行考核,使用效果良好,即使在无油状态下也能够维持列车轴承正常运转相当长时间,可有效防止热轴、切轴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TBM在长距离掘进过程中,由于地质环境复杂,难免遇到涌水、涌泥、涌砂等恶劣地质环境。为解决在大涌水、涌泥、涌砂条件下内密封迷宫结构泥砂清理困难的难题,结合现场施工条件,综合考虑经济性和可行性后,在原设计基础上对主轴承内密封迷宫结构进行优化改造。在不改变原结构的基础上,拆除内密封压紧环、增加新制配套压紧环,并采用加长螺栓固定。改造工作可在24 h内完成,基本不会增加额外费用、不会影响正常掘进。改造完成后施工实践证明,该技术有效阻止了外界渣石、污水、泥浆等污染物进入主轴承内部,从而节省大量维保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9.
改性环氧材料在广州地铁隧道补强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隧道结构在外力作用下穿孔,将会给隧道结构带来较大的影响.简述了广州地铁3号线区间隧道,由于外因导致穿孔后,对隧道结构的影响及补强处理方法.介绍了利用高渗透性、亲水性的EAA(改性)环氧材料进行整治的处理措施.对于隧道穿孔的补强处理,要根据不同的情况,采用不同的办法进行综合整治.经实践,采用EAA环氧材料处理过的隧道穿孔补强处理质量好,未出现重新开裂、渗水现象.  相似文献   

20.
对于传染性隔离病房,良好的气流组织设计可以有效地去除病人污染物,更好地保护医护人员的安全。为了预防和控制传染性疾病的传播及蔓延,最为有效的屏障就是负压隔离。负压隔离病房主要是控制以空气为传染媒介的传染性疾病,为了不使隔离室内的空气扩散到医院的其他场所,阻止对其他区域的传染,必须维持隔离病房为负压。本文在设计中就几种负压隔离病房的气流组织形式,应用Fluent进行了数值模拟比较,得出了较优的气流组织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