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本研究用多阶段概率比例法(PPS)抽查了5324名西北农村妇女的一般状况,婚姻及生育史,并用多元分类分析法分析了影响西北地区农村妇女平均活产数的因素。结果表明,妇女教育年限,地域,初婚年龄,丈夫职业是影响妇女平均活产数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本文应用多元分类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法研究了江苏省农村地区已婚妇女平均活产数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随着妇女结婚时间的推迟,平均活产数大幅度下降。三十年中,1951~1954年结婚妇女平均活产数为4.15,而1980~1984年结婚妇女仅1.32。影响平均活产数的因素依次为妇女结婚年代、丈夫工种、妇女出生年代、地区、经济水平、妇女工种及丈夫年龄。结果还表明,不同地区影响平均活产数的因素可有不同。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1993年和2001年安徽省农村育龄妇女生殖生育状况变化情况。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调查、描述性分析和χ2检验。结果:经过8年时间,少女月经初潮年龄明显提前,绝经年龄有所延迟;初婚年龄显著提高,婚育间隔及头末胎间隔缩短,平均妊娠次数及活产次数减少;节育率上升。同时,结果也揭示出:目前我国农村早婚早育现象相当普遍;未婚先孕、未婚先育情况不少,多胎现象还未被杜绝。结论:8年来农村地区在社会经济发展、生活水平提高及妇幼保健、计划生育等方面已取得显著成绩,但也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应引起卫生主管部门及计划生育部门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4.
应用出生定群分析对不同年代出生的农村育龄妇女婚育状况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 :随着出生年代渐晚 ,初婚年龄逐渐提高 ,婚育间隔缩短 ,平均妊娠次数及活产次数减少 ,生育率降低。以上均反映了我国农村地区近几十年来在社会经济发展、妇幼保健、计划生育等方面所取得的显著成绩。同时 ,结果还揭示 :目前我国早婚早育现象仍相当普遍 ;未婚先孕、未婚先育情况不少 ,且有加重之趋势 ,多胎现象仍未被杜绝 ,应引起计划生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5.
目的 对江苏省乡镇卫生院的卫生人力资源现状进行分析,为加强基层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根据地域及经济发展水平,按苏南、苏中、苏北将江苏省分成3个不同经济发展地区,随机抽取257个乡镇卫生院,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对抽取的乡镇卫生院卫生人力资源现况进行调查。结果 江苏乡镇卫生院平均有在岗职工87.94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75.32人,每千人卫生技术人员为1.62人,每万人口全科医生数3.73人。执业(助理)医师中级及以上职称占53.40%,本科及以上学历占38.43%,公共卫生人员3.33人,检验技师(士)3.23人,注册护士24.00人,医护比1∶0.70。苏南的卫生技术人员数、执业(助理)医师数、家庭医生团队数、岗位培训人次数均高于苏中和苏北(P<0.05)。结论 江苏省乡镇卫生院卫生、卫技人员总量比较充足,但岗位分布不合理,公共卫生人员、护士和医技人员短缺,且地区差异明显。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分析了江苏省大丰县三十年来育龄妇女的终身生育率及活产儿性别比。结果表明,三十年中不同队列妇女的初婚年龄随着出生年代的推迟有逐步增高的趋势,婚龄中位数上升2.06岁,终身生育率下降非常显著,平均每一妇女活产数从3.61降至0.94(P<0.001)。不同年代活产儿的性别比基本稳定,说明我国计划生育政策未引起性别比例失调。结果也指出,年龄和婚龄对终身生育率影响较大,而文化水  相似文献   

7.
社科院和社科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的一份"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报告指出,全国登记结婚人数在持续减少,初婚年龄显著推迟。比如,上海男性初婚年龄平均为31.1岁,女性初婚年龄平均为28.4岁;北京初婚年龄男性为28.2岁,女性为26.1岁。  相似文献   

