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研究五倍子(Galla chinensis,GC)对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幼虾生长性能、抗氧化能力、非特异性免疫能力及肠道组织结构的影响。【方法】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质量分数0.00%(对照组)、0.02%(GC2)和0.04%的五倍子(GC4),配制成3组等氮等脂饲料,投喂3组初始体质量(0.40±0.00)g的幼虾56 d,测定幼虾生长性能、抗氧化、非特异性免疫及肠道组织结构的相关指标。【结果】GC添加组对虾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饲料系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添加组全虾体粗蛋白质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随着GC添加量增加,血清甘油三酯含量逐渐下降,且GC4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胆固醇含量、谷草转氨酶及谷丙转氨酶活性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 0.05)。添加组肝胰腺超氧化物歧化酶、酸性磷酸酶、过氧化氢酶及溶菌酶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且两添加组间差异不显著(P> 0.05)。添加组碱性磷酸酶活性和总抗氧化能力显著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4种中草药制剂对大口黑鲈幼鱼生长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方法】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姜黄素(50 mg/kg)、复方中草药Ⅰ(板蓝根、大黄,5 g/kg)、复方中草药Ⅱ(黄芩、黄柏、大黄、大青叶,5 g/kg)、复方中草药Ⅲ(辣蓼、青蒿、苍耳草、赤小豆、苦杏仁,5 g/kg),连续饲喂初始体质量(19.53±5) g大口黑鲈幼鱼60d,表观饱食投喂,每天投喂2次。【结果】饲料中添加4种中草药制剂对大口黑鲈幼鱼成活率、特定生长率、饲料系数的影响不显著(P0.05);饲料中添加复方中草药Ⅱ显著提高血浆SOD活性(P0.05),复方中草药Ⅲ显著增高肝脏中脂肪含量(P0.05)。【结论】饲料中添加适量的4种中草药制剂对大口黑鲈幼鱼生长不造成不利影响,复方中草药Ⅱ可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但复方中草药Ⅲ会加大幼鱼肝脏病变风险。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不同添加量的包被壳寡糖对刺参生长和免疫的影响,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质量分数0.00%、0.75%、1.50%、2.25%及3.00%包被壳寡糖配制成实验饲料,养殖初始质量(5.03±0.03)g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60 d。结果表明:1.50%添加组刺参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高于对照组(P0.05),各添加组体壁水分、粗蛋白、粗脂肪、粗灰分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1.50%添加组吞噬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1.50%添加组的呼吸爆发活力在各时间点较对照组有显著提高(P0.05),其体腔上清液LZM活性于实验60 d较对照组有显著提高(P0.05),体腔上清液SOD活性于实验50、60 d较对照组有显著提高(P0.05);各组ACP活性、NO活性、补体C_3活性和PO活性无显著性差异(P0.05)。饲料中添加1.50%包被壳寡糖能提高刺参生长性能,对刺参的免疫能力具有一定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工厂化养殖条件下不同养殖密度(2、4、6 kg/m3)、投喂频率(1、2、3次/d)和投喂水平(60、80、100%饱食)对珍珠龙胆石斑鱼(棕点石斑鱼Epinephelus fuscoguttatus♀×鞍带石斑鱼E.lanceolatus♂)幼鱼的特定生长率、饲料转化率和胃蛋白酶活力等3生长性能参数的协同影响。