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根据家用厨房的实际情况,建立了可燃气体泄漏扩散的几何模型。运用CFD数值模拟软件Fluent14.0对室内燃气泄漏扩散的浓度场进行了有效的数值模拟,重点考察和分析了室内燃气爆炸危险区域的时空分布规律,从而为室内燃烧爆炸事故的预防和事故危险性评价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在空间上,燃气泄漏初期,爆炸危险区域位于泄漏源的上部,且随着时间的推移,爆炸危险区域不断扩大并整体有往下辽移柏趋势。最终迁移至地面附近:在时间上,随若燃气泄漏扩散的不断发展,危险爆炸区域的范围由小变大,再由大变小且在房间下部持续的时间明显大于中上部。  相似文献   

2.
CNG储气瓶由于高压和介质可燃爆两大事故因素,无论发生何种事故,都可能引发泄漏,火灾,化学爆炸和物理爆炸。本文即对CNG储气瓶泄漏后导致爆炸事故进行事故后果模拟分析,计算其爆炸冲击波的伤害范围。  相似文献   

3.
孙浩  高柯  肖如 《杭州化工》2021,(2):31-36
为预防液化天然气(LNG)储罐发生泄漏、燃烧和爆炸等事故,使用事故树分析法对可能导致事故的因素进行定性分析并提出预防措施,运用ALOHA、SURFER等软件结合地理信息系统(GIS)对镇江某化工园区LNG储罐进行事故后果模拟分析.分析了导致LNG储罐发生泄漏的危险因素及LNG储罐泄漏后蒸气云扩散范围,分析了 LNG储罐...  相似文献   

