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意义] 为提高引文网络的社团划分的准确性,提出一种基于加权的引文网络的社团划分方法。[方法/过程] 以Louvain社团划分方法为算法基础,将科学论文用向量空间模型表示,利用改进的余弦相似度方法计算相邻论文之间的相似度,并将其作为权重,综合考虑论文内容属性与结构属性,提出一种基于样本加权的引文网络社团划分方法。[结果/结论] 该算法将引文网络中论文的文本内容属性与拓扑结构属性结合起来,通过对Scientometrics期刊发表的论文以及主题为CRISPR的论文进行社团划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改善引文网络社团的划分效果。  相似文献   

2.
严海兵  崔志明 《情报学报》2007,26(3):361-365
基于关键字匹配的搜索引擎排序网页时仅仅考虑评价网页的重要性,而忽视分类;基于分类目录的搜索引擎很难动态分析Web信息。本文在分析它们不足的前提下,提出利用模糊聚类的方法对搜索引擎的检索结果进行动态分类,依据超链分析算法PageRank和Web文档隶属度相结合进行分类排序,并给出具有调节值的结合公式。实验证明,该算法能够更有效地满足用户的需要,提高检索效率。  相似文献   

3.
树编辑距离在Web信息抽取中的应用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引入编辑距离的概念,探讨如何构造标签树,并利用标签树匹配算法来量化网页结构相似度。该算法被应用于Web信息抽取,通过URL相似度算法进行样本网页的粗聚类,进一步采用树的相似度匹配算法实现细聚类,从而获取模板网页。在模板网页的基础上,再次引入结构相似度算法并结合基于模板网页的抽取规则实现网页的自动化抽取。实验证明,该算法的引入能够有效提高包装器的抽取精度和半自动化能力。  相似文献   

4.
传统的聚类算法直接用于文本聚类这一应用上,存在的突出问题就是传统的聚类算法只负责将对象进行聚类,不负责对聚类后生成的类簇进行概念描述和解释.标注文本集合聚类后生成的类簇被称为聚类描述问题.聚类描述可以帮助用户迅速确认生成的文档类别与其需求是否相关,它是文本聚类应用中一项重要并富有挑战性的任务.针对文本聚类结果可读性较弱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增强聚类结果的可理解性与可读性的算法,即基于支持向量机的文本聚类结果描述算法.实验结果表明基于支持向量机的聚类描述算法所取得的效果要优于常规的聚类结果描述方法.  相似文献   

5.
基于Single-Pass算法思想,研究网络话题的在线聚类方法,以期及时捕捉网络信息的动态变化在分析该方法聚类流程的基础上,重点研究网络动态信息流的文本特征抽取和权重计算方法,以及话题类表示和更新等关键问题,设计实验对比分析不同的标题中特征加权系数、特征权重计算和标准化方法以及话题类向量维度对话题聚类质量和时间效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基于主题聚类的主题数字图书馆是针对某一个特定的主题,获取与该主题相关的数字资源集合(本文以文本资源为研究对象),然后再依据主题聚类算法,对该主题的信息资源集合进行聚类,生成可供用户浏览的多层次结构导航,结合全文检索实现基于主题聚类的主题数字图书馆系统.主题数字图书馆系统主要包括主题采集模块、主题聚类模块和数据集成模块,构建过程中主要涉及主题提取、主题聚类以及聚类结果描述等三类关键技术.表2.图1.参考文献20.  相似文献   

7.
基于聚类的网络舆情热点发现及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根据对网络舆情分析的需求,构建出基于聚类的网络舆情热点发现及分析系统。通过对样本网页文本的特征提取,构建向量空间模型,使用OPTICS算法获取网页热点簇,根据热点簇特征向量对网页进行二次聚类,从而获取关于舆情的时间演变模式,为相关领域研究提供决策支持。通过二次聚类,提高舆情网页相关度的质量,使网络舆情分析更为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8.
提出一种基于N元语法的英文学术文献聚类标签抽取算法,该算法利用N元语法在大规模语料库上进行先期学习生成领域短语词表,再通过K-means算法进行聚类,从聚簇中抽取N元语法项计算TFIDF值,对出现在词表中的特征项赋以更高的权值,以得分最高的特征项作为聚类标签。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获得更好的实验效果。同时,在抽取聚类标签时提出一种改进的TFIDF权重计算,在评价标签质量时提出一种新的标签评价方法R@N方法。  相似文献   