【方法】采用中心复合实验设计(BBD)和响应曲面(RSM)方法分析。【结果】养殖密度、投喂频率和投喂水平的一次、二次效应对幼鱼特定生长率、饲料转化率和胃蛋白酶活力影响显著(P﹤0.05)。养殖密度与投喂频率对幼鱼的特定生长率和饲料转化率有极显著的交互作用(P0.01),对胃蛋白酶活力无显著交互作用(P0.05);养殖密度与投喂水平对饲料转化率和特定生长率有极显著交互作用(P0.01),对胃蛋白酶活力有显著交互作用(P0.05);投喂频率与投喂水平对特定生长率、饲料转化率和胃蛋白酶活力无显著交互作用(P0.05)。3响应面指标回归模型的决定系数分别为0.983 0、0.943 6和0.991 0,拟合方程可信度较高。响应指标优化结果表明,在养殖密度为42尾/m3,投喂频率为2次/d,投喂水平为81.24%条件下,特定生长率、饲料转化率和胃蛋白酶活力最佳,分别为1.291%/d、1.041%和154.322 U/mg,可靠性达94.6%,可信度较高。【结论】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系统内养殖珍珠龙胆石斑鱼幼鱼,在养殖密度为42尾/m~3、每天2次的81.24%饱食投喂条件下,幼鱼可健康生长,生产成本最低。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复配水溶性添加剂(牛磺酸、维生素C、维生素E、谷氨酰胺和谷氨酸钠)对斑点叉尾鮰(Ictalurus punctatus)幼鱼运输过程中水质、生化参数以及组织结构的影响。【方法】向运输水中分别添加不同体积分数的复配水溶性添加剂(分别记为F-20%组、F-40%组、F-60%组、F-80%组、F-100%组),以不添加任何水溶性添加剂处理为对照组(Control),随后模拟实际运输过程14 h。考察模拟运输过程中(0、5、9、14 h)的水质(总氨氮、pH)、血清和肝脏生化参数及组织结构变化。【结果】运输14 h后,复配水溶性添加剂处理组水体总氨氮、血清皮质醇(COR)浓度和肝脏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血清葡萄糖(GLU)含量除F-20%组外其他处理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除F-100%组外,其他添加剂组的水体pH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运输14 h后,F-40%组的总抗氧化能力显著低于对照组和其他浓度实验组(P <0.05);鳃和皮肤结构损伤程度低于对照组。【结论】复配...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大豆酶解蛋白对幼虾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非特异性免疫力和抗病力的影响。【方法】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基础饲料添加质量分数0(对照)、1.0%、1.5%、2.0%、2.5%、3.0%、3.5%和4.0%大豆酶解蛋白,配制8种等氮等脂饲料,饲喂凡纳滨对虾幼虾56 d。【结果】1.5%组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最高,显著高于2.0%—4.0%添加组(P0.05);1.0%和1.5%组全虾粗蛋白质含量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1.0%和1.5%组蛋白质沉积率高于其他各组(P0.05);饲料中添加1.5%~4.0%大豆酶解蛋白可显著提高肌肉磷含量(P0.05),3.0%组最大;1.0%、1.5%和2.0%组血清胆固醇含量低于对照组(P0.05);饲料中添加1.5%~4.0%大豆酶解蛋白可显著提高血清中溶菌酶活性(P0.05),添加1.0%~3.0%大豆酶解蛋白可显著提高血清中酚氧化物酶活性(P0.05),2.5%和3.0%组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与1.0%和1.5%组血清中酸性磷酸酶活性高于对照组(P0.05),添加大豆酶解蛋白可显著提高血清中碱性磷酸酶活性(P0.05),2.5%组最大;哈维弧菌(Vibrio harveyi)攻毒7 d后,1.0%组累积死亡率最低。饲料中添加大豆酶解蛋白未提高凡纳滨对虾的生长性能,添加剂量高于3.5%可导致生长性能下降,添加质量分数1.0%大豆酶解蛋白可明显提高凡纳滨对虾的抗病力。【结论】饲料中添加大豆酶解蛋白不能提高凡纳滨对虾的生长性能,高于3.5%添加组的生长性能下降;添加质量分数1.0%大豆酶解蛋白可明显提高凡纳滨对虾的抗病力。