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评价在无痛人流术中进行麻醉前深呼吸指导对全身麻醉药物引起的呼吸抑制所致缺氧的预防效果。方法 60例择期行无痛人流术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深呼吸组和平静呼吸组2组,每组30例。深呼吸组在麻醉前嘱患者做8次深呼吸,平静呼吸组在麻醉前嘱患者平静呼吸。麻醉方法均为静脉推注丙泊酚及舒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观察术中呼吸抑制的发生及SpO2变化情况。结果深呼吸组和平静呼吸组发生呼吸抑制的例数分别为14例(46%)和16例(5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深呼吸组有2例(6%)患者SpO2值低于95%,平静呼吸组有12例(40%)低于95%,予以人工辅助呼吸,深呼吸组缺氧发生率明显低于平静呼吸组(P<0.05)。结论实施无痛人流术时进行麻醉前深呼吸指导能增加患者的氧储备,可改善呼吸抑制所致的缺氧情况。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麻醉前快速预氧对无痛人流手术中呼吸抑制导致的缺氧的预防作用。方法100例人流患者,随机分为二组,每组50例,快速预氧组患者在麻醉前做8次深呼吸,对照组保持自然呼吸,麻醉方法均为咪唑安定1mg,舒芬太尼0.1μg/kg,丙泊酚2mg/kg,术中间断推注丙泊酚0.5mg/kg。观察麻醉时间、手术时间、失血量、异丙酚总量、术中呼吸抑制和呼吸暂停发生率及PetCO2和SpO2变化情况。结果二组的一般情况,麻醉时间、手术时间、失血量、丙泊酚用量和基础PetCO2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预氧组间呼吸抑制的发生率分别为18例(36%)和17例(34%),呼吸暂停的发生率分别为8例(16%)和10例(2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预氧组中最高PetCO2值分别为(48.33±3.48)cmH20和(42.65±4.13)cmH20(P〈0.05),而对照组SpO2值低于95%者为15例(30%),明显高于预氧组0例(0%)(P〈0.05)。结论麻醉前预吸氧能增加机体氧储备,提高对缺氧的耐受性,减少CO2蓄积,可有效避免无痛人流手术中呼吸抑制所致的缺氧和C02蓄积。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深呼吸预吸氧预防麻醉药引起呼吸抑制导致的血氧饱和度(SpO2)下降的实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腔镜科无痛胃镜受检者60例,随机分深呼吸组和对照组各30例。深呼吸组于麻醉给药前60s做深呼吸8~10次,对照组在麻醉给药前不做特殊处理,保持自然呼吸。两组麻醉方法相同。结果深呼吸组受检者有一过性SpO2下降,但是出现SPO2下降的时间点较对照组晚,时间后移且均能自行缓解,需要托下颌辅助2例;对照组SpO2下降(SpO2<95%)例数多于深呼吸组,SpO2下降幅度较大,需要托下颌辅助4例,SpO2﹤90%1例,平卧后面罩给O2缓解。结论在无痛内镜麻醉中,深呼吸预处理、吸氧去氮可以有效地预防和改善麻醉药对呼吸抑制程度,提高受检者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深呼吸预吸氧预防麻醉药引起呼吸抑制导致的血氧饱和度(SpO2)下降的实用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腔镜科无痛胃镜受检者60例,随机分深呼吸组和对照组各30例.深呼吸组于麻醉给药前60 s做深呼吸8~10次,对照组在麻醉给药前不做特殊处理,保持自然呼吸.两组麻醉方法相同.结果 深呼吸组受检者有一过性SpO2下降,但是出现SPO2下降的时间点较对照组晚,时间后移且均能自行缓解,需要托下颌辅助2例;对照组SpO2下降(SpO2<95%)例数多于深呼吸组,SpO2下降幅度较大,需要托下颌辅助4例,SpO2< 90%1例,平卧后面罩给O2缓解.结论 在无痛内镜麻醉中,深呼吸预处理、吸氧去氮可以有效地预防和改善麻醉药对呼吸抑制程度,提高受检者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无痛胃镜检查中的最佳呼吸管理模式. 方法 200例无痛胃镜病人,采用丙泊酚与芬太尼复合静脉镇痛,按随机数字法分为4组,每组50例.Ⅰ组,深呼吸预处理+吸氧面罩2-3 L/min给氧;Ⅱ组,深呼吸预处理+吸氧面罩4-5 L/min给氧;Ⅲ组,深呼吸预处理+鼻导管4-5 L/min给氧;Ⅳ组,鼻导管4-5 L/min给氧.记录病人麻醉前,麻醉后2,5,10 min时的呼吸次数和SpO2,记录呼吸抑制情况. 结果 麻醉后所有病人呼吸频率均较麻醉前显著降低(P<0.05),10min后呼吸频率恢复至麻醉前水平.