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介绍了我国投运的首台采用再热蒸汽短路调温技术的745t/h循环流化床锅炉的设计与运行情况,并探讨了锅炉运行条件对减排NOx和SO2的影响.由性能测试结果可知,过热器、再热器、旋风分离器和空气预热器设计合理;再热蒸汽短路调温技术能够满足再热器调温要求;在机组带220MW电负荷稳定运行时,锅炉热效率平均试验值和平均修正值分别为90.72%和90.56%;锅炉完全具备最大连续出力745t/h和最低不投油稳燃出力连续运行的能力;锅炉合理运行时可以有效降低NOx和SO2的排放.  相似文献   

2.
1025t/b控制循环锅炉采用燃烧器喷嘴摆动调节过热蒸汽和再热蒸汽温度。锅炉投运后曾经发生燃烧器喷嘴摆动装置故障,不起调温作用,汽轮机高压缸排汽温度比设计值高10~20℃,被迫采取各用事故喷水调节再热蒸汽温度。锅炉再热器受热面偏大;使再热器减温水量比设计值多20-30tt/h,明显影响机组运行经济性。通过调查研究和实炉试验,对摆动机构采取改进措施。现在燃烧器喷嘴已能正常摆动,找到了减少再热器减温水量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某台超临界直流锅炉低氮燃烧改造后,事故喷水量较改造前增加了约15t/h,影响了机组的整体热经济性。通过对锅炉配风方式、运行氧量以及配煤方式等因素的试验研究,总结出降低事故喷水量的运行措施,指导运行。  相似文献   

4.
山东潍坊发电厂1^3炉1025t/h亚临界自然循环汽包锅炉投运后一直存在锅炉再热器管壁超温爆管、再热汽温偏低的现象。2002年结合机组的增容采用钎焊鳍片管对高温再热器进行了技术改造,改造后高温再热器出口的再热汽温达到设计值,入口汽温要求降低,锅炉效率明显提高,而且再热器超温爆管现象也不再发生。经过多年运行的实践结果,表明改造非常成功,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再热器喷水对煤耗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发电机组热力系统的热量平衡和流量平衡出发,探讨了再热器喷水量与发电机组煤耗之间的定量关系,从而为电厂的经济运行提供参考.根据计算可得,对600 MW机组,当喷水量为10 t/h时,煤耗约增加0.34 g/(kW·h);当喷水量为50 t/h时,煤耗约增加1.71 g/(kW·h);当喷水量为60 t/h时,煤耗约增加2.05 g/(kW·h).  相似文献   

6.
国内信息     
1993年9月1日是上海锅炉厂命名40周年的纪念日。工厂经过四十年的发展,成果喜人。自1955年试验成第一台配6000千瓦机组的40t/h电站锅炉后,又相继设计制造了220t/h高压直流锅炉、220t/h高压自然循环锅炉、420t/h超高压自然循环锅炉以及1025t/h亚临界压力直流锅炉,又以引进技术为基础设计制造了适用于不同煤种的20余台配30万千瓦机组的1025t/h亚临界压力控制循环锅炉,从1988年起又引进了部分60万千瓦超临界锅炉技术,为开发超临界锅炉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600MW超临界锅炉再热器事故减温水量大原因分析及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600 MW超临界锅炉再热器事故喷水量高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指出入口汽温高、运行氧量高、入口烟温高以及受热面面积布置偏多是再热器事故喷水量大的主要原因。通过采用将再热器烟气挡板关小到20%~40%、将不同负荷下运行氧量降低0.6~1.1个百分点、合理调整吹灰程序人为增加再热系统沾污程度等方式,有效减少了减温水量30~40 t/h。建议电厂通过减少再热系统受热面、增加省煤器受热面等改造,在保证排烟温度不升高的情况下进一步减少再热系统事故喷水量。  相似文献   

