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瘢痕防治讲座(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6.5建立增生性瘢痕动物实验模型的探索关于动物不产生病理性瘢痕的事实,国内外权威性的著作几乎都有相同的认可。“由于不明原因,瘢痕疙瘩和增生性瘢痕只发生于人类,企图建立病理性瘢痕的动物模型总是未能成功”;“在创伤修复的实验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缺乏异常瘢痕形成的动物模型,曾给动物创伤的创面注射可引起肥厚瘢痕的超剂量生长因子,但并未发生肥厚性瘢痕”。因此,至今尚未建立由动物自身产生的病理性瘢痕动物模型。这极大地影响了瘢痕研究的深入进行。动物实验模型是医学研究领域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工具和手段,多年来,国…  相似文献   

2.
李荟元 《中国美容医学》2011,20(7):1174-1178
传统观念认定病理性瘢痕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病理现象,不会在动物身上出现。国内外众多学者为寻求瘢痕动物模型曾作过大量的实验探索。然而,至1997年以前,还没有出现由动物自身产生的病理瘢痕实验模型。这已成为创伤研究深入发展的重大障碍。  相似文献   

3.
整形美容 1在新的活体瘢痕疙瘩模型上瘢痕疙瘩组织表浅部及深部成纤维细胞呈现不相同的组织学表型瘢痕疙瘩是人类特有的纤维组织增生性病变,是难以治疗的疾病,而且手术切除后容易复发、甚至更为扩大。由于缺乏动物实验模型(译者注:在1997年以前,学者公认病理性瘢痕(包括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只发生于人类,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比较两种病理性瘢痕动物模型——裸鼠瘢痕模型和兔耳瘢痕模型的稳定性并对制作方法进行改进,为病理性瘢痕研究中选择有效的动物模型提供依据.方法:分别采用改良保留表皮(带表皮人瘢痕组织移植1周后剪除移植组织上方的裸鼠皮肤)、去除表皮(去除瘢痕组织表皮后移植)的方法分别在皮下移植人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制作裸鼠瘢痕模型.分别采用去除软骨膜及软骨、保留软骨膜及软骨、去除软骨膜保留软骨3种术式制作兔耳瘢痕模型,观察各瘢痕模型的效果、模型稳定时间和病理学改变来评价模型质量.结果:裸鼠组可快速并稳定地复制增生性瘢痕及瘢痕疙瘩的病理生理特点,且改良保留表皮增生性瘢痕或瘢痕疙瘩移植组的稳定时间(15周和20周)及增生程度明显优于去除表皮的增生性瘢痕及瘢痕疙瘩移植组(模型稳定时间为8周和10周);兔耳组可观察到去除软骨膜保留软骨组瘢痕稳定时间(1 5周)及增生程度明显优于另外两组(模型稳定时间分别为9周和10周).结论:裸鼠瘢痕模型的制作以改良保留表皮移植术式为最佳,兔耳瘢痕模型的制作则以去除软骨膜保留软骨术式为最佳.  相似文献   

5.
病理性瘢痕是因伤口愈合过程发生各种信号交流失调而形成的病理性产物,主要包括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是整形外科的重难点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理和心理健康.近年来研究的病理性瘢痕的病因主要包括遗传基因、细胞因子、炎症递质、免疫应答、环境因素等,各种因素均在病理性瘢痕的发生发展中起一定的作用,但细胞作为生物体的基本单位,必然承...  相似文献   