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定向培养波吉卵囊藻(Oocystis borgei)的养殖水体对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早期生长性能、抗氧化能力及肠道微生物的影响,为波吉卵囊藻在对虾健康养殖中的应用提供基础。【方法】以消毒海水中接种波吉卵囊藻为实验组,以未接种的为对照组进行凡纳滨对虾养殖。将凡纳滨对虾幼虾随机分配到实验组及对照组养殖桶中,养殖20 d后测定对虾生长性能指标,解剖取肝胰腺和鳃测定抗氧化指标,取肠道进行微生物多样性测定和分析。【结果】1)定培波吉卵囊藻对凡纳滨对虾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无显著影响(P> 0.05),但显著提高了对虾的肝体比(P <0.05);2)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对虾肝胰腺和鳃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极显著提高(P <0.01),鳃中的谷胱甘肽(GSH)和酸性磷酸酶(ACP)活性也有显著升高(P <0.05);3)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对虾肠道菌群的Shannon和Chao 1指数显著降低(P <0.05),肠道中变形菌门丰度显著降低(P <0.05),有益菌红杆菌科丰度增加,有害...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配合饲料中添加乳酸杆菌和粪肠球菌对军曹鱼幼鱼生长、消化酶和免疫酶活性的影响。【方法】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按1.0×10~8、3.0×10~8、5.0×10~8cfu/g单独喷洒乳酸杆菌和粪肠球菌两种菌,制作6种饲料,投喂初始体质量(10.66±0.09)g的健康军曹鱼幼鱼10周,以基础饲料为对照组,测定幼鱼生长性能、消化酶和免疫酶指标。【结果】与对照组比,乳酸菌组幼鱼饵料系数降低(P0.05),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呈现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并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乳酸杆菌添加组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整体显著高于粪肠球菌添加组(P0.05),在3.0×10~8cfu/g乳酸杆菌添加组达到最大值;乳酸菌组的淀粉酶(AMS)、胰蛋白酶(TRY)和脂肪酶(LPS)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种乳酸菌添加组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溶菌酶(LZM)活性高于对照组,而丙二醛(MAD)活性显著低于对照(P0.05)。【结论】以喷洒方式在饲料中添加乳酸杆菌和粪肠球菌,可显著提高军曹鱼的生长性能、消化能力和非特异性免疫力,影响效果与添加量和添加乳酸菌种类有关,乳酸杆菌对军曹鱼的相关作用效果优于粪肠球菌,以3.0×10~8cfu/g乳酸杆菌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明光叶紫花苕子(Vicia villosa Rothvar)和箭筈豌豆(Vicia sativa L.)这两种豆科绿肥饲料添加对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生长性能及虾肉品质的影响。【方法】用五种饲料处理组(T1组,光叶紫花苕子;T2组,箭筈豌豆;T3组,专用饲料;T4组,光叶紫花苕子+专用饲料;T5组,箭舌豌豆+专用饲料)饲喂克氏原螯虾60 d后,分析豆科绿肥添加对其生长性能、理化性质和组织结构的影响。【结果】光叶紫花苕子和箭舌豌豆中蛋白质质量分数为27.80%和25.00%,粗纤维质量分数均为22.60%,天冬氨酸和亮氨酸含量相对较高。饲喂60 d后,与只饲喂专用饲料(T3组)相比,不同组别克氏原螯虾成活率无显著变化(76.7%~80.0%,P> 0.05),但T1、T4和T5组增重率分别上升8.13%、32.92%和27.95%,且差异显著(P <0.05),T2组得肉率显著上升9.29%(P <0.05);T4和T5组加压失水率分别显著下降20.6%和18.8%(P <0.05),除T1组L*值下降外,其他组别色泽皆有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DNA甲基化修饰对金钱鱼(Scatophagus argus)卵巢Cyp17a1表达的影响,进一步认识卵巢发育成熟相关基因表达的调控机制。