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联苯-2,4,4′,6-四甲酸(H_4BPTC,C_(16)H_(10)O_8)和2-4-(1H-咪唑-2-[4,5-f][1,10]菲啰啉基)苯氧乙酸(HPIMPHC,C_(21)H_(14)N_4O_3),水热合成了2种新型配位聚合物[Ag_4(BPTC)]_n(1),[Cd(PIMPHC)_2]_n(2)。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热重分析和X射线单晶衍射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和结构分析。配合物1属三斜晶系,空间群为P1;Ag(Ⅰ)的配位数分别为4、3、2,配位构型为变形四面体、平面三角形和V型。配合物2属正交晶系,空间群为Pbcn;Cd(Ⅱ)的配位数为6,配位构型为变形的八面体,Cd(Ⅱ)离子间通过三齿配体PIMPHC-桥连,形成2D网状结构。用EtBr荧光探针法研究了配体及配合物与ct-DNA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2.
在溶剂热条件下,由2-(4′-羧基苯基)咪唑-4,5-二羧酸(H_4L,C_(12)H_8N_2O_6),合成了4个配位聚合物{[M(H_3L)_2]·2H_2O}_n(M=Zn(1),Cd(2),Co(3)),[Cd(H_2L)(H_2O)]_n(4)。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热重分析和单晶X射线衍射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和结构分析。结构分析结果表明:1~3是异质同晶。配体失去1个质子以H_3L~-的形式通过单齿和N,O-双齿螯合的配位模式与中心金属离子配位,构成一个略有变形的八面体结构。对于配合物4来说,配体失去2个质子以H_2L~(2-)的形式分别通过单齿和N,O-双齿螯合的配位方式与Cd~(2+)配位,中心离子采取扭曲的七配位五角双锥配位模式,并且通过配体苯环上羧基氧原子的双齿桥联作用连接2个中心离子,形成四元环的双核结构;同时呈现双节点(3,6)-连接的二维拓扑网络(4.4.4)(4.4.4.4.4.4.5.6.6.6.6.6)。测定了产物的固体荧光光谱;用EtBr荧光探针法研究了配体及配合物与ct-DNA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3.
本文合成了去甲基斑蝥酸与过渡金属离子Zn~(2+),Cu~(2+),Ni~(2+),Co~(2+)形成的配位化合物。用X射线单晶衍射方法,测定了五个晶体结构。金属离子都显示出包括桥头氧配位的六配位。去甲基斑蝥酸可与Zn~(2+),Cu~(2+),Ni~(2+),Co~(2+)形成三齿配位的离子对结构,四齿配位的一维链状结构或五齿配位的三维聚合结构。在KM(C_8H_8O_5)_2·6H_2O的结构中,形式价态为+3的M都是M~(2+)离子。但Ni可能以Ni~(2+)-稳定的配位自由基形式存在。文中并以金属离子为探针,讨论了授受体间可能的一些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4.
反丁烯二酸稀土配合物的合成及晶体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成了反丁烯二酸C_4H_4O_4与六种稀土(Eu, Gd, Tb, Y, Er, Lu)的配合物M_2F_3·12H_2O(H_2F=C_4H_4O_4). 用X射线衍射法测定了它们的晶体学参数, 并测定了其中五种配合物的结构. 指出存在两类不同的结构, 其中铕配合物为三斜晶系, 空间群P(1), 铕离子配位数为10. 铽、钇、铒、镥配合物为单斜晶系, 空间群为P2_1/c, 配位数为8. 配合物均具有三维网状结构.  相似文献   

5.
合成了十五种新的3,6-二(二甲氨基)-二苯并碘六环稀土二柠檬酸配合物,其化学式为:[C_(17)H_(20)N_2I]_3[RE(C_6H_5O_7)_2]·xH_2O(RE=La-Nd,x=5;Sm-Tb,x=4;Dy-Lu,Y,x=3)。利用X射线粉末衍射、热重-差热,红外光谱、紫外光谱、摩尔电导等对这些配合物进行了表征。试验表明,镧配合物对L_(7712)癌细胞DNA合成的抑制率(97.3%)明显高于其前体(C_(17)H_(20)N_2I~+·HCOO~-,72.5%;Na_3[La(C_6H_5O_7)_2],-16.5%)。  相似文献   

