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尿毒症病人使用头孢他啶致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头孢他啶致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情况.[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5年以来应用头孢他啶出现中枢神经系统症状1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尿毒症病人使用头孢他啶致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多种多样,误诊率高.[结论]尿毒症患者应用头孢他啶时应根据肾功能损害程度、透析情况调整用量并及时识别中枢神经系统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2.
高通量透析治疗尿毒症性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索高通量透析对尿毒症性周围神经病的治疗作用。方法将42例尿毒症性周围神经病的病人随机分为普通血液透析组和高通量透析组,每组21例,均按每周3次,每次4小时的透析时进行血液透析,2个月为一个疗程。对透析前后病人的自发疼痛、感觉减退、不安腿综合征、麻木症状,肱二头肌腱反射,膝腱反射,正中神经、胫神经和腓总神经的感觉传导速度的改善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高通量透析组其临床症状、神经传导速度均有较为明显改善,而普通血液透析组改善不明显。结论高通量透析对尿毒症性周围神经病有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高通量透析器相对低通量透析器在辅助治疗牛皮癣时的效果。方法通过观察天津市职业病防治院(工人医院)收治的1例尿毒症并发牛皮癣患者,在一定时间内使用高通量透析器进行规律透析,配合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透析前、中、后的护理以及饮食,皮肤护理等观察其透析效果,对牛皮癣症状的改善程度。结果患者在使用高通量透析器透析4个月左右,牛皮癣得到有效控制。结论高通量透析对牛皮癣患者有很大的帮助及改善,规律使用高通量透析器进行透析利于尿毒症毒素的排出,阻止中小分子毒素的积存,减少及减缓并发症的发生,改善牛皮癣的体表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增加家庭幸福感,并利于患者回归社会。  相似文献   

4.
尿毒症肺临床相关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尿毒症肺与其临床相关因素的关系.方法2000年1月~2002年1月住院的244例尿毒症患者,其中合并肺部病变86例进行回顾性的统计学分析.结果本组资料中,显示血清学化验的肌酐、尿素氮和尿酸水平均与尿毒症肺的临床表现不完全平行,和尿毒症的程度也不完全一致.可能与及时采用透析治疗后化验指标迅速下降和尿毒症肺改善程度不成比例有关.同时血红蛋白的数值也影响了尿毒症肺的形成.而引起尿毒症的原发病虽以慢性肾小球肾炎居多,但糖尿病性肾病和高血压性肾病引发尿毒症肺的比例也较高.统计学分析有显著的差异(P<0.05).推测可能是糖尿病或高血压时极易合并心脏损害,较慢性肾脏疾病发生心脏并发症的几率高,从而更容易产生尿毒症肺的缘故.结论应用肾移植或透析疗法是从根本上治疗尿毒症肺的有效措施.早期透析治疗可减少尿毒症肺的发生,并减少死亡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不同血液净化治疗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后心包炎的效果。方法符合入选标准的慢性肾炎、慢性肾衰维持性进行血液透析并发透析后心包炎患者43例,分为四组:HFD(每周>10h)及HD+HP组、HFD组、HD组(每周8h)。结果每周>10hHFD组、HD+HP组可减轻尿毒症透析后心包炎的临床症状,血色素、A1b明显改善、血钙上升、血磷下降,超声心动图示每搏量、心输出量下降,射血分数上升,有显著性差异,HD组无效,且病情加重。结论充分的血液透析及HD+HP可减轻尿毒症透析后心包炎的临床症状,心脏功能好转。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应用血液透析的方法治疗尿毒症肺的临床效果。方法对52例尿毒症肺的治疗进行同顾性分析。结果选择透析治疗40例,4例死亡,90%好转;非透析治疗者12例,7例死亡,41.7%临床好转。结论血液透析是治疗尿毒症肺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7.