【方法】分别取卵巢发育III、IV期的金钱鱼,以及投喂添加0(对照)、50、100μg/g雌二醇饲料30 d的2龄雌鱼,用MethPrimer软件分析其Cyp17a1基因CpG二核苷酸位点分布特征,并预测CpG岛;采用亚硫酸氢盐测序法检测不同发育时期卵巢以及投喂雌二醇个体卵巢中的Cyp17a1的DNA甲基化修饰水平,并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Cyp17a1基因表达水平。【结果】金钱鱼Cyp17a1翻译起始位点2 000 bp后无CpG岛,取第1外显子含有5个CpG位点(翻译起始位点后106、116、129、148和203 bp处)的区域用于DNA甲基化水平检测。金钱鱼III期卵巢Cyp17a1外显子1的DNA甲基化修饰水平显著高于IV期卵巢(P <0.05),与其mRNA表达水平呈负相关。116、129和203 bp处DNA甲基化存在发育时期差异,但106和148 bp处差异不显著(P> 0.05)。投喂雌二醇后,金钱鱼卵巢C...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高蛋白棉粕(High-protein cottonseed meal,HPCM)替代鱼粉对凡纳滨对虾幼虾生长性能、非特异性免疫酶活性及抗病力的影响。【方法】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质量分数0%、6.25%、9.375%、12.5%、18.75%的HPCM,分别替代饲料中质量分数0%、20%、30%、40%、50%和60%的鱼粉,配制6种等氮等能饲料,投喂初始体质量(0.38±0.01)g的健康凡纳滨对虾8周。【结果】HPCM替代鱼粉对凡纳滨对虾增重率、特定生长率、成活率、饲料系数及蛋白质效率影响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0%和40%替代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最高,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饲料系数最低,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替代水平高于40%替代组时,蛋白质效率降低(P0.05);对凡纳滨对虾全虾体成分含量影响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替代水平的增加,全虾中的水分、粗脂肪含量有升高趋势,粗蛋白含量呈先升后降趋势,粗灰分有降低趋势(P0.05);HPCM替代鱼粉对血清酚氧化酶(PO)、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碱性磷酸酶(AKP)、酸性磷酸酶(ACP)活性以及肝胰脏中丙二醛(MDA)含量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攻毒试验表明,随着HPCM替代鱼粉比例及攻毒时间的增加,凡纳滨对虾存活率逐渐降低(P0.05)。【结论】以对虾增重率为判据,在鱼粉质量分数为25%的凡纳滨对虾基础饲料中HPCM替代鱼粉的适宜比例为37.44%。  相似文献   

12.
【目的】构建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高效清洁的循环水养殖系统,并探究不同料泥质量比对刺参生长的影响,为刺参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提供新的工艺实验数据。【方法】通过测定养殖水体中的亚硝氮和氨氮浓度、刺参生长指标、肠道消化酶活性指标等的变化,分析确定刺参循环水养殖系统中饵料适宜的料泥质量比。【结果与结论】在120 d的养殖过程中,所构建的循环水养殖系统自清洁效果明显,养殖水质良好,NH4+-N(≤0.289 mg/L)与NO2--N(≤0.025 mg/L)质量浓度均在适合刺参生长的安全浓度范围内,刺参的平均增重率达43.70%。实验初期,随饲料中料泥质量比增加,刺参生长速率降低,但60 d后,料泥质量比1∶3和1∶2的实验组刺参保持快速生长,而料泥质量比1∶4和1∶1的刺参生长相对缓慢。实验结束时,料泥质量比1∶3和1∶2组的刺参肠道淀粉酶、脂肪酶、胰蛋白酶活力均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 <0.05)。因此,刺参工厂化循环水养殖具有可行性,且最优料泥质量比为1∶3,此时刺参肠道内的消化酶活性较高、生长速率最快。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高淀粉饲料中添加精氨酸对松浦镜鲤(CyprinuscarpioL.)肠道消化酶活性及肠道形态的影响。【方法】选用初始体质量(6.84±0.02)g的松浦镜鲤360尾,随机分为5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8尾鱼。