6.
本文采用常温挥发法,分别以质子化环已胺[C_6H_(14)N]~+和N,N-二甲基环已胺[C_8H_(18)N]~+为模板剂,草酸为配体,合成铀酰配合物[C_6H_(14)N]_4[UO_2(C_2O_4)_2(HC_2O_4)]NO_3·2H_2O(CHA)和[C_8H_(18)N][UO_2(C_2O_4)(NO_3)](NNDMCHA).通过单晶X射线衍射、粉末衍射(PXRD)、热重-差热(TG-DSC)、红外光谱(IR)、拉曼光谱(Raman)、紫外-可见光谱(UV-Vis)和荧光光谱进行表征,解析配合物结构并研究其光学性质.CHA和NNDMCHA均属于单斜晶系,空间群P2_1/c,UO_2~(2+)分别为平面五配位和六配位.CHA结构中结晶水通过O-H…O氢键连接单核阴离子形成沿c方向延伸的s形阴离子链.质子化胺通过N-H…O和C-H…O氢键连接阴离子链,导向其分别形成较大的六边形和较小的平行四边形孔道.两种配合物都呈现出光致荧光减弱现象,是潜在的荧光传感器材料.  相似文献   

7.
陈克  黄知金 《应用化学》1991,8(5):69-72
以氧、氮为配位原子的锰配合物特别是多核配合物由于可作为多种锰蛋白活性部位的模型配合物研究,因此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以β-二酮和芳酰肼形成的腙类化合物(H_2L)可作为三齿配体(ONO)以HL~-和L~(2-)的形式和过渡金属离子配位,但至今未见有关锰配合物的研究报导。本文利用由苯甲酰丙酮和苯甲酰肼缩合而形成的苯甲酰丙酮苯甲酰腙C_(17)H_(16)O_2N_2(H_2L)合成了锰(Ⅲ)配合物Mn(HL)L、Mn(HL)L·H_2O和Mn_2L_2(OCH_3)_2·2H_2O。  相似文献   

8.
使用2,2′-二硫代二苯甲酸和1H-咪唑[4,5-f][1,10]菲咯啉(ip)、硝酸锌在水热条件下发生的原位反应合成了1个锌配合物,即[Zn(C_(14)H_8O_4S)(ip)(H_2O)](1)(C_(14)H_8O_4S=2,2′-二羧苯基硫醚);然后又利用2,2′-二硫代二苯甲酸和咪唑(im)、硝酸钴在水溶液中合成了1个钴配合物,即{[Co(C_(14)H_8O_4S_2)(im)_2]·H_2O}n(2)(C_(14)H_8O_4S_2=2,2′-二硫代二苯甲酸根),并对它们分别进行了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热稳定性、荧光光谱、X射线粉末衍射和X射线单晶衍射的表征。结果表明:配合物1由2,2′-二羧苯基硫醚配体连接形成了一个双核的化合物,且锌原子是五配位的三角双锥结构。配合物2由二硫代二苯甲酸配体桥联形成了一个一维链状结构,且钴原子是六配位的八面体结构。  相似文献   

9.
三重桥氧三核铁脂肪酸配合物FAB和EI质谱研究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傅桂香  郑瑜 《结构化学》1992,11(6):414-420
本文报道三重桥氧三核铁脂肪酸配合物[Fe_3(μ_3~O)(μ-O_2CR)_6(H_2O)]_3~+(R=CH_3,C_2H_5,C_3H_7,C_4H_9,C_(15)H_(31)和C_(17)H_(35))的快原子轰击(FAB)和电子轰击(EI)质谱。在FAB—MS谱中观察到四种系列离子:Ⅰ.[Fe_3O(O_2CR)_n]~+n=2-6;Ⅱ.[Fe_3O(O_2CR)_nO]~+n=1-4;Ⅲ.[Fe_2O(O_2CR)_n]~+n=1-3;Ⅳ.[Fe_2(O_2CR)_n]~+n=2-4;以及与底物所形成的加合离子[Fe_3O(O_2CR)_n·NBA-1]~+n=3-5(NBA是间-硝基苄醇)。在EI—MS谱中,除上述Ⅰ—Ⅳ离子(其中n的数目略有差异)外,还观察到含三个配位水的完整阳离子[Fe_3(O_2CR)_6(H_2O)_3]~+及其与配体羧酸的加合离子[Fe_3O(0_2CR)_n(H_20)_3·RCOOH+H]~+n=4-6,(Fe_3O(O_2CR)_nO(H_2O)3·RCOOH+H]~+n=2—4和Fe(O_2CR)_n]~+n=1—3。分析了它们的断裂规律,探讨了从中所获得的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10.
具有Keggin衍生结构,以α-[SiW_(11)(RSiOSiR)O_(39)]~(4-)(R=C_2H_5、C_6H_5、NC(CH_2)_3、C_3H_5)为阴离子的杂多酸盐已有报道,但以[XW_9Mo_2(RSiOSiR)O_(39)]~(n-)为阴离子的杂多酸盐尚未见报道。本文首次合成六种以[XW_9Mo_2(CH_3SiOSiCH_3)O_(39)]~(n-)以及[XW_(11)(CH_3SiOSiCH_3)O_(39)]~(n-),(X=Si,P,Ge)为阴离子的杂多酸四丁基铵(TBA)盐,并对它们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1.
在溶剂热条件下合成了系列混合稀土草酸配位聚合物Nd_xEu_(1-x)(C_2O_4)_(1.5)(H_2O)_3·2H_2O,配体α-酮戊二酸经过原位分解生成了草酸。利用X射线单晶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热重、X射线粉末衍射和荧光光谱等对配位聚合物的结构、热稳定性及光致发光性能进行表征测试。研究结果表明:稀土Nd~(3+)能够替代Eu配位聚合物中的部分Eu~(3+)。当引入Nd~(3+)为3.66%时,配位聚合物中Eu~(3+)的发光发生能量转移淬灭;当Nd~(3+)为16.63%时,配位聚合物中Eu~(3+)的发光发生能量转移淬灭不明显。  相似文献   