Ⅳ组SpO2麻醉后2 min显著降低(P<0.05),Ⅲ组SpO2麻醉后2 min也明显降低(P<0.05),但下降幅度低于Ⅳ组;而Ⅰ、Ⅱ组麻醉前后SpO2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即深呼吸预处理组SpO2显著高于未深呼吸预处理的Ⅳ组(P<0.05).深呼吸预处理组无低氧血症的发生,与未深呼吸预处理的Ⅳ组(6/50)有显著差异(P<0.05). 结论 深呼吸预处理联合吸氧面罩2-3 L/min给氧是无痛胃镜检查过程中安全、有效、简便的给氧模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简易面罩供纯氧在无痛人流术的安全性。方法将100例早孕并要求使用无痛人流术的女性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50例,简易面罩组麻醉前预先使用简易面罩给患者供吸纯氧3~5min(氧流量5L/min)后,才开始静脉推注麻醉药品,并完成手术麻醉。常规组患者保持自然呼吸,常规静脉推注麻醉药品SpO2<95%时给予头后仰托下颔处理,SpO2<90%时给予人工面罩加压给氧辅助呼吸至正常范围。结果简易面罩组SpO2均在95%以上,而常规组有10例SpO2在95%以下,5例SpO2在90%以下。结论简易面罩供纯氧可提高无痛人流安全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右旋美托咪啶复合丙泊酚用于无痛人流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ASA I或Ⅱ级清官手术患者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Ⅰ组44例)和对照组(Ⅱ组42例).观察组先缓慢静脉注射右旋美托咪啶1μg/kg,再静脉注射丙泊酚2 mg/kg,对照组单独静脉注射丙泊酚2.5 mg/kg.两组丙泊酚静注速率均为200mg/min,必要时追加异丙酚.记录麻醉前、注药后2 min、苏醒时HR、SpO2、SBP;麻醉起效时间;低SpO2(SpO2〈90%)持续时间;唤醒时间;麻醉效果分级;麻醉后不良反应及并发症;患者苏醒即刻宫缩痛(VAS).结果Ⅰ组唤醒时间长于Ⅱ组(P〈0.05),注药后2 min两组SpO2、BP均低于麻醉前,HR均慢于麻醉前(P〈0.01).且I组SpO2、BP低于Ⅱ组(P〈0.05).I组麻醉效果优的百分率高于Ⅱ组(P〈0.05).II组低SpO2(SpO2〈90%)持续时间短于I组(P〈0.05).术中呼吸暂停和唤醒后10 min头昏发生率Ⅱ组明显低于Ⅰ组(P〈0.05).苏醒时躁动发生率和即刻宫缩痛(VAS)Ⅱ组明显高于Ⅰ组(P〈0.05).结论右旋美托咪啶复合丙泊酚用于无痛人流麻醉效果满意,安全但有呼吸抑制的潜在危险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 对比研究丙泊酚分别复合芬太尼、舒芬太尼、瑞芬太尼静脉麻醉用于无痛人流术麻醉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60例人工流产手术患者,随机分F(fentanyl,F)、S(sufentanil,S)、R(remifentanil,R)三组,F组丙泊酚复合芬太尼组20例,S组丙泊酚复合舒芬太尼组20例,R组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组20例.并观察这三种药物复合丙泊酚麻醉在无痛人流术不同时点对病人MAP、HR、SpO2的影响、术后镇痛效果.结果 三组患者均镇痛满意,未发现患者肢体扭动、术后对手术操作过程无记忆.各组病人睫毛反射消失后测得的MAP、SpO2较麻醉诱导前均有明显降低(P<O.05),以SpO2低于95%为低氧标准,R组低氧血症的发生率较其他两组高(P<O.05).术后VAS评分S组较其他两组低(P<0.05).结论 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用于无痛人流手术的麻醉镇痛效果好、术中生命体征较平稳、呼吸抑制轻微、术后恢复迅速,且能有效地抑制人工流产术后的子宫收缩痛,是增强丙泊酚无痛人流麻醉效果的最佳配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小剂量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用于无痛人流麻醉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ASAⅠ~Ⅱ级,自愿行无痛人流的患者130例,按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n=65).观察组先予0.1μg/kg舒芬太尼,2 min后给予丙泊酚1~1.5 mg/kg进行人流麻醉;对照组单纯给予丙泊酚2 mg/kg进行人流麻醉.记录MAP、HR、SpO2变化,丙泊酚的总剂量、意识恢复和定向力恢复时间、术中呼吸抑制和术后宫缩痛的发生率等.结果:与手术前比较,观察组的术中MAP无明显变化,HR和SpO2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的MAP、HR及SpO2略有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丙泊酚总用量、意识恢复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及宫缩痛发生等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应用于无痛人流的麻醉效果较好,起效迅速,安全平稳,不良反应少,适合在人流术中推广.  相似文献   

