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近5年我们用短波热透疗法治疗慢性胃炎38例,男23例,女匕例,年龄29岁一46岁,病程6个月至11年。临床表现主要为纳差,胃内容反流,暖气,上腹部疼痛,胀气,消瘦等。均经胃镜检查证实:浅表性胃炎29例、肥厚性胃炎3例,萎缩性胃炎1例,浅表性胃炎和萎缩性胃炎同时存在5例。胃  相似文献   

2.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内科常见病、多发病。主要表现是食欲不振、恶心,上腹胀,个别患者胃区表现不规则隐痛和烧灼样疼痛,常伴有消化不良等症状。  相似文献   

3.
胆汁返流性胃炎多属“肝气都结,肝胃气逆”,采用疏肝解郁、理气健脾法,以自拟方治疗胃大部切除术后胆汁返流性胃炎周例,总有效率90,5%。  相似文献   

4.
丹壁  闫金玉 《现代康复》1997,1(2):152-152
近5年我们用短波热透疗法治疗慢性胃炎38例,男23例,女15例,年龄29岁-46岁,病程6个月至11年。临床表现主要为纳差,胃内容反流,嗳气,上腹部疼痛,胀气,消瘦等,均经胃镜检查证实:浅表性胃炎29例、肥厚性胃炎3例,萎缩性胃炎1例,浅表性胃炎和萎缩性胃炎同时存在5例。胃液游离酸浓度偏低30例,正常8例。  相似文献   

5.
郑建超 《临床医学》2003,23(5):64-64,63
慢性胃炎是临床一种常见病,是胃粘膜非特异性慢性炎症为主要病理变化的慢性胃病。成人发病率一般在90%以上,年龄越大发病率越高。段芳龄随机对131例无症状青少年进行胃镜活检,结果106例(占81%)有慢性胃炎。慢性胃炎可分为浅表性和萎缩性、肥厚性胃炎三类,但以浅表性和萎缩性胃炎为多见,属中医“胃痛”或“胃痞”的范畴。中医学认为慢性胃炎与寒邪客胃、饮食所伤,肝气犯胃、脾胃虚弱(或虚寒)等几方面有关。现就慢性胃炎的诊断、辩证及中医治疗等方面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应用中药热敷胃脘部对胃炎腹痛患者的疼痛症状缓解的作用效果。方法将65例慢性胃炎疼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的患者按常规治疗,治疗组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予熥络宝胃腹散热敷胃脘部。5天后,观察两组疼痛改善的情况。结果实施熥络宝热敷胃脘部的患者的腹痛情况改善明显,疗效及症状缓解时间优于对照组( P<0.05)。结论使用熥络宝胃腹型热敷腹部的胃炎患者的腹痛治疗效果优于常规临床治疗。而且熥络宝热敷胃脘腹部更适合于寒证型的胃炎患者。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三九胃察口服液对脾虚萎缩性胃炎的作用。方法:选用主动脉免疫、饥饱不均加饮用氨水法复制脾虚萎缩性胃炎动物模型,观察三九胃泰口服液对模型大鼠体重、胃液分泌、胃酸、胃粘膜充血、胃粘膜组织细胞形态、外周血红蛋白及红细胞含量的影响。结果:三九胃泰口服液能显著减轻脾虚萎缩性胃炎大鼠的体重减轻程度,增加胃酸及胃液的分泌,增加血红蛋白及红细胞含蠡,减少胃粘膜充血程度,(P〈0.05或P〈0.01),减轻组织细胞形态的病变程度。结论:三九胃泰口服液对脾虚萎缩性胃炎有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8.
疣状胃炎又称为痘疮样胃炎、慢性糜烂性胃炎。发病年龄以30~50岁居多,常见症状有上腹部疼痛,以空腹疼痛,季节性发作为多见。恶心、呕吐、食欲不振,严重者可以出现体重下降,全身倦怠等,也可引起上消化道出血而表现为呕血。该病的诊断多由胃镜检查确立,X线检查也是有效的诊断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897例经胃镜证实的胃十二指肠疾病的疼痛节律分析,结果发现节律性空腹痛及进食后缓解仍可作为诊断十二指肠溃疡的依据之一,但其同样适用于十二指肠球炎及胃窦、幽门溃疡。进食后疼痛作为胃溃疡的临床诊断依据已不适用。具有典型节律性空腹痛而进食后不缓解者,多为十二指肠溃疡合并胃炎或复合性溃疡。  相似文献   

10.
胃是人体的主要消化器官。急性胃炎是一种常见病,主要表现为上腹疼痛、不适,食欲下降,恶心呕吐,有时伴腹泻,严重的急性胃炎还会引起呕血、便血等症状。急性胃炎系由不同病因引起的胃粘膜急性炎症。急性胃炎包括四种类型,在日常生活经常遇到的是急性单纯性胃炎。本文主要介绍急性单纯性胃炎的诊治。  相似文献   

11.
西医诊断的“胆汁返流性胃炎”。按中医学的临床表现有两胁肋撑胀,胃腹部满闷或兼有恶心,频呃气上,呕逆作吐,肝胆脾胃间隐隐烦杂,疼痛不舒等多种症状表现。胃钡透。纤维胃镜协诊可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2.
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理想检测部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Warthin-Starry染色检测幽门螺杆菌(HP),HE染色观察胃炎程度,观察了90例HP阳性患者在胃底、胃体、角切迹、幽门前区大弯的分布情况和177例患者的胃糜烂部位与非糜烂部位的HP感染状况,发现:HP感染至全胃分布,各部位HP阳性率无明显差异(P>0.05),但HP数量和胃炎程度有差异且二者有明显相关性(r=0.948),以角切迹HP数量最多、胃炎程度最重、局灶萎缩性胃炎和活动性胃炎的发生率亦最高;胃窦、胃体、胃底的HP数量、胃炎程度则依次降低。非糜烂部位的HP检出率为62.7%,糜烂部位的HP检出率为58.8%,二者无明显差异(P>0.05),四型糜烂间HP检出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果提示:胃角切迹是检测HP感染、观察胃炎程度的理想部位,从糜烂部位取活检不一定能提高HP检出率。  相似文献   