8.
目的:利用避孕节育随访服务探讨育龄妇女生殖道感染(RTI)的影响因素。方法:对2002年9~11月接受计划生育随访服务的13066名育龄妇女进行妇科检查和RTI的病原体实验室筛查。结果:RTI总检出率为52.72%,其中患1种病症占39.95%,2种占11.68%,3种及以上占1.09%。在宫内节育器(IUD)使用者62.63%有RTI临床症状。未有症状者中,分泌物异常或下腹痛出现率为11.41%。上述病症的发生率苏北地区明显高于苏南地区。RTI影响因素分别为初婚年龄、职业、文化程度、孕次、活产数、人工流产数和避孕方法。结论:江苏省RTI的流行有明显的地区差异,不同地区的危险因素和保护因素各不相同。提示避孕节育随访服务对重点人群进行RTI监测与防治即可达到较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病征筛查用于宫内节育器(IUD)使用者生殖道感染(RTI)的效果。方法:对江苏省10 884名使用IUD的育龄妇女RTI感染情况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RTI感染率为52.55%,经年龄、文化程度和活产数调整,苏中和苏北地区IUD使用者中RTI感染风险分别是苏南地区的1.08倍(95%CI=1.02~1.14)和1.42倍(95%CI=1.32~1.53)。感染RTI的IUD使用者在苏中、苏北地区有症状/体征的风险分别是苏南地区的3.80倍(95%CI=3.32~4.35)和4.71倍(95%CI=3.91~5.67)。卡方趋势性检验结果表明,随着体征种类增加,IUD使用者中RTI阳性比例呈现升高趋势(P<0.0001)。苏南、苏中和苏北3个地区IUD使用者RTI病征筛查方法灵敏度分别为54.70%、82.11%和85.04%,阳性预测值分别为60.82%、65.39%和81.92%。结论:苏南苏中苏北地区IUD使用者中各类RTI感染情况不同;IUD使用者中RTI人群有症状/体征比例存在显著地区差异;RTI体征筛查优于症状筛查;各地应用RTI的病征筛查方法应因地制宜。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江苏省宫颈癌检查项目实施情况,分析检查效果,为进一步提升项目实施效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利用2018年江苏省13个地级市上报的农村妇女宫颈癌检查项目季报表数据进行分析,并将13个地级市划分为苏南、苏中和苏北。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χ2检验。结果2018年,全省共为2096188名妇女进行了宫颈癌检查,采用宫颈细胞学检查作为宫颈病变初筛方法者占95.65%,苏南高于苏中、苏北高于苏中和苏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67)。阴道镜可疑或异常检出率为51.21%,苏南高于苏中和苏北、苏中高于苏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67)。组织病理学宫颈上皮内瘤变、原位腺癌及宫颈癌检出率为27.18%,苏中高于苏南与苏北、苏南高于苏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67)。全省宫颈癌前病变检出率为361.84/10万,苏中高于苏南与苏北、苏南高于苏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67);全省宫颈癌检出率为27.72/10万,苏中高于苏南与苏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67);宫颈癌早诊率为95.49%,苏南高于苏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7)。结论江苏省宫颈癌检查项目取得较好的效果,但仍应进一步扩大检查项目的覆盖面,并规范宫颈癌的初筛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2011-2016年江苏省肾综合征出血热流行特征。方法 对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中2011-2016年江苏省肾综合征出血热疫情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以及时空重排扫描统计方法分析。结果 2011-2016年江苏省累计报告肾综合征出血热1 733例。年均发病率为0.36/10万,男女性别比为1:0.30;40~岁和50~岁年龄组发病较多;职业分布以农民为主(78.71%),家务及待业构成比逐年上升(χ趋势2=4.446,P=0.035);全年疫情呈现双峰分布,最高峰出现在每年的10月至翌年1月,次高峰出现在每年的4~6月。时空扫描发现在区县尺度上有时空聚集性,根据总病例分布探测到5个时空聚类区域。结论 21世纪以来,江苏省肾综合征出血热疫情时有抬头,全省各地区地区流行强度不同,发病存在时空聚集性,在高发地区应持续做好控制工作,预防出现聚集性疫情。  相似文献   

12.
江苏省农村地区不育症患病率影响因素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研究应用单因素及多因素的分析方法研究了江苏省农村地区不育症患病率的影响因素。初步结果表明,该地区不育症患病率为5%。不育症在高龄妇女、低经济水平夫妇、较早或较晚结婚及吸烟妇女中高发。分析结果提示,在不同地区各影响因素的作用也不同。除妇女年龄因素外,苏南地区妇女烟酒嗜好和妇女文化程度对不育症患病率的影响较苏北地区明显,而苏北地区夫妇经济水平和妇女已婚年数的影响较苏南地区更大。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江苏省部分地区女性人群脑卒中发病率和死亡率以及发病率与危险因素强度之间的联系。方法采用女性脑卒中人群监测(MONICA)诊断标准,通过三级监测网对目标人群脑卒中发病进行登记监测,并分析女性脑卒中死亡率、发病率以及出血型脑卒中发病危险因素水平的地区差异。结果苏北、苏南监测区女性脑卒中标化发病率均高于江苏全省,苏南监测区女性脑卒中标化发病率与全国高发区相近;苏南监测区首次发作出血型脑卒中病例,口服避孕药史者的比率、平均收缩压、平均舒张压值、平均发病年龄均高于苏北监测区,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个代表监测区1997~2003年国产复方口服避孕药(COC)使用率趋势与脑卒中发病率趋势有较好的一致性。结论女性人群脑卒中的防治工作应成为女性健康服务的重要内容,在不同的地区合理控制女性人群脑卒中发病危险因素,是预防女性脑卒中发病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4.
马涛    谭兆营  祖荣强  林丹    沈雅  杨丹丹  沈文琪  周蕾  马会来 《现代预防医学》2016,(13):2310-2314
目的 了解2005-2014年江苏省戊型病毒性肝炎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有效防控措施提供流行病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05-2014年江苏省报告的戊肝病例流行特征进分析。结果 2005-2014年江苏省共报告戊肝病例32 931例,年均发病率为4.26/10万,年报告发病率呈现较平稳趋势(Z=3.06,P =0.12)。冬春季为发病高峰,高峰日为3月12日,高峰期为11月29日至次年6月23日;男性发病高于女性,男女发病率之比为2.70∶1,中老年人发病率高,儿童及青少年发病少见,报告病例中农民所占比例最高并逐年升高(Z=163.90,P <0.001);苏南地区的镇江市,苏中地区的扬州市、泰州市和南通市,苏北地区的徐州市和连云港市报告发病水平较高,呈现地区性扩散趋势。结论 江苏省戊肝发病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对重点人群和高危人群开展健康宣教,推广疫苗接种免疫,降低该病对广大群众的健康危害。  相似文献   

