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重型肝炎患者外周血内皮素及一氧化氮水平变化的意义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6  
目的探讨内皮素(ET)和一氧化氮(NO)在重型肝炎(SH)发病中的作用.方法检测30例SH,32例慢性肝炎(CH)患者外周血ET和NO代谢物NO-2的水平,并用NO合成酶底物左旋精氨酸(LArg)进行治疗前后对比.结果SH患者外周血ET和NO-2水平(139ng/L±14ng/L,127μmol/L±40μmol/L)明显高于CH组(85ng/L±15ng/L,63μmol/L±25μmol/L,P<001).合并有Ⅲ,Ⅳ期肝性脑病与肝肾综合征患者外周血ET和NO-2水平(149ng/L±13ng/L,162μmol/L±34μmol/L)明显高于非肝性脑病患者(115ng/L±12ng/L,88μmol/L±24μmol/L,P<001)和Ⅱ期肝性脑病患者(136ng/L±10ng/L,122μmol/L±26μmol/L,P<001);LArg静脉滴注后血浆ET水平和平均动脉压(MAP)显著下降,而肌酐清除率(cCr)和尿钠含量明显增加.结论ET和NO水平升高是引起SH多脏器功能障碍的重要因素.LArg长期治疗可能促进SH患者脑水肿形成和肝肾综合征发生.  相似文献   

2.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内皮素(ET-1)和一氧化氮(NO)对肿瘤新生血管形成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并与肿瘤生长转移关系密切。拟测定原发性肝癌患者血中VEGF、ET~1和NO的水平变化,探讨它们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3.
门脉高压性胃病患者一氧化氮和内皮素的变化及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门脉高压性胃病(PHG)患者一氧化氮(NO)和内皮素(ET)含量的变化以及对临床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随机对PHG29例和慢性胃炎(CG)32例患者采用硝酸还原酶法测定空腹血清NO含量,放射免疫分析法测空腹血浆ET含量.内镜检查时取胃粘膜,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显示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结构型一氧化氮合酶(cNOS)的变化.结果①PHG组血清NO含量289.06μmol/L±140.19mool/L较CG组169.69μmol/L±56.29μm01/L明显增高,t检验,t=3.9398(P<0.05).②胃粘膜iNOS,cNOS阳性表达均较CG组高,两样本比较的秩和检验U=2.20088(P<0.05).③PHG组血浆ET含量7.44pg/mL±5.50pg/mL较CG组17.94pg/mL±8.05pg/mL明显降低,t检验t=6.2196(P<0.05);NO与ET含量做直线相关分析r=0.3601(P>0.05).④重型PHG血清NO含量较轻型增高,ET也较轻型增高,但差异均未达显著性(P>0.05).PHG轻重两型与Child-Pugh肝功能分级无关,与食管静脉曲张程度密切相关,计数资料相关分析x2=18.7854(P<0.0001).结论血NO升高在PHG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胃粘膜iNOS,cNOS活性增高是血中一氧化氮升高的重要来源.低水平血浆ET含量对门脉高压的高动力循环起维持作用.  相似文献   

4.
5.
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了30例健康人和38例支气管哮喘(下称哮喘)患者治疗前后血浆内皮素-1(ET-r)水平,并与血气指标作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哮喘发作期ET-1与PaO2和PH呈显著负相关(P<0.01),与PaCO2呈显著正相关(P<0.01)。提示ET-1可能参与哮喘的病理生理改变,而ET-1拮抗剂可能成为哮喘治疗的一个新途径。  相似文献   