10.
赵伟  曹永军  胡宇  陈琳 《华夏医学》2014,27(5):20-22
目的:观察依托咪酯脂肪乳剂在肥胖患者无痛人流术中的应用。方法:选取行无痛人流手术的肥胖患者60例,随机分成A组(依托咪酯脂肪乳剂组)和B组(丙泊酚组)。分别记录两组患者MAP、HR、SpO2的变化,评定麻醉效果,观察患者发生呼吸抑制、静脉注射痛、肌颤、术后发生恶心呕吐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中SpO2、MAP均下降,但B组下降较A组明显(P〈0.05)。两组麻醉效果优良率均为100%,A组在呼吸抑制、静脉注射痛方面优于B组(P〈0.05)。结论:依托咪酯脂肪乳剂麻醉效果满意,对呼吸、循环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鼻罩在无痛胃镜麻醉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行无痛胃镜麻醉患者300例,随机均分为鼻罩组(A组)和鼻导管组(B组),两组采用丙泊酚联合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观察术前(T1)、麻醉诱导后(T2)、术毕(T3)3个时点血压(B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结果:两组患者T2时点的BP、HR和SpO2均降低,与检查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在T2时点的HR和SpO2均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发生呼吸抑制的比例明显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罩通气用于无痛胃镜麻醉时呼吸管理优于鼻导管通气,更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比研究丙泊酚复合舒芬太尼静脉麻醉用于无痛人流术麻醉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112例人工流产手术患者,随机分A、B二组,A组丙泊酚组,B组丙泊酚复合舒芬太尼组。并观察两组麻醉在无痛人流术不同时点对病人的BP、SpO2、HR、RR影响、术后镇痛效果。结果镇痛效果B组术中镇痛效果明显优于A组(P〈0.01),术后宫缩痛明显轻于A组(P〈0.05)。丙泊酚用量B组术中丙泊酚追加量和总量明显少于A组(P〈0.01)。麻醉恢复时间B组麻醉完全清醒时间快于A组(P〈0.01),离开恢复室时间明显少于A组(P〈0.01)。术中术后不良反应两组术中皆有一定的呼吸抑制(SpO2〈90%),但两组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两组皆有恶心呕吐及头晕头痛发生,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术中给药皆有局部注射痛,B组明显优于A组(P〈0.01)。结论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用于无痛人流手术的麻醉镇痛效果好、术中生命体征较平稳、呼吸抑制轻、术后恢复迅速,且能有效地抑制人工流产术后的子宫收缩痛,是增强丙泊酚无痛人流麻醉效果的最佳配伍。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丙泊酚复合氢溴酸高乌甲素麻醉在无痛人流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将80例行无痛人流术病人随机分为A、B2组,每组各40例。A组肌内注射氢溴酸高乌甲素4 mg,20 m in后静脉给予丙泊酚麻醉行无痛人流手术;B组单纯丙泊酚静脉麻醉后行无痛人流术。分别记录麻醉前(T0)、麻醉中(T1)和麻醉后(T2)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及麻醉起效时间、麻醉清醒时间、丙泊酚用量及术后宫缩痛(VAS评分)。