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中温锌-钙系黑色磷化膜的耐蚀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色磷化膜的耐蚀性、微观结构和组成成分的系统研究相对较少.为了获得耐蚀性能较好的中温锌.钙系黑色磷化膜,从游离酸度(FA)、温度、时间等方面考察了黑色磷化膜的耐蚀性,通过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分析对膜层的性能进行了表征,测试了黑色磷化膜层的电化学极化性能.结果表明:当磷化液的游离酸度为4~10点,温度为60~75℃,时间为10~20 min时,黑色磷化膜层的耐腐蚀性较好;黑色磷化膜的腐蚀电位比Q235钢基体高0.2313 V.  相似文献   

2.
钢铁的中温磷化工艺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5  
龚敏  张远声  曾毅 《材料保护》1999,32(4):27-28
采用正交试验法优选磷化液的添加剂,得到了生耐蚀性较好的锌钙系中温磷化配方。研究了游离酸度、总酸度、磷化时间、磷化温度对膜耐蚀性的影响并总结了该配方的最佳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3.
使用商品磷化液wes-01在工业喷淋线上实现了纯铝的锌系磷化,研究了磷化温度、游离酸度、总酸度及促进剂浓度对磷化膜性能的影响,并用扫描电镜、能谱及X射线衍射分析研究了磷化膜的形貌和结构,探讨了磷化反应机理。结果表明:磷化液wes-01在游离酸度0.4~1.3点,总酸度17.0~25.0点,促进剂2.0~4.0点,温度20~40℃使用时,可以获得性能良好的磷化膜;铝的磷化膜主要由枣核状结晶体Zn3(PO4)2.4H2O组成,含有细小的白色混合结晶体ZnAl2O4和AlPO4;磷化过程中先生成细小的白色结晶即ZnAl2O4,之后在其上迅速生成AlPO4结晶体,Zn3(PO4)2.4H2O结晶体则围绕ZnAl2O4和AlPO4的混合结晶周边生长,直至完成磷化。  相似文献   

4.
新型中温锌钙系磷化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已有的磷化液中含有一些添加剂,会产生大量的沉渣,对磷化液进行优选,可以提高磷化质量。研制了一种用于钢铁制品的新型锌钙系中温磷化液。讨论了游离酸度、总酸度、促进剂、磷化时间、磷化温度、某些离子和杂质对磷化膜的影响,总结出了最佳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5.
为了克服传统锌系磷化工艺的诸多缺点,在传统的锌系磷化液中加入马丙共聚物和铜脲配位化合物,通过正交试验优选出了一种环保、单组分、低温无渣的新型磷化工艺,并将此工艺制得的磷化膜的性能、形貌、成分与普通锌系磷化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最佳的新型磷化工艺为1.0 g/L铜脲配位化合物,1.5 g/L氧化锌,15.0mL/L磷酸,10.0 mL/L马丙共聚物,磷化时间15 m in,磷化温度20℃;最佳工艺时磷化液游度酸度8点,总酸度30点;新型工艺制得的磷化膜为均匀致密的球状结晶,耐蚀性、漆膜附着力、抗冲击力均优于普通锌系磷化膜。  相似文献   

6.
磷化液的快速化学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龙一波 《材料保护》1996,29(8):33-34
磷化液的快速化学分析广西桂林联合收割机总厂(灵川541200)龙一波磷化处理是喷涂施工中重要的一环,提高磷化处理的质量必须严格控制工艺参数。因此,需要进行快速、准确的化学分析。1游离酸度和总酸度的测定在磷化过程中,游离酸与总酸的酸比是决定磷化膜质量优...  相似文献   

7.
一、故障的发生某镇办电镀厂,有一容积为1200 L高温磷化槽,其工艺规范为: 马日夫盐 65~75 g/L 硝酸锰 25~35 g/L 总酸度 65~80点游离酸度 6~9点温度 95~98 C 时间 20~35 min 日常生产,与一般磷化工艺相似,主要控制总酸度和游离酸度。1993年4月,原磷化液因故全部废弃,重新配制了1000 L磷化液。煮沸数小时后,调整总酸度和游离酸度至工艺范围,即投入生产。结果出现下述问题: 1.磷化反应时间长达1h;  相似文献   