6.
糖尿病肾病尿一氧化氮及尿内皮素排量变化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氧化氮 (NO)与内皮素 (ET)是一对效应相反的血管活性物质 ,主要起着调节血管舒缩功能的作用。在许多病理情况下 ,NO和 ET的产生及相互平衡破坏 ,介导着一系列病理生理的变化 [1 ] 。为探讨糖尿病肾病 (DN)时其尿中 NO与 ET排量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本研究对不同时期糖尿病肾病患者 2 4小时尿 NO、ET排量进行了测定 ,现报告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研究对象 :住院糖尿病患者 12 0例 ,年龄 5 1.4± 3.1岁 ,均符合 1985年 WHO诊断标准 ,其中 2型糖尿病 110例 ,1型糖尿病 10例。分为单纯糖尿病组 (SDM) 6 0例 ,尿白蛋白排泄率 (UAER)…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血浆一氧化氮、胃动素含量变化,以探讨一氧化氮、胃动素与溃疡性结肠炎的关系.方法分别通过镉还原层析加显色法(格民法)和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了18例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11例正常人外周血浆中一氧化氮代谢产物亚硝酸盐/硝酸盐(NO2/NO-3,代表NO)含量及胃动素(hTL)含量、并采用非配对t检验及相关分析进行统计处理以探讨其意义结果正常对照组,UC组血浆NO,MTL含量分别为21.34μmol/L±5.86μmol/L;348.42ng/L±12.43ng/L;46.76μmol/L±10.43μmol/L;581.24ng/L±176.58ng/L.UC组血浆NO,MTL含量均显著高于正常组(P<0.01,P<0.05).UC组两者含量变化里显著正相关(r=0.482,P<0.05),而正常组两者变化之间正相关无显著性意义(r=0.376,P<0.20)结论一氧化氮、胃动素均与溃疡性结肠炎的病理生理机制有关.且在UC的病理生理过程中NO与MTL可能有一定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降糖药物对肾功能的影响 ,我们就糖适平对糖尿病肾病 (DN)病人血中内皮素 (ET)、一氧化氮 (NO)及前列腺素(PG)水平的影响进行了研究 ,现报道如下。一、对象与方法1.病例选择 :选取 2型糖尿病 6 0例 (FBG8.84± 2 .12mmol/ L ) ,病程 8.14± 1.2 6年 (3~ 12年 )。其中 40例尿白蛋白排泄率 (U AER)连续 3次检验均 >2 0μg/ min,平均 2 86 .2 1±96 .47μg/ min(84~ 112 0 μg/ min) ,符合糖尿病肾病诊断 ;另 2 0例 UAER<2 0 μg/ min,作为单纯糖尿病组。又选取同年龄段正常人 2 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所有选择病例平均年龄 48.6…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浆一氧化氮(NO)和内皮素(ET)含量变化及其关系。方法 检测65例CHF患者血浆NO和ET含量,另选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结果 CHF患者血浆NO和ET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且心衰程度越重,NO和ET水平越高。直线相关分析表明:NO与ET呈正相关(r=0.6457,P<0.001)。结论 血浆NO和ET水平增高是CHF病理生理特征之一。NO和ET共同参与CHF的发生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观察实验性肝硬化形成过程内毒素,一氧化氮(NO)与内皮素(ET)与内皮素(ET)的动态变化,探讨其与肝硬化高动力循环状态的关系。方法:采用鲎试剂基质显色法,镉还原比色法和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了四氯化碳(CCI^4)诱发大鼠肝硬变形过程中血浆内毒素,NO,ET含量变化。结果:在肝硬化进程中血浆内毒素,NO含量呈上升趋势且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血浆ET含量呈下降趋势且明显低于正常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ET-1/NO)失衡在内毒素血症胃粘膜损伤中的作用.方法实验选用Wistar大鼠30只,随机分成5组,每组6只,于0,20min腹腔分别注射如下两组药物.正常组:生理盐水+生理盐水.内毒素(LPS)组:LPS+生理盐水.特异性内皮素受体(ETAR)阻滞剂BQ-123组:LPS+BQ-123.NO前体L-精氨酸(L-Arg)组:LPS+L-Arg.一氧化氮合酶阻滞剂NG-硝基-L-精氨酸甲酯(L-NAME)组:LPS+L-NAME.于60min分别测定血浆、胃粘膜中ET-1,NO含量变化,以及胃粘膜血流(GMBF)、胃粘膜损伤面积的变化.结果 LPS组ET-1水平较正常组显著增高(P<0.05),NO,GMBF较正常组显著减少(P<0.05),溃疡指数显著增加(P<0.05).而BQ-123组GMBF较LPS组显著改善(P<0.05),溃疡指数显著降低(P<0.05).L-Arg组NO,GMBF较LPS组显著升高(P<0.05),ET-1水平则较LPS组显著降低(P<0.05),溃疡指数显著降低(P<0.05).L-NAME组NO,GMBF较LPS组显著减少(P<0.05),溃疡指数显著增加(P<0.05).结论内源性ET-1/NO失衡参与了内毒素血症时胃粘膜损伤病理过程.纠正内源性ET-1/NO失衡,通过改善胃粘膜血流(GMBF),减轻胃粘膜损伤.  相似文献   

