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白水矿点蚀变带中变价元素V,se,Mo.Re,Fe3 /Fe2 和素硫元素Cu,Pb,As.Cd,Sb与U 含量的配置分析,认为白水矿点的铀矿化经历了早期沉积成岩的预富集,后期发育层间氧化带型铀矿化的地球化学作用过程,并在断裂构造的沟通下叠加热液改造作用.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水成铀矿理论为依据 ,通过对冯楼铀矿点的构造、岩性岩相、古气候特征以及后生改造、铀源、水文地质等条件进行分析 ,指出冯楼矿点为与火山岩建造有关的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 ,为在我国中部地区进一步寻找可地浸砂岩型铀矿提供了线索和可以借鉴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陈法正 《铀矿地质》2002,18(3):138-143
砂岩型铀矿是当前铀矿勘查的重点,按照其成矿特点,一般分为3种类型,即古河道型,层间氧化带型和潜水-层间氧化带型,本对这3种砂岩型铀矿产出地质条件的异同点进行了分析,初步总结了各种类型铀矿床的成矿模式,并以二连盆地和鄂尔多斯盆地例,对其成矿前景进行了宏观分析和评价。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柴达木盆地西北缘层间氧化带及其铀成矿条件的分析,认为本地区区域层间氧化带的尖灭与油气聚集带的背斜带及同生断裂紧密伴生,渗入型含氧水和渗出型油田水交界处的铀矿化是主要的铀矿化类型,侏罗系和第三系为主要的找矿目的层。  相似文献   

5.
文章以沉积相分析入手,结合砂体平面、剖面特征,总结了伊犁盆地南缘中下侏罗统水西沟群、中侏罗统头屯河组及中上三叠统小泉沟群等不同含矿层位的岩性、岩相特征,探讨了不同沉积相、砂体的发育特征及其与铀富集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三角洲分流河道砂体为区内有利铀成矿砂体,铀矿化集中在厚10~35 m的砂砾岩、含砾粗砂岩中;不同沉积亚(微)相类型与构造产出样式控制了研究区含矿砂体的空间展布形态及垂向组合类型,不同类型的含矿砂体及地下水径流方式则制约了层间氧化带尖灭方式及铀矿体产出的形态与位置。  相似文献   

6.
林双幸 《铀矿地质》1995,11(4):201-206,231
本文通过对中国新疆伊和犁盆地南缘侏罗系层间氧化带发育条件的分析研究,提出了双重铀源,岩相古地理相变带,水动力机制及地球化学分带控制了层间氧化带及铀化形成的观点,对盆地南缘层间氧化带形成机制进行推论,并据此作了远景评价。  相似文献   

7.
试论鄂尔多斯北部中新生代盆地砂岩型铀矿找矿前景   总被引:30,自引:2,他引:30  
狄永强 《铀矿地质》2002,18(6):340-347
本文概述了鄂尔多斯盆地北部地区区域地层、构造运动、地质发展历史,水文地质特征,运用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的成矿理论和找矿准则,分析本区的找矿前景和重点找矿对象,提出了工作建议。  相似文献   

8.
新疆伊犁盆地南缘层间氧化带及铀矿化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黄以 《新疆地质》2002,20(2):141-145
研究表明,在伊犁盆地南缘产出一条东西长达近百千米的铀及伴生元素成矿带,在我国境内依次产出有509、510、511、513及512铀矿床,此外还有多个铀矿化异常点,其中511、513、512等矿床为可地浸砂岩型铀矿床,受层间氧化带控制非常明显,从巳知矿床的成矿环境和特征出发,阐述了伊犁盆地南缘层间氧化带的空间分布及控矿规律,通过不同层位的层间氧化带含矿性对比及同一层位不同地段的层间氧化带含矿性对比,总结出了伊犁盆地南缘含铀矿层间氧化带特征。  相似文献   

9.
对柴达木盆地西北缘层间氧化带及其铀成矿条件进行了分析。指出侏罗系和第三系为主要的找矿目的层,认为本区区域层间氧化带的尖灭与油气聚集带的背斜带及同生断裂紧密伴生。通过对矿化类型的分析,认为渗入型含氧水和渗出型油田水交界处的铀矿化是主要的铀矿化类型。  相似文献   

10.
鄂尔多斯盆地西缘HAB地区层间氧化带铀矿化的含矿层具有渗透性和铀源条件较好的灰色砂体,含有一定量有机炭作为还原剂、层间氧化带的规模和分带性都比较好。受层间氧化带翼部过渡带控制的铀矿化规模大、层数多、品位富,显示出本区具有很好的成矿潜力。建议今后将进一步控制延安组和直罗组层间氧化带前锋线的展布形态、追索矿体规模应为将来找矿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1.
伊犁盆地南缘可地浸砂岩型铀矿的重大突破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王保群 《新疆地质》2002,20(2):106-109
介绍了“八五”以来伊犁盆地南缘浸砂岩型铀矿勘查工作部署,分析了研究了盆地南缘铀成矿地质条件及成矿规律,认为地浸砂岩型铀矿完全受层间氧化带控制,新构造运动形成的单斜带和不整合面、有利的岩相岩性、富含有机质及黄铁矿等还原剂、良好的水文地质条件、干旱半干旱的古气候、发育层间氧化带,这五位一体是伊犁盆地南缘地浸砂岩型铀矿形成的重要条件,介绍了通过“解剖、探索、扩大”陆续发现512、511、513铀矿床的过程。总结了铀矿勘查工作的经验和体会。  相似文献   