实验饲料分为5组,分别在45%水平的高淀粉饲料中添加质量分数0%、0.6%、1.2%、1.8%、2.4%的精氨酸,实验周期为8周,进行肠道消化酶和形态的测定。【结果】前、中、后肠的淀粉酶活性,各组之间没有显著差异(P> 0.05);添加2.4%精氨酸组的前肠脂肪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中肠和后肠的脂肪酶活性各组间没有显著差异(P>0.05);前、中、后肠蛋白酶活性随精氨酸添加量的增加而增加,添加1.8%和2.4%精氨酸组的前肠和中肠蛋白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添加2.4%精氨酸组后肠的蛋白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高淀粉饲料中添加Arg显著影响了肠道皱襞高度,但对肠绒毛宽度和肌层厚度没有显著影响。2.4%精氨酸组前肠皱襞高度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 <0.05),1.8%精氨酸组中肠和后肠皱襞高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1.2%、1.8%和2.4%组肠体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2.4%精氨酸组肠长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各组前、中、后肠肠绒毛密度没有显著差异,且排列较整齐。【结论】高淀粉饲料中添加1.8%~2.4%精氨酸可以增加松浦镜鲤肠道消化酶活性,同时改善了松浦镜鲤的肠道形态结构。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富含谷胱甘肽的酵母水解物对干露胁迫下的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肝胰腺糖代谢相关基因的影响,为谷胱甘肽酵母水解物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提供参考。【方法】在基础饲料(鱼粉质量分数17.7%)中分别按质量分数0%、0.3%、0.5%、0.7%、0.9%、1.1%的比例添加谷胱甘肽酵母水解物,配制等氮等脂饲料6组(分别记为G0、G0.3、G0.5、G0.7、G0.9、G1.1),饲喂初始体质量(0.24±0.01)g凡纳滨对虾4周,测定对虾生长性能指标;对对虾进行干露胁迫30 min,测定对虾肝胰腺相关基因的相对表达。【结果】各处理组对虾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和饲料系数无显著差异(P> 0.05)。干露胁迫后,G0组凡纳滨对虾肝胰腺缺氧诱导因子(HIF-1α)、果糖磷酸激酶(PFK)和乳酸脱氢酶(LDH)基因的表达显著上调(P <0.05),琥珀酸脱氢酶(SDH)、苹果酸脱氢酶(MDH)和细胞色素氧化酶(CCO)基因显著下调(P <0.05),葡萄糖转运蛋白1(GLUT1)、己糖激酶(HK)和丙酮酸激酶(PK)基因的表达无显著变化(P>...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姜黄素对四氯化碳诱导的鲤(Cyprinus carpio)肝脏损伤的修复作用,为筛选治疗鱼类肝脏综合征的绿色药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60、120、240 mg/kg姜黄素,制备4种等氮、等能饲料。试验设5组,阴性对照组注射橄榄油,饲喂基础饲料,阳性对照组和各姜黄素组注射体积分数15%的CCl_4溶液,分别以添加0、60、120、240 mg/kg姜黄素饲料饲喂14 d,测定各组谷丙转氨酶(GPT)、谷草转氨酶(GOT)活力,丙二醛(MDA)含量,血浆总蛋白(TP)含量,总能氧化能力(T-AOC),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GSH)、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以及肝细胞核相关转录因子2(Nrf2)含量等指标,并对各组肝脏细胞进行组织学观察,研究姜黄素对鲤肝损伤的修复作用。