12.
由4-甲基-1,2,3-噻二唑-5-甲酸(HL,C_4H_4N_2O_2S)和相应的稀土硝酸盐Ln(NO_3)3·n H_2O(Ln=Tb,Dy,Ho,Yb)合成了4个一维稀土配位聚合物{[Ln(L)_3(H_2O)2]·H_2O}_n(Ln=Tb,1;Dy,2;Ho,3;Yb,4),均得到单晶,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热重分析和X射线单晶衍射确定了产物的组成和结构。结构分析表明:4种晶体属于异质同晶型,同属于三斜晶系,空间群为Pī。每个中心金属离子Ln(III)与5个噻二唑甲酸根中的6个羧基氧原子和2个配位水分子上的两个O原子配位,配位数为8,形成一个三角十二面配位多面体。  相似文献   

13.
用二苯并-18-冠-6(DB18C6)和三苯基氧化膦(TPPO)的三氯甲烷溶液从KI介质中萃取Hg(Ⅱ),先制得固体协萃配合物,在二氧六环(C_4H_8O_2)中重结晶得标题物单晶,对单晶进行了熔点测定、热重和红外光谱分析,测定了结构.晶体属P(?)空间群,晶胞参数a=1.4211(2),b=1.4488(4),c=1.4934(4)nm;α=113.61(2),β=110.78(1),γ=87.29(2)°.晶体中每个K与一个DB18C_6上的六个O和一个TPPO上的一个O配位的同时,每两个K还与一个C_4H_8O_2上的两个O配位,桥连成中心对称的二聚[(K·TPPO·DB18C_6)_2(C_4H_8O_2)]~(2+)配阳离子;每两个Hg通过两个Ⅰ桥连成二聚[HgI_3]_2~(2-)配阴离子;阴阳离子相间排列.另外三个C_4H_8O_2分子填充于晶格间隙中.  相似文献   

14.
用元素分析、电导率、磁化率、热分析、红外光谱和电子光谱等方法对新合成的7种μ_3-氧桥三核锰(Ⅲ)Schiff碱配合物:Mn_3O(bzaea)_2(C_2H_3O_2)_3、Mn_3O(bzaea)_2(C_2H_3O_2)_2(NCS)、Mn_3O(bzaea)_3ClO_4·2H_2O、Mn_3O(bzaea)_2(C_2H_3O_2)_2Br、Mn_3O(bzaea)_3I·2H_2O、Mn_3O(bzaea)_2(C_2H_3O_2)_2NO_3和Mn_3O(bzaea)_2(C_2H_3O_2)_2BPh_4·3H_2O(其中bzaea~(2-)是三齿Schiff碱2-(β-羟基乙基-亚胺)-4-苯基-丁酮(4)的负二价阴离子)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配合物的可能构型。  相似文献   

15.
Keggin结构杂多酸的有机衍生物[SiW_(11)(RSiOSiR)O_(39)]~(4-)(R=C_2H_5、C_6H_5、NC(CH_2)_3、C_3H_7)已有报道,根据其红外光谱中出现1040cm~(-1)(Si-O-Si的振动峰),Knoth提出了图1的结构。从中可以看出RSiOSiR基占据了Keggin结构杂多酸[SiW_(11)O_(39)]~(8-)的空缺齿顶位置。当然处于齿顶位置的硅原子和中心位置的硅原子的化学环境显然是不同的,所以可用~(29)Si NMR来鉴定这两种硅原子,并推测其结构。  相似文献   

16.
δ-碳-铪键的铪有机化合物首先由 M.D.Rausch 按下列反应式制得二茂二(五氟苯基)铪。 (π-C_5H_5)HfCl_2+2C_6F_5Li→(π-C_5H_5)_2Hf(C_6F_5)_2+2LiCl随后 E.Samuel等用同样的方法合成了二茂(二苯基)铪。按类似方法我们新合成了二茂二(对-甲苯基)铪——(π-C_5H_5)_2H(p-C_6H_4CH_3)_2(1);二茂二(邻甲  相似文献   