6.
病理性瘢痕(包括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是深达真皮网状层的损伤在愈合过程中,胶原等大量细胞外基质的合成大于分解而导致基质过度合成、沉淀而形成。病理性瘢痕的形成机制和抑制措施,一直是临床医师面临的难题。近二十年来研究发现,免疫学相关因素在病理性瘢痕发病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现将粘附分子在病理性瘢痕形成中的作用作一简要回顾。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P57kip2和Maspin在病理性瘢痕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相互关系,探讨它们在病理性瘢痕形成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结合计算机病理图像分析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RT-PCR)检测正常皮肤、成熟瘢痕、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组织中P57kip2和Maspin的表达并对其表达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病理性瘢痕组织中P57kip2蛋白的表达定位于成纤维细胞的细胞核内,且P57kip2蛋白及mRNA的表达减少,与正常皮肤、成熟瘢痕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性瘢痕组织中Maspin蛋白的表达定位于成纤维细胞的细胞质和细胞核内,且Maspin蛋白及mRNA的表达减少,与正常皮肤、成熟瘢痕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57kip2与Maspin蛋白表达存在明显正相关(P<0.O1).结论P57kip2与Maspin在病理性瘢痕组织中均表达减少,是病理性瘢痕相关基因,两者存在明显正相关,是病理性瘢痕的形成机制之一.P57kip2和Maspin可能通过成纤维细胞在病理性瘢痕的形成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病理性瘢痕主要包括瘢痕疙瘩和增生性瘢痕两种类型,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目前治疗病理性瘢痕的主要方式包括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两种.手术切除治疗病理性瘢痕是最传统和直接有效的手段,以往的非手术治疗主要包括激光疗法、放射疗法、冷冻疗法、压力疗法、皮质类固醇瘢痕内注射等,它们都具有其独特的治疗意义.最新研究显示,脂肪移植,A型肉...  相似文献   

9.
病理性瘢痕形成的细胞分子生物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玉玲  万德芬 《中国美容医学》2006,15(12):1422-1425
病理性瘢痕包括增生性瘢痕(Hypertrophic Scar,HS)和瘢痕疙瘩(Keloid,K),是因成纤维细胞增殖,生长失控、胶原过度沉积导致真皮纤维化。K表现为侵袭性瘤样生长,而HS却随时间推移有自然软化趋势,可见在形成机制方面还有不同之处。虽然目前病理性瘢痕形成的机制还不太清楚,但这方面的研究却方兴未艾,本文就近年来对病理性瘢痕发生机制的研究综述如下。1病理性瘢痕形成的机制研究1.1肌成纤维细胞在瘢痕形成中的作用:正常创面愈合过程中的创面收缩或过度愈合引起的病理性瘢痕以及各种纤维化疾病中,肌成纤维细胞(Myofibroblast,MFB)的作用越…  相似文献   

10.
病理性瘢痕中VEGF与突变型P53基因表达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研究病理性瘢痕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与突变型抑癌基因P53的表达情况及其相互关系,探讨它们在病理性瘢痕形成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正常皮肤、成熟瘢痕、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组织中VEGF和突变型P53基因的表达及其相关性.结果 病理性瘢痕组织中VEGF的表达增高,与正常皮肤、成熟瘢痕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增生性瘢痕与瘢痕疙瘩之间VEGF蛋白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性瘢痕组织中突变型P53的表达增高,与正常皮肤、成熟瘢痕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增生性瘢痕与瘢痕疙瘩之间突变型P53蛋白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EGF与突变型P53蛋白表达,存在明显正相关(P<0.01).结论 VEGF与突变型P53在病理性瘢痕组织中均表达增高,与病理性瘢痕的形成密切相关,可能对病理性瘢痕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两者之间存在正相关.  相似文献   

11.
病理性瘢痕裸鼠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验证所构建裸鼠瘢痕疙瘩和增生性瘢痕模型在病理性瘢痕研究中的可行性。方法 将0.8cm×0.8cm×0.5cm的人瘢痕疙瘩和增生性瘢痕组织块移植到裸鼠皮下,大体观察裸鼠及植入物情况。移植后第16天取出移植物与原标本进行下列指标的比较:体积、瘢痕的镜下特征、酸性黏多糖含量及Ⅰ、Ⅱ型胶原含量。结果 移植后裸鼠全部存活且创面愈合良好。瘢痕疙瘩、增生性瘢痕组织块的酸性黏多糖含量移植前分别为3448±1452、1940±509,移植后分别为3237±1871、1809±552,移植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植入物保持着原有的胶原特性及含量,未检测到细胞变性坏死。结论 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以适当体积移植到裸鼠皮下,其生物学特性可在一定时间内保持稳定,该动物模型适用于病理性瘢痕的临床研究。  相似文献   