肾脏病发展到后期即为通常所说的尿毒症。对于尿毒症患者而言,最有效的治疗除了肾移植就是透析治疗。透析治疗通常有两种方式,一是血液透析,另一个是腹膜透析。两种透析到底哪种效果好?不同的患者该如何选择?血液透析俗称洗血,通常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血液透析及血液透析滤过对尿毒症脑病的治疗效果。方法 42例尿毒症脑病患者,分为血液透析组15例和血液透析滤过组27例,分别给予相应治疗,评估治疗前、后患者生化指标和临床缓解率。结果透析2周后,血液透析滤过组血清肌酐、尿素氮及血清β2微球蛋白、PTH水平均明显低于血液透析组(P﹤0.05);血液透析滤过组中24例临床症状消失,疾病缓解率(88.89%)高于血液透析组(48.02%)(P﹤0.05)。结论血液透析滤过不仅能清除小分子毒素物质,而且显著降低中分子毒素物质水平,有效改善临床症状,是治疗尿毒症脑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敌草快为传导性触杀灭生性除草剂, 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相对多见, 引起周围神经病变尚无报道。2021年9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德州医院收治1例敌草快中毒患者, 住院治疗期间患者出现周围神经病变, 在常规治疗中毒的基础上给予营养周围神经治疗, 患者整体病情稳定后出院。门诊随访患者周围神经病变情况日益好转。该病例提示在临床工作中对于敌草快中毒不仅需要及早对胃肠道、肝肾、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保护, 亦不可忽视周围神经病变的可能性, 应及早干预, 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0.
糖尿病肾病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与腹膜透析的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尿毒症的肾脏替代治疗,目前采用血液透析(HD)、腹膜透析(PD)及肾移植等方法治疗。糖尿病肾症(DN)尿毒症患者不能进行肾移植手术。需行透析治疗。因透析治疗有不少并发症.故透析方式的选择是一个重要问题。在腹膜透析应用于临床的早期阶段。人们对糖尿病肾病终末期的替代治疗往往倾向于首选腹膜透析。但在随后的临床研究中,对糖尿病肾病应首选哪种肾脏替代治疗,如何评价腹膜透析在糖尿病肾病治疗中的利弊,文献中出现了不同争议。本文对比观察了近年来行HD和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CAPD)治疗的46例糖尿病尿毒症患者.为临床选取适当的治疗方案提供了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尿毒症患者腹膜透析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6例糖尿病肾病尿毒症患者进行非卧床持续性腹膜透析(CAPD)治疗,观察CAPD前后的生活质量和血液生化检验指标、生存率、主要并发症等。结果:CAPD可显著改善患者尿毒症症状及重要血液生化检验指标,提高生活质量,血糖控制良好。结论:CAPD治疗糖尿病肾病尿毒症安全有效,腹腔给胰岛素血糖控制良好,可在家中进行透析,患者生活质量较高。  相似文献   

12.
观察鼠神经生长因子(NGF)治疗慢性锰中毒伴发周围神经损害的临床效果。采用临床试验的方法,对住院的64例慢性锰中毒合并周围神经损害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甲钴胺、维生素B1营养神经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鼠NGF 30g/d,肌内注射,4周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两疗程间休息15d。结果显示,两组治疗后,头晕头痛、双手麻木、下肢行走无力症状均有所改善,治疗组的改善较对照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周围神经肌电图(ENMG)均比治疗前有不同程度的改善(P0.05)。提示,NGF可以明显著改善手麻、下肢无力及头晕头痛症状,对锰中毒合并周围神经损害的治疗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3.
观察急性溴甲烷中毒患者是否遗留神经系统损害的后遗体征。方法:对6例急性溴甲烷中毒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对1例重度中毒病人进行了4年追踪观察。结果:急性溴甲烷中毒患者的临床表现以中枢神经系统损害为主,在重度中毒的病人可伴发周围神经病。一般认为,急性溴甲烷中毒的潜伏期为数分钟至48小时,长者可达5天以上。本组病人潜伏期为5~10天,潜伏期过后,相继出现中毒症状和体征。重度中毒病人可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和神经系统症状、体征恢复不完全。结论:急性溴甲烷重度中毒患者可遗留共济失调、锥体束损害等神经系统后遗症。  相似文献   

14.