13.
胆汁反流性胃炎是由于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于胃,刺激胃黏膜而发生的病变.本病常发生于胃或胆囊切除术后,临床上患者表现胃脘灼热疼痛、嗳气、呕吐、口苦泛酸、脘闷嘈杂、食欲不振等,属中医学"胃脘痛","呕吐"、"胃反"等病范畴,笔者临床中,采用疏肝和胃法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收到显著效果,介绍如下(治疗前均做过胃镜检查予以确诊).  相似文献   

14.
<正> 胃和十二指肠慢性疾病(胃炎、十二指肠炎、胃十二指肠炎)十分常见,长期用药物治疗常无显效。实验和临床研究表明,分米波对胃炎、溃疡病患者具有消炎、解痉、改善血液循环和营养过程的作用。为研究治疗小儿胃十二指肠炎的疗效,并评价其对胃运动功能的影响,对66例胃十二指肠炎患儿(年龄4~15岁)进行了临床和胃电图(EGG)观察。其中25例(38.2%)伴有胆道运动障碍。患儿于病情加重或不完全缓解期入院,主要症状为腹部疼痛,呈发作性并与进食有关,较少为轻度弥漫性疼痛。于上腹部、幽门十二指肠和胆  相似文献   

15.
目前,国内对胃氨浓度的测定方法及正常值,胃氨浓度与浅表性胃炎的关系报道较少,为了探讨我国成年人胃氨浓度正常值及对浅表性胃炎疾病的影响程度,以我院就诊患为对象,内镜下用胃管取胃液并测定氨浓度。现将结果报告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6.
癌前病变及胃癌的有效血清学筛查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血清胃蛋白酶原及胃泌素与萎缩性胃炎及胃癌的关系。方法:时已行常规胃镜检查及病理活检的154例患者(其中非萎缩性胃炎者59例,萎缩性胃炎患者52例,胃癌患者43例)检测血清胃蛋白酶原Ⅰ、Ⅱ及血清胃泌素。结果:萎缩性胃炎组及胃癌组血清胃蛋白酶原Ⅰ、血清胃蛋白酶原Ⅰ与Ⅱ比值及血清胃泌素同非萎缩性胃炎组相比有极显著差异(P〈0.01);胃体胃窦萎缩组血清胃蛋白酶原Ⅰ、血清胃蛋白酶原Ⅰ与Ⅱ比值同胃体萎缩组或胃窦萎缩组有显著差异(P〈0.05);但血清胃蛋白酶原Ⅰ及血清胃蛋白酶原Ⅰ与Ⅱ的比值在萎缩性胃炎组与胃癌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而胃窭萎缩组及胃体胃窦萎缩组与胃体萎缩组的血清胃泌素水平均有显著差异(P〈0.05),胃窦萎缩组与胃体胃窭萎缩组的血清胃泌素水平无显著差异(P=0.680)。结论:血清胃蛋白酶原Ⅰ、血清胃蛋白酶原Ⅰ与Ⅱ的比值及血清胃泌素的检测可以作为血清学筛查癌前病变及胃癌的有效的非侵入性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胃超声造影检查在普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我院96年2月—97年2月门诊体检中有上腹部疼痛不适主诉者接受胃超声造影检查,并与同期胃镜病理检查结果作以对照。结果 胃超声造影检查各类胃炎78例;胃十二指肠溃疡39例;胃癌5例。其图像表现具一定规律性,超声诊断符合率为95%。结论 胃超声造影检查对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胃癌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8.
74例疣状胃炎临床及内镜观察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74例疣状胃炎临床及内镜观察湖南长沙铁路医院(410001)凌芝兰,肖莲萍疣状胃炎是一种慢性有特征病理形态变化的胃炎,又称胃阿弗他溃疡、痘疹样及脐样糜烂等。目前按悉尼胃炎新分类[1],属于隆起糜烂型胃炎。现将我院1988~1990年800例内镜观察到...  相似文献   

19.
幽门螺杆菌相关性疣性胃炎患者症状及胃动力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疣状胃炎患者病理改变,临床症状及胃动力改变的相关性。方法:对36例HP阳性及32例HP阴性患者的胃黏膜炎症程度、临床症状进行评分,依靠病情0-3分,症状频率0-3,将临床症状分为5种,并进行胃动力检查。结果:两组患者胃黏膜炎症程度及胃动力改变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或0.05),而总的临床症状评分在两组间无明显差异,但HP阳性组的腹痛症状评分比HP阴性组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HP感染对疣状炎患者临床表现(疼痛)、胃黏膜炎症程度及胃动力有影响。  相似文献   

20.
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主要部位是胃、十二指肠及食管下端。感染的组织是胃、十二指肠粘膜的单层柱状上皮。Hp感染引起的病变主要是慢性炎症和溃疡,还与几种恶性肿瘤的发生有密切关系。Hp感染引起的慢性炎症有慢性胃炎、慢性十二指肠炎和巴雷特食管炎(Barrett)等。一般Hp感染引起的胃炎开始是急性炎症,在粘膜层有充血、水肿及多数中性粒细胞浸润,随后发展为慢性胃炎,出现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急性炎症消退较快,慢性炎症消退较慢,可持续很长时间。Hp感染相关性慢性胃炎主要是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等。Hp在慢性浅表性胃炎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