12.
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内皮素和一氧化氮含量变化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以肠平滑肌功能紊乱为主要表现的多因素疾病,目前神经和胃肠激素在其发病机制中的作用甚受关注。目的:探讨内皮素(ET)和一氧化氮(NO)在IBS等疾病腹泻患者中的变化规律及其与病程的关系。方法:选取IBS腹泻型患者21例,糖尿病腹泻患者17例,甲状腺功能亢进腹泻患者15例,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15例,同时设立正常对照组16名。分别采用放射免疫法和比色法测定患者发作期和缓解期血浆ET和NO代谢产物NO2^-/NO3^-的含量变化。结果:IBS和糖尿病患者的发作期血浆ET含量均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增高(P<0.05)。IBS患者的发作期血浆NO含量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糖尿病患者则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IBS患者的缓解期ET、NO含量较发作期显著降低(P<0.05),其他腹泻患者则无此改变。结论:ET可诱发IBS患者肠道高反应性,ET/NO平衡失调可能是诱发和加重IBS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3.
急性心肌梗死不同时期血浆一氧化氮及内皮素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血管内皮细胞(VEC)损伤及功能紊乱与心血管疾病之间的关系日益受到重视,由于VEC在维持血管张力和血流凋节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能阻滞血小板和白细胞的激活,因而其在急性心肌梗死(AMI)发病机制的作用引起人们的关注,本研究观察71例AMI患者血浆内皮素(ET)及一氧化氮(NO)的变化,探讨VEC损伤与AMI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检测28例稳定型心绞痛(SAP)、48例不稳定型绞痛(UAP)、23例急性心肌梗死(AMI)及26例健康人血浆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及前列环素(PGI2)的代谢产物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浓度,分析各组间差异。结果显示冠心病患者血浆ET增高的同时,血NO、6-keto-PGF1α下降,尤以AMI第1天和UAP患者为明显。认为冠心病患者存在血管内皮细胞损害,其分泌的ET与NO、PGI2失衡,诱发冠状动脉痉挛,促发了UAP和AMI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以健康老年人25例,老年高血压病患者20例做为观察对象,检测其血浆中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水平的变化。结果表明: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血浆中ET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NO水平高血压组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ET水平与收缩压及舒张压呈正相关,ET与NO呈负相关。结果提示:高血压病患者存在NO、ET水平的失衡,而这种失衡可能是导致高血压病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老年冠心病(CHD)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一氧化氮(NO)及内皮素(ET)的水平及意义。方法选取100例CHD患者均接受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及Gensini评分,检测HCY、NO及ET水平。患者接受12个月的随访,分析随访期间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的危险因素,分别评价Gensini评分、HCY、NO及ET对心血管事件的预测价值。结果 15例CHD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Gensini评分、HCY、NO及ET是其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Gensini曲线下面积为0.795,临界值为58.5分,敏感度为86.67%,特异度为96.47%;HCY分别为0.722、19.51μmol/L、86.67%及94.12%;ET分别为0.668,45.59 pg/ml,80.00%,89.41%;NO分别为0.599,61.63μmol/L,66.67%及82.35%。结论老年CHD患者血清HCY及ET升高,NO降低,上述指标对CHD患者12个月内的心血管事件具有提示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一氧化氮(NO)和内皮素(ET)与高血压病的发病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重氮反应法和放射免疫法检测40例高血压病(EH)患者和36例正常对照者治疗前后的血浆NO和ET浓度的变化.结果①EH患者NO浓度为(15.28±2.36)μmol/L,明显低于正常组的(21.76±2.59)μmol/L(P<0.01);治疗后EH患者的NO浓度明显增高,但仍低于正常组(P<0.01).②EH患者ET浓度为(59.71±22.77)ng/L,明显高于正常组的(37.36±13.27)ng/L(P<0.01);治疗后EH组患者ET浓度明显降低,但仍高于正常组(P<0.01).结论血管内皮细胞产生的这一对舒缩血管因子的失衡在EH的发生和发展上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我们从临床角度探讨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与肝肾综合征(HRS)发生的关系,为防治肝硬变并发症提供切实的理论依据。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肝硬变患者55例,其中肝硬变无HRS 30例,肝硬变合并HRS25例,健康成年人22例为对照组,年龄、性别构成与观察组差异无显著性,诊断符合95年北京第5次全国传染病及寄生虫病会议修订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 1.2 方法 NO测定利用硝酸盐还原酶法测定,ET,TNF均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试剂盒均购自解放军总医院放免研究所。 统计学处理 方差分析 相关分析t检验。  相似文献   

19.
急性胰腺炎患者胃泌素及胃动素水平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急性胰腺炎的发病与促胃液素(Gastrin,GS)和胃动素(Motillin,MTL)有着明显关系。GS在急性胰腺炎中的作用已引起重视。而MTL水平的变化与急性胰腺炎的关系,尚少见报道。我们利用放射免疫法检测了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GS与血浆MTL的含量。旨在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急性胰腺炎患者67例,年龄11岁~77岁,男30例,女37例,胆石症患者33例(其中胆囊结石20例,胆管结石13例),年龄27岁~64岁,男11例,女22例。正常对照组40例,均为本院健康献血员,年龄19岁~53岁,其中男22例,女18例。 1.2 方法所有待检者均于检测当日空腹抽取静脉血,分离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肝硬变患者血浆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水平的变化及洛沙坦对这些物质的影响.方法选择20例正常人为对照组,46例肝硬变患者,男32例,女14例,肝功能A级12例,B级15例,C级19例.用化学比色法和放射免疫法分别测定其血浆硝酸盐/亚硝酸盐及内皮素水平.内镜下测定食管静脉曲张程度.32例患者用洛沙坦治疗4wk,并进行治疗前后的对比分析.结果肝硬变患者血浆NO与ET水平显著高于正常人(56.18±18.80vs18.25±3.10;89.98±25.38vs49.62±9.07,t值分别为8.92和6.89,P<0.001),且两者水平变化呈正相关(r=0.41,0.005<P<0.01);随着肝硬变程度的加重,血浆中NO,ET浓度逐渐升高,C级患者血浆中NO浓度与A级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ET浓度在三组中任意两组比较均有差异(P<0.001);治疗组治疗后各级NO与ET水平均明显下降,其中A,B级患者NO,ET浓度下降较C级明显,但仍高于正常对照组;血浆NO,ET浓度变化与食管静脉曲张程度相平行.结论洛沙坦能显著降低肝硬变患者血浆NO与ET水平,降低门脉压力,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