12.
徐高中 《铀矿地质》2003,19(3):137-140,147
吐哈盆地南绕构造演化划分为4个阶段:(1)新疆古陆台发展阶段(An∈),(2)准吐陆块南绕被动大陆边缘沉积阶段(∈~C1);(3)岛弧前线增生推覆体及类前陆盆地发育阶段(C2~T);(4)次造山区——斜坡带发育阶段(J~Q)。第三阶段为本区中新生代沉积及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成矿奠定了良好的物质来源和长期稳定的斜坡带构造基础,第四阶段的山间盆地发育期控制了本区层间氧化带的发育及砂岩型铀矿的形成。“中新生代次造山区背景上的稳定斜坡带—河流相富还原剂可渗透平缓单斜层—局部背斜、鼻隆及断层复活”的构造叠加组合为本区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的构造定位标志。  相似文献   

13.
左文乾 《铀矿地质》2005,21(2):79-84
本文通过对鄂尔多斯盆地鄂托克前旗地区区域地质概况、找矿目的层下白垩统志丹群华池 环河组地层岩性岩相和层间氧化带发育特征以及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化特征的研究, 综合分析了该区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成矿条件, 认为该区具有较好的铀成矿环境和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14.
新疆伊犁盆地南缘层间氧化带发育特征及其与铀矿化的关系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李细根  黄以 《铀矿地质》2001,17(3):137-144
在伊犁盆地南缘产出一条距山前2-5km、自东向西延伸近百公里的铀及伴生元素成矿带。本文从已知铀矿床的成矿环境和特征出发,阐述了伊犁盆地南缘层间氧化带的空间分布和层间氧化带的控矿规律。通过不同层位的层间氧化带含矿性对比及同一层位不同地段的层间氧化带含矿性对比,总结出伊犁盆地南缘层间氧化带发育特征及其与铀矿化关系,为 在盆地内寻找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床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5.
孙泽轩 《铀矿地质》2000,16(2):79-84
本文介绍了盈江盆地的构造格架及构造分区、晚第三纪盆地沉积特征 ,对盆地盖层发育的氧化带进行分类 ,论述了氧化带的发育特征及其与铀矿化的关系。认为阻水断裂上方的潜水顺层氧化带及遭受后期潜水顺层氧化的古潜水氧化带铀矿化是区内砂岩型铀矿的主要类型  相似文献   

16.
柴达木盆地东部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形成条件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陈贵华 《铀矿地质》2001,17(2):70-75
本文从盆地构造演化、各演化期相关沉积、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区域水文地质条件及沉积盖层中后生改造作用等方面,分析了柴达木盆地东部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的形成条件,认为该区有利于形成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化,是一个值得进一步探索的地区。  相似文献   

17.
金和海 《铀矿地质》2003,19(2):88-93,118
本文结合盆地的区域地质背景,分析了三塘湖盆地的盖层沉积构造特征、找矿目的层的空间展布、地下水“补-径-排”系统和层间氧化带发育特征,认为该盆地相对稳定,埋藏浅的斜坡带地段具备了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成矿环境,应进一步开展工作。  相似文献   

18.
本文就三塘湖盆地的地貌与气候、大地构造背景和盆地的结构构造、岩性岩相、水动力与水化学、后生氧化、铀源等条件进行分析。根据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区域预测准则,对三塘湖盆地的铀成矿远景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9.
可地浸砂岩型铀矿盲矿识别模式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11  
伊犁盆地南缘是典型的可地浸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产出区,近年来诸多单位对其控矿因素、成矿环境与成矿远景进行了研究。由于此类型矿床产出部位地表覆盖严重、多属盲矿,因此对其识别定位既是找矿工作中的技术关键,亦是难点。受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开放实验室资助,笔者以伊犁盆地南缘为研究对象,对可地浸层间氧化带型砂岩铀矿盲矿的识别模式进行了专项研究。  相似文献   

20.
伊犁盆地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成矿模式   总被引:38,自引:7,他引:38  
陈戴生  王瑞英 《铀矿地质》1997,13(6):327-335
本文通过对512、511矿床及其它矿点的铀源、地质构造、含矿主岩岩性、古气候、层间氧化带发育条件、成矿水文地质条件等方面的研究,提出了伊犁盆地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的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