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曾祥熙 《广东医学》1990,11(5):24-25
自1985年9月至1987年9月,我们对6例脾外伤患者施行脾修补术和脾部分切除术,收到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本文6例中男性4例,女性2例。年龄23~47岁;均为闭合性损伤,其中脾外伤1个裂口者4例,2处裂口者1例,脾门处深裂伤、脾上极被膜撕脱者1例。施行单纯修补、大网  相似文献   

2.
原发性脾肿瘤引起的自发性脾破裂在临床中较为少见。我院1996年1月-2008年2月诊治7例原发性脾肿瘤致自发性脾破裂的患者,均经术后病理证实。分析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外伤性脾破裂脾切除脾片自体移植19例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毅 《中原医刊》1999,26(5):36-37
我院自1993年4月至1997年6月在32例外伤性脾破裂患者中为19例患者施行了脾切除脾片自体移植术,经临床观察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1一般资料本组19例中男14例,女5例;年龄9岁~61岁。交通事故9例,殴斗伤5例,摔伤3例,牲畜踢伤2例。脾脏破裂...  相似文献   

4.
外伤性脾破裂保脾治疗18例体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脾破裂是常见的腹部脏器损伤,脾切除一直是治疗脾破裂的主要手术方法.近年来,由于认识到脾切除后的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尤其是免疫功能降低所致暴发性感染的危险,保脾治疗逐渐成为脾破裂处理的重要方法.我院从1998年10月~2002年5月共行保脾治疗18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脾结核合并脾周围炎误诊脾破裂1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60岁,离休。于2000年6月以“低热、左上腹疼痛半年”之主诉收入我院消化科。既往有肺结核病史30余年。查体:神志清、精神差,体温38℃,心肺(-),腹稍胀,左季肋部深压痛,脾Ⅰ°肿大,无移动性浊音,肠鸣音稍弱。WBC8.9×10~9/L,Hb90g/L,ESR30mm/h。  相似文献   

6.
脾破裂是腹部损伤中较常见的疾病之一。我科1988年3月-2003年12月共收治脾破裂38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闭合性脾损伤的诊断及外科治疗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1996年1月至2004年12月间收治的56例闭合性脾破裂的临床资料。结果确诊49例,漏诊6例,误诊1例。单纯脾切除39例,脾切除加自体脾组织移植8例,脾修补5例,脾部分切除2例,非手术治疗2例。结论重视多发外伤中脾破裂的发生,是防止误诊、漏诊的主要因素;根据脾损伤的类型和程度选择脾切除或保脾术式。  相似文献   

8.
自1993年2月~2001年4月,我院共收治外伤性脾破裂92例,其中62例行脾脏部分切除,全部治愈,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自1980年~1989年共收治脾损伤106例,实行非手术治疗103例,除中转手术1例外,全部成功,现报告如下。 1.一般分析男88例,女15例。年龄:2~70岁,其中儿童22例,青壮年72例,老年人9例。致伤原因:摔伤34例、撞伤23例、砸伤13例、踢伤13例、轧伤12例、挤伤7例、刺伤1例,均为胸腹或胁肋部受伤。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医源性脾损伤的原因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94年1月~2004年1月,28例医源性脾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全部脾损伤与胃十二指肠、胆道、肝脏、结直肠、胰腺及食管等手术有关。1例保守治疗,27例行脾切除(22例)和脾修补(5例)术,均痊愈。结论:精细的手术操作可预防医源性脾损伤,脾切除是医源性脾损伤的主要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1.
手术治疗脾损伤164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1979年1月~1991年8月手术治疗脾损伤164例的经验,以全脾切除后的并发症论证了保脾的重要性,指出现代的治疗观点是既要保命,又要保脾;并提出了简单实用的脾损伤分类方法,对选择保脾术式有参考价值.各种保脾术式中首选修补术,其次为部分切除术,少作脾动脉结扎术,不得已才作全脾切除加自体脾移植术,对粉碎性和延迟性脾破裂可应用联合保脾术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保脾手术在脾外伤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我院2005年1月~2010年10月44例脾外伤经保脾手术治疗效果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本组1期愈合41例,术后1个月测定血小板数I、gGI、gM等免疫指标均正常,3个月B超随访脾形态正常。其余3例随访3个月至2年,未发现近远期并发症。无死亡病例。结论:保脾手术在脾损伤治疗中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3.
<正> 近年来对脾脏免疫功能的重新认识和脾切除后发生暴发性感染,使人们越来越认识到保脾手术的重要性。我院自1987年1月至1997年10月,共收治外伤性脾破裂115例,其中行脾段切除31例。术后无并发症及再出血,无死亡,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分类号R657.6本院于1986~1995年共收治外伤性脾破裂腹腔内出血219例,其中187例经过外科手术治疗,占85.4%。手术方法分:保脾手术及脾切除手术,前者82例,占手术43.85%;后者105例,占手术56.15%。非手术治疗32例,占14...  相似文献   