4.
化工管道在化工生产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它是各个化工设备的联系桥梁,承担着输送的任务,而输送的介质大部分是容易燃烧及爆炸物质,危险系数比较高。加强化工管道火灾爆炸事故的预防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文章对化工管道火灾爆炸事故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关预防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为解决石油化工企业火灾、泄漏等事故发生后的安全问题,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和现代化计算技术对数值模拟的火灾场气体泄漏扩散规律三维可视化,直观的表现了事故后火灾场气体泄漏扩散运动规律,从而更加真实、形象地显示复杂的事故发生过程。对石化企业事故应急救援研究具有一定指导意义,为企业应急指挥和防灾减灾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液化石油气储罐的主要危险性及其特点,针对主要危险事故类型:蒸气云爆炸(U-VCE),利用灾害定量评价技术和数学模型对其危险性进行了定量模拟评价,确定了其火灾、爆炸事故的严重度、伤害范围等;并提出了相应的事故预防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7.
2017年7月21日上午8时42分杭州市某餐馆发生因液化石油气泄漏导致的燃爆事故,并引发大火,19分钟后事故现场发生二次爆炸,事故总计造成3人死亡,44人不同程度受伤。本文作者作为第一时间进行现场处置人员,并全程参与事故的技术调查分析,通过现场取证和模拟分析还原了事故发生的基本过程。通过对爆裂YSP-118型气瓶的科学分析认定气瓶属于因长时间高温烧烤从里至外发生了物理爆炸;采用池火灾模型,模拟验证了液化石油气灶具皮管脱落泄漏导致一次闪爆,推算了火焰高度和热辐射通量;采用TNT当量法测算了YSP-118气瓶的爆炸能量。根据上述分析绘制了先后二次爆炸的后果模拟示意图。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液化石油气罐区的主要危险性及其特点 ,针对主要危险事故类型 :蒸气云爆炸 (UVCE)、沸腾液体扩展蒸气爆炸 (BLEVE)和池火灾 (PoolFire) ,利用灾害定量评价技术和数学模型对其危险性进行了定量模拟评价 ,确定了其火灾、爆炸事故的严重度、伤害范围等 ;并提出了相应的事故预防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一起瓶装液化石油气泄漏爆炸事故的调查,介绍了液化石油气泄漏爆炸形成的痕迹,分析、查明了造成液化石油气泄漏爆炸事故的泄漏点和点火源,认定了爆炸事故性质和事故原因,为调查瓶装液化石油气泄漏爆炸事故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液化烃是一种易燃易爆的危险介质,一旦泄漏将会造成严重的安全事故。为解决液化烃球罐底部泄漏问题,液化烃球罐需设置注水设施,文中分析了液化烃泄漏原因,对注水点的选择、注水量、注水压力的确定作了阐述,对液化烃球罐泄漏的处理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1.
沈艳涛  于建国 《化工学报》2007,58(3):745-749
引言 在石油、化工等行业中经常使用具有较强毒害性的危险物质,如氯气,一般以加压贮罐形式存储。在其生产、储存和运输过程中,泄漏事故发生频率较高.在化工系统泄漏事故发生频率较高的氯气、氨、氯乙烯和液化石油气等,泄漏后的气云扩散行为表现为重气扩散过程,即气云先下沉,在地面和低洼的地方聚集,然后与大气混合而慢慢稀释[1],云团在扩散稀释过程中对地面人员、设备的危害严重.因此对其扩散过程进行研究以减小事故后果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从冶金企业能源管理系统的研究和应用现状、冶金过程的数值模拟方法与应用等方面,综述了基于系统节能的冶金过程监测与模拟技术的研究进展,分析了冶金工艺流程的过程模拟技术、冶金关键设备的计算流体力学(CFD)模拟技术及两者集成的研究现状以及数值模拟技术在冶金过程系统节能中的应用与不足之处. 结果表明,过程模拟技术可分析冶金工艺整体生产流程的参数变化,但忽略了操作单元物理特性、空间变化等因素;CFD模拟可分析单个冶金设备运行机理和优化工艺参数,但不能实现上下工序之间操作参数的关联. 采用时间序列方法集成过程模拟与CFD模拟技术可综合两者的优点,是研究冶金过程系统节能研究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13.
A rotating packed bed (RPB) is one of the cutting-edge process intensification technologies due to its high mass transfer and mixing efficiency. Nevertheless, owing to the complex structure and hydrodynamic characteristics of RPBs, valuable data inside the reactor is hard to obtain by conventional experimental methods.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CFD) owing to its unique advantages of low cost, completeness of data and ability to simulate real and ideal conditions, has been adopted by many researchers to carry out fundamental research and practical application of RPBs in recent years. This paper therefore elaborates on the research progress on CFD simulation of RPBs. The building of a physical model of these reactors as well as selection of mathematical models are described, then applicability and accuracy of these models are compared and discussed. Simulation results for gas and multiphase flow in reactors are also presented. Additionally, the application of CFD to mixing and mass transfer between phases and processes in rotating packed beds is introduced. Optimum designs of reactors by the CFD method are also described. Finally, problems remaining with CFD simulation of rotating packed beds and future development directions are discussed. © 2018 Society of Chemical Industry  相似文献   

14.
椰子醛合成反应中反应物的流体力学性质尤其是传热性能是影响合成收率的重要因素,对其进行研究对于实际生产过程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使用计算流体力学(CFD)软件FLUENT6.2对椰子醛合成过程中反应器内液体的温度场进行了模拟。通过建立反应器的二维物理模型,对比了两种k-ε湍动模型即Standard模型和Realizable模型的模拟结果,发现虽然在收敛性能方面,前者具有一定的优势,但后者在模拟弯曲壁面处的温度场时具有更高的准确性。另一方面,将两种模型的模拟结果同试验值进行了比较,发现两模型在近壁区的模拟均可较准确的反应实际情况,而在中心区则出现了偏差。最后,对二维物理模型进行了改进,获得了更好的模拟效果。研究结果表明,CFD方法可以有效的模拟出反应器内温度的分布状况,为今后进一步的研究工作提供了方法性的指导。  相似文献   