【结果】在四氯化碳诱导初期,阳性对照组,60、120、240 mg/kg姜黄素组的GPT、GOT活力和MDA含量显著高于阴性对照组(P 0.05),随着投喂时间的增加,各姜黄素组GPT、GOT活力和MDA含量平均值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其中,120 mg/kg组的GPT、GOT活力和MDA含量以及240mg/kg组的GPT活力差异显著(P0.05);TP含量,T-AOC、SOD、GSH-Px活力,GSH含量的变化趋势与GPT和GOT等相反,且随着投喂时间的增加,120mg/kg组的T-AOC、SOD、GSH-Px活力和TP、GSH含量以及240 mg/kg组的SOD、GSH-Px活力和GSH含量呈先降后升趋势(P 0.05),其余各组差异均不显著(P 0.05);肝脏组织切片显示,饲料中添加姜黄素可一定程度上修复鲤鱼幼鱼的肝脏损伤,且以120 mg/kg组效果最佳;饲料中添加姜黄素可提高鲤鱼肝脏Nrf2 mRNA表达量,促使Nrf2由肝细胞质转至细胞核中。【结论】姜黄素可通过介导Nrf2提高鲤鱼相关抗氧化酶的活力,对鱼体的肝脏损伤进行修复。当姜黄素的添加水平为120 mg/kg时,机体的抗氧化功能最强,对肝脏损伤的修复作用最强。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为进一步挖掘南极磷虾(Euphausia superba)粉作为水产饲料优质蛋白源的利用价值,探讨发酵南极磷虾粉对锦鲤(Cyprinus carpio)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肠道结构及菌群的影响。【方法】以初体质量(4.92±0.22)g的450尾锦鲤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5个组,每组设置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鱼。其中对照组添加200 g/kg未发酵的脱脂南极磷虾粉,实验组添加200 g/kg由粪肠球菌(Enterococcus faecalis)、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丁酸梭菌(Clostridium butyricum)和其三者复合菌(质量比1:1:1)发酵的脱脂南极磷虾粉,分别命名为A(对照组)、B、C、D和E组。投喂共计70 d,然后测定锦鲤的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肠道结构及肠道菌群。【结果】1)实验组锦鲤的末体质量、特定生长率和增重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其中E组的生长性能显著高于其余各实验组(P <0.05)。2)实验组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碱性磷酸酶(AKP)、...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不同地域刺参胶原蛋白含量及一般营养成分的差异。【方法】于2019年5月末至7月初在西霞口、旅顺、蚆蛸岛、瓦房店、黑石礁、营城子海域分别选取12只刺参,并测定其干物质中胶原蛋白、粗蛋白、灰分、粗脂肪、总糖及氨基酸和脂肪酸的含量。【结果】养殖刺参(营城子、黑石礁和瓦房店海域)的胶原蛋白、粗蛋白、灰分质量分数显著高于野生刺参(旅顺、蚆蛸岛和西霞口海域)(P0.05);养殖刺参的总脂肪酸TFA、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s、DHA和EPA的平均质量分数(4 709.26、2 062.43、94.79 mg/kg)显著高于野生刺参(4 487.03、1 692.31、72.49 mg/kg)(P0.05)。养殖刺参中,营城子刺参(池塘)的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s、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s及DHA和EPA含量(1 522.87、2 180.94、148.60 mg/kg)显著高于瓦房店刺参(1 366.65、2 001.43、51.37mg/kg)及黑石礁刺参(1 335.37、2 001.92、84.39 mg/kg)(P0.05)。【结论】在一般营养成分组成上,养殖刺参略优于野生刺参,营城子池塘养殖刺参的优于瓦房店池塘养殖刺参及黑石礁室内养殖刺参。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低磷饲料中添加谷氨酸对松浦镜鲤肠道消化酶活性及肠道形态的影响。【方法】将初始体质量(5.07±0.02)g的松浦镜鲤450尾随机分为5组,其中4个实验组在低磷(NaH_2PO_3质量分数1.5%)饲料中分别添加质量分数0%、0.5%、1.0%和2.0%的谷氨酸(Glu),分别为G0、G0.5、G1.0、G2.0组,同时以正常磷饲料(2.0%NaH2PO3)为对照(C组),实验周期为8周。【结果】G1组前肠和后肠的蛋白酶活性显著高于G0组,与C组差异不显著;G1前肠脂肪酶活性显著高于G0、G0.5和G2组,C和G1组中肠脂肪酶活性显著高于G0组;C和G1组中肠淀粉酶活性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 0.05),各组间前肠和后肠淀粉酶活性差异不显著(P 0.05)。