自1954年世界首例同卵双生兄弟间肾移植成功至今,已有近50万例尿毒症患者接受了肾移植治疗,最长存活达38年。全世界每年进行约3万例肾移植,中国肾移植项目开始于20世纪60年代,由吴阶平教授做了第1例肾移植手术。目前中国的肾移植手术无论在数量还是质量上均属世界前列,在国际上仅次于美国占第二位。肾移植已成为开展最多、成功率最高的大器官移植,成为临床中的常规手术。肾移植对尿毒症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透析治疗,成为终末期肾衰的主要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5.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应用左旋肉毒碱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尿毒症维持血液透析患者应用左旋肉毒碱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分析本透析中心45例因尿毒症透析1年以上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分两组,治疗组于每次透析结束时静脉推左旋肉毒碱,对照组未用。结果治疗组体力、精神状态、食欲、胸闷气短、肌肉酸痛、肌肉痉挛、透析低血压等症状明显改善(P<0.01)。血甘油三脂、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降低(P>0.05)。结论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给予左旋肉毒碱治疗,安全、有效,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6.
慢性酒精中毒神经系统损害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高霞 《现代预防医学》2007,34(20):3847-3847,3852
[目的]探讨慢性酒精中毒的临床表现类型、诊断与治疗。[方法]对48例慢性酒精中毒神经系统损害病人的临床表现、诊断与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慢性酒精中毒性神经系统损害多发生于饮用高度白酒半年以上,酒量﹥250 ml/d者。其中大脑损害者居首位,继发小脑变性者次之,周围神经损害发生率较低。[结论]戒酒与早期诊治是治疗关键。有长期饮高度酒史,不能以其他疾病解释的精神症状,特别人格改变应考虑慢性酒精中毒性神经损害诊断。  相似文献   

17.
韩华  王沛育  王艳芳 《医疗装备》2010,23(10):92-93
对尿毒症患者来说,肾移植是一个理想的治疗方法,这不仅是由于病人的平均存活率高于透析疗法,而且病人的生活质量、工作恢复率比透析病人高,并发症发生率和总的治疗费用比透析低,尽管血液透析(HD))和肾移植是两种并驾齐驱的肾脏替代疗法,但HD可以不依赖移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小剂量持续胃肠透析治疗尿毒症的效果。方法58例尿毒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口服胃肠透析液,每次1000ml,每天3次,对照组口服包醛氧化淀粉,每次5~10g,每天3次,疗程3个月。结果与治疗前及对照组相比,小剂量持续胃肠透析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生活质量提高,营养状况良好,血肌酐、尿素氮、血磷、血尿酸水平明显下降,内生肌酐清除率水平明显升高(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上述指标无明显变化。两组病人的血压、体重、血浆总蛋白、血浆白蛋白、24h尿蛋白及尿量治疗前后均无明显改变。结论小剂量持续胃肠透析治疗尿毒症疗效显著,为慢性肾功能衰竭(CRF)的非替代疗法增加了一个新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亲属活体肾移植病人的心理护理干预要点与效果,总结对肾移植病人负性心理护理干预的临床体会。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42例肾脏尿毒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本组患者均进行亲属活体肾移植手术,患者住院后对所有患者采用症状自评量表对患者的负性情绪进行测评,后制定心理护理干预方案,患者出院时进行心理问卷统计。结果肾移植病人手术前后主要的心理问题表现在恐惧、焦虑、抑郁、人际关系敏感、精神病性压抑等,针对不同的心理问题进行个性化的心理护理干预后,所有患者的负性心理问题获得明显的调节与改善,心理护理前后效果明显(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肾移植病人的负性心理问题,强化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消极心理问题,对于手术的实施与术后康复具有积极的推进作用,应该注重肾移植病人的心理护理干预,以提升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尿毒症患者使用抗生素后脑病发生原因、临床特点、转归,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至2010年32例尿毒症患者应用头孢菌素过程中出现脑病的临床资料,分析脑病出现前后用药情况及转归。结果:男性14例,女性18例,年龄28-76岁,原发病:糖尿病肾病14例,慢性肾小球肾炎12例,高血压肾损害4例,多囊肾2例;维持血液透析26例,未透析者6例,从开始使用到出现抗生素脑病的时间为2-10天。停用抗生素,增加透析频率后症状改善。结论:肾功能不全患者抗生素脑病的发生率逐渐增加,一旦出现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不要单纯考虑尿毒症脑病,应警惕抗生素脑病,及时停药处理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