15.
江苏地区5岁以下儿童死亡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江苏地区5岁以下儿童死亡情况,分析死亡原因,为避免儿童死亡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26 803例出生儿童进行5岁以下死亡情况调查,分析发生死亡原因。结果:共发生5岁以下儿童死亡233例,儿童死亡发生率8.69‰;发生死亡原因前5位排名为出生窒息、溺水、早产和低出生体重、其他先天异常、先天性心脏病以及交通意外并列,儿童在不同年龄阶段死亡原因排位略有不同。农村儿童死亡发生率(10.01‰)高于城区(6.30‰),苏北、苏中、苏南地区儿童死亡率分别为10.07‰、9.70‰和5.70‰,苏南与苏中、苏北地区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苏中和苏北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不同年龄阶段儿童应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减少儿童死亡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随着国家卫生城市数量的增多,这些城市面临的问题不再是如何建成国家卫生城市,而是如何实现国家卫生城市的长效管理。本文以国家卫生城市数量最多的江苏省为例,从阐述江苏省不同经济基础地区(苏南地区、苏中地区、苏北地区)国家卫生城市的运行机制入手,分析存在的问题,发现江苏省国家卫生城市长效管理运行机制存在参与机制相对单一、市场化机制不够健全、高位协调机制不够通畅、网格化数字化的管理机制不够成熟、行政执法机制不够完善的问题,建议在确立多元化参与机制、完善高位综合协调机制、健全长效管理的市场化机制、完善网络化数字化的管理机制、改进城市管理行政执法机制五个方面进一步改进。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江苏省小学教师的健康素养水平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江苏省6个设区市的3518名小学教师,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共发放问卷3518份,回收有效问卷3514份,有效率99.89%。江苏省小学教师的健康素养水平为66.6%。Exhaustive χ2自动交互检测分类树模型显示,影响小学教师健康素养水平最重要的因素是年龄(χ2=83.634,P<0.001),≤ 44岁者健康素养水平高于44岁以上者。在≤ 44岁年龄组,城关镇和农村地区高于城市地区(均有P<0.05);在(44~49]岁年龄组,文化程度越高者素养水平越高(χ2=8.660,P=0.020);在>49年龄组,女性高于男性(χ2=8.439,P=0.011)。结论 江苏省小学教师的健康素养水平较高,但仍有提升空间。素养水平的首要影响因素是年龄,在不同年龄组下主要影响因素不同,应针对性的关注。  相似文献   

18.
江苏省与内蒙古自治区人均期望寿命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江苏省与内蒙古自治区城市、镇和乡村不同居民的人均期望寿命及其两个省(区)的差别。方法采用简略寿命表方法,对死亡概率、人均期望寿命等进行描述,并作对比分析。结果江苏省总人口人均期望寿命为76.01岁,男性73.72岁,女性78.36岁,女性比男性高4.64岁。内蒙古总人口人均期望寿命为71.23岁,男性69.60岁,女性73.21岁,女性比男性高3.61岁。结论江苏省的人均期望寿命高于内蒙古自治区相对应的地区,两个省均为城市人均期望寿命高于镇,镇高于村,女性高于男性。  相似文献   

19.
本文应用Bongaarts模式分析江苏农村地区降低生育率的直接因素,由中间变量数值来表示。全省农村地区婚姻系数为0.5135,避孕系数为0.2648;人流系数为0.4734;产后不孕系数为0.8850;苏南地区分别为0.4389、0.3050、0.3641、0.9050;苏北地区分别为0.5503、0.2443、0.5348、0.8368。决定江苏农村地区生育率的直接因素依次为避孕、人流、晚婚、哺乳及其他作用甚小,特别是苏南地区晚婚及人流抑制出生数的作用高于苏北,而避孕和哺乳抑制出生数的作用低于苏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