结果 A、B 2组T1MAP及HR均低于麻醉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2组MAP、HR及Sp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麻醉起效时间A组短于B组(P〈0.05);麻醉清醒时间A组短于B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丙泊酚用量A组少于B组(P〈0.05);术后宫缩痛VAS评分A组低于B组(P〈0.05)。结论丙泊酚复合氢溴酸高乌甲素麻醉用于无痛人流手术起效快,可减少丙泊酚用量,术后镇痛效果满意,是一种理想的用于无痛人流手术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诺扬与异丙酚用于无痛人流的临床效果,寻求一种更佳无痛人流麻醉方案。方法选择90例ASAⅠ~Ⅱ级择期行无痛人流病人,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45例。A组予静脉推注异丙酚2.0mg/kg,B组静脉推注诺扬1mg,1min后给予异丙酚2.0mg/kg。术中观察平均动脉压(MAP)、呼吸、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等指标,术后记录呼唤应答时间和定向力恢复时间。结果两组病人诱导后的血压均较诱导前有所下降,手术开始后恢复,两组术中MAP、呼吸、HR、SpO2以及呼吸抑制差异无显著性(P均>0.05);手术结束后B组呼唤应答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明显缩短(P均<0.05)。结论诺扬复合异丙酚用于无痛人流手术的麻醉镇痛效果好、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肥胖患者异丙酚静脉全麻无痛人流术中麻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上蔡协和医院产科收治的行无痛人流的肥胖患者40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正常体质量行无痛人流患者40例为对照组,均行异丙酚静脉全麻,记录两组术后睁眼时间、认知力恢复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比较两组呼吸抑制率、血压下降率、呼吸道梗阻率。结果两组手术均成功完成,观察组术后睁眼时间、认知力恢复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均长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呼吸道梗阻率为45.0%,呼吸抑制率为37.5%,对照组分别为15.0%与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压下降率为7.5%,对照组为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肥胖患者异丙酚静脉全麻术中容易发生呼吸抑制,且苏醒时间延长,因而要加强呼吸道的管理。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口腔含漱利多卡因复合丙泊酚用于肥胖患者行无痛胃镜检查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7月就诊于本院拟行无痛胃镜检查的肥胖患者9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丙泊酚静注麻醉,试验组给予利多卡因口腔含漱后行丙泊酚静注麻醉,比较两组围检查期指标(检查时间、丙泊酚用量、苏醒时间)、麻醉效果、血氧饱和度(SpO2)、平均动脉压(MAP)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胃镜检查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丙泊酚使用量和苏醒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麻醉效果优于对照组(Z=-2.119,P=0.034);麻醉前,两组SpO2和MAP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检查时,两组SpO2和MAP水平均低于麻醉前,但试验组均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苏醒时,两组SpO2和MAP水平均高于检查时,但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2.9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62.50%(P0.05)。结论:在肥胖患者行无痛胃镜检查中应用口腔含漱利多卡因复合丙泊酚麻醉能显著减少丙泊酚用量,增加麻醉效果,降低麻醉对呼吸和循环系统的影响,安全性更好。  相似文献   

17.