15.
水力空化(HC)是一种利用声化学效应(即空泡溃灭时释放出的巨大能量)的高效、绿色化工过程强化技术,是国内外的研究热点。该技术具有设备造价低、可放大性强、可与其他物理及化学方法高效耦合等优点,工业应用前景广泛。本文介绍了HC现象及其特性;归纳了近年来HC技术在有机废水处理、水消毒与生物燃料制备等代表性应用的研究、应用进展以及作用机理,展示了其工业应用的潜力;总结了用于诱发HC现象的水力空化反应器的发展过程与研究现状;最后,结合发展趋势与作者的研究经历,归纳了国内外在HC研究方面存在的问题,指出了其未来发展方向,为HC技术的发展与工业应用探索提供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16.
液化石油气(LPG)是炼油厂在进行原油催化裂解与热裂解时所得到的副产品,由丙烷、丙烯、丁烷和丁烯等易燃易爆气体组成,一旦发生瞬时泄漏,后果十分严重。基于计算流体力学(CFD)理论,采用商业软件Fluent模拟LPG瞬时泄漏扩散,对泄漏产生的两相云团在风场下的扩散及其特性开展研究。模拟计算在欧拉 拉格朗日体系下进行,分别对气液相采用欧拉和拉格朗日法计算,并从宏观云团和微观液滴两个角度分析了风速对云团演化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云团先膨胀成球体随后在风力作用下成为沿水平方向拉长的椭球体,云团运动速度随风速增大而加快,而浓度随风速增大而快速减小。云团扩散时最低温度变化先快速减小,在最低值附近保持小段时间,最后逐步恢复到环境温度。过热液滴释放后速度迅速下降,然后随风运动,最终速度与风速一致。液滴在风场下加速蒸发,风速越大,液滴群平均直径下降得也越快。该研究结果可为泄漏事故的后果和风险评估的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
控释和缓释肥的研究现状与进展   总被引:106,自引:6,他引:106  
张民  史衍玺  杨守祥  杨越超 《化肥工业》2001,28(5):27-30,63
对控释和缓释肥的概念和分类,制作方法和作用机理,控释机制与概念模型,实际应用与评价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分析了我国控释和缓释肥研制的现状和进展,指出了进一步研究和开发应注意的问题和方向。  相似文献   

18.
CFD techniques are used to study the precipitation of barium carbonate in a solid–liquid fluidized bed reactor. Experimental analysis of the hydrodynamic behaviour for a neutralization reaction in the fluidized bed column, followed by CFD simulations is carried out using different reaction models. The Eddy Dissipation model, the Eddy Dissipation model-MTS and the Eddy Dissipation Concept micro-mixing models are tested in order to simulate the acid–base instantaneous reaction.  相似文献   

19.
CFD 在食品干燥过程及其干燥设备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CFD是通过计算机数值计算和图像显示以定量描述流场的数值解,从而对物理问题进行分析研究。CFD兼有理论性和实践性的双重特点,其主要用途是对流态进行数值仿真模拟计算,能够对流态的温度场、速度场、浓度场等进行有效的指导和预测。本文综述了CFD数值模拟在食品干燥过程中以及干燥设备设计中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20.
规整填料内单相流的LDV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o date, many models have been developed to calculate the flow field in the structured packing by the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CFD) technique, but little experimental work has been carried out to serve the vali-dation of flow simulation. In this work, the velocity profiles of single-phase flow in structured packing are measured at the Reynolds numbers of 20.0, 55.7 and 520.1, using the laser Doppler velocimetry (LDV). The time-averaged and instantaneous velocities of three components are obtained simultaneously. The CFD simulation is also carried out to numerically predict the velocity distribution within the structured packing. Comparison shows that the flow pattern, velocity distribution and turbulent kinetic energy (for turbulent flow) on the horizontal plane predicted by CFD simulation are in good agreement with the LDV measured data. The values of the x-and z-velocity components are quantitatively well predicted over the plane in the center of the packing, but the predicted y-component is sig-nificantly smaller than the experimental data. It can be concluded that experimental measurement is important for further improvement of CFD mode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