8.
1025t/h锅炉再热器局部超温原因分析及改进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海锅炉厂按引进技术设计制造的1025t/h亚临界压控制循环锅炉,第一台安装在石横发电厂(5号锅炉),1987年6月30日并网发电。运行2年后,末级再热器发生局部超温爆破。经过分析研究和现场试验测定,查明其主要原因是烟气温度偏差和蒸汽流量偏差。采用燃烧器上部的6层喷嘴反切25°的措施明显改善锅炉左右两侧的烟气温度偏差,末级再热器出口的最高炉外壁温比改进前降低20.6℃,保证末级再热器出口的炉外壁温低于580℃报警值。采取在屏式再热器和末级再热器的联接管内加装节流管段的措施,使蒸汽流量分配比较均匀,末级再热器出口炉外壁温的最大值,比改进前阶低9℃。采取这两项措施后5、6号锅炉已经运行两年以上,没有发生末级再热器局部超温爆破事故。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上海锅炉厂采用引进技术设计制造的1025t/h锅炉投入商业运行2~3年后发生再热器局部超温爆管,影响机组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经过试验室模化试验和实炉调试,与有关单位共同协作对已经投运的锅炉采取改进措施:部分燃烧器二次风喷嘴反切25°,减少炉膛出口烟温偏差;屏式再热器至末级再热器的连接管中加装节流管段,减少再热蒸汽流量偏差,锅炉已安全运行5年以上。研究分析和模化试验发现再热器系统中的大直径三通附近产生的涡流使静压降低,造成再热蒸汽流量不均匀,因此在屏式再热器和末级再热器之间增加混合集箱,并用大直径连接管左右交叉,减少再热蒸汽流量偏差和温度偏差,取得良好的效果。末级再热器热偏差系数由1.23减少到1.14,再热蒸汽温度最高与最低的差值由67℃减少到26℃,提高了锅炉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0.
《节能与环保》2015,(3):54-55
<正>张家港保税区长源热电有限公司,是张家港保税区基础配套项目之一,位于张家港保税区东北侧,全厂占地面积310亩。2010年11月,公司五期扩建工程前期2台220t锅炉配1台35MW背压机组正式投运(图1);2011年10月,五期第2台35MW背压机组投运;2012年6月,五期第3台220t/h循环流化床锅炉投运。目前公司总装机容量为94MW,总产汽能力达1000t/h;拥有3×130t/h循环流化床锅炉配2×12MW背压机组及3×220t/h循环流化床锅炉配2×35MW背压机组,具备800t/h的供汽能力。  相似文献   

11.
喷水减温对热经济性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树芳  臧与佳 《节能》2011,30(3):27-29
给出通用型系统热经济性方程,并针对国产300MW机组,分析了过热器、再热器不同喷水位置对其热经济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无论是过热器还是再热器,其减温水从最高加热器出口分流的影响较小,而再热器喷水对机组经济性的影响远大于过热器。  相似文献   

12.
望亭发电厂1025t/h锅炉由单炉膛直流锅炉改造成控制循环锅炉,作者详细地介绍了改造方案中关键问题的考虑及改造效果。图5表2  相似文献   

13.
国华三河电厂1号、2号锅炉自投运以来,再热器整体和局部超温严重,影响机组的安全经济运行.通过实施基于受控涡量燃烧模式的辅助风(AA)反切改造方案和受热面改造,再热器减温水量大幅减少,同时末级再热器局部超温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大大提高了锅炉机组运行的安全性和经济性,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4.
再热汽温控制始终是火电厂运行控制的难点,减少再热器减温水的用量对提高机组的热经济性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中采用燃烧器摆角和再热器喷水减温联合调整再热汽温的控制策略,其中燃烧器摆角调节控制器采用内模控制器IMC以提高其控制性能。在某电厂300MW机组上进行再热汽温优化控制系统试验,试验结果表明IMC内模控制器更好地解决大时滞问题,联合控制策略可极大地降低减温水投放量。  相似文献   

15.
基于热力系统的小扰动理论,在热系统变工况计算中考虑汽轮机内汽态膨胀线变化,建立了大型火电机组热力系统变工况计算的数学模型。利用该模型计算得到了主蒸汽温度、主蒸汽压力、真空、再热汽温度、过热器喷水量和再热器喷水量发生扰动时,对机组效率和标准煤耗的定量影响。结果表明,主汽温度、再热汽温度、过热器喷水、再热器喷水的影响基本呈线性关系,而主汽压力和汽轮机真空对机组的影响则是非线性的。  相似文献   