8.
为了达到工序间防锈及易于涂漆之目的,我们将某机加工成品件进行磷化处理,原用"中温磷化"工艺,效果不够理想,磷化膜耐蚀性不佳,因工序间周转期较长而多次发生磷化膜生锈大批返修现象,为了提高耐蚀性,经过试验,终于找到适合我厂产品情况的磷化工艺条件.用"硫酸铜点滴试验",磷化膜的耐蚀性,都在2分钟以上,杜绝了因磷化后生锈而返修现象. 现用工艺如下: 马日夫盐50~65克/升硝酸锌65~85克/升游离酸度7~10"点" 总酸度90~150"点" 溶液温度75~85℃处理时间3~5分钟以碳酸锰调整游离酸度. 我们从自己的生产实践中体会到上述工  相似文献   

9.
陈治良  朱家骅 《材料保护》2011,44(2):43-44,8
目前,许多常温磷化液化学成分复杂,磷化温度范围窄,磷化膜质量不高.为此,研究了一种中低温磷化技术,主要成分及工艺参数:30~45 g/L磷酸二氢锌,90~120 g/L硝酸锌,10~20 g/L硝酸锰,3~6 g/L硝酸镍;总酸80~90点,游离酸2~3点,用氧化锌调节;磷化温度30~70℃,时间15 min.结果表明...  相似文献   

10.
为了改进核电厂核岛设备用螺栓的磷化质量,通过试验研究,分析了磷化时间、磷化温度、磷化液酸比对核电设备用螺栓磷化层的影响规律。研究发现:磷化层的厚度和耐蚀性随磷化时间、磷化温度和磷化液酸比的增加而增加;随着磷化温度和酸比的增加,磷化层耐蚀性呈现先提升后降低的特征;推荐的磷化工艺参数为磷化时间15~20 min,磷化温度80~90℃,酸比6~10。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一种高温锰盐磷化工艺,讨论了槽液总酸度和游离酸度、铁离子含量、磷化温度等因素对锰盐磷化膜质量的影响情况,总结了生产应用中的工艺控制要点.该工艺磷化膜无脆性、耐蚀性高,很好地满足了用户要求.  相似文献   

12.
孙雅茹  苏晓贺 《材料保护》2011,44(11):42-44,8
电化学磷化可以快速获得磷化膜,提高镁合金的耐蚀性,目前就电化学磷化工艺条件对膜层的影响研究尚不深入。为此,采用扫描电镜和电化学方法研究了电流密度和添加剂对镁合金电化学磷化膜耐蚀性的影响。结果显示:电流密度为4.oA/din。时基础磷化液中所得磷化膜表面致密均匀,具有良好的耐蚀性;以0.5g/L酒石酸和5.Og/L磷酸二...  相似文献   

13.
镁合金磷化工艺及磷化膜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了有效提高镁合金表面涂层的防护能力,研制了特定的配方体系对AZ31D镁合金基体进行磷化处理,并进行涂装和性能检测试验.结果表明,该配方体系能制备出表观均匀、细致的磷化膜,金相显示其晶粒均匀.该磷化膜与有机涂层的结合力牢固,用划格法测定膜与环氧涂层甚至与丙烯酸涂层的附着力均能达到1级,而没有磷化膜的金属基体与丙烯酸涂层的附着力仅能达到2级.通过48 h中性盐雾试验表明,有磷化膜的涂层比没有磷化膜的涂层的耐腐蚀性能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4.
30CrNi3A合金钢高温锰系磷化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部分高合金钢磷化效果不佳,甚至难以磷化.通过正交试验,对30CNi3A合金钢黑色锰系磷化工艺进行了优化研究,分析了磷化过程中总酸、酸比、Fe2+浓度、表调时间、磷化时间等因素对磷化膜耐腐蚀性能和膜重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当的总酸、酸比、磷化时间以及降低Fe2+浓度有利于提高磷化膜的耐腐蚀性能.为提高磷化膜的耐腐蚀性能,应尽量使磷化膜晶粒细小均匀,增加膜重,提高磷化膜中锰的含量,降低磷化膜中铁的含量.  相似文献   

