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淼 《健康生活》2024,(3):57-58
<正>大多数父母都宠爱孩子,但宠爱孩子要有限度,因为过度宠爱就会变成溺爱。溺爱会妨碍孩子独立发展,影响孩子健康成长。本文介绍10种溺爱孩子的行为,供有孩子的父母对照、参考。1.当面袒护孩子。当父亲管教孩子时,母亲就会护着孩子:“孩子还小呢,等他大了就好了。”或者父母在教育孩子时,爷爷奶奶就会站出来说:“你们不要太急,孩子大了自然会好。”这样当面袒护孩子,让孩子时刻躲在“保护伞”和“避难所”里,  相似文献   

2.
很多家长看到孩子感兴趣的某个现象,常常没有耐心等待孩子慢慢去探索,更容不得孩子给出一个错误的答案,便急切地将相关知识呈现给了孩子。我们以为孩子懂得了这些知识,便是一个很大的收获。但是我们意识不到,孩子虽然懂了这些知识,却也因此失去了自主探索的机会。剥夺孩子自主探索的权利,最终损害的是孩子的自主学习力。  相似文献   

3.
礼拜天,公园里游人如织,一对年轻的夫妇,领着一个孩子在爬台阶。孩子三四岁,乖巧玲珑,惹人喜爱。父亲很快爬到了台阶顶上,回头给儿子加油,小孩子却不愿意往上爬了。母亲急忙拉着孩子的左手腕往上走,孩子突然“哇”地一声哭了,大叫“疼!疼!”母亲慌忙去看孩子的手腕,孩子却用右手挡着母亲,怎么也不让母亲动他的左手。凭经验,我知道孩子的左肘关节一定是桡骨小头半脱位了。 孩子突然得了桡骨小头半脱位,原因就是母亲用力拉了他的手腕。其实,有时只是拽了一下孩子的手,孩子的肘部便不能活动了。到医院检查,十有八九是  相似文献   

4.
案例1:孩子吃错药之后 佳佳的家长发现孩子有些发烧,早晨送孩子入园时,就在幼儿园门口的社区卫生服务站给孩子看了一下,医生开了药,家长就把孩子送进班里,并且把带的药交给了胡老师。胡老师是新来的老师,不熟悉孩子,把药收下,早饭后忘了给孩子喂药,  相似文献   

5.
正孩子到了适当的年龄想必很多父母都有同样的烦恼。怎么和孩子分床睡。孩子从小习惯了和父母一起睡,一时之间难以接受,哭闹不止,同样父母也不放心。很多父母因为孩子不停的哭闹就容易妥协,想着等孩子孩子都上小学了还是和父母一起睡。父母可能觉得没什么大问题,等孩子长大了自然就可以独立睡觉了,殊不知这样对孩子的成长会带来一些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6.
年轻的父母有了新生的孩子,自然是喜不自禁,在孩子很小的时候,父母就喜欢逗孩子,把孩子举起来摇晃,逗孩子笑。也有的父母因为孩子过分哭闹,厌烦而摇晃孩子,或者是保姆为止住孩子的哭闹而剧烈摇晃孩子。这些做法对孩子会造成什么影响,大人也许一时看不出来,但是一项科学研究证实,摇晃婴儿所导致的婴儿摇晃征候群会贻害孩子终生。  相似文献   

7.
“我们孩子一到考试就闹病,不知怎么搞的。” “我们孩子考试前老是拉肚子,考完了,他又没事了。” “要考试了,越是关键时刻,我们孩子越是睡不着觉,一夜不睡,怎么能考得好呢?” 高考前,许多家长为自己孩子的身体状况担忧。有些家长,一看孩子闹病,马上就带孩子到医院检查,给孩子打针、吃药,往往几经治疗,孩子的病仍不见好转。家长总是急着为  相似文献   

8.
有的家长在孩子有了缺点或错误时,不分青红皂白地训一通。其实,这样做往往适得其反,孩子仍然我行我素,因此批评孩子应注意以下十点:一、批评前,宜先表扬他的一些优点,孩子对批评就会乐于接受。二、批评时,不要当众讽刺挖苦孩子,这样会使孩子的自尊心受到损伤,孩子觉得侮辱了其人格。  相似文献   

9.
许多夫妻有了孩子后,注意力往往就全放在孩子身上,而忘记了自己身边还有一个关系最亲密的配偶。孩子的出生的确给婚姻增添了很大的快乐,孩子又需要照顾,所以做父母的爱孩子、关注孩子也是完全应该的,但是如果认为为了照顾孩子就可以不必再理会配偶那就错了。难道做了父母就不能享受二人世界的情趣了吗?难道从此夫妻二人的爱情就这样渐渐的暗淡下  相似文献   

10.
正这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家教心理咨询案例。特殊就特殊在,父母说孩子有问题了,可孩子却没有跟父母一同来访。孩子为什么没有来访?孩子究竟出了什么问题?据了解,孩子今年17岁。从初中时候不愿上学,经常迟到,动辄说不想去上学。带孩子去了医院,心理科医生诊断说是抑郁症,需要吃药。可是吃药很长时间,也没见什么效果。孩子还是情绪不好,还是郁郁寡欢。  相似文献   