各添加组的松浦镜鲤幼鱼前肠和后肠的皱襞高度显著高于G0组,且前肠的皱襞高度与C组相比差异不显著;C组后肠的皱襞高度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 0.05)。G2组前肠的绒毛宽度与C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其他各组的松浦镜鲤幼鱼前肠的绒毛宽度显著低于C组(P0.05);中肠和后肠的绒毛宽度各组间没有显著差异(P 0.05)。各添加组的松浦镜鲤幼鱼前肠的基层厚度与C组比没有显著差异(P 0.05)。中肠和后肠的基层厚度各组间没有显著差异(P 0.05)。肠体指数和肠长指数各组间没有显著差异(P 0.05)。添加Glu组的前肠绒毛高度及密度均显著增加,且排列整齐。【结论】低磷饲料中添加谷氨酸可以增加松浦镜鲤幼鱼肠道消化酶活性并改善肠道形态结构。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饲料不同钙、磷添加水平对大规格凡纳滨对虾的生长性能、体成分、部分血清生化指标和组织钙磷含量的影响,以确定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饲料中钙、磷的适宜添加量。【方法】采用双因素设计,在钙添加水平为0%、0.5%、1%的条件下,分别添加质量分数0%、0.4%、0.8%、1.2%、1.6%的磷,配制15种不同钙磷水平的实验饲料,投喂初始体质量为(11.5±0.32)g的对虾8周。【结果】1)饲料钙水平极显著影响对虾的增重率(WGR)、特定生长率(SGR)、蛋白质效率(PER)和饲料系数(FCR)(P0.01),显著影响对虾的存活率(SR)(P0.05)。饲料磷水平及钙水平与磷水平的交互作用极显著影响对虾的WGR、SGR、PER、FCR和SR(P0.01)。2)饲料钙水平极显著影响对虾的全虾粗蛋白(CP)、粗脂肪(CL),肌肉CL和粗灰分(CA)的含量(P0.01);显著影响全虾CL的含量(P0.05)。饲料磷水平极显著影响全虾CP,肌肉CP、CL、CA的含量(P0.01);显著影响全虾CL、CA的含量(P0.05)。饲料钙水平与磷水平的交互作用极显著影响全虾及肌肉CP、CL、CA的含量(P0.01)。3)饲料钙水平极显著影响对虾血清碱性磷酸酶(AKP)、酚氧化酶(PO)的活性及无机磷(IP)的含量(P0.01)。饲料磷水平极显著影响对虾的血清AKP、PO的活性(P0.01);显著影响对虾的血清总胆固醇(CHOL)、甘油三酯(TG)、IP的含量(P0.05)。饲料钙水平与磷水平的交互作用极显著地影响对虾血清AKP、PO的活性(P0.01);显著地影响对虾血清TG、Ca~(2+)的含量(P0.05)。4)饲料钙水平极显著影响全虾钙磷含量、肌肉钙含量、虾壳磷含量(P0.01);显著影响对虾肌肉磷含量、虾壳钙含量(P0.05)。饲料磷水平极显著影响对虾的全虾、肌肉、虾壳的钙磷含量(P0.01)。饲料钙水平与磷水平的交互作用极显著影响全虾钙磷含量,肌肉和虾壳的磷含量(P0.01);显著影响对虾的肌肉和虾壳的钙含量(P0.05)。【结论】以SGR为判断依据,大规格凡纳滨对虾饲料中添加质量分数0.5%的钙(总钙质量分数2.15%)和1.08%的磷(总磷质量分数2.56%)时,SGR最大。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香港牡蛎(Crassostrea hongkongensis)对低氧的耐受性及复氧后的恢复能力,为香港牡蛎养殖及耐低氧品系选育提供参考。【方法】开展溶解氧分别为0.5、1.5、2.5 mg/L低氧胁迫72 h及复氧24 h的实验,分析其鳃、闭壳肌的抗氧化能力及能量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变化情况。【结果】1)低氧胁迫6 h时,0.5 mg/L及1.5 mg/L两组香港牡蛎总抗氧化能力(T-AOC)、糖原含量、丙酮酸激酶(PK)活性和磷酸果糖激酶(PFK)活性显著降低(P <0.05),磷酸烯醇式丙酮酸激酶(PEPCK)活性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 0.05);2)低氧胁迫72 h时,T-AOC、糖原含量以及能量代谢酶PK、PFK、PEPCK活性显著升高(P <0.05);3)复氧24 h后,1.5 mg/L和2.5 mg/L两个低氧组牡蛎的T-AOC,PK酶及PFK酶活性基本恢复至初始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 0.05),0.5 mg/L低氧组牡蛎各项指标仍显著低于对照组,3个低氧组PEPCK酶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