9.
为了有效处理文本中的复杂语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领域本体的SOM文本逐层聚类方法.该方法基于领域本体的概念及其逻辑语义关系,将文本向量的表示从词的层面上升到主题概念层面,大大消减了文本向量的维数,提高了聚类效率.基于领域本体的概念层次关系,采用SOM算法实现文本的逐层聚类,以分层方式组织文档,方便用户由粗到精、由总体到局部地查阅文本集.通过无人机领域的Web文本聚类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在对标准蚁群算法分析研究基础上,结合中文文本数据的特点,对蚁群算法存在的缺点进行改进,提出一种基于改进的蚁群算法的中文文本聚类方法——ACTC。算法中为每只蚂蚁增加两个记忆体,可以解决原算法中的“未指派现象”;模拟信息素,从而使蚂蚁的移动更具目的性,加快聚类速度;引入“边界点”思想,从而不仅可以消除“停滞现象”,而且能避免“噪声”或异常数据对聚类结果的负面影响;引入动态调整相似度阈值概念,从而使聚类结果更具实际意义。实验证明,从熵值与纯度两个评价函数评价结果看,该算法的聚类效果较好,达到算法改进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文章在对DBSCN与K-means两种经典聚类算法分析研究基础上,结合中文文本数据的特点,对这两种方法进行结合与改进,提出了一种中文文本聚类方法:DKTC。该算法能自动产生簇的个数,且对“噪声”或异常数据不敏感,对数据的输入顺序不敏感,另外,与DBSCAN相比,该算法有更高的处理效率。实验表明,DKTC算法不仅能对中文文本进行聚类,且与传统DBSCN与K-means法相比,聚类效果都有一定程度的改善。  相似文献   

12.
K-means算法研究综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聚类分析中的基本算法K-means算法中的K值确定、初始聚类中心选择以及分类属性数据处理等主要问题进行综述,理清K-means算法的整个发展脉络及算法研究中的热点和难点,提出改进K-means聚类算法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为了弥补目前微博平台主题挖掘方法的不足,兼顾到微博信息的稀疏性、多维性、海量性等特点,提出根据微博信息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预处理后,使用基于先验概率的潜在语义分析模型LDA(Latent Dirichlet Allocation)进行微博主题挖掘,并在LDA建模的基础上,设计文本增量聚类算法,进一步实现主题结构的识别,从而使用户更好地理解主题及其结构。通过在真实微博数据集上的实验,证明该模型能有效进行主题挖掘和主题结构的识别。  相似文献   

14.
情报检索系统用户相关性判断的灰色聚类决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所谓灰色聚类决策,就是按多个不同的决策指标对决策对象进行综合评价,以确定决策对象是否满足给定的取舍原则。该方法可以用于对情报检索系统的检索结果进行相关性判断。参考文献4。  相似文献   

15.
耿新青  王正欧 《情报学报》2006,25(3):296-300
提出了一种新的模糊竞争神经网络聚类模型NFCNNC,并将其应用到文本聚类中。NFCNNC将模糊中心聚类(FCC)算法得到的模糊聚类中心向量作为神经网络的权值,通过比较隶属度值得到获胜神经元。网络中仅两个神经元同时调节权值。隶属度值最大的神经元以较大的学习率调整权值,隶属度次大的神经元以较小的学习率调整权值,其他神经元权值不变。按照FCC算法调整模糊聚类中心向量值(即权值)和神经元的隶属度,当网络稳定时,即可确定聚类数。与传统模糊神经网络模型相比,本文的模糊神经网络模型具有结构简单、运行效率高、聚类精度高的优点,同时克服了传统算法需预先指定聚类数的局限性。通过对文本聚类的实验验证,本算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社会化标签系统中基于密度聚类的Web 用户兴趣建模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Web用户兴趣模型在个性化信息服务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利用社会化标签的独特优势,针对传统社会化标签聚类方法的局限性,提出了一种基于密度聚类的Web用户兴趣建模方法。首先建立基于社会化标签的向量空间模型,并将社会化标签表示为Web资源及其权重的形式,以此为基础利用DBSCAN算法对其进行聚类,进而依据所有Web用户的标注行为以每个聚类为中介计算特定Web用户对Web资源的兴趣度来构建Web用户兴趣模型。实验结果表明了该方法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7.
We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feature weighting on document clustering, including a novel investigation of Okapi BM25 feature weighting. Using eight document datasets and 17 well-established clustering algorithms we show that the benefit of tf-idf weighting over tf weighting is heavily dependent on both the dataset being clustered and the algorithm used. In addition, binary weighting is shown to be consistently inferior to both tf-idf weighting and tf weighting. We investigate clustering using both BM25 term saturation in isolation and BM25 term saturation with idf, confirming that both are superior to their non-BM25 counterparts under several common clustering quality measures. Finally, we investigate estimation of the k1 BM25 parameter when clustering. Our results indicate that typical values of k1 from other IR tasks are not appropriate for clustering; k1 needs to be highe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