16.
In this paper, we report opportunities to maximize the overall heat transfer rate of a cooler and reheater by appropriately shaping the flue gas desulfurization equipment of a thermal power plant driven by coal‐firing combustion. The hottest combustion gas experiences a temperature drop through the cooler, which heats the water that circulates through the cooler and reheater. Constructal design is implemented in order to determine flow configurations that are superior. The overall heat transfer area is constrained (finite). We show that the most effective allocation of the heat transfer area can be pursued so that the maximum heat transfer density (or, compactness, as watts per volume) is achievable. The paper also documents two design candidates at the cooler outlet (with and without a maximum allowable gas stream temperature) and considers the balanced and unbalanced counter flows. The performance is superior when more degrees of freedom are allowed in the design. Copyright © 2015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17.
The extreme steam temperature deviation experienced in the superheater and reheater of a utility boiler can seriously affect its economic and safe operation. This temperature deviation is one of the root causes of boiler tube failures (BTF), which causes about 40% of the forced power station outages. The steam temperature deviation is mainly due to the thermal load deviation in the lateral direction of the superheater and reheater. This variation is very difficult to measure in situ using direct experimental techniques. In this paper, we propose a thermal load model that is based on the power plant thermodynamic parameters, thermal deviation theory, and flow rate deviation theory. It is found that the calculated results from our model agree well with the in situ experimental results. The predicted BTF positions are the same as that in the reheater of a 300 MW utility boiler at Wujing Power Plant. The proposed model has been used to improve the design of utility boiler in Boiler Works, predict the possible BTF in the design stage, and assess the existing designs. This model can also be applied to utility boilers of different manufactures, and has been successfully applied to the BTF prediction and prevention in the Power Station.  相似文献   

18.
旷仲和 《热力透平》2007,36(4):212-215,260
论述了采用高压缸启动方式的带高压一级旁路的1000MW超超临界汽轮机不设高排逆止门的依据及其防止汽轮机甩负荷超速、高缸超温与进水的方法:一是在高压导汽管上加装通风阀,二是在冷再管上加装通往凝汽器的排汽管,三是在冷再管的低位加装能显示水位、自动报警及自动疏水的疏水罐。这种设计布置是带有高排逆止门原设计的改进。根据改进结果,可以得出具有防止汽机甩负荷超速、防止空转时汽机高压部件过热、防止汽机进水的完善功能,达到系统简单、安全适用、减少投资目的的结论。  相似文献   

19.
锅炉“四管”泄露原因浅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火力发电厂,锅炉“四管”的安全稳定,与发电机组的安全稳定经济运行是密不可分的,根据电厂省煤器、水冷壁、过热器、再热器的泄露事故,从泄露产生类型进行简要分析,并提出可行的预防措施,从而有利于机组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20.
李强 《南方能源建设》2021,8(3):114-121
  目的  珠海发电厂两台700 MW机组的DCS系统采用日本三菱的DIASYS Netmation分散控制系统,机组采用定-滑-定的变压运行方式。目前投用AGC方式下变负荷速率偏低、负荷精度控制性能较差,调频响应情况较差,汽压汽温等主要参数波动大,调节品质差,不利于机组的安全稳定运行。  方法  通过控制方式建模,结合试验数据,得出系统设计方向。在“先控系统”实时优化控制软件包的基础构架上,针对性设计基于先进控制技术的新型AGC控制、一次调频控制、机组协调控制(CCS)、主汽温及再热器温度控制方案、通过仿真系统的模拟试验,确定各控制回路的原始参数。  结果  该项目实施后,调频辅助服务外挂先控系统与主机DCS系统实现无扰切换,综合调频性能显著提高。  结论  采用外挂先进控制系统实现优化控制策略后,大大提高了机组AGC综合调频性能,达到了预期目标。采用外挂先进控制系统,机组负荷率大幅提高、调频响应时间及精度都得到了大幅提高,总体调频性能提升显著,为机组参与调频市场竞争打下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