12.
建立一种兔耳增生性瘢痕的动物模型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 建立由动物自身产生的与人增生性瘢痕类似的增生性动物模型。方法 选用2 4只新西兰大耳白兔 ,分别在兔耳腹侧、背侧面作直径 1.5cm的全层皮肤缺损各 14 4个、72个 ,对创面愈合后形成的增生块进行组织病理学、层黏连蛋白 (LN)mRNA及整合素 β1mRNA检测等检查。结果 兔耳腹侧创面可产生类似人增生性瘢痕样的过度增生 ,其发生率为 71% ,以兔耳腹侧面中部为著 ,增生块最长持续时间超过伤口愈合后 15 0d ,而兔耳背侧面的创面增生块发生率不到3 0 % ,且增生块持续时间短 ,为 76d。切片镜下显示 ,增生块的真皮层存在大量成纤维细胞 ,与人增生性瘢痕结构类似。结论 兔耳腹侧面尤其腹侧面的中部可产生类似人增生性瘢痕样病理改变 ,可望成为研究瘢痕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经过医用高能电子线照射兔耳增生性瘢痕实验模型后,观察伤口愈合的情况、瘢痕愈合后的病理改变及肌动蛋白(ACTIN)和血管生长因子(VEGF)表达变化情况。方法:选用日本大耳白兔18只,在每只兔耳腹侧面制作直径6mm的圆形全层皮肤缺损创面10个。将总计360个缺损创面模型随机分为6组,第1组为空白对照组(3只),其余5组为照射组(各3只)。将照射组每只兔耳随机用200cGy、400cGy、600cGy、800cGy、1000cGy的6Mev电子线照射兔耳缺损创面,照射野周围用铅板防护,观察兔耳缺损创面的愈合情况变化及创面愈合后瘢痕组织进展情况。并于致伤一个月后对实验模型取材,进行光镜、电镜及组织学观察。结果:兔耳腹侧面圆形创面缺损,能产生与人类增生性瘢痕类似的增生块。各照射组,缺损创面愈合延迟。总照射剂量相近的情况下,单次不同照射剂量对增生性瘢痕形成的影响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日本大耳白兔可以形成类似人的增生性瘢痕病理改变,可以用作增生性瘢痕研究的实验动物模型。动物实验证明,医用6Mev高能电子线照射治疗是一种有效的治疗增生性瘫痕的方法,总照射剂量相近的情况下,分5次照射、单次剂量400cGy,为最佳照射剂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建立兔耳模型观察基质金属蛋白酶-1(matrixmetalloproteinase-1,MMP-1)及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tissueinh|bitorofmetalloproteinase1,TIMP1)在病理性瘢痕皮回植术后组织中表达的变化,探讨瘢痕皮回植治疗病理性瘢痕的机制。方法建立兔耳病理性瘢痕模型。共分为3组:正常皮肤组(对照组,A组)、病理性瘢痕组(B组)及瘢痕皮回植组(c组)。切取标本行HE染色和Masson特殊组织化学染色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各组标本MMP-1、TIMP-1的表达情况。结果病理性瘢痕经瘢痕皮回植术后,MMP-1及TIMP-l均较A组明显升高(P〈O.01).MMP一1的表达较TIMP一1明显增强(P〈O.01)。结论瘢痕皮回植术治疗瘢痕的机制与瘢痕组织内MMP一1和TIMP一1相互作用的失衡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兔耳不同部位的解剖结构特点,探讨不同手术方式以及术后处理方法对兔耳增生性瘢痕形成的影响,为成功建立增生性瘢痕动物模型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新西兰白兔25只,切取5只兔10只耳60份全层组织标本,进行正常组织学观察;20只兔40只耳,每只兔耳腹侧各建立直径为8mm的全层皮肤缺损6个,总计240个创面.其中10只兔120个创面随机分为4组,手术后7d给予不同处理;另外10只兔120个创面术后不做处理.连续观察创面愈合以及瘢痕增生情况6个月,分别于手术后4、8周留取瘢痕组织行病理学检查和测量瘢痕增生指数.结果 正常兔耳不同部位的解剖结构特点不一致;建立兔耳瘢痕模型,部位宜选择在双侧兔耳腹侧内侧缘中、下侣部位,创伤深度宜破坏软骨膜,瘢痕形成率高,瘢痕增生指数高,持续时间长;术后剥痂可促进创面愈合,不利于瘢痕形成与增生.结论 兔耳自身的解剖结构特点与成功建立增生性瘢痕模型有一定的相关性,选择合适的建模部位、合理的创伤深度、术后恰当的处理均可影响瘢痕的形成和增生程度,可以提高增生性瘢痕建模成功率.  相似文献   