15.
磷化层高温耐腐蚀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周元康  彭子梅 《材料保护》2004,37(4):40-41,43
对磷化防护层在较高温度的除氢、涂装等处理后其耐腐蚀能力下降的机理进行了分析,并对不同种类、厚度及后处理方案所得到的磷化层的耐蚀性能进行了对比性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一般的磷化工艺技术在高温和某些特定条件下均存在明显不足之处,而使用本研究的工艺方案可获得满意的耐蚀性效果.  相似文献   

16.
在低温磷化条件下, 在磷化液中加入Ca 2+并以臭氧作为促进剂, 在A3碳钢表面制备了磷化膜。通过SEM、
XRD、EDS、FT--IR以及腐蚀电化学测试等手段对磷化膜进行表征, 研究了Ca 2+和臭氧对磷化膜的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磷化液中添加Ca 2+所得磷化膜的质量随着Ca 2+浓度的提高而减小, 添加Ca 2+可细化磷化膜的晶粒、提高磷化膜的致密度和耐蚀性能; 溶解在磷化液中的臭氧具有细化磷化膜晶粒和促进晶粒生长的作用, 能大幅提高磷化膜晶粒的形核率和磷化膜的主体形成速度。当磷化液的pH=2.70、Ca 2+浓度为1.8 g/L、臭氧含量为2.50 mg/L时, 磷化膜的质量为5.46 g/m2, 其耐硫酸铜点滴腐蚀时间超过122 s, 在5% NaCl溶液中的腐蚀电流为0.50 μA/cm2。  相似文献   

17.
为提高镁锂合金的耐蚀性,在镁锂合金表面制成了耐蚀性能较好的锰系磷化膜,采用极化曲线、电化学阻抗谱、时间电位曲线等电化学测试方法及SEM、EDS分析方法,研究了镁锂合金锰系磷化主盐浓度、磷化时间、金属离子、磷化助剂对磷化膜耐蚀性的影响,测试了试样在加入不同磷化助剂磷化时表面电极电位随时间的变化,观察了不同时间、温度条件下磷化膜的微观形貌,对比了锰系、锌系磷化膜的微观形貌,分析了膜层的组成.结果表明,随主盐高锰酸钾浓度的增加,膜层耐蚀性增加,适宜的磷化时间为20min,镍离子对磷化的促进作用大于铜离子,柠檬酸钠为较好的磷化助剂,锰系磷化膜较平整光滑,但膜层带有裂纹,随温度的增加裂纹加深,膜层的主要成分为磷酸锰.  相似文献   

18.
镁合金磷化处理对化学镀镍层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有利于环保,采用磷化工艺对AZ31B镁合金进行化学镀镍前处理.采用直观法、扫描电子显微镜和阴极极化曲线法对磷化膜及其化学镀镍层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AZ31B镁合金表面经磷化处理后得到了良好的化学镀镍层;AZ31B镁合金化学镀镍层的耐蚀性随磷化时间的延长先增加后减小,当磷化时间为75 s时,化学镀镍层的腐蚀电势比直...  相似文献   

19.
锌-铁系蓝色磷化工艺参数对膜外观及耐蚀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磷化膜的装饰效果,替代钢铁室温发蓝工艺,开发了一种能在室温下获得蓝色磷化膜的磷化工艺。用目测法和硫酸铜点滴试验研究了溶液pH值、温度、磷化时间等因素对磷化膜外观和耐蚀性的影响;用电化学法考察了蓝色磷化膜在3.5%NaCl溶液中的电化学行为,分别采用扫描电镜(SEM)和能谱仪(EDS)观察分析了蓝色磷化膜的微观形貌和组成成分。结果表明:在pH值2.5~3.0,温度23~31℃,时间15min条件下所获蓝色磷化膜有较好的耐蚀性,其耐硫酸铜点滴时间56s;能使Q235钢基体自腐蚀电位提高0.3V,并且使基体由阳极活性溶解态转变成钝化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