17.
采用1,3-二(4-吡啶基)丙烷为模板剂,水热法合成了3个以3,5-二(氧乙酸基)苯甲酸(H_3BOABA)为配体的多核Mn(Ⅱ)配位聚合物:{(H_3O)[Mn_4(BOABA)_2(OH)_3(H_2O)]·H_2O}n(1),{(H_3O)_4[Mn7(BOABA)_4(OH)_6(H_2O)_2]}n(2),{(H_3O)_4[Mn_7(BOABA)_4(OH)_4(Cl)_2(H_2O)_2]·2H_2O}n(3)。通过X射线衍射,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热重分析进行了结构表征。结构分析表明,1为正交Pbcm空间群,由四核锰簇单元[Mn_4(μ3-OH)_3(COO)_(10)]构成具有(5,12)-连接的3D网络结构,拓扑符号为(32.47.5)2(38.423.514.621)。配位聚合物2与3为异质同构化合物,属正交Ccma空间群,分别由七核锰簇单元[Mn_7(OH)_6(COO)_(16)]和[Mn_7(OH)_4Cl_2(COO)_(16)]构成的具有(3,12)-连接的2D网络结构,拓扑符号为(43)4(430.624.812)。测定了聚合物的氧化-还原电位。  相似文献   

18.
环己酸钕配合物的合成和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合成了Nd(C_6H_(11)COO)_3·2C_2H_5OH(NdA_3·2C_2H_5OH)和Nd(C_6H_(11)COO)_3·2H_2O(NdA_3·2H_2O),用X射线衍射法测定了前者的晶体结构。它为单斜晶系,P_1~-空间群,晶胞参数如下:a=1.2625(6)、b=1.2385(6)、c=0.9421(5)nm;α=91.69(4)、β=98.49(4)、γ=99.16(5)°;ν=1.436nm~3;Z=2。经最小二乘法修正,最终结构偏差因子R为0.0866。每个钕原子都通过两个双齿和两个三齿羧基与另两个钕原子相联形成线状聚合物,另有一个双齿螯合的羧基和两个乙醇分子与其配位。钕的配位数为9。对二者的红外光谱和热分析也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9.
在水-乙醇混合体系中,以2-羰基丙酸水杨酰腙(C_(10)H_(10)N_2O_4)、2,2-联吡啶(C_(10)H_8N_2,简写bipy)与Eu(NO_3)_3·4H_2O反应,首次培养出黄色单晶[Eu(C_(10)H_9N_2O_4)(C_(10)H_8N_2O_4)(H_2O)_3]·0.5bipy·3H_2O.该晶体属三斜晶系,空间群为P-1,晶胞参数a=0.93392(16)nm,b=1.3100(2)nm,c=1.3895(2)nm,α=97.205(3)°,β=105.411(2)°,γ=106.364(2)°,V=15.35(2)nm~3,Z=2,μ=2.118mm~(-1),Dc=1.686Mg/m~3,F(000)=786,R=0.0116,wR=0.0507,GOF=0.995.晶体测试结果表明,该单晶结构为铕的9配位配合物,两个2-羰基丙酸水杨酰腙分别以负一价和负二价酮式和三个水分子同时参与配位;每个2-羰基丙酸水杨酰腙中的羧基氧、酰胺基中的羰基氧和C=N中的氮与Eu~(3+)配位,形成两个共边的稳定五元环,另三个配位原子则分别来自三个水分子中的氧原子,该配合物在空间呈扭曲的单帽四方反棱柱,而在不对称单位中还有游离的一个2,2-联吡啶分子和三个水分子,这些游离分子与配位分子之间存在大量分子内和分子间氢键,整个分子在空间呈三维网状结构.发光性能测试表明该配合物具有很好的荧光性质.  相似文献   

20.
采用普通溶液法合成了配合物[Cd_6(Tppahz)_2(Ac)_2(H_2O)_6]5H_2O (1)和{[Zn_(1.5)(Tppahz)_(0.5)](Ac)_2}_n(2)(Tppahz=N,N′-二(吡啶-2′-甲缩)-2,6-吡啶二甲酰肼),并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X射线粉末衍射分析、红外光谱分析和热重分析等对配合物的结构进行了测定。结果分析表明:配合物1是格子型结构,三斜晶系,■空间群,Cd(Ⅱ)离子与周围原子采用N_2O_5,N_3O_4两种不同的配位类型,形成扭曲的五角双锥构型;配位聚合物2是一维链状结构,单斜晶系,C2/c空间群,Zn(Ⅱ)离子与周围原子采用N_3O_2,N_2O_3两种不同的配位类型,形成畸变的四角锥配位构型。配位聚合物2通过π-π堆积作用形成了三维超分子结构。在室温下研究了2个配合物的荧光性质。荧光分析表明,配体Tppahz与d~(10)过渡金属离子配位后其荧光发生了红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