16.
热休克蛋白47重组质粒对病理性瘢痕的体内干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利用RNAi技术通过热休克蛋白47重组质粒(HSP47siRNA)和脂质体的混合液对裸鼠病理性瘢痕动物模型的体内干预,分析HSP47基因在病理性瘢痕生成中的意义.方法 构建裸鼠病理性瘢痕动物模型,第16天腹腔麻醉后实验组裸鼠在病理性瘢痕内注射质粒、脂质体混和液0.25 ml,对照组裸鼠腹腔注射PBS液0.25 ml,原笼饲养,7 d回收标本,分别作mRNA水平、胶原蛋白水平以及免疫组化检测.结果 对照组与实验组总胶原含量分别为(91.71±1.24)%和(82.12±4.79)%;实时荧光PCR检测HSP47mRNA表达对照组和实验组分别为1 042 862.01±604 194.36和306 123.68±105 857.08;Ⅰ型胶原蛋白mRNA表达对照组和实验组分别为10 228 614.70±2 532 879.04和6 011 841.97±2 886 897.17;对照组和实验组体积分别为(255.60±21.34)mm~3和(132.99±24.06)mm~3,上述指标检测结果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这些变化在增生性瘢痕组并没有出现,增生性瘢痕组胶原的变化、体积的变化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采用RNAi技术,经过HSP47siRNA表达载体特异性沉默病理性瘢痕中HSP47基因表达后,瘢痕疙瘩中胶原蛋白的合成和分泌均能得到明显抑制,提示HSP47基因促进瘢痕疙瘩生成,并为抑制瘢痕疙瘩提供了新的靶点.  相似文献   

17.
Hypertrophic scars are a pathological process characterized by an excessive deposition of extracellular matrix components. Using a tissue-engineered reconstructed human skin (RHS) method, we previously reported that pathological keratinocytes induce formation of a fibrotic dermal matrix. We further investigated keratinocyte action using conditioned media. Results showed that conditioned media induce a similar action on dermal thickness similar to when an epidermis is present. Using a two-dimensional electrophoresis technique, we then compared conditioned media from normal or hypertrophic scar keratinocytes and determined that TIMP-1 was increased in conditioned media from hypertrophic scar keratinocytes. This differential profile was confirmed using ELISA, assaying TIMP-1 presence on media from monolayer cultured keratinocytes and from RHS. The dermal matrix of these RHS was recreated using mesenchymal cells from three different origins (skin, wound and hypertrophic scar). The effect of increased TIMP-1 levels on dermal fibrosis was also validated independently from the mesenchymal cell origin. Immunodetection of TIMP-1 showed that this protein was increased in the epidermis of hypertrophic scar biopsies. The findings of this study represent an important advance in understanding the role of keratinocytes as a direct potent modulator for matrix degradation and scar tissue remodeling, possibly through inactivation of MMPs.  相似文献   

18.
Objective: The female red Duroc pig, a heavy and cumbersome animal, is routinely used as an animal model for hypertrophic scarring. Chymase, a chymotrypsin-like serine protease,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skin fibrosis. This study aimed to create a lightweight pig hypertrophic scarring model using Clawn miniature pigs, and to investigate the role of chymase in hypertrophic scarring.

Methods: After creating four skin wounds (7.5?×?7.5?cm, depth?=?0.15?cm) in each pig, skin biopsies were performed after 15, 30, 60, 90, 120, and 150?days. Skin thickness, water content, hydroxyproline percentage, chymase activity, and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beta 1 concentration were measured, and pathological analyses were performed.

Results and conclusions: Both tissue thickness and chymase activity were increased in scar tissue, peaked on day 90 after injury, and then gradually decreased. Peripheral scar tissue showed higher chymase activity than central scar tissue. Neither chymase activity nor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beta 1 was detected in the surrounding normal skin, whereas central scar tissue showed a high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beta 1 concentration, peaking on day 15, and decreasing to normal by day 120. We found the Clawn miniature pig to be a useful model for hypertrophic scarring. Chymase activity and skin thickness were well-correlated, suggesting that scars thicken when chymase activity is high.  相似文献   

19.
病理性瘢痕带给患者严重的心理和生理影响,随着激光技术的发展,以及治疗经验的积累,激光治疗已成为重要的瘢痕治疗手段。激光技术主要通过破坏瘢痕内血管、刺激胶原重塑等达到治疗目的。本文就常用的激光技术在治疗病理性瘢痕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