15.
司玉玲  庞华  綦振家 《现代医学》2003,31(4):248-249
患者 ,男 ,6 5岁 ,因左上腹发现肿物 4个月于 1999年 2月 11日收住我院外科。查体 :无贫血貌 ,皮肤黏膜无黄染和出血点 ,表浅淋巴结无肿大 ,肝未触及 ,脾大平脐 ,质地较硬 ,无压痛。实验室检查 :血红蛋白116g·L- 1,白细胞 10 .8× 10 9L- 1,分类中性粒细胞0 .78,淋巴细胞 0 .2 2 ,血小板 30 8× 10 9L- 1,CT检查肝胰未见异常 ,脾大伴占位病变。于 1999年 3月 8日行脾切除术并送病理检查 ,病理报告为脾及副脾恶性淋巴瘤。患者当时拒绝骨髓穿刺及进一步检查 ,间断应用COP(环磷酰胺加长春新碱加泼尼松 )方案化疗 8个疗程。2 0 0 0年 10月 …  相似文献   

16.
王俊敏  王正飞 《中原医刊》2005,32(20):52-53
近年来,外伤性脾破裂是腹部常见损伤,随着对脾脏功能的重要性逐渐引起人们重视,目前,有多种保留脾脏的手术方法.我院自1989年~2004年以来,对外伤性脾破裂修补及部分脾切除术62例,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原发性脾肿瘤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46例原发性脾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脾良性肿瘤38例,失访5例,余随访2个月至8年,2例死于其他原因,余均良好。脾恶性肿瘤8例均获随访,生存5年以上者2例,生存3年以上2例,4例术后1年内死亡。结论原发性脾肿瘤临床常无特征性的临床表现,B超、CT、MRI等影像学检查是诊断原发性脾肿瘤的主要方法。脾良性肿瘤主张行脾部分切除术,脾恶性肿瘤应采用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18.
腹部外伤中,脾破裂是最常见的疾病,经典的治疗方法是不论脾脏破裂的程度如何,一律施行脾脏切除术.随着对脾功能认识的加深,保脾手术越来越受到重视.本院2002年7月-2009年7月对脾外伤患者有选择性地采用保留脾脏手术治疗78例,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李英龙 《医学文选》2001,20(2):226-227
自 1892年 Ritgner第一次对脾脏切除以来,脾切除术一直是处理脾外伤和脾疾病的标准术式。长期以来,外科学界一致认为,脾脏并非生命所必需,直到1952年King和Schu-macker发现脾切除后凶险性感染(OFSI),人们才开始意识到脾脏并非没有功能。尤其是近十多年来,通过对脾脏生理功能和免疫功能研究,使人们意识到保留脾脏的重要性,越来越多的外科医生对外伤性脾破裂施行了各种保留性脾手术,并对手术术式及适应证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奠定了现代脾脏外科学的基础,现将有关文献综述如下。1脾动脉结扎及栓…  相似文献   

20.
近 2 0年来对外伤脾破裂的处理 ,术式较多 ,进展较快。我院于 1982年 1月至 1999年 7月 ,对 13例外伤性脾破裂行控制脾蒂血流 ,大网膜填塞裂口包裹脾脏破裂修补术或部份切除术 ,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本组 13例 ,男 10例 ,女 3例。年龄5 - 32岁 ,平均 17 9岁。均为钝性损伤。受伤距入院时间 1- 2 6h。平均 11 2h。病员均有外伤史及不同程度腹痛、腹胀、脉块和腹膜炎体征。腹腔穿刺(12 / 13) 92 3%抽出不凝的血液。脾脏损伤程度 :根据Gall分级标准[1] :Ⅱ级 6例 ,Ⅲ级 7例。腹腔积血80 0 - 2 0 0 0ml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