11.
跟孩子谈心     
谈心,是一门当父母的艺术,父母跟孩子谈心是最好的关心。当孩子任性或生气时,父母假如和孩子对着干,两代人之间往往会爆发一场“战争”;而此时的父母如果把话题分开,引导孩子想别的,说别的——很开心的或很滑稽的事,孩子会破涕而笑,然后再对其进行教育,效果往往事半功倍。谈心是让孩子学会观察事物,学会描绘与叙述的最佳途径。今天看了什么?听了什么?学校里发生了什么?通过与孩子的交谈,父母在不知不觉中,既了解了孩子的内心活动,又锻炼了孩子的口头表达能力。在这基础上,逐步让孩子选择正确的词汇,恰  相似文献   

12.
小苑 《健康》2013,(4):36-37
您刚刚出了一本新书,叫《做父亲的幸福》,孩子究竟给您带来了怎样的幸福?东子:第一,是孩子让我们的生命得以延续。第二,是孩子让我们知道感恩。第三,是孩子让我们成长为一个完整的人。第四,是孩子让我们成为"好人"。第五,是孩子给予我们幸福。所以,我要感恩孩子给我的幸福。感恩于孩子,就是善待自己;感恩于孩子,就会感受到与孩子一起成长的快乐;感恩于孩子,才能做一个幸福的家长。这个书名是我16年做父亲的切身感受:我  相似文献   

13.
教育     
正孩子要看这样的书符合孩子兴趣和生活经验找准了孩子感兴趣的图书类型,无疑为孩子走进阅读世界打开了一道门。能丰富孩子概念和知识要注意一定要选择概念和知识正确,并达到孩子理解范围的图书。吸引孩子积极参与阅读这类的图书是指有重复的语句、反复性的内容或鼓励预测性情节的图书。有助于丰富孩子语言优秀的童书拥有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词汇,可以丰富和提高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14.
有的孩子都一岁半了,才只会含糊不清地说些“爸”。“妈”,“蛋儿”几个单词,这是不是属子智力低下呢?本文回答了孩子为什么说话晚的问题,同时也分析了孩子说话晚的原因和怎样训练孩子说话,提高孩子说话的兴趣和能力,尤其要避免不利于孩子学说话的因素。  相似文献   

15.
孩子小,患了病往往不善于表达,这就需要父母留心,细辨"蛛丝马迹",及时发现孩子的一些变化,给予积极的治疗,让孩子的一些常见病如感冒,在病未起时就被"压回去"。一般说来,孩子患病初期常先有精神状态方面的改变。例如,孩子突然变得特别缠人或特别烦躁,一点小事就会闹个没完,显得有些"不讲理",但当父母转移其注意力后,孩子还会高兴起来,可过了一会儿,也许又因另一件小事而开始腻腻歪歪、哼哼叽叽的了,这可能表明患病了。精神状态改变还可以是打蔫。孩子平时总是精神十足的,突然这天变蔫了,也可能是预示孩子患病了。孩子患病早期,特别是孩子发烧之际,常常是眼皮先变双了。如果孩子平时是单眼皮或"双得  相似文献   

16.
正记得演员霍思燕曾经说过,她几乎每天都会对自己的孩子说"我爱你"。她说这不是自己在溺爱孩子,而是在给孩子一种安全感,让孩子在父母的关爱中得到健康的成长,而父母给孩子的这种"爱",更是一种能让孩子健康成长的定心丸。当她偶尔错怪了孩子,或者委屈了孩子以后,她第一时间所做的是对孩子说"我爱你"。  相似文献   

17.
我遇见过这样一件事.一对夫妇抱着孩子逛街。看见有人卖苹果,孩子要,给孩子买了:接着看到卖炸鸡腿的.孩子又要,又给孩子买了;再往前走见到家音像店,店外贴了很多海报,花花绿绿的很漂亮,孩子还是要。孩子的父亲对他说:“那个不能要.人家会罚钱的。”孩子不干开始哭闹,家长怎么哄也不起作用,这时孩子的父母商量了一下.父亲很无奈地说:“有什么办法?罚钱就罚钱吧!”看了看店门口没人.  相似文献   

18.
一个生了孩子的女人—— 自打我生了孩子以后,丈夫对我的意见就与日俱增,抱怨我整天除了孩子还是孩子,心里根本就没有他的一席之地。我真不明白,难道他还会嫉妒自己的孩子吗?  相似文献   

19.
漠水 《家庭育儿》2013,(1):24-24
孩子的独立性是要从小培养的,而不是到孩子长大成人了再说孩子没有独立性。妈妈要从孩子说话、走路开始。从现在开始,有意识地在日常生活中,慢慢培养孩子的独立性。  相似文献   

20.
正在寒冷的冬季,家长特别担心孩子冻着,于是很多孩子被里三层外三层地裹成了"小棉球"。可明明穿了足够多的衣服,孩子还是变成了"小鼻涕虫"。冬季保暖,究竟该如何给孩子选衣穿衣?保暖勿贪多"多穿点,别冻着",几乎是所有家长关爱孩子的一种方式。殊不知,孩子穿得太多易出汗,反而弄巧成拙易生病。首先过度保暖,剥夺了孩子接受耐寒训练的机会,反倒会使机体调节能力下降,抗病能力变弱;其次孩子天性好动,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