李艳华 《医学综述》2012,18(12):1954-1956
目的探讨小剂量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在无痛人流术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自愿行人工流产术的患者7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观察组给予0.1μg/kg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进行人工流产术麻醉,对照组单纯应用丙泊酚进行人工流产术麻醉,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术前、术中平均动脉压(MAP)、心率、动脉血氧饱和度(SpO2),记录丙泊酚的总剂量、意识恢复和定向力恢复时间。结果观察组MAP无明显变化,心率和SpO2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5);对照组MAP、心率及SpO2略有下降;观察组丙泊酚总用量及意识恢复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用于无痛人流镇痛效果确切,呼吸、循环抑制轻微,总体效果优于单纯应用丙泊酚,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随着无痛人工流产术(无痛人流)的普及,其麻醉的安全性也越来越为大家所重视。文中旨在观察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在无痛人流麻醉中脉搏氧饱和度(oxygen saturation with pulse oximetry,SpO2)的变化,以探讨麻醉前面罩预给氧对有效预防SpO2下降的作用。方法 65例选择自愿接受无痛人流的孕妇,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ASA)分级为Ⅰ~Ⅱ级,随机分为3组:鼻导管吸氧组(Ⅰ组)、面罩吸氧组(Ⅱ组)、麻醉前面罩预给氧组(Ⅲ组)。3个试验组均靶控输注7.5μg/ml的丙泊酚,待达到其靶控血浆浓度后以15 s等速静注瑞芬太尼0.6μg/kg,术中监测平均动脉压(mean aortic pressure,MAP)、心率(heart rate,HR)、心电图(electrocadiogram,ECG)和SpO2,瑞芬太尼静注2 min后行动脉血气分析。结果Ⅲ组术中最低SpO2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呼吸抑制发生率为14%,明显低于其余各组(P〈0.05);血气分析表明动脉氧分压(arterial oxygen saturation,PaO2)亦高于Ⅰ组和Ⅱ组(P〈0.05)。结论麻醉前面罩预给氧可有效预防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无痛人流中脉搏氧饱和度下降。  相似文献   

19.
赵小兵  刘锦辉 《西部医学》2014,(5):596-597,600
目的 探讨小剂量地佐辛复合丙泊酚应用于无痛人流术中的麻醉效果和可行性.方法 选择门诊ASAⅠ-Ⅱ级,自愿行无痛人流的120例患者纳入研究.按入院先后顺序,患者被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观察组先予0.1mg/kg地佐辛而对照组先予0.1μg/kg芬太尼,2min后,两组患者均给予丙泊酚1-1.5mg/kg进行人流麻醉.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各个时点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变化,手术时间、丙泊酚用量、术毕清醒时间、呼吸抑制及恶心呕吐等的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在手术前、手术中及手术结束时的MAP、HR、SPO2等均有变化,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的人流时间、丙泊酚总用量、意识恢复时间、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等,组间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呼吸抑制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剂量地佐辛或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应用于无痛人流均具有较好麻醉效果,但地佐辛对呼吸的抑制更小,更安全,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术前耳穴贴压治疗对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麻醉下胃镜检查中呼吸循环抑制的影响.方法 选择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麻醉风险分级Ⅰ~Ⅱ级,拟无痛胃镜检查的门诊患者100例,分为耳穴贴压组(A组)和对照组(B组),各50例.A组患者于胃镜检查前1d,取双耳神门、交感、心、肺、脾、肾、气管等穴位以王不留行籽行耳穴贴压,并于次日检查前取下.B组患者不予耳穴贴压.两组患者采用相同的麻醉方法,并于麻醉前(T0)、检查开始后1 min (T1)、术毕前(T2)及术毕后5 min(T3)记录两组患者的HR、MAP,同时记录术中脉搏氧饱和度(SpO2)最低值,秒表记录术中SpO2低于95%的持续时间;术毕记录两组患者的丙泊酚用量和检查所用时间.结果 A组患者术中SpO2平均最低值为(94.3±4.5)%,显著高于B组[(90.6±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中SpO2 <95%的持续时间为(23±31)s,显著低于B组[(49±37)s,P<0.05].两组患者麻醉后MAP均有下降,与T0点比较,A组的MAP在T1和T2时间点,B组的MAP在T1、T2和T3时间点均低于T0(JP<0.05);而两组患者HR在各时间点组间及组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术前采用耳穴贴压治疗能改善无痛胃镜检查中麻醉药物引起的呼吸抑制,但对循环抑制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