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国有林场发展森林旅游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国有林场的现实经济危困和国民经济的发展形势出发,分析了国有林场发展森林旅游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指出了国有林场在森林旅游开发中的对策和措施,并提出子开发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开发森林旅游发展国有林场第三产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郑庶云 《广东林业科技》1995,11(2):21-22,29
作者从市场经济条件下论述了国有林场开发森林旅游,发展第三产业的必要性;国有林场森林资源开发森林旅游业的优势及开发森林旅游业的前景.最后提出了对开发森林旅游业的一些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国有林场深化改革、推进林业产业结构转型等背景下,森林旅游正在成为国有林场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将国有林场森林旅游发展与产业减贫及乡村振兴紧密结合,有利于实现国有林场多重效益和乡村振兴。文中分析国有林场森林旅游在减贫中的作用和机制,并总结国有林场森林旅游在促进减贫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包括国有林场森林旅游自身发展薄弱、可能抑制社区发展、农户管理参与度低、森林资源产权纠纷严重等。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应树立保护重于开发的意识、重视解决国有林场改革遗留问题、注重森林旅游与乡村产业振兴相融合、培养森林旅游专业经营管理人才、拓宽森林旅游金融支持渠道、积极处理林地纠纷等建议,以期推动国有林场森林旅游发展获得新动能,促进周边区域乡村振兴取得新进展。  相似文献   

4.
森林风景资源,是山区国有林场特有的资源优势。充分开发和利用森林风景资源,兴办森林公园,发展森林旅游,是山区国有林场深化林业改革,扩大对外开放,调整产业结构,增强经济活力,尽快摆脱困境的一个重要举措。近年来,森林旅游已成为山区国有林场发展二、三产业的主打项目,也为林场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效益。然而,我们必须时刻地牢记,火是森林的天敌。随着森林公园的兴起,游人增多,  相似文献   

5.
辽宁省宽甸满族自治县有国有林场6处,经营总面积2.1万公顷。活立木蓄积量190万立方米。天然林禁伐以来。宽甸县国有林场依托资源优势,采取多渠道筹集资金方式,大力发展森林旅游业。已建成国家级森林公园1处、省级风景名胜区1处。省级森林公园2处。开发森林旅游使国有林场经济实力壮大。发展后劲增强,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2000年以来.共接待游客100多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800万元,社会综合效益近亿元,有效保护森林资源近7000公顷。安排从业人员140多人。森林旅游业已成为国有林场的支柱产业。  相似文献   

6.
森林旅游作为一种独特的旅游方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江西省国有林场拥有丰富的森林旅游资源,大力发展森林旅游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从国有林场的现状出发,分析了发展森林旅游业的有利条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发展旅游业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该文简述了发展森林旅游业的理论依据及当前国内、河北省森林旅游业的发展现状,指出国有林场和森林旅游有着天然的渊源,并进一步阐述国有林场开展森林旅游的主要策略和途径。  相似文献   

8.
文章通过对广东省部分国有林场的调查研究,总结出国有林场在改革中通过发展森林旅游、开发小水电、开展双层经营和推进林业产业化经营等方式来培育新经济增长点获得的成功经验,并针对国有林场现状,提出国有林场要培育适合自身发展的新的经济增长点。  相似文献   

9.
森林旅游发展的初衷是实现国有林场的多种经营、综合利用与脱贫解困,但是30年森林旅游发展对国有林场的经济、环境、社会等多方面产生了综合的影响。采用结构访谈法和文献研究法,对湖南省12个国有林场和林业主管部门近80人的森林旅游发展调研的基础上,就森林旅游30年发展对国有林场的经济收入、森林资源保护、经营管理以及企业家与职工等四个方面的影响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发现,森林旅游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其经济增长、环境与资源保护和社会文化的交流与认同,但也存在经营管理市场化水平低、地方政府的过度介入、企业家精神的缺乏、林业工人能力有限等问题。  相似文献   

10.
国有林场在开发森林公园的过程中,规划分区是森林公园的规划设计环节中重要内容。它直接关系到森林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提出了结合国有林场森林资源的自身特点的森林公园的规划分区策略,为国有林场开发森林公园的可持续发展和实现生态旅游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1.
以国有林场改革为背景,分析肇庆市属国有林场改革现状与问题,探索改革后国有林场的转型发展,着力打造"绿色生态"发展模式,使国有林场成为森林旅游、森林康养、科普教育和国家储备林建设基地,真正发挥国有林场的生态建设和木材储备功能。  相似文献   

12.
该文简述了发展森林旅游业的理论依据及当前国内、河北省森林旅游业的发展现状,指出森林旅游业具有独特的魅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重点以孟滦林管局为例,分析该局所属10个国有林场发展森林旅游业具备的优厚条件,并进一步阐述国有林场开展森林旅游的主要策略和途径。  相似文献   

13.
森林资源是林区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开发森林旅游资源,发挥森林多种效益是解决林区在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后发生经济危困的重要措施之一,同时也是国有林场的一项千秋大业。  相似文献   

14.
延安市国有林场经营的天然次生林,具有生物多样性的特点,构成了陕北黄土高原丰富的动、植物群落,具有观赏、娱乐消遣及疗养保健等森林风景游憩价值,是理想的森林生态旅游场所。介绍了延安国有林场开发利用森林旅游资源的途径及建议。  相似文献   

15.
野生动植物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全面实施,为全省野生动植物保护及森林旅游开发工作带来了良机,也对国有林场的生存与发展提出了新的课题。各地要分析形势,采取得力  相似文献   

16.
指出了国有林场森林覆盖率高,具有丰富的森林资源、多样化的地质、地貌,适合发展旅游业,分析了制约国有林场发展旅游业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通过引进外资,推进旅游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合理规划,加强监管,因地制宜的发展多样化旅游产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的建议,从而达到开发与保护兼顾,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双丰收。  相似文献   

17.
国有林场改革是我国林业一项重大改革,事关国家生态安全和木材安全的大局。通过对黄梅县国有五祖寺风景旅游林场改革前后的对比分析,研究得出国有林场改革后进一步落实场长法人制度,进一步强化了管理职能,明确国有管理体制。并提出了国有林场改革后应在森林经营工程、林下经济、森林康养及森林生态旅游等方面进一步发力,真正实现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转化。  相似文献   

18.
张家界市林地面积70.66万公顷,有林地面积57.38万公顷,森林覆盖率为69.62%。全市森林蓄积量为2470.5万立方米。境内有生态公益林35.91万公顷,占有林地面积的62.6%。全市有森林公园6个、森林生态型自然保护区7个、国有林场13个。依托丰富的森林资源和独特的森林景观资源,张家界市森林旅游开发成就斐然,2014年全市森林旅游接待人次达到3000多万,森林旅游产值到达160  相似文献   

19.
为了学习借鉴外省国有森林公园建设和森林旅游发展的成功经验,10月下旬,由省林场站总工杨瑞峰带队,市、县林业部门的有关负责同志、国有林场场长、森林公园主任等30人组成考察团.对云南省森林公园建设、森林旅游发展进行了为期一周的考察学习。先后考察了金殿林场(金殿国家森林公园)、龙泉国家森林公园和西双版纳原始森林公园。  相似文献   

20.
张舜 《安徽林业》2007,(2):19-19
森林旅游是利用良好的森林资源及其环境开展休闲游憩活动的公益事业。经过20多年的开发建设,以森林公园和国有林场为主要依托,以风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